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血清CEA水平及肿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情况及与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胃癌患者的血清CEA水平与肿瘤组织Ki-67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血清CEA及胃癌组织Ki-67阳性率分别为37.27%、75.45%。血清CEA水平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浸润至肌层以上、淋巴结阳性、TNM分期越高其阳性率越高。而Ki-67表达只与胃癌浸润深度有关(P〈0.05),随着浸润深度增加,Ki-67阳性率增高。两者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65,P〈0.05)。两者联合检测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关系密切(P〈0.05),随着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TNM分期的增加,两者双阳性率增高。CEA阳性组、Ki-67阳性组的复发风险明显较高(P〈0.05)。CEA及Ki-67双阳性组患者的复发风险明显高于非双阳性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EA及肿瘤组织Ki-67可作为临床评价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p16与Ki-67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3例术后ESCC组织中p16与Ki-67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表达程度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处理,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作预后因素分析。结果:ESCC组织中p16缺失率和Ki-67的阳性表达增高率分别为58.73%(37/63)和65.08%(41/63),p16缺失和Ki-67表达增高呈正相关,P=0.001。p16缺失及Ki-67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P值均<0.001)、淋巴转移(P值分别为0.010、0.008)呈正相关,而与肿瘤大小(P值分别为0.396和0.098)及组织学分级(P值分别为0.514和0.389)无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p16表达缺失率(P=0.004)及Ki-67的表达增高率(P=0.006)与生存时间缩短呈正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16(P=0.038)和Ki-67(P=0.044)表达、淋巴转移(P=0.021)、临床分期(P=0.031)和术后治疗(P=0.004)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16与Ki-67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相关。p16与Ki-67检测有可能成为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分期和预后的重要分子标志,并成为重要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3.
王群  余明华  王耕 《中国肿瘤》2013,22(1):59-62
[目的]探讨DLL4和Ki-67在青年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临床和病理学资料完整的青年型(≤35岁)乳腺癌组织中DLL4和Ki-67的表达情况.对照组选取同期中老年型(>35岁)乳腺癌组织,结合入组病例TNM分期、腋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青年型与中老年型乳腺癌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有显著性差异,病理类型均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DLL4和Ki-67在青年型乳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77%和76.81%,均明显高于中老年型乳腺癌组织中的40.40%和56.25% (P<0.05).青年型乳腺癌组织中DLL4和Ki-67表达与TNM分期(r=0.387,P=0.001;r=0.392,P=0.001),腋淋巴结转移(r=0.411,P=0.002;r=0.312,P=0.004)均呈正相关.[结论]青年型乳腺癌中DLL4和Ki-67高表达,临床检测两者表达情况可评估乳腺癌的潜在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67(Ki-67)和胸苷激酶1(TK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Ki-67、TK1在71例胃癌组织和20例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Ki-67、TK1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胃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胃癌组织中Ki-67的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均<0.05);Ki-67和TK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3,P=0.001)。结论 Ki-67和TK1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T1~3N0M0期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R(+)/HER-2(-)]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风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诊治的1 064例T1~3N0M0期HR(+)/HER-2(-)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运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复发、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检验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无复发生存的准确度。 结果本组患者5年、10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3.90% (95%CI: 92.30%~95.40%)和87.10% (95%CI: 84.00%~90.20%)。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是否接受内分泌治疗、肿瘤最大径及Ki-67水平是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HR=5.39, 95%CI: 3.25~8.94, P<0.001;HR=1.28, 95%CI: 1.11~1.48, P=0.001;HR=1.92, 95%CI: 1.24~2.96, P=0.003)。