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对神经外科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5月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0例接受常规护理的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高危病人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0月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0例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的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高危病人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人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专项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神经外科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高专项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模式对急诊手外科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的影响,为手外科病人优质诊疗照护积累循证经验。[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42例急诊手外科病人,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6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42例急诊手外科病人,设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引入危机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护理缺陷发生率,仪器、设备和药品完好率,病人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缺陷发生率(7.1%)低于对照组(23.8%),仪器、设备和药品完好率(100.0%)高于对照组(7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手外科引入危机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循证管理在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手术室实施常规管理期间(2015年3月—2016年3月)接收1 100台手术作为对照组,选取实施循证管理期间(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收1 250台手术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医院手术室感染发生率、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以及病人对管理措施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病人对管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和护理中应用循证管理可降低医院手术室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以及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全方位护理对鼻咽癌放疗病人口腔黏膜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28例鼻咽癌放疗病人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26例鼻咽癌放疗病人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口腔黏膜反应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口腔黏膜反应轻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方位护理能有效减轻鼻咽癌放疗病人的口腔黏膜反应,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王玲 《全科护理》2012,(30):2801-280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病人皮肤瘙痒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尿毒症病人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皮肤瘙痒的发生率及程度。[结果]观察组皮肤瘙痒发生的例数、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血液透析病人皮肤瘙痒的发生,减轻发生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张岚  沈春花 《全科护理》2012,(20):1885-1887
[目的]探讨集束干预措施在预防肿瘤病人机械通气痰痂堵塞管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两所医院行术后气管插管的肿瘤病人73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98例)和实验组(4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集束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痰痂堵塞管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痰痂堵塞管道发生率为12.4%,实验组为3.7%,实验组堵塞管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集束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肿瘤病人气管插管痰痂堵塞管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Hunt-Hess低分级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的12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unt-Hess低分级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病人实施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院内预防骨科病人压疮中的应用。[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366例骨科病人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预防压疮护理,将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2401例骨科病人作为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策略预防压疮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压疮的发生率、病人陪护压疮知识掌握情况和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陪护相关压疮知识掌握、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发生压疮2例,对照组发生压疮21例,两组病人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院内预防骨科病人压疮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策略可规范护士预防压疮行为、提高预防压疮的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屠悦  林雪娟 《全科护理》2016,(21):2194-2196
[目的]分析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进行妇科盆腔手术的68例病人(2014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行普通护理方式,干预组行术前、术中、术后的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病人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发生率为14.7%,而干预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发生率为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改善病人预后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干预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9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儿实施监护室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护理质量评分、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儿家属满意率。[结果]两组患儿干预前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护理质量评分均提升,观察组患儿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可提升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护理质量,使患儿康复更快,可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患儿安全,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儿家属满意率。  相似文献   

11.
袁甜 《全科护理》2012,10(9):791-79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56例髋部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护士服务态度满意度分别为96.43%、82.14%;护理效果满意度分别为96.67%、8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缓解病人不适,提高满意度,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重症监护病房(ICU)人工气道病人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2011年11月-2012年8月在我院ICU建立人工气道的52例病人作为干预组,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ICU建立人工气道的51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病人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病人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病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建立人工气道病人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提高机械通气的疗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李忠超 《全科护理》2012,(30):2834-2835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化疗期白血病并发口腔溃疡病人的临床护理效果,以提高护理人员对相关病情的评估及护理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4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白血病化疗后并发口腔溃疡的病人6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病人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同时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口腔溃疡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Ⅰ度~Ⅳ度口腔溃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对化疗期白血病并发口腔溃疡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病人口腔溃疡的发生率,降低病人溃疡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恢复期偏瘫病人跌倒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的病人为对照组,符合标准的共100例,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的病人为观察组,符合标准的共98例。对照组给予病人常规护理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和康复治疗的同时,在亨得利Ⅱ跌倒风险模型基础上设计的新评估量表对病人进行评估并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跌倒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病人跌倒发生率分别为4.08%和8.0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在亨得利Ⅱ跌倒风险模型基础上设计的新的评估量表对脑血管病恢复期偏瘫病人进行评估,并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集束化干预在手术压疮跟踪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4月符合手术压疮高危病人1200例,将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527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673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实施集束化干预,比较两组病人预防压疮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压疮发生率分别为1.34%和6.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家属以及护理人员对集束化干预模式评价良好,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压疮高危风险病人接受集束化干预能够大幅度降低手术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不孕症病人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1年10月接受IVF-ET治疗的1 461例病人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术后妊娠率。[结果]护理干预组病人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不孕症病人采用IVF-ET结合整体护理,可有效提高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外科手术病人多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医院收治的外科手术病人20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医院收治的外科手术病人200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干预后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比较,同时对两组病人的管道风险程度和管道安全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管道风险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管道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多管道护理中有显著优势,能有效降低管道风险程度和减少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急诊手术病人角色行为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9月收治的急诊手术病人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病人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病人角色转换中产生的特殊心理状态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角色行为异常发生情况,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两组病人进行心理评估。[结果]观察组病人角色行为异常发生率为16.33%,低于对照组的34.69%(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SAS和SD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手术病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不良心理,预防角色行为异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对策措施。[方法]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收治的1 044例设为对照组,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 089例病人设为观察组,对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病人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探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误吸、坠床、皮肤损伤、医院感染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善医院的医疗管理体制,提高护士的专科素质,提高医护工作者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及对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诊科常见护患纠纷的成因,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法,为急诊护患纠纷事件寻找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急诊科全年收治的11 863例病人为对照组,同时将2015年收治的12 000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将2014年在急诊科出现的护理纠纷案例搜集出来并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拟定对策,进行干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情况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纠纷以及护理投诉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分析护理纠纷原因,采取针对性防范对策,可减少急诊科护理纠纷和投诉,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