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肺复张术在心脏外科术后低氧血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32例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术后机械通气并发低氧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肺复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气指标、呼吸力学指标、机械通气条件变化情况.结果 肺复张后患者的PaO2、PaO 2/FiO 2水平有显著上升(P<0.01),PaCO 2显著下降(P<0.05),pH无显著变化;SAP在PEEP=20 cmH 2O时有显著下降(P<0.01),CVP在PEEP=20 cmH 2O时有显著上升(P<0.01),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复张术治疗心脏外科术后低氧血症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血氧浓度,稳定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罗旭  桂水清  欧阳瑛 《河北医学》2010,16(4):390-392
目的:评估肺复张后,呼气末正压(PEEP)递减试验选择的最佳PEEP维持氧合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2例已行机械通气1.2±0.4d的ARDS/ALS患者,镇静后采用控制性肺膨胀方法(CPAP40cmH2O,维持40s)给予肺复张,最多3次,使PaO2/FiO2升高〉20%。肺复张后,PEEP设定为20cmH2O,然后降低FiO2直到SpO2为90%-94%,然后逐渐降低PEEP,每次2cmH2O,直到SpO2低于90%。在SpO2低于90%之前的PEEP被认为是最佳PEEP。再进行一次肺复张后,PEEP和FiO2设定在试验所得的水平进行机械通气,并观察6h。结果:肺复张后,所有病人的PaO2/FiO2均提高50%以上。最佳PEEP下的PaO2/FiO2是211±79mmHg,复张前为135±37mmHg(p〈0.001),并且PaO2/FiO2维持了6h。FiO2复张前为0.54±0.12,6h为0.38±0.12(P〈0.001),PEEP复张前为11.9±3.0cmH2O,6h为9.1±4.7cmH2O(P〈0.011)。结论:肺复张改善氧合的效果可以被PEEP递减试验测定的最佳PEEP有效维持6h。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复张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术后低氧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5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ATAAD术后低氧血症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肺复张组(n=36)及常规治疗组(n=20)。常规治疗组患者在肺保护性通气基础上行常规机械通气,肺复张组患者采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递增法进行肺复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呼吸力学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及IL-10水平。结果 治疗后12h、24h,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肺静态顺应性(Cstat)及肺动态顺应性(Cdyn)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O2(Aa)]、呼吸指数(respiratory index,RI)、气道峰压(Ppeak)及气道平台压(Pplat)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肺复张组患者的PaO2、OI、Cstat及Cdyn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O2(Aa)、RI、Ppeak及Pplat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肺复张组患者肺复张过程中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有所下降(P<0.05),中心静脉压有所升高(P<0.05),肺复张结束后均恢复至基线水平。治疗后12h,两组患者的血清IL-6和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 PEEP递增法肺复张可改善ATAAD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的氧合及肺顺应性,但对血流动力学存在一过性影响,治疗时应进行严密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复张手法在成人心脏体外循环术后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心脏术后42例不同程度呼吸功能不全进行机械通气病人行间歇肺复张手法治疗,采用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镇静情况下,每60s增加吸气压(25~40cmH2O)与呼气末压(PEEP)(10~25cmH2O)各5cmH2O,之后还原到原基础通气,监测整个过程中的呼吸、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肺复张后全部病例的氧合指数、肺静态顺应性等呼吸指标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血液动力学改变(P〉0.05).结论肺复张手法能改善患者呼吸功能,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在心脏体外循环术后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气腹头低位时,肺开放策略[肺复张(RM)联合呼气末正压(PEEP)]对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34例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气腹后RM随后机械通气联合5cmH2O PEEP直至手术结束.测定气腹前、气腹后15min头低足高位25°无PEEP、RM后5cmH2O PEEP和气腹结束时的呼吸力学指标、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动脉血气.结果 气腹和头低足高位显著增加ECW和EL,分别为8.5±0.8和11.89±1.75cmH2O/L,与T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与T0比较,OLS能明显降低ECW和EL,分别为5.3±1.4和8.65±1.03cmH2O/L(P <0.05).T1吸气末跨肺压(PplatL)和呼气末跨肺压(PEEPtotalL)分别为9.22±2.03和2.8±1.7cmH2O较T0明显降低(P<0.05,P<0.01),而在T2显著上升,分别为11.65±1.25和6.55±1.30cmH2O.T2时点PaO2/FiO2均低于其他时点(P<0.05).RM引起每搏输出量短暂下降.结论 OLS可增加跨肺压进而开放塌陷肺泡,降低胸壁弹性阻力,改善肺气体交换.  相似文献   

6.
