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盘内注射胶原酶结合硬膜外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05—2011-05采用盘内注射胶原酶结合硬膜外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观察组),并与同期单纯采用盘内注射胶原酶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2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以及术后3、4、5周的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40例术后均获得平均6.5(5~10)个月随访。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为10个月,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为5个月,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4、5周疼痛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盘内注射胶原酶结合硬膜外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臭氧、及胶原酶臭氧联合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分为二组,治疗组采用胶原酶经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置管盘外注射加臭氧盘内注射;对照组单纯臭氧盘内注射。结果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方法,随访3~12个月二组疗效进行评定:治疗组246例,优良率90.65%;对照组58例,优良率75.85%。二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物较大,根性症状较重者采用胶原酶臭氧联合注射,疗效肯定,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3.
胶原酶盘内注射髓核溶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胶原酶盘内注射髓核溶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自2001年10月~2004年4月采用胶原酶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9例。结果 自行制定疗效评定标准,优:48例,良:21例,可:8例,差:2例。总有效率98%。结论 胶原酶盘内注射髓核溶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要选择好适应证,胶原酶注射量不宜过多,掌握好穿刺要领,配合综合治疗,防止感染,胶原酶盘内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微创介入方法,并发症少,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臭氧椎间盘内注射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上同腰椎牵引法之间疗效的差别,以确定对该病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门诊收治或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计92例,其中男49例,女43例;年龄20~76岁,平均45.2岁。病例被随机分为臭氧治疗组(50例)及对照组(42例),其中臭氧治疗组以臭氧椎间盘内注射的方式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而对照组则以传统腰椎牵引治疗。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情况,评估不同方法对于该病的治疗效果,疗效评价依据MaeNab腰腿痛手术评价标准评价。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两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组间治疗效果对比,臭氧治疗组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有效率为47.6%。臭氧治疗相对于传统的腰椎牵引法有显著性的区别。结论臭氧椎间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切吸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盘切吸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将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组均采用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置硬膜外导管注射臭氧.随访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84.0%)显著高于对照组(52.0%,P<0.05).结论 在切吸的同时置管注射臭氧可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臭氧椎间盘内注射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上同腰椎牵引法之间疗效的差别,以确定对该病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门诊收治或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计92例,其中男49例,女43例;年龄20~76岁,平均45.2岁。病例被随机分为臭氧治疗组(50例)及对照组(42例),其中臭氧治疗组以臭氧椎间盘内注射的方式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而对照组则以传统腰椎牵引治疗。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情况,评估不同方法对于该病的治疗效果,疗效评价依据MacNab腰腿痛手术评价标准评价。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两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组间治疗效果对比,臭氧治疗组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有效率为47.6%。臭氧治疗相对于传统的腰椎牵引法有显著性的区别。结论臭氧椎间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椎间盘内、外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在CT导向下经皮穿刺盘内注射医用臭氧(60 mg/L)5~10 ml、盘外(椎间孔)注射医用臭氧(40 mg/L)10 ml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结果 38例随访6个月,按照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15例,良21例,差2例,优良率94.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敏 《中国骨伤》2006,19(9):549-549
自2002年1月-2004年1月采用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8例,女36例,男32例;年龄28~81岁,平均50·1岁。病程5d~20年。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椎间盘内联合骶管内臭氧注射治疗青壮年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收集青壮年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7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4组:Ⅰ组,保守治疗组,23例;Ⅱ组,臭氧椎间盘内注射组,24例;Ⅲ组,臭氧骶管内注射组,25例;Ⅳ组,臭氧椎间盘内联合骶管内注射治疗组,25例。观察不同组别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Macnab评分。结果治疗前Ⅰ~Ⅳ组VAS评分分别为(7.93±1.21)分、(8.13±0.96)分、(7.87±1.27)分、(8.35±1.43)分,治疗后3个月分别降至(4.30±1.39)分、(1.63±0.79)分、(2.58±0.68)分、(0.32±0.07)分;各组内治疗前与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Ⅳ组VAS评分最低,疼痛缓解最明显。治疗后3个月Ⅰ~Ⅳ组优良率分别为56.52%(13/23)、79.17%(19/24)、76.00%(19/25)、92.00%(2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好等特点,是治疗青壮年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治疗方案,椎间盘内联合骶管内臭氧注射治疗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0.
