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高甘油三酯血症是急性胰腺炎的一种常见且诊断不足的病因。游离脂肪酸脂毒、微循环障碍、氧化应激、钙超载、遗传等机制参与了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发病,临床上呈现年轻化、重症化的趋势,早期规范化诊疗是其治疗关键。2021年,来自全国的急重症专家采用共识会议就HTG-AP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征、严重程度分级、病因治疗、常规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阐释,形成《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诊治急诊专家共识》。该共识内容既与国际上重要指南和共识保持一致,同时也具有鲜明的高脂血症特色理念、方式和策略,是国内外第一部关于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胰腺炎急诊诊治的专家共识。目前,该共识对我国HTG-AP诊疗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临床医师特别是急诊医师对如何早期控制血清TG水平和阻止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仍然有诸多疑惑。为此,本文就共识中HTG-AP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降脂治疗等三大部分内容共计15个具体临床问题,结合新的HTG-AP临床诊治循证医学证据,进行以下解读。  相似文献   

2.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病情凶险病死率极高的急腹症。自1889年Fitz首次全面地描述急性胰腺炎以来,人类历史对本病的临床及研究已逾百年,但有关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发病机理及治疗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而传统的医学模式难以适应现时对本病诊治的要求,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治需要更多地关注各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把系统功能损害作为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组成部分,系统地加深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认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高脂血症导致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在我国逐年增加,是继胆源性和酒精性之后急性胰腺炎的第三大病因.由于高血脂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西医结合诊治等方面的有关报道较少,本文就有关HSAP发病机制及目前中西结合治疗方法进行总结,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急腹症.以往研究多注重临床评估和治疗,近年来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探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病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胆道疾患、酒精、代谢异常等方面,发病机制的研究包括了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胰酶消化学说、氧化应激等.本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为科学地分析可能的病因、潜在的机制提供参考,从而有助于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评价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仍较为棘手,目前认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先行非手术治疗,待患者全身情况改善后再行手术治疗,但不少患者未等病情稳定就出现加重,发展为重症胆源性胰腺炎而危及生命.本文通过分析总结我附院(宜宾一医院,为我教学医院)普通外科2002年1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1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病因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方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害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急性胰腺炎发病率日益增多,常合并多种并发症,急性重症胰腺炎常合并多脏器功能损害,其中尤以肝损害常见,且出现早.本院2006年共收治急性胰腺炎58例,3例为急件重症胰腺炎.其中32例(55.2%)入院时或入院后出现肝功能生化异常,包括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回顾本组急件胰腺炎合并肝损害对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分析、预后判断、治疗选择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由胆源性和非胆源性等病因引起胰腺内的胰酶被激活,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和坏死的炎症反应.它是一种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严重疾病,占急性胰腺炎的15%~30%,死亡率高达22.7%[1].随着临床实践的进步,重症急性胰腺治疗观点发生质的改变,从内科治疗为主渐渐转变为外科治疗为主,随着医疗技术以及药物与内镜等多项技术的发展,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的个体化治疗观点渐渐为人们接受.本文就SAP 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肝移植术后急性重症胰腺炎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病因、预防和治疗。方法2000-2003年施行了180例背驮式原住肝移植术,其中8例肝肾联合移植。术后均采用FK506(普乐可复),cellcept(骁悉)和强的松3联免疫抑制疗法。结果2例术后3周内急性重症胰腺炎死亡。结论肝移植术后急性重症胰腺炎原因多而复杂,而该组与感染密切,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是降低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正>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占急性胰腺炎的15~20%[1],由于SAP发展是一个多阶段的病变过程,是临床上特殊型急性胰腺炎,病情发展快、预后凶险、病死率高。临床治疗较复杂,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提出了综合性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明显的提高治愈率,减低病死率。下面就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作一综述。1保守治疗1.1禁食水,胃肠减压:起到减轻腹胀,防止恶心呕吐,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胆管炎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2009年收治胆源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胆管炎67例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轻型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轻型胆管炎56例,均予以保守治疗,Ⅱ期手术治疗痊愈,轻型胆源性胰腺炎合并重症胆管炎5例,经内镜下治疗获得痊愈;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合并重症胆管炎6例,在保守治疗的同时给予内镜下治疗,痊愈3例,死亡3例。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胆管炎可以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的基础上保守治疗,必要时可给予内镜下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而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合并重症胆管炎则仍需个体化治疗,必要时给予内镜下治疗,但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1.
