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 传统复杂系统理论的现代研究 3.1 传统复杂系统理论的提出 本文提出传统复杂系统理论主要基于对以下事实的考虑.(1)中国古代的整体思维和系统思维.整体思维、系统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一个显著特点,具有普遍性,这一点在学术界基本得到共识.张岱年指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有一个特点,就是整体思维.中医非常强调整体,把人看成是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西方传统绘画构成形式的对比分析,研究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两种思维方式分别是中医、西医两大医学模式形成的基础。中西方美术比较鉴赏是中医思维培养的一种途径:通过绘画研究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差异能从直观对比的角度区别二者差异,通过绘画作品的鉴赏分析能更直观地理解中医思维中的意象、直觉、整体等较难把握的形象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医临床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比较突出地表现在高等中医药教育临床思维方式不明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医临床教学的质量.因此探索中医临床正确思维方式是关系到中医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系统思维与中医整体思维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要现代化,仅做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医是不够的,这不仅是医学科学层次问题,还是一个哲学层次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应当首先从哲学范畴、从思维方式上寻找突破点.本文从思维方式角度出发,梳理系统思维及中医整体思维涵盖下的形象思维及灵感思维,并进一步阐述系统思维与中医整体思维的差异.认为以系统论为思维基本模式的系统思维,将整体论和还原论辩证统一,它不同于形象思维或灵感思维等本能思维形态.系统思维可以弥补中医整体思维的不足之处,能够解决中医的复杂性问题.这为变革中医思维方式,发展中医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5.
在以《东方杂志》为代表的晚清报章政论文中,把晚清中国比作一个“病人”,并以中医诊断方式来观察和分析其病情,是一种非常流行的言论现象.这种“病国”隐喻代表了众多主张立宪改良的知识分子对晚清中国的一种非常普遍而独特的想像方式,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中医思维密切相关.但是,以中医思维为典型体现的传统思维方式重视感悟和意会的特点,却使作者们在鼓吹立宪改良这项充分向西方靠拢的“现代性”事业时,常常陷入一种看似滔滔不绝而实际上却“辞不达意”甚至“理屈辞穷”的尴尬境地,体现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在中西文化交流和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言说困境.  相似文献   

6.
中医藏象类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取象思维是中医藏象类理论的主要思维方式。在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这种以哲学指导临床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的价值。但也是因其受传统哲学观念影响,这种思维模式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具有自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古代哲学思想影响下形成的,无论其内容还是思维方法,均有其独特性.由于中医传统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科学大相径庭,因而其理论不易被现代人所理解.有人认为中医理论粗糙原始,是一种经验和臆测;也有人认为中医理论奥晦隐涩,纯属玄学,甚直用迷信阐释之.自幼接受现代自然科学及思维方式培养的学子,在刚跨入中医院校之时,也往往会对自己将要从事的专业产生诸多困惑.有的同学本来对中医学充满好奇和向往,却因其理论的古怪难懂而逐渐放弃;有的同学虽始终坚信中医,却因得不到正确的引导而在两种观念的矛盾中反思,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漂泊,在"意会,心悟"的漫长过程中求索.这种现象的存在,影响了同学们专业思想的巩固,降低了中医人才的培养质量,延长了中医人才的培养周期.而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只靠简单的说教,必须挖掘问题存在的根源,重视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从中医思维方式探讨中医学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上,立足于中医学自身的思维规律,探讨了中医学未来的发展,指出中医学发展必须在保持传统思维特色的基础上,改革现有中医思维方式,建立现代中医思维体系。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中医专业本科教学缺乏中医思维模式的培养,作者结合历代名医多具有中国传统思维,提出《中医各家学说》在培养学生中医思维过程中的思考和实践,促进对当代中医专业学生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的根本区别在于思维对象和研究范围的差异。由此产生了不同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着重从多维、整体的动态自然过程中辨证地审视问题。这一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医临床实践中的独特疗效和鲜明特色;显示了中医的光辉发展前景和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中医古文献是中医学全部知识的主要载体,是现代中医理论的源泉.对中医文献研究本身进行思路探索,将有助于文献研究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更好地为继承和发展中医事业服务.文章探讨了中医文献的研究思维方式,提出了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富集式的思维方式和明理与顿悟的思维方式三种思路.强调了数字化和图形化技术在中医文献教学与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医护理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运用整体观念,对疾病进行辩证施护,并运用传统的护理技术与方法,对患者及人群施以照顾和服务,保护人类健康为目的一门应用学科[1].评判性思维,要求护士通过主动思考,对所学的理论知识、临床经验、思维能力为基础做出判断的思维方法.在医护工作中,将评判性思维运用到中医护理中,这就...  相似文献   