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是否接受内分泌治疗、肿瘤最大径及Ki-67水平是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HR=4.76, 95%CI: 2.83~8.02, P<0.001;HR=1.17, 95%CI: 1.01~1.37, P=0.043;HR=1.79, 95%CI: 1.16~2.76, P=0.009);未接受内分泌治疗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是接受内分泌治疗者的4.76倍;Ki-67水平>20%者术后出现复发、转移的风险是Ki-67水平≤20%者的1.79倍。AUC显示,以上3个变量预测T1~3N0M0期HR(+)/HER-2(-)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的准确度较好,3、5、10年AUC分别为0.73 (95%CI: 0.67~0.80, P<0.001)、0.72 (95%CI: 0.66~0.78, P<0.001)和0.68 (95%CI: 0.62~0.75, P<0.001)。 结论在T1~3N0M0期HR(+)/HER-2(-)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中,是否接受内分泌治疗、肿瘤最大径和Ki-67水平3个因素联合能够较准确地预测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情况,可能会为指导个体化治疗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王博  王辉  张鑫 《临床肿瘤学杂志》2023,(12):1022-1025
目的 探讨组织分化诱导非蛋白编码RNA(TINCR)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7月手术切除的72对前列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原位杂交(ISH)检测TINCR阳性表达情况并计算累积光密度(IOD),实时定量PCR检测TINCR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水平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前列腺癌组织的TINCR IOD值和表达水平减少(P<0.05)。TINCR表达与前列腺癌患者的年龄、PSA水平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而与临床T分期、Gleason评分和TNM分期有关(P<0.05),其中TINCR低表达于临床T3+T4期、Gleason评分>8分和TNMⅢ+Ⅳ期的组织中。单因素分析显示TINCR表达与前列腺癌的总生存期(OS)有关,其中TINCR高表达者的中位OS未达,优于低表达者的48.0个月(Log-rank χ2=3.954,P=0.04...  相似文献   

7.
目的 在不改变目前T、N、M分期定义基础上,提出适用于IMRT时代鼻咽癌临床分期的降期新建议。方法 回顾分析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2—2006年536例鼻咽癌病例,采用Kaplan-Meier计算DSS率并Logrank检验,Cox法计算各亚组DSS风险比。结果 依据第7版UICC/AJCC分期系统,Ⅰ—Ⅲ期非T3N2M0期患者5年DSS均在85%以上,ⅣA、ⅣB期的分别为71.8%、46.2%(P=0.171),而ⅣC期的仅为24.0%。Ⅲ期患者中非T3N2M0期患者5年DSS (91.5%)高于T3N2M0期患者(78.6%)(P=0.042)。T3N2M0期患者DSS经临床综合评估与ⅣA—ⅣB期患者相似。新Ⅰ期包括T1-3N0-1M0和T1-2N2M0,新Ⅱ期包括T3N2M0、T4N0-2M0和 TxN3M0期,新Ⅲ期包括TxNxM1期,新Ⅰ、Ⅱ、Ⅲ期的5年DSS分别为93.3%、72.7%、24.0%(P=0.000),相比于新Ⅰ期,新Ⅱ、Ⅲ期的5年DSS风险比分别为4.01、16.76。结论 IMRT时代把鼻咽癌临床分期降为3个组可以更好地区分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淋巴结比率对于评价胃癌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到2009年期间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8例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计算淋巴结比率LNR(阳性淋巴结数目/清扫淋巴结总数)的截点值并分组,分析LNR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与清扫淋巴结总数、转移淋巴结数之间的相关性。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P=0.03)、肿瘤直径(P<0.001)、肿瘤分化程度(P=0.013)、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P<0.001),转移淋巴结(N分期)(P<0.001)和TNM分期(P<0.001)与LNR有显著相关性。LNR与阳性淋巴结数有显著相关性(r=0.88,P<0.001),与清扫淋巴结总数无相关性(r=0.08,P=0.408)。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T、N、TNM分期、LNR影响胃癌患者预后,Cox回归模型提示,肿瘤大小、TNM分期、LNR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LNR可用来评价胃癌患者预后,其与清扫淋巴结数量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DAPK蛋白、Ki-67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及邯郸市第一医院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50例,同时选取150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DAPK蛋白、Ki-67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全自动生化法检测血清中CEA、CA19-9和CA125等的表达,分析 DAPK蛋白、Ki-67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中的DAPK蛋白低于子宫内膜增生组(P<0.05),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组患者(P<0.05);子宫内膜癌组患者CEA、CA19-9和CA125水平均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组(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的DAPK阳性表达率与CEA等肿瘤标志物水平负相关(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的Ki-67阳性表达率与CEA等肿瘤标志物水平正相关(P<0.05);不同年龄的患者间DAPK、Ki-67的表达无差异,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Ⅰ+Ⅱ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DAPK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Ⅰ+Ⅱ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Ki-67阳性表达率较低(P<0.05)。