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整理、归纳近年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的相关文献,阐述主要的理论、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现状。目前,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方法上主要有经典名方、辨证论治、中药提取物、中成药、针刺等。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有较好效果,应用和进一步研究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2.
脓毒症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病之一,约62%的脓毒症患者存在急性胃肠功能障碍,严重脓毒症的急性胃肠功能障碍发病率更高,并与疾病的进展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但目前对急性胃肠损伤缺乏有效系统公认的评价及治疗手段。中医历来重视调理脾胃,有相关的专著《脾胃论》等。在危重病方面,中医更是强调脾胃的重要性,所谓"有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因此,发挥中医药在治疗严重脓毒症中固护胃气、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对于治疗严重脓毒症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对更年期综合征的防治临床疗效显著,从动物实验方面探讨作用机理,客观评价疗效,指导临床用药,可为临床中医药防治更年期综合征提供更多科学可靠、客观可行的依据.现就近年来在动物实验研究方面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胃肠功能在危重症医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胃肠道作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触发器和始动器,是脓毒症以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的中心器官,因此胃肠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ESICM针对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衰竭,提出了急性胃肠损伤的概念,应作为今后研究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中医文献研究,发现虚证和虚实夹杂证的证候表现较为突出,脏腑辨证多定位在脾、胃和肠腑,病理因素以寒、气、虚为主。根据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中药以温下通腹、救逆固脱为大法,助于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故寻求中医药治疗方法或者联合中医药治疗手段,并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是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研究的优势和可能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正>脓毒症是重症监护室的常见病,因其感染严重、起病急、进展迅速、易引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而病死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脓毒症患者常因容量不足、血液再分布等因素而出现胃肠功能障碍,胃肠功能障碍又会加重全身炎症反应和其他器官功能衰竭,互为影响,恶性循环。老年脓毒症更容易出现胃肠功能障碍,而胃肠功能障碍因起病隐  相似文献   

6.
连淑君  王琳琳 《医学综述》2008,14(12):1778-1779
胃肠功能障碍与炎性反应密切相关。核因子κB(NF-κB)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机体各种细胞中的核转录因子,参与多种炎性反应基因的转录和调控,在炎症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了解胃肠功能障碍与NF-κB的联系,有助于对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防治。  相似文献   

7.
刘清泉,男,主任医师,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兼任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北京市中药研究所所长。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卫健委)"215"学科带头人,兼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急诊重点专科协作组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等职务,获得过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重大奖项。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内科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在国内中医界率先引进了血流动力学检测、急诊床旁血滤、机械通气、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等多项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中医急诊的抢救成功率。主要研究领域是中西医结合防治突发传染病、脓毒症、耐药菌感染、MODS、心肺脑复苏等急危重症。近年来从中医的角度加深了对脓毒症病理生理改变、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的认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组织器官低灌注、凝血功能障碍、急性肾功能障碍和胃肠功能障碍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牵头或参与制定新发突发传染病(登革热、埃博拉、MERS、寨卡)的国家和行业中医药诊疗方案的专家共识/指南,推动中医药在新发突发传染病领域中的应用。牵头"十三五"传染病重大专项——突发急性传染病中医药防治方案研究。规范脓毒症中医辨证体系,牵头制定国内第一部脓毒症中医药补充治疗指南。提出"伏邪"在耐药菌感染中的重要作用,研发了具有逆转/延缓细菌耐药作用的中药复方芪归银颗粒等。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利用多种传播媒体开展科普宣传48人次,向医院周边居民和学校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受众6 000余人次,其团队"健康乡村、健康社区中医行-刘清泉团队",进入乡村、社区、企事业单位义诊9次,普及中医药知识和急救知识。  相似文献   

8.
关于未来中医药动物实验的再思考有5点:①中医药动物实验的伦理问题:改善实验动物的生活条件,杜绝虐杀实验动物的现象,规范动物实验的技术操作,成立动物伦理委员会及专家组,推动“3R”(减量、优化、替代原则)研究的进展。②中医药动物实验必须充分体现中医的基本特点:依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以中医病因病机为准则,采用多种方法复制“证”的动物模型,然后用药物反证法检验“证”的模型。③加强中医临床研究,重视人体科学:中医证候的确立要依靠望、闻、问、切,中医的证很难在动物身上体现,人与动物存在本质的差异,必须以临床病人为载体,应在人体证候规范化的基础上研究中医证候的基础。④建立中医证候动物评价标准:优化动物的造模因素,建立规范的动物模型评价方法,选择具有特征性的评价指标。⑤中医药动物实验研究要回归到中医药临床的现实中:在动物实验研究中,要把实验的标准化和临床的真实性衔接起来,实验研究的目的不单是为了机制、为了论文、为了所谓的科学,更多的研究结果要能实用,能在现实开放的环境中有作用,让中医药的研究回归自然,回归到真实世界,让理论研究与真实世界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小儿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曾永梅  王琳琳 《医学综述》2005,11(10):909-910
自20世纪90年代多器官功能障碍(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MOSD)的概念提出以来,胃肠功能障碍(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在危重症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胃肠功能障碍作为胃肠功能衰竭的早期阶段,不仅是激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发源地”,亦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始动器官,在危重症发展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由于其临床病情相对较轻,经积极治疗后多可有较好效果,因此为抢救争取了时机。  相似文献   

