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银杏叶提取物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自由基和保护机体组织等功效,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有显著效果,其临床和药物研究很多,但涉及运动保健领域及其对动物或人体抗运动性疲劳和提高运动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通过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小鼠耐力及抗疲劳能力的影响,为研制新型运动补剂及进一步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提供依据。设计:随机实验观察。单位: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3—09/2003—11在广西师大体育学院生理实验室完成。选取健康、游泳能力正常的昆明种8周龄雄性小白鼠60只,将动物按体质量随机分成安静对照组;安静服药组;力竭后服药组;训练对照组和服药训练组5个组,12只/组。银杏叶提取物粉刺(含总黄酮24%,银杏内酯6%);昆明种8周龄雄性小白鼠60只,体质繁23~27g。方法:灌胃给药或安慰剂。根据实验方案对动物实施游泳训练、爬绳实验和力竭性游泳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动物爬绳能力对比。②各组动物力竭性游泳能力对比。结果:训练对照组和服药训练组前3周的低负倚训练训练中,所有训练小鼠均能按计划完成训练任务,但第4周.训练对照组小鼠在6d的训练中有(83.34&;#177;10.45)%的小鼠能不间断完成训练计划;服药训练组则为(94.45&;#177;43)%;到第5周,则分别下降到(79.17&;#177;697)%和(88.95&;#177;6.75)%。①安静服药组小鼠的爬绳能力明显比安静对照组强,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服药训练组也显示出比训练对照组强的趋势,但没有显著性差异(0.1〉P〉0.05);②安静服药组小鼠的负重游泳能力比安静对照组呈现出明显的增强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0.1〉P〉0.05);服药训练组也比训练对照组强,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在经过1次/d的6天力竭性运动后,安静服药组小鼠的负重游泳能力和抗疲劳能力明显比安静对照组强。力竭后服药组从第3次起与安静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开始出现显著性(P〈0.05).力竭后服药组的小鼠在服用了银杏叶提取物后,其持续游泳时间长于安静对照组。安静服药组与力竭后服药组比较的情况正好相反,前3次的力竭游泳能力差异均有显著性,但随着力竭后服药组用药次数的增多,差异渐缩小,在后3次运动的持续时间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服药训练组的运动能力明显高于训练对照组,二者之问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仅通过服银杏叶提取物而不进行运动洲练,对提高小鼠运动能力的影响不大,但对消除运动性疲劳有积极的作用;而运动洲练与银杏叶提取物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小鼠的运动能力,尤其是肌肉耐力和心肺耐力;服银杏叶提取物可提高小鼠对疲劳的耐受力,延缓疲劳的发生,并对消除耐力性运动疲劳和促进小鼠体力恢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自由基和保护机体组织等功效,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有显著效果,其临床和药物研究很多,但涉及运动保健领域及其对动物或人体抗运动性疲劳和提高运动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通过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小鼠耐力及抗疲劳能力的影响,为研制新型运动补剂及进一步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提供依据.设计随机实验观察.单位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3-09/2003-11在广西师大体育学院生理实验室完成.选取健康、游泳能力正常的昆明种8周龄雄性小白鼠60只,将动物按体质量随机分成安静对照组;安静服药组;力竭后服药组;训练对照组和服药训练组5个组,12只/组.银杏叶提取物粉剂(含总黄酮24%,银杏内酯6%);昆明种8周龄雄性小白鼠60只,体质量23~27g.方法灌胃给药或安慰剂.根据实验方案对动物实施游泳训练、爬绳实验和力竭性游泳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动物爬绳能力对比.②各组动物力竭性游泳能力对比.结果训练对照组和服药训练组前3周的低负荷训练训练中,所有训练小鼠均能按计划完成训练任务,但第4周,训练对照组小鼠在6 d的训练中有(83.34±10.45)%的小鼠能不间断完成训练计划;服药训练组则为(94.45±4.3)%;到第5周,则分别下降到(79.17±6.97)%和(88.95±6.75)%.①安静服药组小鼠的爬绳能力明显比安静对照组强,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服药训练组也显示出比训练对照组强的趋势,但没有显著性差异(0.1>P>0.05);②安静服药组小鼠的负重游泳能力比安静对照组呈现出明显的增强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0.1>P>0.05);服药训练组也比训练对照组强,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在经过1次/d的6天力竭性运动后,安静服药组小鼠的负重游泳能力和抗疲劳能力明显比安静对照组强.