结论:DAPK蛋白、Ki-67蛋白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存在异常表达,且其表达与患者的病情或者细胞分化、淋巴结转移等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NSCLC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 纵隔淋巴结组织学检查阴性(N0~N1期)的患者术前纵隔淋巴结FDG摄取水平对患者预后的意义。  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2005年4月至2009年5月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PET/CT检查后接受手术治疗的N0~N1期NSCLC患者的PET/CT数据、术后随访资料及临床资料。运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对纵隔淋巴结SUVmax以及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TNM分期、术后辅助治疗、原发病灶SUVmax等分别与患者生存时间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 采用Cox回归风险比例模型对影响预后的各因素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  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 术前PET/CT纵隔淋巴结SUVmax(P=0.001)以及TNM分期(P < 0.001)、原发病灶SUVmax(P=0.001)、是否有术后辅助治疗(P=0.012)对N0~N1期NSCLC患者术后预后存在预测作用; 多因素分析表明, 只有TNM分期(P=0.017)、原发病灶SUVmax(P=0.027)及纵隔淋巴结SUVmax(P=0.046)是影响本组NSCLC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三者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230, 2.179及1.962。  结论  对于N0~N1期的NSCLC术后患者, 术前PET/CT纵隔淋巴结SUVmax、TNM分期、原发病灶SUVmax均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将三者结合起来, 对于指导临床尽早制定术后个体化治疗方案、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晓静  贺松坡  曹银生 《癌症进展》2019,17(7):840-842,850
目的探讨存活蛋白(survivin)和Ki-67在喉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喉癌组织标本120例及癌旁组织标本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喉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survivin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喉癌组织中survivin和Ki-67蛋白表达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喉癌组织中survivin和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不同年龄、性别、分化程度的喉癌患者喉癌组织中survivin和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的喉癌患者喉癌组织中survivin和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TNM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urvivin和Ki-67蛋白在喉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喉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目前公认的指导乳腺癌治疗和预后预测的生物学指标有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eceptor-2,HER-2)。近年来Ki-67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众多研究提示,Ki-67很可能是继HER-2之后又一个重要的生物指标。本研究旨在分析Ki-67在不同亚型的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外科2010年1月—12月收治的25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方法测定手术后乳腺癌组织的ER、PR、HER-2和Ki-67的表达以区分不同的乳腺癌亚型。结果:Ki-67指数在不同年龄及不同淋巴结转移状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2 cm的患者Ki-67指数显著高于直径≤2 cm的患者(P=0.001)。病理分期为Ⅰ、Ⅱ和Ⅲ期患者的Ki-67指数均显著高于病理分期为0期的患者(P<0.05),但是Ⅰ、Ⅱ和Ⅲ期患者间的Ki-67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阴性、PR阴性、HER-2阳性的患者的Ki-67指数均显著高于其对应的ER阳性、PR阳性和HER-2阴性的患者(P<0.05)。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的Ki-67指数均显著高于Luminal A型(P<0.001),而Luminal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三者间的Ki-67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67结合其他生物指标对预测乳腺癌的预后有一定意义,值得和ER、PR和HER-2同时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Ki-67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8例人脑胶质瘤组织和7例正常人脑组织中MMP-2和Ki-67的表达.结果:正常人脑组织中无Ki-67表达,高度恶性胶质瘤(Ⅲ~Ⅳ级)中MMP-2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组织(Ⅰ~Ⅱ级),并且两者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性(Ki-67:Ⅲ~Ⅳ级vs Ⅰ~Ⅱ级,t=-18.889,P=0.002;MMP-2:Ⅲ~Ⅳ级vs Ⅰ~Ⅱ级,t=4.786,P=0.001;相关性:r=0.661,P=0.001).