13.
从上个世纪初以来,中医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治疗方法就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巨大挑战.西医学的迅速发展逐步影响着、改变着中医界人员的思维方式,形成巨大的冲击.从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人提出中医应该进行现代化的研究.而近半个世纪中医现代化的研究都是在用西医学的观念、理论、方法下进行中医现代化的研究,再用西医的标准对其研究结果予以评价,导致了中医发展的停滞和滑坡.我们不应当以西医的标准来衡量中医,更不应当把中医纳入到西医的体系中去,相反,我们应当重视中医各种方法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圆临床思维作为一门内寓着东方古老传统思维的方式,其本质、规律及过程有着很特殊的内涵,了解并掌握它对学习和发展中医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中医I临床思维的概念、特点、优势、基本形式和步骤等内容进行分析,从而梳理出在临床教学中对中因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第一届传统生命科学大会———国际中医与《周易》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10月18日至21日在郑州市召开。会议收到学术论文400余篇,经评审遴选出200多篇进行大会交流。1 易医哲学与原理(1)思维模式:周继旨认为西医遵循“二元对立”的西方文化传统,中医遵循“三元联通”的中国文化传统,这两种思维模式是中西医区别的最深层次动因。中医来源于《周易》所表达的阴阳二气氤氲化生的宇宙观和方法论,这正是医易会通的理论中介。张其成认为医易遵循的是一种“象数思维”方式,它以阴阳五行、河洛卦象为思维模型,以取象、运数为思…  相似文献   

16.
记忆是人们过去生活实践中认识过的事物在自己头脑里留下的印迹。它是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医这门科学,要求学生记住的东西特别多,只有记住所学过的东西,临证时才能进行判断和思维。因而,在中医教学中,能否使所传授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鲜明印迹,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视听教育跟传统教育方式相比较具有本身的优势已为多数人所肯定.但目前中医院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研究思维导图在中医类学生《内科学》课程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2中医班作为实验组,采用思维导图策略进行教学,抽取2015-2中医(定向)班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教学,分别比较两组单元测验和问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单元测试成绩均明显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提高学习主动性、提升发散性思维、对学习兴趣的影响、增强师生互动这四个方面的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专业学生在《内科学》课程中引入思维导图策略进行教学能更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理论体系,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医思维的缺失是当代中医医师及学生存在的严重问题,中医继续教育应当将中医思维培养作为首要任务,而具体方法可以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医案教育,师承教育,中西医比较等方式开展。加强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有利于造就高级中医人才,升华中医理论,提高中医人才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中西医思维方式比较,阐明中西医差异的实质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并指出以"中医西医化"来发展中医,结果只能是异化它类.要想实现中医学的卓然自立,只能从思维方式上寻找突破.具体做法是:理论研究,构建现代中医思维;基础教育,培养中医思维;临床实践,夯实中医思维.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理论体系的不同,根本上源于其社会文化的差异,但在其表象上则表现为传统自然观及其思维方式的不同。从中医、西医哲学思维差异;“天人合一”整体观是中医学优势所在;传统自然观及其思维方式的不同等方面阐述了循证医学与中医辨证之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