力竭后服药组从第3次起与安静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开始出现显著性(P<0.05),力竭后服药组的小鼠在服用了银杏叶提取物后,其持续游泳时间长于安静对照组.安静服药组与力竭后服药组比较的情况正好相反,前3次的力竭游泳能力差异均有显著性,但随着力竭后服药组用药次数的增多,差异渐缩小,在后3次运动的持续时间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服药训练组的运动能力明显高于训练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仅通过服银杏叶提取物而不进行运动训练,对提高小鼠运动能力的影响不大,但对消除运动性疲劳有积极的作用;而运动训练与银杏叶提取物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小鼠的运动能力,尤其是肌肉耐力和心肺耐力;服银杏叶提取物可提高小鼠对疲劳的耐受力,延缓疲劳的发生,并对消除耐力性运动疲劳和促进小鼠体力恢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建立长期递增负荷训练、力竭训练游泳运动模型,探讨艾灸足三里穴、关元穴对长期训练小鼠运动耐力、血液生化指标及肾脏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小鼠30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10只)、运动训练组(10只)、运动+艾灸组(10只)。测定运动训练组、运动+艾灸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各组小鼠血红蛋白(Hb)、全血乳酸(Bla)、血清肌酸激酶(CK)、血清尿素氮(BUN)、肾脏组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运动+艾灸组力竭运动时间显著延长;运动训练组力竭时与安静对照组相比,血浆Hb显著降低(P<0.05),Bla显著升高(P<0.05),血清CK、BUN显著升高(P<0.05),肾脏组织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GSH-Px活性、SOD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运动训练组力竭时与运动+艾灸组力竭时相比,血浆Hb显著升高(P<0.05),Bla显著降低(P<0.05),血清CK、BUN显著降低(P<0.05),肾脏组织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GSH-Px活性、SOD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运动+艾灸组力竭时与安静对照组相比,血浆Hb含量略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血浆Bla显著升高(P<0.05),血清CK、BUN显著升高(P<0.05),肾脏组织MDA含量略高,GSH-Px活性略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艾灸足三里、关元穴可提高了机体的造血功能和循环系统功能,促进了机体Hb的再生与合成,减少体内Bla堆积,抑制肌细胞中CK溢出,降低血清中BUN含量,明显加快肾脏组织中自由基的清除,从而提高机体抗疲劳能力,增强机体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周庆功  刘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11):1002-10031010
目的:以大鼠力竭性运动为模型,观察VitE对力竭运动时肝、脑、肌肉组织中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3组:安静对照组、力竭运动组、VitE+力竭运动组(VitE剂量为100m01/L,以0.5ml/kg体重连续腹腔注射10d,10d后做1次性力竭游泳测试)。结果:力竭运动后即刻,肝、脑、肌肉组织中的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安静对照组比较有明显下降。补充VitE与力竭运动组肝、脑、肌肉组织比较,SOD活性明显升高,而且SOD能阻止MDA含量增加,同时使大鼠力竭运动组的时间延长。结论:力竭运动大鼠肝、肌肉、脑组织中的自由基代谢加强。VitE在大鼠肝、肌肉、脑组织中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从而消除运动时产生的过量自由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补充3周丙酮酸钙对于小鼠力竭后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组)、运动对照组(Ec组)、丙酮酸钙组(P组)、运动丙酮酸钙组(Ep组)各10只,C及Ec组小鼠每天灌服10%阿拉伯胶溶液,P及Ep组每天给予600mg/kg的丙酮酸钙灌胃,共3周。3周末时各组大鼠均进行力竭运动实验,检测肝脏组织中过氧化氢(H2O2)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ATP酶活力。结果:与Ec组比较,Ep组小鼠运动至力竭时间明显延长,运动能力显著提高(106.9±24.7min、167.0±31.2min,P〈0.01)。Ep组GSH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运动力竭后Ec组和Ep组H2O2含量明显高于C、P组,Ep组低于Ec组(P〈0.01)。