结论:MMP-2和Ki-67在恶性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与胶质瘤的进展和侵袭密切相关,可作为胶质瘤恶性表型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ILC)组织中Ki-67表达的研究较少,对其预后预测价值尚需进一步文献支持.本研究探讨ILC组织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下Ki-67表达差异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3-01-10-2012-12-15收治的381例乳腺I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Ki-67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不同年龄、月经状态、体质量指数、家族史、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病理学分期、组织学分型、ER状态、PR状态、HER-2状态和p53状态下,Ki-67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381例ILC组织中Ki-67低表达76例(19.9%),中表达91例(23.9%),高表达214例(56.2%).在不同肿物大小(χ2=12.524,P=0.014)、腋窝淋巴结情况(χ2=6.114,P=0.047)、临床分期(χ2=10.434,P=0.034)、ER表达(χ2=6.339,P=0.041)和组织学类型(χ2=78.288,P<0.001)情况下,Ki-67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i-67表达与肿物大小(r=0.168,P=0.001)、腋窝淋巴结情况(r=0.108,P=0.036)、临床分期(r=0.149,P=0.004)和组织学类型(r=0.532,P<0.001)呈正相关.Ki-67表达与ER表达呈负相关,r=-0.112,P=0.029.在肿瘤大小2~5 cm、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及临床Ⅱ期ILC组织中,Ki-67表达对患者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有无淋巴结转移(P=0.000)是ILC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而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Ki-67表达水平不是影响ILC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乳腺ILC组织中Ki-67高表达.就诊时肿物越大、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越高,Ki-67表达水平越高,而ER表达水平越高,Ki-67表达水平越低,肿物大小2~5 cm、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及临床Ⅱ期,即中低度恶性ILC组织中Ki-67表达对患者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不是独立预后因素,Ki-67对ILC预后预测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细胞核增殖指数(Ki-67)、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侵袭转移和复发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收集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经手术及术后病理学确诊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以20例癌旁异型增生胃黏膜组织和20例活检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Ki-67、pAKT的表达,用CD31标记血管计数MVD,比较:1)Ki-67、pAKT的表达在胃癌、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2)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3)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和转移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中Ki-67(73.3%,44/60)、pAKT(75.0%,48/64)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癌旁异型组织(35.0%,7/20)和正常黏膜组织(10.0%,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38,P=0.002;χ2=24.621,P=0.000。Ki-67、pAKT在高级别与低级别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pAKT在进展期胃癌显著上调,与早期癌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pAKT与癌组织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Ki-67、pAKT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促进了肿瘤形成、发展、侵袭和转移,Ki-67、pAKT检测对于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有一定的价值,可作为临床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验证鼻咽癌第7版UICC或AJCC分期,并为其进一步修订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5—2011年间本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无远处转移并接受根治性IMRT的初治鼻咽癌患者 323例。根据鼻咽癌第7版UICC或AJCC分期标准进行分期。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差异,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5年样本数为 45例。T1与T2期、T2与T3期 5年LRFS率相近(P=0.055、P=0.746)。将T2、T3和T4期翼内肌组合并为T2期,T4期其他的降期为T3期,新T分期中T1、T2、T3期LRFS曲线明显分开。N2与N3a期、N2与N3b期、N3a与N3b期 5年DMFS率相近(P=0.272、P=0.063、P=0.81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颈淋巴结部位是DMFS的唯一影响因素(P=0.037)。将N3a期中颈淋巴为单侧的降期为N1期,N3a期中颈淋巴结为双侧的降期为N2期,则新N分期中N0、N1、N2、N3期DMFS曲线分开。Ⅰ与Ⅱ期、Ⅲ与 Ⅳa期 5年OS相近(P=0.434、P=0.951)。将T1N0-1期作为 Ⅰa期、T2N0-1期作为 Ⅰb期、T1-3N2期和(或) T3N0-1期作为Ⅱ期、T1-3N3期作为Ⅲ期,各期 5年OS曲线明显分开。结论 第7版UICC或AJCC分期仍存在不足,推荐新分期能更好预测预后,但需要更大样本量数据验证。  相似文献   

17.
