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COPD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其分子机制及易感基因尚未完全明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作为COPD的相关候选基因之一,近年来备受关注.本研究对中国江西籍汉族人群TGF-β1基因启动子区(-800G/A和-509C/T位点)及第1外显子(+869T/C和+915G/C位点)多态性与COPD易感性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为COPD的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T869C、G915C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确诊的47例IPF患者和47例年龄、性别、民族、吸烟情况匹配的对照者的TGF-β1T869C、G915C基因多态性。结果IPF组和对照组TGF-β1T869C基因型频率分布趋势不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中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趋势相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IPF组与对照组比较,TC基因型的OR值为0.421,95%CI为0.184~0.964,与IPF的发生呈显著负相关;而CC基因型的OR值为2.374,95%CI为1.038~5.433,与IPF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IPF组和对照组TGF-β1G915C基因的CC突变基因型与C等位基因频率均为0。结论TGF-β1 915位点基因多态性与IPF的发生可能无相关性,而TGF-β1 869位点的TC基因型和CC基因型可能与IPF的发生有关,提示有必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TGF-β1 86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IPF关联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的多态性与人类长寿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98例广西巴马地区健康壮族长寿老人和177例巴马地区健康壮族成年人TGF-β1基因的G-800A、C-509T、T+869C、G+915C多态位点,并比较两组人群TGF-β1基因的相应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研究对象中均未检测出G-800A、G+915C多态位点,G-800A位点的基因型均为-800GG,G+915C位点的基因型均为+915GG。C-509T和T+869C两位点均存在多态性。长寿组的等位基因-509C和+869T的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7.78%和20.90%,P=0.029;35.10%和27.97%,P=0.036)。长寿组基因型为-509CT和+869TT的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7.37%和24.29%,P=0.006;20.20%和10.17%,P=0.007),可能为长寿的有利因素(OR分别为1.86和2.24);而-509TT的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3.54%和67.23%,P=0.007),可能是长寿的不利因素(OR=0.56)。在G-800A、C-509T、T+869C、G+915C多态位点基因型组合中,长寿组和对照组出现频率最高的均为GG-TT-CC-GG,但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45.45%和52.54%,P=0.170);长寿组GG-CT-TT-GG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1.11%和1.13%,P=0.000),是长寿的有利因素(OR=10.94)。结论在巴马人群中,TGF-β1基因内带有-509CT和+869TT基因型的个体可能有利于长寿,而-509TT基因型可能是长寿的不利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广西巴马地区和贺州地区普通壮族人群TGF-β1基因多态性分布及地域间的遗传差异。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广西巴马地区及贺州地区健康壮族成年人TGF-β1基因的G-800A、C-509T、T+869C、G+915C多态位点,并比较两者相应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研究对象中,G-800A位点的基因型均为-800GG,G+915C位点的基因型均为+915GG;C-509T和T+869C两位点有多态性分布,其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0.01)。与贺州组比较,巴马组基因型-509CT、+869TT、+869TC的频率明显升高(P均〈0.01),基因型-509TT和+869CC的频率明显降低(P均〈0.01)。基因型组合类型在两组中的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并以GG-TT-CC-GG的频率分布最高,但其在巴马组中的频率明显低于贺州组(P〈0.01);基因型组合为GG-CT-TC-GG和GG-TT-CC-GG的频率均明显高于贺州组(P均〈0.01)。结论巴马地区与贺州地区壮族人群TGF-β1基因多态性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TGF-β1基因-509CT、+869TT、+869TC多态性可能是巴马人群健康长寿的有利因子。  相似文献   

5.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第1外显子 869T/C及 915G/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检测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30例健康对照者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基因多态性。结果TGF-β1基因 869T/C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原发性高血压的风险是T等位基因的1·628倍(OR=1·628,95%CI:1·143~2·319),携带C等位基因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162·4±18·3)mmHgvs(156·1±16·9)mmHg,P<0·05〕;而TGF-β1基因 915G/C位点多态性在原发性高血压组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TGF-β1基因 869T/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C等位基因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C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收缩压的升高进而增加了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基因+869T/C多态性与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的关系,探索TGF-β1基因+869T/C基因多态性在房颤发生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6年9月至2008年11月心内科住院患者212例,根据有无房颤将患者分为房颤组103例,对照组109例,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GF-β1基因+869T/C多态性。结果在房颤组中+869T/C位点的CC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vs.19%,P0.05),+869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其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5%vs.90%,P0.05)。方差分析显示3种基因型的左心房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54±6.34)mm vs.(39.93±7.70)mm vs.(40.48±7.96)mm;F=5.186,P=0.006],基因型与左心房直径间的关系为:TTTCCC。结论TGF-β1+869C基因型是房颤的易感基因型;同时携带TGF-β1+869C等位基因的人群更易患房颤。  相似文献   