结论:补充丙酮酸钙能明显提高小鼠力竭运动能力和抗氧化损伤能力,其可能原因是提高GSH抗氧化能力及抵抗部分ATP酶的失活。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运动训练对亚硝酸钠致记忆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采用被动跑轮法进行运动训练。训练6周后,采用小鼠Morris水迷宫法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比色法检测大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定向游泳实验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SOD活力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海马神经元变性、脱落;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运动组小鼠游泳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SOD活力显著增强(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海马神经元的变性及脱落显著改善。结论:运动训练能显著改善亚硝酸钠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小鼠自由基清除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石菖蒲水提取物对小鼠学习记忆及力竭运动后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利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同时测定SOD、MDA、RBC和Hb。结果学习记忆组小鼠灌胃石菖蒲水提取物后,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找到站台的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穿越站台次数显著增加(P<0.05)。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小鼠脑组织SOD活性明显增高,MDA含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各指标与大剂量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中,灌胃石菖蒲后小鼠负重游泳力竭时间与游泳组相比明显延长(P<0.01)。血液学指标显示,游泳组小鼠RBC和Hb均低于没有进行游泳训练的对照组(P<0.05)。而石菖蒲组小鼠RBC和Hb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与游泳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结论 1.石菖蒲水提取物可增强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增加脑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2.石菖蒲水提取物可增强小鼠的运动能力,并能有效抑制大强度运动引起的RBC和Hb改变。  相似文献   

8.
急性运动对小鼠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对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A组)、90min运动组(B组)、力竭组(C组)及力竭后恢复24h组(D组)各10只,以游泳为运动方式,观察各组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ATP合成活性及脂质过氧化水平丙二醛(MDA)的变化,并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与A组比较,C组血清CK、LDH水平及心肌MDA水平显著增高(P〈0.05).ATP合成能力显著下降(P〈0.05),电镜下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结论:急性力竭运动可造成线粒体损伤和心肌损伤,力竭运动后24h各项指标基本恢复。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大鼠骨骼肌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运动疲劳恢复期不同时相的动态变化特征。 方法:选取雄性健康2月龄SD大鼠32只,分为对照组S组(n=8)、实验组E组(n=24),取材时实验组又分为运动后即刻组(E0组n=8)、12h组(E1组n=8)、24h组(E2组n=8)。对照组正常生长,实验组采用7周递增负荷训练,并最后一次运动至力竭。最后一次运动至力竭后即刻,取S组和E0组血液及股四头肌,以测血清CK、BUN、睾酮和骨骼肌SOD及MDA;E1组和E2组分别于运动后12h、24h进行上述取样。 结果:①大鼠骨骼肌MDA含量:E0组和E1组显著性高于S组(P<0.01),E1组和E2组显著性低于E0组(P<0.05),E2组显著性低于E1(P<0.05)。②大鼠骨骼肌SOD活性:E1组显著性低于S组(P<0.05),E2组显著性高于E1组(P<0.05)。③大鼠骨骼肌SOD/MDA值:E0和E1组显著性低于S组(P<0.01),E2组显著性高于E0(P<0.01)和E1组(P<0.05)。 结论:7周递增负荷运动并末次力竭运动后,大鼠骨骼肌MDA含量显著升高,且24h后基本降低至正常水平;骨骼肌SOD活性降低,随时间的延长,SOD活性逐渐降低且下降到一定水平后开始上升,于24h后恢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0.
