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 了解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急诊科护士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对广东省13所医院急诊科224名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调查.结果 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得分为(292.58±29.87)分,75.00%的护士得分大于280分;急诊工作年限、科室急救案例讨论、教学查房和阅读习惯是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 急诊科护士的评判性思维水平属于正性,积极参与科室学术活动有利于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河南省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急诊科护士能力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量表对河南省急诊科304名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调查,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总分为(279.84±25.51)分,47.04%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280分,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7个特质得分按分数高低排序依次为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认知成熟度、开放思想、寻找真相、系统化能力、分析能力、求知欲。工作医院级别、年龄、最终学历、职称、进修学习次数、参与死亡病例讨论次数及写作习惯是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士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具有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但其在分析、处理临床急救问题方面仍需提高,医院可通过为护士提供进修学习机会、加强继续教育、开展死亡病例讨论、培养写作习惯等方式提高其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急诊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把评判性思维的培养作为一种必要措施运用于急诊护士的素质培养,提高急诊科护士的业务能力。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及护士急救护理预案讨论等,在实践中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结果 护士的专业技能明显提高,变被动执行为主动积极参与,提高了抢救患者的成功率。结论 培养急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救护成功率、促进急救护理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护士自身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张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2753-2754
目的把评判性思维的培养作为一种必要措施运用于急诊低年资护士的素质培养,提高急诊科护士的业务能力。方法通过急救护理查房、病例讨论、情景模拟训练等,在实践中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结果护士的专业技能明显提高,变被动执行为主动积极参与,提高了抢救患者的成功率。结论培养急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救护成功率、促进急救护理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护士自身素质的提高,增强护士的职业成就感和职业自豪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调查与分析了解目前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中文版评判性思维倾向调查量表(CTDI-CV)对本院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 103名急诊科护士CTDI-CV得分为(273.72±42.26)分。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工作年限大于5年、发表论文、参加规范化培训和荣获过优秀护士称号是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保护因素。结论 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总体呈中等偏低水平,参与规范有效的培训和努力获得医院评优资格,参与科研课题均对提高急诊科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急诊护士作为医院窗口中第一个接诊患者的专业人士[1,2],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急救的质量和抢救成功率[3].综合考虑急诊科护理工作的特点以及对护士素质的要求[4],不难发现,急诊护士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娴熟的护理技术和较强的沟通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应有良好的评估、分析、推理、判断等能力,即评判性思维的能力[5].现将从如何培养急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SBAR沟通交接模式在急诊病人转出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1月—2014年4月抽样选取200例由急诊科转入病房住院病人为观察组,采用SBAR沟通交接模式;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4年10月以口头交接为主要方式的急诊转出病人20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病人的转出交接时间、交接质量、两组急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病房护士对急诊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急诊病人转科交接时间缩短将近10min,两组病人在转科过程中问题发生率对照组为15%,观察组为4%,观察组病房医护人员对急诊科护士的满意度为94%,对照组为61%,观察组急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SBAR沟通交接模式不但可以为危重病人节约抢救时间,保证病人安全,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急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提高了病房护士对急诊科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应用情况,旨为制订提高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评判性思维在护理教育和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情况,并对PBL(Problow-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在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中的作用进行总结。结果 PBL教学法可有效提高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结论 PBL教学法可以激发护士学习兴趣,提高独立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和分析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现状,为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中文版评判性思维倾向调查量表(CTDI—CV)对北京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16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CTDI-CV总分为(236.72±33.34)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各特质均为中等水平。不同年龄中,30~39岁与≥40岁两组年龄段的“开放思想”特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过与未接受过评判性思维培训的急诊科护士“开放思想”“自信心”和“分析能力”3个特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有待提高;急诊科管理者须加强相关方面培训。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适应新形势下军队医院护理队伍的人员构成变化,确保ICU的护理质量。方法讲解评判性思维相关理论,培养运用护理程序的能力,进行自我反思性教育,创造自觉实践评判性思维的临床护理氛围。结果提高了ICU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运用护理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P<0.01或P<0.05)。