10.
脓毒症是因宿主反应失调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1],是现下重症医学科(ICU)的一个重要临床问题。脓毒症患者极易出现急性胃肠损伤,破坏胃肠功能,进而可导致胃肠道通透性增加,使胃肠道细菌和毒素发生移位,进一步加重脓毒症,从而形成恶性循环[2]。因此在脓毒症治疗过程中防治胃肠功能损伤、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桃核承气汤治疗气滞血瘀型重度脓毒症34例,取得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脓毒症心功能障碍患病率高、病死率高,没有特效药物。目前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有一定效果。脓毒症心功能障碍的病因病机以阳虚、血瘀、痰湿较为多见。根据中医病机特点,以虚实同治、标本兼顾为治则,采用温阳、活血、化痰法为治疗原则。该文将从脓毒症心功能障碍的病因病机以及温阳活血化痰法治疗脓毒症心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进行相应的阐述,为脓毒症心功能障碍患者的诊疗提供新的临床思路及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2.
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脓毒症胃肠道损伤的现代医学治疗效果欠佳。该文从六经辨证角度探讨脓毒症胃肠道损伤的辨治,认为脓毒症胃肠损伤发病机制主要为外邪侵袭,迅速内传,形成表邪未解、里实已成、三焦气机阻滞的病理状态,即为少阳阳明合病,其治疗当采用和解少阳、通腑泻热、疏利三焦之法,可选大柴胡汤治疗。大柴胡汤适用于脓毒症胃肠损伤的少阳阳明合病的病证特点,现代临床和实验研究及药理研究亦表明其对多种疾病导致的胃肠损伤均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大柴胡汤加减用于脓毒症胃肠损伤的治疗,乃古方新用,可为中医药干预脓毒症胃肠损伤提供临证思路。  相似文献   

13.
就近10年的文献资料,综述了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实验研究概况。文献主要从生精障碍、精液质量异常,精子形态结构改变和内分泌失调等方面的动物实验,探讨了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机理,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动物实验依据,但同时表明,由于男性不育症的病因病理复杂,动物模型的建立较为困难,人与动物的种属差异等因素,我们要完全认识和治疗本病,尚需深入开展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系统评价针灸辅助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国内外5个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8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812例患者.与对照组比较,针灸辅助治疗可增加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改善有效率[OR=3.23,95% CI(1...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脓毒症时胃肠功能障碍和衰竭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治严重脓毒症79例患者,分别于入院第1天、第3天及第7天采用胃肠功能障碍和衰竭评分(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and failure, GIDF)系统评估胃肠功能;同时用序贯器官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分析GIDF评分与SOFA评分的相关性,比较病死组与存活组GIDF和SOFA的差异。结果:GIDF评分与SOFA评分呈正相关(r=0.45,P<0.05),90天病死组患者入院第1天、第3天及第7天的GIDF和SOFA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患者(P<0.05)。结论:胃肠功能障碍与脓毒症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脓毒症死亡者胃肠功能障碍和衰竭更严重。  相似文献   

16.
李传雷  黄素霞 《中原医刊》2005,32(19):44-44
新生儿窒息可引起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其胃肠功能障碍是导致MODS的一个重要启动因素。本文通过对72例新生儿窒息并胃肠功能障碍患儿进行临床分析,以提高对窒息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认识,并探讨综合防治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胃肠功能障碍早期临床特点,寻求有效防治方法。方法:分析胃肠功能障碍的50例危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小儿胃肠功能障碍多见于婴幼儿,重症感染、缺血缺氧、休克、酸中毒、急性脑水肿是其发生的主要因素。胃管内抽出咖啡样液体是胃肠功能障碍的最早表现,死亡者均有3—4个器官功能障碍。结论:小儿胃肠功能障碍治疗的疗效与诊治的早晚及伴其它器官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及早留置胃管,早观察,早诊治、综合治疗是抢救胃肠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本文拟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的动物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及临床提供较为系统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胃肠功能衰竭是脓毒症患者常见合并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我国重度脓毒症患者中胃肠功能不全的发病率可高达78.8%,是引起脓毒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经多年临床研究证实,中药通腑颗粒(专利号:200710122532.2)可提高临床多脏器功能不全患者的肠动力、降低血浆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活性、降低D-乳酸水平,提高APACHEⅡ评分为8~20分的患者的28天生存率。动物实验研究证实,通腑颗粒可减轻肠道炎性反应,降低促炎因子水平,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减少肠道淋巴细胞凋亡,改善肠道免疫屏障功能。厚朴酚是通腑颗粒中的有效成分,可通过调节Cajal细胞Kit/SCF信号通路,改善脓毒症患者的肠动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大承气汤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防治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12~2014-12间本院ICU收治的112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肠胃功能障碍将其分为预防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6例。预防组入院后立即予以大承气汤治疗,对照组均予以生理盐水治疗,对出现肠胃功能障碍者予以大承气汤,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预防组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胃液pH值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中胃肠功能障碍者治疗后胃肠功能恢复,胃液pH值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大承气汤在危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衰竭防治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可有效减少胃肠功能衰竭的发生,平衡患者胃液酸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