茶多酚对运动小鼠心肌钙离子、ATP酶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运动小鼠心肌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小鼠力竭运动为模型,观察茶多酚对心肌组织钙离子(Ca^2+)含量、钠泵(Na^+-K^+-ATPase)和钙泵(Ca^2+-ATPase)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抗氧化能力(TAC)的影响。结果:力竭运动可引起小鼠心肌组织Ca^2+和MDA含量显著升高,心肌组织Ca^2+-ATPase、Na^+-K^+-ATPase、SOD、GSH—Px和T—AOC的显著下降,而茶多酚可抑制小鼠力竭运动后心肌Ca^2+和MDA含量显著升高,抑制小鼠心肌Ca^2+-ATPase、Na^+-K^+-ATPase、SOD、GSH—Px和TAC的显著下降。结论:茶多酚可减少力竭运动后自由基对心肌组织的攻击,具有保护力竭运动后心肌的功能和防止心肌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分析葛根素干预对运动训练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60只8周龄SD雄性大鼠,30只口服葛根素组和30只对照组,葛根素组再分为10只葛根素安静组,20只葛根素+训练组(10只为运动后即刻组,10只为运动后恢复24h组);同样30只对照组也分10只安静组,20只训练组(10只为运动后即刻组,10只为运动后恢复24h组),建立力竭游泳训练模型。通过灌服葛根素干预后,观测大鼠力竭游泳时间,测试各组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血沉)。 结果:①安静时:与对照组相比,葛根素组大鼠全血黏度显著降低[(8.41±0.76),(6.51 ±0.92),P<0.05],红细胞刚性指数显著降低[(1.23±0.76),(0.98±0.72),P<0.05]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降低[(16.65±2.45),(14.78±1.55),P<0.05];②运动后即刻时:与对照训练组相比,葛根素训练组全血黏度显著下降(P<0.05),血浆黏度显著降低[(1.75±3.3),(1.58±0.21),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下降[(21.37±4.78),(19.43±5.86),P<0.05],红细胞刚性指数显著下降[(1.58±0.90),(1.39±0.99),P<0.05],红细胞压积显著降低[(0.71±0.45),(0.57±0.43),P<0.05];③运动后恢复24h:与对照训练组相比,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压积显著降低(P<0.05),血浆黏度差异无显著性差异[(1.45±0.47),(1.52±0.26),P>0.05]④游泳至力竭时间:葛根素组游泳时间较对照组有显著延长(P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不同运动方式(有氧运动或抗阻训练)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动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8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有氧运动组、抗阻训练组和安静对照组,每组28例,有氧运动组进行有氧运动,抗阻训练组进行抗阻训练,安静对照组保持日常生活习惯不变,实验周期为12周。治疗前后利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实验测定有氧运动能力[最大摄氧量(VO2max)、力竭时间和力竭距离],利用等动肌力测试仪[股四头肌最大随意收缩(MVC)]和30s温盖特(Wingate)实验测定无氧运动能力,利用软件测试受试者基本认知能力(知觉速度、心算效率、空间表象、工作记忆、记忆再认和总成绩共6项得分)。 结果 治疗后,有氧运动组VO2max、力竭时间和力竭距离增加(P<0.05);抗阻训练组股四头肌MVC及30s温盖特实验中最高功率、平均功率和疲劳指数升高(P<0.05);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下降(P<0.05),认知能力中的知觉速度、工作记忆和总成绩显著提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静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 结论 虽然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但两者均可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并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外源性磷酸肌酸对一次性力竭运动小鼠的影响,探讨其抗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负重游泳建立力竭运动小鼠模型。将小鼠分为力竭给药组(A组)、力竭不给药组(B组)、游泳8min不给药组(c组)、游泳8min给药组(D组)。实验前20min,A、D组小鼠按1000mg/Kg体质量腹腔注射磷酸肌酸钠,B、C、绀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力竭游泳实验按每只小鼠体质量的6%负重进行。用生化比色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记录小鼠的力竭时问。结果:A、C、D组的SOD活性较B组显著升高(P〈0.05,0.01),I)组较A组明显升高(P〈0.05)。B组的MDA含量较c组明显升高(P〈0.01),A组较D组明显升高(P〈0.05)。B组游泳至力竭的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结论:外源性磷酸肌酸增强机体抗疲劳的机制可能与其增强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有关,通过增强自由基的清除来提高机体的抗疲劳能力。  相似文献   

14.
