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腰椎间盘前缘与后缘高信号区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与腰椎间盘后缘高信号区(HIZ)比较,探讨前缘HIZ的发生规律、分布及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HIZ的诊断及定位,将610例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腰椎MRI,依据有无HE及其发生部位分为对照组(无HIZ),前缘组,后缘组和前后缘组.统计总样本中HIZ发生率,对比分析各组性别比例、年龄、体重、腰痛发生率及HIZ分布规律.结果 610例患者中,对照组315例(51.6%),前缘组95例(15.6%,119个椎间盘),后缘组159例(26.1%,189个椎间盘),前后缘组41例(6.7%,96个椎间盘).前、后缘组发生率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各组的性别构成和体重载明显差异(P>0.05),年龄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后缘组<前后缘组<前缘组).前缘组多见于L1,2~L4,5,后缘多位于L3,4~L5S1对照组、前缘组、后缘组和前后缘组腰痛发生率分别为40.0%,52.6%,55.4%和65.8%,对照组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5),后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纤维环后缘HIZ相比,前缘HIZ发生率较低,患者年龄较大,发生节段较高,与腰痛症状亦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量L_(4/5)椎间隙影像参数,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行腰椎MRI检查的患者,共269人符合纳入标准,列入本研究,测量L_(4/5)椎间高度、终板长度和椎间高度指数。[结果] 269例中,男137例,女132例。将其按年龄分为三组:青年组(20~40岁),中年组(40~60岁),老年组(60岁以上)。各年龄组的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男性的椎间高度均大于女性,其中,中年组和老年组两性别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男性的终板长度均小于女性,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男性的椎间高度指数均显著大于女性(P0.05)。各年龄组间比较,男女两性别的青年组与中年组之间椎间高度、终板长度和椎间高度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老年组与青年和中年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与椎间高度呈负相关(r=-0.412,P0.001),年龄与终板长度呈正相关(r=0.197, P=0.037),年龄与椎间高度指数呈显著负关相(r=-0.588, P0.001)。相比之下,年龄与椎间高度指数相关性的r值最大。[结论] 60岁以前,L_(4/5)椎间高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但在60岁以后,L_(4/5)椎间高度显著下降,椎间高度指数可更好地反映L_(4/5)的年龄变化与性别间差异。  相似文献   