覃祚柱  黄自桥  韦干  黄晖 《华夏医学》2007,20(4):702-703
目的观察肺保护和肺复张通气策略(RM)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2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肺保护和肺复张通气策略治疗,应用小潮气量和高呼气末正压(PEEP),先设置小潮气量(5~8ml/kg)以保护肺,后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压力达35cmH2O以保持肺复张,持续45s后,PEEP调为20cmH2O,然后PEEP每20min下降2cmH2O,直到"最佳PEEP",为(14.3±3.5)cmH2O.合理镇静止痛,随着病情改善,逐步下调呼吸机的辅助水平,直至撤机.结果18例顺利撤机,10例死亡.撤机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呼吸从(50±8)次/min降至(26±4)次/min(P<0.01),PaO2从治疗前(45.6±4.8)mmHg提高到(127.8±12.3)mmHg(P<0.01),静态肺顺应性(Cs)从(28±10)ml/cmH2O提高到(108±12)ml/cmH2O(P<0.01),氧合指数(PaO2/FiO2)从低于200mmHg提高到大于300mmHg以上,吸氧浓度(FiO2)从高浓度(大于60%)降到低浓度(低于33%).结论肺保护和肺复张通气策略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适应性支持通气(ASV)模式加肺复张策略(LRM)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收集创伤后合并ARDS的患者28例,先采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模式维持8 h后,随机选择ASV或继续IPPV机械通气。选择ASV通气模式时,其分钟通气量设置应与IPPV时相同。通气时,两种模式下的呼气末正压(PEEP)均按0、5、10cmH2O依次增加,每一PEEP的通气时间为60 m in。ASV通气模式时,在每一PEEP水平加用LRM(ASV+LRM模式)。前一通气模式使用3h后,将通气模式调为IPPV,PEEP调到0;1h后换另一种模式。每个PEEP水平通气50 m in时,用Swan-Ganz导管、心电监测仪、呼吸机监测记录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和氧代谢指标。结果在同一PEEP水平下,ASV+LRM模式与IPPV模式相比较,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ASV+LRM模式时,同一PEEP水平下气道峰值压(PI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PEEP为5cmH2O时,肺动态顺应性、动脉氧分压和氧供均增加,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V+LRM模式比IPPV模式更有利于ARDS患者的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肺复张术(RM)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的疗效以及潜在的不良反应。方法:纳入OPCABG术后低氧血症患者(氧合指数200mmHg)监测并记录有创持续动脉压(artery blood pressure,ABP)、血气分析(arterial blood gas,ABG)。肺复张术采用PCV方法,PC 40cmH2O,PEEP 20cmH2O,持续30秒,如果患者出现血压或SPO2明显下降,或出现新发生的心律失常,立即中止肺复张术。结果:实施RM患者氧和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RM后1h差异显著,6h患者在PEEP升高至一定水平时均会出现一过性动脉压下降,降低PEEP水平后很快恢复;所有病例均顺利出院,未发生气压伤或其他并发症。结论:RM治疗OPCABG术后低氧血症是安全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氧和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肺复张治疗效果。方法:根据肺复张实施不同PEEP水平分为PEEP20组和PEEP25组,记录肺复张后不同时间内血流动力学参数及氧代谢指标。结果:肺复张后两组氧合指数明显改善,2h后复查肺CT显示PEEP25组肺泡组织上下部均膨胀良好,PEEP20组中下部肺不张明显,2h内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基本稳定。