急性胰腺炎分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与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病情轻、病程较短 ,治疗 1周左右病情多有明显好转 ,几乎无死亡病例。而急性重症胰腺炎 (出血坏死型 ) ,病情严重凶险 ,而且发展迅速 ,并发症多 ,虽经积极的内外科治疗 ,至少要数周才能恢复 ,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病情发展迅速并迅速出现休克、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代谢性酸中毒 ,病死率极高。为此 ,正确判断急性胰腺炎的轻重程度 ,对其治疗和预后的估计非常重要。Ranson于 1974年提出急性胰腺炎轻型和重型的区别标准及预后的估计 ,并几经修改后 ,以 11项指标来判断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死亡的原因.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附二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205例的病历资料,通过回顾性调查,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并发症及其病死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总的病死率为10.7%.其中,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率最高,为60.0%.结论 胆道疾病是重症胰腺炎的主要病因,其次为特发性因素,特发性胰腺炎病死率最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龄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配对设计,回顾性分析了1994年-2007年我们两院收治的61对老龄急性重症胰腺炎死亡病例和存活病例的临床特征。结果除手术治疗和胰腺假性囊肿外,胆源性病因、住院时间、入院后48hAPACHEⅡ评分、胰腺坏死与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及慢性并存病在2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老龄急性重症胰腺炎死亡组的特征是入院时APACHEⅡ评分低、住院时间长和胰腺坏死、感染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高发,如伴有慢性并存病则预后不良,相对胆源性病例预后较好,其与手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形成无关联。  相似文献   

14.
李建伟  晁红梅 《华夏医学》2003,16(6):855-856
我院自 1 996年 9月至 2 0 0 2年 9月共收治非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 1 5例 ,现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1 5例中 ,男 1 0例 ,女 5例 ,年龄 2 2~ 72岁。病因 :饮食和 (或 )饮酒 6例 ,外伤 3例 ,术后 1例 ,原因不明 5例。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是在急性胰腺炎诊断基础上 ,结合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B超、CT的结果而确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按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组 1 996年关于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分级标准 [1 ]确定 ,属 I级 1 0例 , 级 5例。1 .2 治疗方法以个体化方案 [2 ] 为原则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间手术治疗的13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结果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87例,死亡0例;重症Ⅰ级28例,死亡1例;重症Ⅱ级17例,死亡4例。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死率为11.1%,术后病死率与胆源性胰腺炎的严重性高度相关(P〈0.05)。术式以胆胰联合手术或单纯胆系手术为主。结论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是提高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疗效的关键因素;术式选择应以简单有效、去除病因、充分引流为原则,严格掌握适应证,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安全可行;围术期处理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42例AG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外科治疗方法。结果 42例AGP患者中轻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33例,3例急诊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非手术治疗30例,病情稳定后均在3个月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小切口开腹胆囊切除术,均痊愈出院;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9例,均行急诊手术治疗,均痊愈。结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应根据AGP病因及临床分型合理选择。对伴有化脓性胆管炎和梗阻型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者宜尽早行急诊手术,轻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宜非手术治疗,后期治疗胆石症,合理选择外科治疗方法,绝大多数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17.
急性胰腺炎450例临床特征和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总结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经验,提高诊治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分析我院2000~2004年住院的4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指标、并发症、治疗方案和预后等情况.结果:450例急性胰腺炎中,轻症366例(81.3%),重症84例(18.7%).患胆道疾病者282例(62.7%),酗酒者69例(15.3%),高脂血症者56例(12.4%),其它少见原因者58例(12.9%),不明原因者81例(18%).54例(12%)为复发性急性胰腺炎,其中31例(57.4%)患胆道疾病.以腹痛为临床表现的占本组患者97.3%.血清淀粉酶水平高于正常上限的总检出率为82.4%,CT诊断总阳性率为95.3%.急性重症胰腺炎最常见的局部并发症为假性囊肿(19.0%),67.9%的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生器官衰竭或功能不全,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占26.2%,爆发性胰腺炎占25%.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占96.7%,使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PPI)者占98.9%,使用肠外营养支持的占88%.45.2%的重症胰腺炎实施了早期肠内营养,14例重症胰腺炎进行了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18例具有胆道梗阻表现的早期进行了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和(或)鼻胆管引流.重症胰腺炎行外科手术治疗7例,占其8.3%.结论:胆道疾病、酗酒、高脂血症是急性胰腺炎最常见三大病因;胆道疾病可能是急性胰腺炎复发的主要病因;血清淀粉酶和CT是急性胰腺炎较常用和可靠的检查手段;腹痛是急性胰腺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多而复杂,应加强早期监测.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和(或)鼻胆管引流是解除急性胰腺炎胆道梗阻的安全有效方法;强调以非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对有早期手术指征和中转手术指征患者应当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急性胆石性胰腺炎是胆道结石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多采用外科治疗,本文分析EST对治疗重症胆石性胰腺炎的效果,旨在探讨重症胆石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 1临床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脂血症是临床上导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之一,后者往往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对患者生命造成较大的威胁。目前治疗上以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为主,迅速降低血脂,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以降低病死率。该文就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疗效,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收集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例,对病因和临床症状及体征、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非手术治疗组30例与手术治疗组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非手术治疗组30例患者和手术治疗组34例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2.09±1.87、12.14±2.08,两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7%(20/30)和64.7%(22/34),病死率分别为23.3%(7/30)和20.6%(7/34),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对比显示:并发症发生率(P〉0.05)和病死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胆源性胰腺炎无胆道梗阻和非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坏死未感染者以保守治疗为主;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存在结石嵌顿或胆道梗阻者和非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坏死感染者及爆发性胰腺炎保守治疗无好转者以手术为主。治疗应遵循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