3.
探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造影检查诊断学价值。病理学检查确诊的甲状腺癌患者90例(恶性组)和9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良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分析两组患者甲状腺结节的超声造影特点和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价值。结果显示,恶性组和良性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强化边界、强化形态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和良性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超声造影强化面积、增强类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和良性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甲状腺结节的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的达峰时间、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检查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为72.22%、特异度为84.44%、漏诊率为27.78%、误诊率为15.56%。结果表明,超声造影检查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中国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老年Colles骨折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 方法利用医学影像计算机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及病案查询系统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39家医院诊治的老年Colles骨折患者资料。将华北地区18家医院资料定义为华北组,华东地区21家医院资料定义为华东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等。 结果共收集老年Colles骨折2 610例,其中男性466例(17.85%),女性2 144例(82.15%),男女比为1∶4.60;年龄中位数为70岁;左侧(1 372例,52.57%)多于右侧(1 238例,47.43%)。华北组1 777例,其中男性349例,女性1 428例,男女比为1∶4.09;华东组833例,其中男性117例,女性716例,男女比为1∶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02,P=0.001)。华北组和华东组年龄中位数分别为69岁和71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72,P<0.001)。华北组和华东组均为60~65岁年龄段构成比最高,分别占35.34%(628/1 777)和29.05%(242/833),两组60~65岁、81~85岁和≥86岁3个年龄段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94, χ2=5.028, χ2=24.885, P<0.05),其他年龄段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华北组和华东组老年Colles骨折均为左侧多于右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老年Colles骨折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60~65岁年龄段构成比最高,约占1/3。与华东地区相比,华北地区老年Colles骨折患者年龄低,男女比高,60~65岁年龄段构成比高,81~85岁和≥86岁年龄段构成比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中国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60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利用医学影像计算机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及病案查询系统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14家医院诊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资料。将东北地区4家医院资料定义为东北组,西北地区10家医院资料定义为西北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和骨折分型等。结果共收集老年髋部骨折1 499例,其中东北组806例,西北组693例。东北组男性289例,女性517例,男女比为1∶1.79;西北组男性304例,女性389例,男女比为1∶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0.002,P<0.05)。东北组和西北组中位年龄分别为76岁和72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950,P<0.001)。东北组76~80岁构成比最高(22.70%,183/806),西北组60~65岁构成比最高(23.95%,166/693),两组60~65岁、66~70岁、81~85岁和≥86岁4个年龄段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北组31-C型骨折构成高于东北组(c2=18.353,P<0.001),31-A型和31-B型骨折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东北组31-B2型骨折最多(270例,33.5%),西北组31-A2型骨折最多(207例,29.87%),两组比较,31-B2,31-C1和31-C2型骨折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骨折亚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髋部骨折女性多于男性,与西北组比较,东北组年龄大,31-C型骨折构成比小。东北组高发骨折亚型为31-B2型,西北组为31-A2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测定不同年龄组颈椎椎间盘中的蛋白多糖酶活性,探讨蛋白多糖酶活性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40个不同年龄颈椎间盘的蛋白多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分别来自胎儿组、17~25岁组、40~60岁组以及60~75岁组,用含有10.0 mmol/L CaCl_2的0.05 mol/L Tris/HC对椎间盘中的蛋白多糖酶进行提取,用1 mmol/L APMA将其激活,与取自牛肩胛软骨的蛋白多糖单体底物进行反应,以酶标仪来测定蛋白多糖酶的活性.结果 胎儿组、17~25岁组、40~55岁组和60~75岁组颈椎间盘的蛋白多糖酶活性的吸光度值分别是1.911±0.21、0.881±0.155、1.720±0.19、1.777±0.142.胎儿组颈椎间盘与60~75岁组颈椎间盘的吸光度值最高,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组与17~25岁组、40~55岁组颈椎间盘的吸光度值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25岁组的吸光度值最低,与胎儿组、40~55岁组和60~75岁组的测得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55岁组和60~75岁组的吸光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间盘中的蛋白多糖酶活性与年龄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7.