沙参麦冬汤对运动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沙参麦冬汤对运动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运动+小剂量沙参麦冬汤组、运动+大剂量沙参麦冬汤组,运动小鼠递增负荷游泳训练40d,游泳时间由40min开始渐增至100min,第40天游泳至力竭,24h后处死取血。测定小鼠免疫器官脏器/体重比值、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服药组小鼠脾指数、外周血IgG、IgA、CD4+T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运动对照组(P<0.01或P<0.05);大剂量组小鼠胸腺指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运动后甘丙肽(GAL)分泌增加对2型糖尿病大鼠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糖尿病大鼠随机分4组: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安静用药组、运动用药组。安静对照组及运动对照组均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安静用药组及运动用药组腹腔注射GAL。快速血糖仪测空腹血糖以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Western Blot 法检测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含量。结果:运动对照组与安静对照组以及运动用药组与安静用药组相比较,正糖钳的葡萄糖输注速率显著性增加(P<0.05);安静用药组及运动用药组实验后比实验前血清胰岛素均显著增加(P<0.05),安静用药组实验后比实验前胰岛素敏感指数有非常显著下降(P<0.01);运动对照组比安静对照组骨骼肌GLUT4蛋白含量非常显著性提高(P<0.01),运动用药组比安静用药组GLUT4蛋白含量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运动诱导GAL浓度增加,可能主要依靠增加GLUT4膜转运量或提高GLUT4活性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抗运动性疲劳的中枢5-HT机制。方法:27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组和TEAS组,每组9组。应用跑台建立运动性疲劳模型,TEAS治疗选用大鼠“后三里”穴(相当于人类的“足三里”穴),刺激参数:连续波、频率2Hz、强度5mA、时间30min,左右交替,每日1次,连续治疗7d。力竭运动后,记录力竭运动时间;用乳酸氧化酶法测定血浆乳酸含量;高效液相-电化学法(HPLC-ECD)测定脑内5-HT、5-HIAA含量。 结果:TEAS组力竭运动时间显著长于运动组(P<0.05);运动组血浆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和TEAS组(P<0.05);各组间海马和中脑5-HT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TEAS组大鼠海马5-HIAA含量明显高于安静对照组(P<0.01),运动组大鼠中脑5-HT/5-HIAA比值显著高于TEAS组(P<0.01)和安静对照组(P<0.05)。 结论:促进海马、中脑5-HT代谢速率可能是TEAS抗运动性疲劳的中枢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红景天复方制剂对小鼠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红景天复方制剂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40只6周龄清洁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西洋参阳性对照组(PG)、红景天复方制剂低剂量组(LR)和高剂量组(HR)4组,每组10只。用药及进行适应性运动训练4w,对其进行力竭性游泳运动后,即刻检测小鼠血液、心肌及股四头肌组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Ca^2+-Mg^2+-ATP酶活性。结果①40只实验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②LR,HR组及PG组小鼠负重持续游泳时间明显长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LR,HR及PO组小鼠心肌MDA含量均明显低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R,HR及PO组小鼠股四头肌MDA含量均低于NS组,但与NS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LR,HR及PG组小鼠心肌、股四头肌Ca^2+-Mg^2+-ATP酶活性比NS组高,其中HR组与NS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HR组小鼠血清SOD活性明显低于N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R,HR及PO组小鼠心肌SOD活性均低于NS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R,HR组小鼠股四头肌SOD活性均明显高于N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LR,HR及PG组小鼠心肌、股四头肌T-AOC活性高于NS组,