结论:老年重症肺炎肺复张PEEP设定在25cmH2O效果较好,肺复张2h内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顾怀金  方杰  王建斌 《安徽医学》2015,36(8):963-965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的呼气末正压(PEEP)对进行机械通气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淮北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8例进行机械通气的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容量控制通气,血流动力学稳定后每隔1 h 递增 PEEP,PEEP 从0 cmH2 O 增加到15 cmH2 O(能承受者),根据不同的 PEEP 水平分为4组(PEEP 0 cmH2 O 组,PEEP 5 cmH2 O 组,PEEP 10 cmH2 O 组,PEEP 15 cmH2 O 组),在不同的 PEEP 水平下进行被动抬腿试验(PLRT),记录 PLRT 前后中心静脉压(CVP)及心脏指数(CI)。观察不同水平的 PEEP 对进行机械通气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影响。结果2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基础 PEEP 水平为(8.3±2.8)cmH2 O。随 PEEP 升高,PLRT 前后中心静脉压(CVP)均逐渐升高,但不同 PEEP 组间 CVP 变化值(ΔCV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随 PEEP 升高,CI 逐渐下降,但不同 PEEP 组间 CI 变化值(ΔCI)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机械通气使用外源性 PEEP 的感染性休克患者,CVP 作为评估其容量反应性的指标不可靠,CI 作为容量反应性评估的指标相对可靠,且随 PEEP 增高,其容量反应性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1.
李磊  严柯  徐俏  俞盛辉 《浙江医学》2018,(10):1118-1119,1124
目的观察反式Trendelenburg(RT)体位联合呼气末正压(PEEP)对全麻机械通气患者股静脉横截面积(CSA)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患者40例,麻醉诱导行机械通气5min后,分别于PEEP0cmH2O(P0)、RT体位(T20)、PEEP10cmH2O(P10)和RT体位联合PEEP10cmH2O(P10+T20)的方案下重复接受超声检查,记录各个时间点股静脉CSA、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管活性药使用次数。结果与P0组相比,T20组、P10组和T20+P10组患者的股静脉CSA显著增加(t=7.565、5.161、8.489,均P<0.01);与P10组相比,T20组患者CSA显著增加(t=2.405,P<0.05);与P10组相比,T20+P10组患者CSA进一步增加(t=3.329,P<0.01);而T20+P10组与T20组相比,股静脉CSA无统计学差异(t=0.924,P>0.05)。各组患者HR无明显改变(F=0.882,P>0.05),所有患者均未给予阿托品;各组患者MAP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16,P>0.05);虽然所有患者均未给予麻黄碱,但是P10组和T20+P10组患者患者的MAP较P0组降低5.2%和6.6%。结论RT体位在增加股静脉CSA效果上优于PEEP10cmH2O,RT体位基础上联合PEEP10cmH2O不能进一步增加股静脉CSA。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适应性支持通气(ASV)模式加肺复张策略(LRM)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创伤后合并ARDS的患者28例,先采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模式维持8 h后,随机选择ASV或继续IPPV机械通气。选择ASV通气模式时,其分钟通气量设置应与IPPV时相同。通气时,两种模式下的呼气末正压(PEEP)均按0、5、10 cmH2O依次增加,每一PEEP的通气时间为60 min。ASV通气模式时,在每一PEEP水平加用LRM(ASV+LRM模式)。前一通气模式使用3 h后,将通气模式调为IPPV,PEEP调到0;1 h后换另一种模式。每个PEEP水平通气50 min时,用Swan-Ganz导管、心电监测仪、呼吸机监测记录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和氧代谢指标。结果 在同一PEEP水平下,ASV+LRM模式与IPPV模式相比较,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ASV+LRM模式时,同一PEEP水平下气道峰值压(PI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PEEP为5 cmH2O时,肺动态顺应性、动脉氧分压和氧供均增加,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V+LRM模式比IPPV模式更有利于ARDS患者的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13.