广州地区不同年龄成年女性性行为方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不同年龄成年女性的性行为方式,为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以匿名问卷形式横断面调查380名成年女性,共回收问卷324份,回收率81.0%.324名女性年龄分布在20~50岁之间,分为A、B、C 3组,其中A组20岁~133人(41.0%),B组30岁~131人(40.4%),C组40岁~60人(1 8.5%).结果 手淫:A、B、C 3组手淫的人数比较(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爱抚:A组与B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交: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换体位:A、B、C三组性交时变化体位的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交频率: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广州地区成年女性受到传统性观念的影响,以性交为主要的性生活方式.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性交的次数减少,而以性爱抚以及变换性交体位等方式来提高性生活的乐趣和获得性满足.虽然成年女性对于手淫和口交等受到传统观念排斥的性行为方式仍保持负面的态度,年轻的女性受到开放性观念的影响,对口交的接受程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8.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鉴别诊断乳腺疾病良恶性的价值。病理学确诊的乳腺癌患者80例(恶性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80例(良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UE、CDFI检查,对比两组患者乳腺肿块超声特征、UE硬度评分,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准计算两种方法单独及联合应用诊断乳腺癌良恶性疾病的价值。结果显示,恶性组和良性组的肿块形态规则情况、边缘完整性、微钙化灶检出率、后方回声衰竭情况、肿块内血流分级、RI≥0.7的占比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UE评分≥4分的患者检出率83.8%显著的高于良性组患者的12.5%(P0.05);UE、CDFI联合应用鉴别诊断乳腺肿块性质的灵敏度为96.3%、特异度为90.00%、漏诊率为3.75%、误诊率为10.00%。结果表明,UE联合CDFI对临床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疾病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前交叉韧带股骨等距点影像学测量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股骨等距点的个体差异. 方法对100名健康受试者的膝关节侧位片在PX电子系统下找到股骨等距点(i点),测量i点到髁间窝后缘过顶点(OT)距离,先用2×2析因分析探讨四组年龄段(20~30岁、30~40岁、40~50岁、>50岁)中年龄、性别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再用SNK-q统计学方法对这四组年龄段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i点至髁间窝后缘过顶点距离为7.5~15.1 mm,平均(10.5±1.4)mm.不同年龄组间i点至OT点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43,P=0.042),不同性别间两点距离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4.245,P=0.042),而年龄与性别这两因素之间无明显交互效应(F=0.456,P=0.714).20~30岁组与>50岁组、40~5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40岁与20~30岁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40岁、40~50岁、>50岁组这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等距点的测定应有个体差异,术前X线片测量及术中双监视法有助于准确定位等距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颈椎X线片测量不同年龄人群正常枕颈角度变化。方法:选取150例不同年龄组健康体检者,男女各75例,年龄20~70(44.83±13.88)岁;共分为5个不同年龄组(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70岁),每个年龄组30例,每组男女各15例。拍摄150例不同年龄组健康体检者包括头颅在内的颈椎中立位侧位X线片,测量McGregor线(硬腭后上缘与枕骨鳞部外板最低点连线)与C_2椎体下缘切线所成的夹角(occipitocervical angle,OCA)及C_2椎体后缘连线与硬腭平行线相交所成的角(Takami's occipitocervical angle,TOCA),获得正常人群OCA及TOCA角影像学参数。将所得数据分别按男女组及不同年龄组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OCA及TOCA角之间的相关性。结果:75例不同年龄人群男性OCA角组平均为(14.71±3.09)°,75例不同年龄人群女性OCA角平均为(14.22±4.27)°;75例不同年龄人群男性TOCA角组平均为(90.50±4.63)°,女性组TOCA角平均为(90.57±6.67)°;不同性别组间OCA及TO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本组150例样本按照5个不同年龄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年龄组间OCA及TO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研究发现OCA与TOCA角呈正相关(r=0.454,P0.01)。结论 :该研究提供了西南地区不同年龄组人群的枕颈角度影像学数据,为枕颈融合术确定理想的固定角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林山  王冰  王烈 《国际外科学杂志》2007,34(10):692-695
GPC3是一种膜性(membranous)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heparansulfate proteoglycan,HSPG),通过磷脂酰肌醇锚定在细胞膜上。GPC3在细胞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在不同的恶性肿瘤中表达差异很大,可能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新近研究最多的是GPC3是否可以作为肝癌、黑色素瘤、睾丸生殖细胞诊断的一个标记物,GPC3与肿瘤的免疫治疗及GPC3与Wnt通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Purpose