胶原酶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胶原酶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采用局麻,电视X光机监视下穿刺,盘内注药,并对术前,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分别进行了阐述。结果:随访6个月,优21例。良57例,可8例,差3例,优良率达87.6%。结论:只要严格选择适应证,正确掌握操作技术。该疗法是一种创伤少,痛苦小,恢复快,易于被患接受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盘切吸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组均采用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置硬膜外导管注射臭氧。随访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4.0%)显著高于对照组(52.0%,P〈0.05)。结论在切吸的同时置管注射臭氧可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臭氧盘内、盘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6例,在CT引导下行盘内穿刺注射浓度为60μg/ml的氧气-臭氧混合气体5~8ml,盘外(椎间孔)注射浓度为40μg/ml氧气-臭氧混合气体10ml,得保松1ml,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3个月后进行随访,按照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17例(36.9%),良26例(56.5%),差3例(6.5%),优良率93.2%。无一例脊髓、神经、硬膜囊、血管、肠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臭氧盘内盘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佳的特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良好的介入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椎旁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5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椎旁注射)、对照组(硬膜外注射),每组各260例,观察其治疗效果、操作时间、一般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分别为95.38%、23±4分、4.62%,对照组分别为88.08%、35±5分、18.85%。两组治疗效果、操作时间、一般并发症的发一率相比较,经x2检验,无前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椎旁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单,穿刺容易,治疗时间短,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疼痛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CT介入盘内置管多次多点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CT介入盘内置管多次多点注射臭氧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63.3%,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治愈率42.5%,总有效率85%.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介入盘内置管多次多点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骶管注射疗法对无坐骨神经痛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2010年12月至2011年6月,对就诊的65例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所致的急性腰痛且无下肢放射痛的患者随机分为骶管注射组(试验组)和腰椎斜扳组(对照组),试验组35例,男30例,女5例,年龄3356岁,平均(43.90±1.14)岁;对照组30例,男27例,女3例,年龄3457岁,平均(44.00±1.19)岁。两组的发病时间为1 h~3 d。分别行骶管注射或腰椎斜扳手法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30 min两组的VA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急性腰痛症状明显缓解,骶管注射组和腰椎斜扳组的VAS评分分别从(6.63±0.97)和(6.67±0.96)分减至(3.06±1.51)和(3.93±1.20)分,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者VAS评分,但骶管注射组治疗要优于腰椎斜板组(P 0.05)。结论:骶管注射和腰椎斜扳疗法对无坐骨神经痛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痛的患者具有快速缓解的作用,且前者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盘内注射胶原酶的方法治疗上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8例单纯上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16例,女12例;年龄21~62岁,平均44.5岁。病程3个月~10年。椎间盘突出4~9mm,平均4.9mm。采用椎旁进针盘内注射或突出物内注射胶原酶的方法进行治疗,随访观察有效率、突出椎间盘溶解、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6个月,依据Macnab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9例,良12例,可4例,无效3例。突出椎间盘溶解0~6mm,平均3.5mm。17例进行了重复注射,其中9例患者进行了3次注射。13例注射后短期内症状加重,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盘内注射胶原酶的方法治疗上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理想、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选择性腰间盘突出症臭氧治疗8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O2-O3混合气体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88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椎间盘膨出32例,突出56例。在CT监视下采用21G穿刺针经皮穿刺至腰椎间盘,实施盘内及椎间孔周围臭氧注射术。盘内注射浓度60%的臭氧25ml,椎间孔周围注射浓度40%的臭氧15-20ml。结果随访3-18个月,有效7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9.8%),无效(10.2%)。结论臭氧髓核注射能消融髓核。O2-O3混合气体注射术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臭氧局部注射治疗顽固性颈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方法,对50例顽固性颈肩痛患者随机分组,各25例,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30~70岁,平均46.8岁。行臭氧局部注射和安慰剂治疗,应用VAS评分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臭氧局部注射治疗组VAS评分5d(1.79±0.81)分,3个月(2.10±1.48)分,6个月(2.95±1.16)分;对照组5d(3.41±1.23)分,3个月(4.26±1.34)分,6个月(6.44±1.21)分。臭氧局部注射治疗组评分优于安慰剂对照组。结论臭氧局部注射是治疗顽固性颈肩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臭氧与胶原蛋白酶联合应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联合注射臭氧(O3)及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于CT引导下行后路途径穿刺突出物达到盘内,于盘内注射浓度为60pg/ml臭氧(O3),退针达突出物中央联合注射600U胶原酶2ml及60μg/ml臭氧(O3)5ml。结果患者于术后6个月时获得最佳疗效,其疗效优、良、差率分别为44%、48%和8%。结论椎间盘内和突出物内联合注射臭氧及胶原酶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对Cobb角的影响。方法: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纳入6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将67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36.09±8.26)岁,病程(13.79±15.50)个月,采用杠杆定位手法治疗。对照组33例,其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36.48±7.81)岁,病程(12.82±15.68)个月,采用腰椎斜扳法治疗。两组每周均治疗3次,隔1 d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通过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的变化;参照临床评定标准对症状体征进行评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总体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各有1例脱落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症状体征评分分别是18.56±4.81,18.61±3.72,治疗后分别为9.41±5.19,13.55±3.68,治疗后治疗组症状体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体疗效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06%、75.7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obb角均有变小(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Cobb角分别为(17.95±4.45)°,(18.14±3.59)°,治疗后分别为(18.14±3.59)°,(15.49±1.75)°,治疗组Cobb角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杠杆定位手法与腰椎斜扳法两种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均有疗效,但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更为显著,对Cobb角的影响更为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