PG组小鼠与NS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R,HR组小鼠与NS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帚天复方制剂可能通过降低力竭性游泳运动小鼠血液、心肌、股四头肌组织SOD活性,提高心肌、股四头肌组织Ca^2+-Mg^2+-ATP酶活性,增强心肌、股四头肌组织清除过度运动产生的氧自由基,提高这些组织抗氧化能力,降低MDA含量,从而延缓机体疲劳发生或加快机体疲劳的恢复,比如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持续时间,这可能是该复方制剂抗运动性疲劳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体在不同运动状态下血清中活性氧(ROS)及其清除体系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变化特征。方法 应用跑台提供运动负荷,进行安静状态时、亚极量负荷和力竭性运动后有关指标的测定。结果 血清中ROS亚极量负荷后显著高于安静时,力竭性运动后又显著高于亚极量负荷时(P&;lt;0.001);GSH含量和GSH-PX活性亚极量负荷后显著降低(P&;lt;0.001),力竭性运动后回升,但仍低于安静时水平。结论 ROS随运动强度的加大和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升高,GSH含量和GSH-PX活性则呈现出先显著下降随后再回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运动大鼠心肌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大鼠力竭运动为模型,观察了牛磺酸对运动后大鼠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抗氧化酶,游离钙及磷脂酶A2(PLA2)的影响。结果:力竭运动可引起大鼠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和PLA2活性显著升高,心肌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游离钙浓度的显著下降,而牛磺酸可抑制大鼠力竭运动后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和PLA2活性的显著升高,抑制大鼠心肌线粒体SOD的活性和游离钙浓度的显著下降,结论:牛磺酸可减少力竭运动后自由基对心肌线粒体的攻击,具有保护力竭运动后心肌线粒体的功能和防止心肌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番茄红素对慢性苯染毒小鼠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苯中毒主要对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导致DNA损伤,DNA加合物形成等。番茄红素是一种重要的类胡罗卜素,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如抗氧化、抗肿瘤、诱导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等。目的:探讨番茄红素对慢性苯染毒所造成的氧化损伤的拮抗作用。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材料: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动物室。选用纯种雄性健康昆明鼠30只,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动物中心提供。干预措施:分为对照组、苯染毒组和番茄红素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不染毒,苯染毒组和番茄红素组静式吸人苯蒸气,番茄红素组给予番茄红素,60d后处死。取肝、脾、脑组织。主要观察指标:测定肝、脾和脑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丙二醛含量。结果:苯染毒能够明显,降低组织匀浆中SOD活性[肝、脾、脑分别为(12.57&;#177;1.94),(5.57&;#177;0.81),(8.28&;#177;2.25)μkat/g1,CSH-Px活力[肝、脾、脑分别为(0.38&;#177;0.05),(0.52&;#177;0.05),(0.10&;#177;0.01)mkat/g],升高丙二醛含量[肝、脾、脑分别为(2.85&;#177;0.38),(3.58&;#177;0.53),(3.10&;#177;0.89)μmol/g]。给予番茄红素后可使小鼠组织匀浆的SOD活性(μkat/g)升高(肝、脾、脑分别为16.08&;#177;2.55,6.43&;#177;1.28,9.03&;#177;1.52),GSH-Px活力(mkat/g)上升(肝、脾、脑分别为0.53&;#177;0.08,0.62&;#177;0.07,0.12&;#177;0.01),丙二醛含量(μmol/g)降低(肝、脾、脑分别为2.26&;#177;0.31,2.98&;#177;0.37,2.79&;#177;0.37),与苯染毒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g=4.00~8.04,P&;lt;005)。结论:番茄红素能够减轻苯染毒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提高小鼠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增强抗氧化酶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