胡慈贤  严柯  黄欣  李磊  徐俏  蒋婧妍  俞盛辉 《浙江医学》2020,42(19):2111-2112,2115
目的观察呼气末正压(PEEP)和Trendelenburg体位(头低20°)对机械通气患者锁骨下静脉(SCV)横截面积(CSA)及锁骨下静脉/胸膜间距(Dscv-pleura)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至12月于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行择期手术患者50例。气管插管后5min,患者先后于PEEP0cmH2O(N组)、Trendelenburg体位(T组)、PEEP10cmH2O(P组)和Trendelenburg体位联合PEEP10cmH2O(C组)的方案下接受SCV超声检查,每次更换方案3min后在固定位置获取SCV超声图像。记录锁骨下静脉CSA和Dscv-pleura。定义CSA和Dscv-pleura改变>15%为有临床意义。结果不同方案患者锁骨下静脉C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01,P<0.01)。T组和C组患者CSA显著大于N组(t=3.52、7.84,均P<0.01),增加幅度分别为9.7%和28.3%。C组患者CSA显著大于T组和P组(t=4.58、1.59,均P<0.01),增加幅度分别为16.8%和22.9%。不同方案患者锁骨下静脉与胸膜间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05,P<0.05)。C组患者Dscv-pleura小于N组(t=3.194,P<0.05),减少幅度为12.3%。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EEP和Trendelenburg体位单独应用对锁骨下静脉CSA无显著影响,两者联合应用使CSA增加28.3%;PEEP和Trendelenburg体位单独或联合应用均不影响Dscv-pleura。  相似文献   

14.
莫亚华 《河北医学》2016,(8):1310-1312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在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 ALI /ARDS 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2例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现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其中使用肺保护性通气的(VT5~6mL/Kg)的27例(PEEP10~15cmH2 O),使用常规潮气量(VT 9~10mL /Kg)的25例((PEEP6~8 cmH2 O),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出现急性肺损伤的诊治过程。结果:常规机械通气组机械通气时间9.29±1.11d,肺保护性通气组机械通气时间7.01±1.05d,肺保护性通气组的机械通气时间较常规机械通气组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保护性通气组在氧合指数、P(A-a)O2、乳酸、PO2等呼吸功能指标的改善方面优于常规通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治疗体外循环术后肺损伤比常规潮气量+PEEP 效果更优越,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关键,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压力控制通气(PCV)与压力支持通气(PSV)两种通气模式实施肺复张策略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对氧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ARDS行机械通气的患者30例,随机实施PCV模式肺复张或PSV模式肺复张,其中PCV组设定F=10次/分,PC为15cmH2O,PEEP为30cmH2O,I:E=1:l;PSV组设定PS为15cmH2O,PEEP为30cmH2O;两组持续时间均为30s.记录复张前,后1分钟、5分钟、10分钟、20分钟、30分钟的呼吸频率和氧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种复张模式均使氧合明显改善,以PCV模式尤为明显.结论:采用PCV模式进行ARDS肺复张治疗对氧合的改善优于PSV模式.  相似文献   

16.