Few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behavior of rhabdoid tumor (RT) in the fetus and neonate. The purpose of this review is to show that perinatal RTs are associated with unusual findings and a poor prognosis.

Methods

The author conducted a 40-year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Clinical presentation, pathology, management, and outcome of 72 fetuses and neonates with RTs are discussed.

Results

Seventy-two fetuses and neonates presented with RTs detected prenatally (n = 12) and during the neonatal period (n = 60). The review consisted of 3 main groups: extrarenal non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RT, renal RT, and CNS RT. There were some group differences in survival: extrarenal non-CNS RT (3/33 or 9.1%), renal RT (2/27 or 7.4%), and CNS RT (2/12 or 16.7%). Metastatic RT was present at diagnosis in more than half the patients (41/72 or 57%) who had a survival of 2.3%. The overall survival was 9.7%. For statistical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urvival among the 3 groups by type of tumor (P = .692). χ2 analysis for survival with and without metastases was not valid due to small sample size.

Conclusions

The review shows that extrarenal RT was more common than either renal RT or CNS RT groups that is different than that observed in older individuals. Concomitant brain tumors were found in almost a third of fetuses and neonates. The CNS involvement occurred more often in patients with renal RT than in those with extrarenal RT. Metastatic disease at diagnosis was noted in more than half of the patients. Higher stage and presence of a CNS tumor were significant determinants in survival.  相似文献   

13.
Papillary glioneuronal tumor (PGNT) is a recently describe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neoplasm that mostly occurs in the supratentorial system, adjacent to the lateral ventricles.In 2007, WHO classified PGNT as grade I neuronal-glial tumor beca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 papillary architecture and bipartite (astrocytic and neuronal/neurocytic) cell population. As a newly established entity of mixed glioneuronal tumor family, PGNT attracted extensive attention recently.In our report we discuss the clinical, neuroradiological and surgical features. The final result is compared with literature data.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于泌尿生殖系统的原始神经外胚叶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分析本院2007年3月收治的1例原发于阴茎的原始神经外胚叶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经过病理确诊为阴茎原始神经外胚叶瘤,已采取手术根治,拟进一步化疗。结论:病理及免疫组化有助于对原始神经外胚叶瘤的确诊。对于早期患者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晚期患者可以辅助性地行联合化疗,目前原发于阴茎的原始神经外胚叶瘤非常罕见,对预后尚没有评估依据。  相似文献   

15.
θ����������35�����η���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建工医院及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外科 2000年 9月至 2003年 12月间收治 35例胃肠道间质瘤病人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35例均行手术治疗。肿瘤根治 4例,近端或远端胃大部切除、病变肠段切除、肿块切除或扩大切除 26例;因肿瘤广泛粘连,无法完整切除 5例。病理:CD117阳性 29例(82 .9% ),CD34阳性 31例 (88 .6% )。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在中老年人中好发,以便血、腹痛和腹部不适、腹部肿块表现为主。肿瘤的大小是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的重要临床指标。病理形态学检查是确诊间质瘤的唯一方法。完整的局部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对无法切除或有肿瘤残余及术后复发的病人可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6.
胃肠道间质瘤46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 IST)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8~2004年收治的46例G IST病人的临床表现、手术处理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均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良性13例(28.3%),潜在恶性10例(21.7%),恶性23例(50%)。随访时间6个月至6年,7例出现远处转移或局部复发,10例死亡(其中9例为恶性G IST)。结论G IST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术前确诊率较低,其确诊依赖病理结果。目前G IST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对复发或远处转移者积极再次手术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0~2004年14例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资料. 结果病理类型:良性2例,潜在恶性4例,恶性8例.50.0%(7/14)发生在降部,其中恶性占57.1%(4/7).临床表现为右上腹肿物(6/14),右上腹隐痛不适(5/14)和乏力、体重下降(3/14),诊断手段为十二指肠低张造影(13/14)、B超(13/14)和CT(9/14).肿瘤距离十二指肠大乳头<3 cm或位于降部、直径≥5 cm者宜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肿瘤距离十二指肠大乳头>3 cm及较小者宜行十二指肠节段性切除术. 结论十二指肠间质瘤恶性多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依靠十二指肠低张造影、B超、CT、EUS确诊,对无远处转移的肿瘤应积极争取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18.
肿瘤标记物的表达与前列腺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肿瘤标记物的表达与前列腺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本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前列腺癌39 例和前列腺增生15 例标本的 B C L2 蛋白、 Ki67 、 E Cadherin 、 M M P1 、 M M P2 、 M M P3 表达,分析肿瘤标记物的表达与前列腺癌分期和分级的关系。结果 Ki67 、 B C L2 、 E Cadherin 及 M M P2 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表达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B C L2 、 E Cadherin 及 M M P2 的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分级相关;而 E Cadherin 及 M M P2 的表达与肿瘤的分期相关。结论认为 B C L2、 E Cadherin 及 M M P2 可以作为判断前列腺癌的侵袭和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总结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特点及手术处理。结果 初始临床表现为多腹部肿物,辅助检查CT诊断率为94.7%,肿瘤完全切除率为48.8%,完全切除组术后复发11例,再手术10例,6例完全切除肿瘤。结论 发现腹部无症状性肿物要考虑本病,CT是最重要的诊断性辅助检查,手术全切除及整块切除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对复发性肿瘤应争取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