18.
Yuan SQ  Zhou ZW  Wan DS  Chen G  Lu ZH  Wang GQ  Pan ZZ 《癌症》2008,27(6):612-617
背景与目的: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监测在指导恶性肿瘤特别是结直肠癌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CEA半衰期作为一个较新的指标,也被应用于恶性肿瘤的监测。本研究通过检测结直肠患者术前和术后短期内的CEA水平,并计算CEA半衰期,以判断将它作为预后因素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选取98例术前CEA水平升高(≥5μg/L)并有常规的术后早期CEA监测的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术后CEA半衰期,并分析它与预后的关系。结果:98例患者中,21例发生复发或远处转移,77例无复发转移。复发组术前CEA中位值(23.9μg/L)显著高于未复发组(12.3μg/L)(P=0.010);复发组术后CEA半衰期中位值为6.2天,显著长于未复发组(4.7天)(P=0.042);疾病分期越晚,预后越差(P<0.001)。术后CEA半衰期较短的患者与半衰期较长的患者相比,3年无病生存率(87%vs.66%,P=0.017)和3年总生存率(90%vs.80%,P=0.032)都较高;TNM分期较早的患者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较高,Ⅰ、Ⅱ、Ⅲ期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100%、93%和55%(P<0.00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98%和77%(P=0.192)。Cox回归分析表明,TNM分期和术后CEA半衰期是术前CEA水平升高的结直肠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除TNM分期外,CEA半衰期也可作为术前CEA水平升高的结直肠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根治术后CEA半衰期延长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9.
肝素酶及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景与目的 已有的研究表明,肝素酶与Ki-67抗原与肺癌的发生和转移有关,本研究通过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肝素酶(heparanase,Hpa)和Ki-67的表达,以探讨他们的临床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S-ABC法和S-P法)检测70例NSCLC和20例同期良性病变肺组织中肝素酶和Ki-67的表达.结果 肝素酶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9%和85.7%,而正常肺组织中两者均无表达;肝素酶表达水平与患者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44,P=0.001);Ki-67的表达水平与原发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癌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肝素酶和Ki-67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3).结论 肝素酶和Ki-67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和发展,并与预后相关;而肝素酶和Ki-67的表达无相关性,两者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晚期EGFR突变型肺腺癌(LADC)组织中Ki-67表达和其他临床病理特征与EGFR-TKIs客观疗效和生存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05月至2020年05月我院102例晚期EGFR突变型LADC中Ki-67表达情况与其他临床特征,所有患者均接受第一代EGFR-TKIs 6周后进行客观疗效评价,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主要研究终点。结果:Ki-67表达可较为准确地预测EGFR-TKIs的客观缓解率(object response rate,ORR)[AUC=0.7690(0.6705~0.8675),P<0.0001],Ki-67表达与EGFR-TKIs客观疗效呈负性相关(P=0.000),分期(P=0.170)、EGFR-TKIs(P=0.112)、ECOG PS(P=0.551)、EGFR突变(P=0.163)与ORR无明显相关。Ki-67高表达相对低表达,可显著缩短PFS(P<0.0001);单因素分析发现ECOG PS(HR 1.740,P=0.001)、EGFR突变(HR 1.656,P=0.023)、分期(HR 1.487,P=0.005)、Ki-67表达(HR 1.027,P=0.000)为影响PFS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Ki-67表达(HR 1.040,P=0.000)为影响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晚期EGFR突变型LADC组织中Ki-67高表达可降低EGFR-TKIs的ORR,缩短PFS,Ki-67表达在晚期EGFR突变LADC中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