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年来,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率逐年升高。针刺治疗本病疗效可观,笔者通过搜集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相关文献,对本病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动力灸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针刺配合动力灸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动力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总有效率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口服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针刺颈部夹脊穴为主,配合口服补肝益肾、活血通络、祛湿化痰汤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结果:可以明显缓解眩晕,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疗程。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针刺配合口服中药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探讨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流速度的作用。方法:将12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76例和常规治疗组50例,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检查TCD,观察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流速度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6.05%和84.00%,两组间疗效及平均治疗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改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针刺治疗组椎动脉流速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针刺风池、天柱、夹脊穴位可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循环的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5.
针刺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索针刺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途径.方法 针刺点按风池、后顶、颈华佗夹脊穴结合颈部放松手法、颈部斜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4例.结果 总有效率为95.2%.结论 针刺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改变颈椎序列,调整椎体稳定,解除或减轻对椎动脉刺激或压迫达到治疗目的 .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疗法治疗67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结果:67患者经治疗,治愈57例,占85.1%,好转10例,占14.9%,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观察针刺、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床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63例随机分为三组,针刺配合推拿组57例、单纯针刺组54例、单纯推拿组52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变.结果 针刺配合推拿组疗效比单纯针刺组、单纯推拿组好(P<0.05).结论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单纯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8.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及单用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建强  朱建莉 《陕西中医》2002,23(9):832-832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与单用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结果。采用针刺风池、百会、夹脊穴 ,配合穴位注射加药物复方香丹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2 5例 ,后者单用针刺 2 5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前者痊愈显效率优于后者( P<0 .0 1 )。提示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用针方法。  相似文献   

9.
郇海红 《西部中医药》2011,24(8):110-112
在总结单用针刺、针刺加手法、针刺加穴位注射、针刺加中药等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相关文献时发现,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在血液、病理方面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还不够充分,应进一步加强其在细胞生物学及分子水平方面的研究,旨在寻找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切之有效的疗法和论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矩阵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以矩阵针刺治疗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连续治疗10天,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Vs、Vm、RI及PI。结果:矩阵针刺治疗可显著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Vs、Vm值,降低RI值,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矩阵针刺可以提高椎动脉血流,改善血流动力学,为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笔者运用针刺穴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理论及实践的研究,围绕针刺治疗该病选穴、配穴及机理研究的进展现状进行归纳和解析,为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用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95%。结论: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醒脑开窍为主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醒脑开窍为基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结果治愈37例,显效1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0%。结论以醒脑开窍为基础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正骨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5例采用针刺、正骨推拿治疗;对照组59例采用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P<0.05)。结论针刺结合正骨推拿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和机制。方法 :选择 16 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 ,随机分为2组 ,采用针刺和中西医药物治疗 ,并通过经颅多谱勒检测椎动脉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椎动脉血管内径。结果 :针刺组有效率为 97.6 % ,治疗后针刺组血流量明显大于药物组 (P <0 .0 1) ,治疗后针刺组平均血流速度、椎动脉血管内径与药物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针刺风池、天柱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明显治疗作用 ,使脑组织供血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血浆内皮素(ET)影响,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及治疗机制。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共计24例,予推拿结合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功能总评分、眩晕症状评分、日常生活和心理影响评分及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变化。结果:2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后症状功能评分、眩晕症状评分、日常生活和心理影响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血浆内皮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推拿结合针刺可有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推拿结合针刺改善颈部血液循环,降低血浆内皮素等缩血管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定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笔者对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进行观察,并与单纯针刺治疗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针刺与整体电脉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针与电脉冲整体治疗仪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以电针+整体电脉冲治疗仪为治疗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2例,并以西比灵、丹参液、脉络宁等药物综合治疗30例为对照组,观察针刺与整体电脉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结果:针刺与整体电脉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效率达95.3%,而药物对照组有效率达73.3%,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电针与整体电脉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无论近期疗效还是远期疗效,均优于药物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穴位注射加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加针刺、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加针刺、推拿组和单纯穴位注射组,观察前后临床症状、椎动脉血流情况。结果:两组均能有效地改善推动脉血管形态;穴位注射针刺、推拿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穴位注射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穴位注射针刺、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正骨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针刺结合正骨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进行治疗,并观察症状改善及功能恢复情况,同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通过针刺结合正骨手法进行治疗后,治愈率为63.3%,总有效率95.0%,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功能明显恢复。结论:针刺结合正骨手法能够有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