王翔  穆心苇  陶和 《广州医药》2005,36(6):28-29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治疗急性阻塞性肺不张过程中,如何快速、有效、安全的促进肺复张.方法对60例已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急性阻塞性肺不张患者,随机分为人数相同三组:常规潮气量(VT)+呼气末正压(PEEP)组(简称NV组)、高PEEP组(简称HP组)、30 min高VT或压力预设(PC)后再高PEEP组(简称HV组).比较三组中在机械通气后30 min、24、48、72 h肺复张的人数和复张后再次不张人数.结果 HV组在30 min肺复张人数均高于NV和HP组(P均<0.05),NV组和HP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4、48、72 h HV组同HP组差异逐渐缩小,而48 h HP组已优于NV组(P<0.05).二次肺不张人数HP和HV组均低于NV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短时间高VT或PC,后再配合高PEEP能快速、有效、安全、稳定的治疗急性阻塞性肺不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术中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择期行全麻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常规通气组(C组)和保护性肺通气组(P组),每组30例.C组VT 8 mL/kg,不使用呼气末正压(PEEP)和肺复张;P组VT 6 mL/kg,PEEP 5cmH2O以及每隔40 min进行1次肺复张.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气道压(Ppeak)和肺顺应性(CL);记录两组患者术前(T1)、术后24 h(T2)、48 h(T3)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氧分压(PaO2)、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 DO2]、血白细胞计数(WBC)以及C反应蛋白(CRP);记录T1、T3时刻改良临床肺部感染评分(mCPIS);同时记录术中不良事件以及术后48 h内呼吸系统并发症(PPCs)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输液量、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P组气道压显著低于C组;P组肺顺应性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2、T3时刻P组的SpO2及PaO2明显高于C组;P(A-a)DO2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刻相比,两组患者T2、T3时刻CRP水平及WBC明显升高(P<0.05),T2、T3时刻P组CRP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P<0.05),而WBC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P组T3时刻mCPIS评分以及术后48 h内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术中均无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 对于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老年患者术中应用保护性的肺通气策略有利于促进术后早期肺氧合功能的恢复,降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肺复张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早期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LI-ARDS)患者的疗效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 对符合ALI-ARDS诊断标准并接受机械通气的心脏术后患者34例进行肺复张,在原有的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基础上以5 cmH2O/2 min逐渐增加PEEP至20 cmH20,维持2min,以5 cmH20/2 min递减至肺复张前的PEEP水平.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氧合指数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34例患者在肺复张术后氧合均有明显改善(PaO2/Fi02从(108.6±36.6)升高至(173.3±64.8),P<0.05),血流动力学在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病例在PEEP升高至一定水平时均会出现一过性动脉压下降,降低PEEP水平后很快恢复;全部病例未发生气压伤或其他并发症.结论 对心脏术后早期发生AL-I-ARDS患者,进行肺复张可以有效地改善肺氧合功能,同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单肺通气时不同压力的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患者血液动力学及血管外肺水肿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在VATS下行肺大泡切除的患者,根据PEEP压力随机分为A组(0cmH2O)、B组(5cmH2O)、C组(8cmH2O)各10例,分别在手术开始后15min(T1)、单肺通气后15min(T2)、健侧肺PEEP前(T3)、PEEP后15min(T4)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胸内血容量(ITBV)、心脏指数(CI)、血管外肺水肿(EVLW)、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值。结果三组各个时间点的MAP、HR、ITBV和SaO2等未见明显变化。A组和B组EVLWT4值较T1小(〈0.05),C组T4EVLW值高于T4(P﹤0.05)。三组CI值在T3和T4均下降,且C组低于A和B组(P〈0.05)。三组PaO2值T2、T3和T4均小于T1,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健肺单肺通气时使用合理的PEEP可能对提高氧合、减少肺水肿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通气策略对单肺通气(OLV)胸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ASA分级为Ⅰ~Ⅱ级的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患者分为4组,每组各15例。A组:单肺间歇正压(IPPV)常规潮气量通气组;B组:单肺IPPV常规潮气量通气加呼气末正压(PEEP)5cmH2O(1cmH2O≈98Pa)通气组;C组:单肺IPPV低潮气量加PEEP 5 cm H2O通气组;D组:单肺IPPV低潮气量加PEEP 5 cmH2O通气及非通气侧肺持续气道正压(CPAP)通气组。分别于OLV前(T1)、OLV 30 min(T2)、OLV 60 min(T3)和恢复双肺通气(TLV)30 min(T4)4个时间点观察患者气道峰值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动脉血气分析、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结果 OLV后各时点B组Ppeak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均〈0.01),而A、C及D三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B组各时点Pmean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均〈0.05),而A、C及D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在各观察时点,4组HR及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在OLV后,各组PaO2明显下降(〈0.01),D组OLV后时点的PaO2明显高于其他3组(〈0.05)。结论在OLV期间应用单肺IPPV低潮气量加PEEP 5cmH2O通气及非通气侧肺CPAP通气可降低Ppeak,改善氧合,而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