结论具备评判性思维是当前军队医院ICU护士临床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ICU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新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确保护理质量。[方法]对护士进行岗前培训、病例分析、护理查房、模拟训练,自我总结分析原因。[结果]提高了新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保障了护理质量。[结论]评判性思维是所有新护士应具备的能力,培养新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孟颖  曹娜娜 《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5):1424-1426,1431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图结合案例分析演练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2019年3月抽取大连市6所三级甲等医院的急诊科低年资护士120人,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教学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急救护理路径图结合案例分析演练法,1个月后比较两组急诊科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及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结果观察组护士在评判性思维能力及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护理路径图结合案例分析演练可显著提高急诊科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及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急诊科护理管理者可将其广泛应用于科室低年资护士的教学培训中,帮助其建立良好的急救思维体系,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急救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现况,探讨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人员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测量我院195名护士评判性思维技能和评判性思维精神。结果69.7%的护士有正性评判性思维能力,29.2%的护士有中等水平的评判性思维倾向。职称、年龄、是否自学护理知识、是否接受过评判性思维教育、是否阅读护理杂志等与评判性思维能力大小具有相关性。结论对肿瘤专科护士专业能力的培养不但应重视三基知识训练、专科护理理论传授,更应重视培养护士有效合作的能力、独立获得信息的能力、自学的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评判性思维在护理教育、临床及科研中有着重要意义。评判性思维能力是当代护士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护士业务水平的高低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其护理思维能力水平的高低,护理人员能够迅速进行独立判断、作出决策,为病人提供安全的护理措施,具备评判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心导管护士作为医师的合作者,承担着对各类心血管介入诊疗的配合及急诊介入诊疗的抢救工作,评判性思维显得尤为重要,及时进行有预见性的急救护理,就能赢得抢救时间。2008年以来我们有意识地将培养评判性思维  相似文献   

15.
石海玲  李丽丽  赵晓华 《全科护理》2021,19(14):1999-2001
目的:探讨问题-模拟-导图教学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岗位胜任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职的60名急诊科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人,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方式,观察组在传统带教方式基础上采取问题-模拟-导图教学,比较两组护士的岗位胜任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观察组中水平、高水平岗位胜任能力护士占比9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负性评判性思维能力护士占比6.6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中应用问题-模拟-导图教学能提高其岗位胜任能力与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评判性思维现状,为进一步制订肿瘤科护士评判性思维培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应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对563名肿瘤科护士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调查.[结果]本组563名肿瘤科护士评判性思维总分为281.91分±24.64分,属于正性评判性思维水平,7个维度中思想开放、分析能力、求知欲、认知成熟度4个维度得分属于正性评判性思维水平;不同评判性思维重要性认知的肿瘤科护士评判性思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科护士评判性思维属于正性评判性思维水平,仅个别具有强评判性思维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评判性思维在骨科年轻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名年轻护士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名,试验组在带教过程中使用评判性思维教学,对照组使用传统的"传、帮、带"教学法。比较两组年轻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及综合考核成绩。结果:试验组各项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综合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年轻护士带教中运用评判性思维,可以培养年轻护士的评判性思维,提高年轻护士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评判性思维在预防急诊输液用药风险事件中的效果。方法我院急诊科于2015年1月开始实施评判性思维培训,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 CTDI-CV)评价培训效果,对比实施评判性思维培训前后的CTDI-CV评分、输液用药风险事件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采用评判性思维培训后,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CTDI-CV总分为(311.4±29.2)分,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输液用药不良反应仅2例,静脉炎1例,局部皮肤瘙痒1例,医生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别为91.6%和95.0%,均明显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建立评判性思维模式有助于降低急诊输液用药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黄文婷 《当代护士》2023,(10):151-154
目的 探讨基于密室逃脱的护理教学在急诊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本院在岗急诊科护士9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护士给予常规护理培训模式,观察组护士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密室逃脱的护理教学培训,观察并比较两组护士干预前后的岗位胜任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水平情况。结果 实施基于密室逃脱的护理教学培训后,观察组岗位胜任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评判性思维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综合素质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密室逃脱的护理教学模式可提升急诊科护士岗位胜任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水平,对提升急诊科护士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护士运用评判性思维方式护理癌性腹水病人的效果.[方法]对护士进行评判性思维培养并将评判性思维方式运用于癌性腹水病人的病情观察、解决护理问题及创新护理服务模式.[结果] 提高了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病人满意度.[结论] 运用评判性思维能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