7.
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TGF-β1基因-509位点C/T多态性,探讨其与胃癌易感性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80例胃癌患者与102例正常对照者TGF-β1基因-509位点C/T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并分析该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和正常对照组TGF-β1基因型频率无显著性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胃癌组TGF-β1-509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高(P=0.044,OR=1.550,95%C I=1.010~2.379)。胃癌患者TGF-β1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无关。结论TGF-β1基因-509位点T等位基因可能是胃癌的遗传易感基因,而该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广西人群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rs1800469(C-509T)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全面检索PubMed、EMBASE、CNKI、VIP及万方数据库,搜集关于广西人群TGF-β1rs1800469(C-509T)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相关性的研究.对TGF-β1 rs1800469(C-509T)各基因型比较模型(T vs C、TT vs CC、TC vs CC、TT+TC vs CC、TT vs TC+CC)在病例组及对照组的分布情况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共有2202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和2382例健康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广西人群TGF-β1 rs1800469(C-509T)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之间具有相关性(TC vs CC:OR=1.18;95%CI:1.03-1.36,P=0.02).结论广西人群TGF-β1 rs1800469(C-509T)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之间具有相关性,基因型TC增加广西人群罹患HCC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TGF-β1基因-509位点C/T多态性与胃十二指肠疾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40例慢性胃炎,38例消化性溃疡,62例非贲门胃癌患者和102例正常对照者TGF-β1基因-509位点C/T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并对该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TGF-β1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将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按幽门螺杆菌感染分层后,结果提示TGF-β1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TGF-β1-50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10.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的必经之路,阻断肝纤维化形成对改善肝硬化预后有重要意义。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是已知的最强的肝纤维化促进因子之一。临床上肝纤维化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这可能与患者的基因多态有关。Gewaltig等报道TGF β1+869(T/C)、+915(G/C)的多态性与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发生有关,为明确TGF β1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关系,进一步从基因水平上探讨、认识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为今后肝纤维化基因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我们选择+869(T/C)、+915(G/C)位点进行此项研究。  相似文献   

11.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明确我国汉族人群中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基因多态性,探讨IBD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技术对131例IBD患者的TNFα和TNFβ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TNFα-308 位点基因型频率(15.5%)及等位基因频率(8.7%)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的4.1%和2.0%(P<0.01),克罗恩病(CD)患者TNFα-308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C和CD患者TNFβ+252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308与TNFβ+252位点基因多态性与IBD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的活动性及发病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NFα-308等位基因与UC发病的易感性相关,TNFα-308 的基因多态性与CD的发病无关;TNFβ+252的基因多态性与IBD的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12.
TNF-α、TGF-β1和IL-10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上海人群中TNF-α、TGF-β1及IL-10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关联.方法:运用PCR-RFLP结合测序的方法,测定119例健康对照者与169例肝硬化患者TNF-α基因-308G/A、TGF-β1基因-509T/C、IL-10基因-592A/C的多态性,并确定其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结果: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TNF-α的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01,OR>3);TGF-β1-509位点的3种基因型整体间没有差异,但T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IL-10-592A/C的多态性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NF-α-308G/A与TGF-β1-509T/C的多态性可能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遗传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Hu BC  Chu SL  Wang JG  Wang GL  Gao PJ  Zhu DL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4):281-284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T869C、醛固酮合成酶(CYP1182)-344T/C和Oα-内收蛋白Gly460Trp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突变基因分离PCR法,在396例EH患者和214例正常人中分析T869C、-344T/C和Gly460Trp多态性的基因型分布。结果在单基因研究中,女性EH患者与对照组比较,TGF-β1T869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17,0.014);与T等位基因携带者相比,CC纯合子EH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97,95%CI 1.38~6.32,P=0.004);而男性则两组间T869C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基因联合分析,TGF-β1 CC纯合子中,CYP1182Tr纯合子EH患病率高于C等位基因携带者(OR=1.99,95%CI 1.01~3.74,P=0.03)。结论TGF-β1 T869C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女性EH相关;在EH人群中,TGF-β1 T869C和CYP1182-344T/C多态性可能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因启动子-3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甲型H1N1流感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TaqMan探针技术,对167例H1N1流感患者和192例健康对照人群IL-1β基因-31位点进行等位基因分型,比较两组人群基因型分布及频率差异.结果 IL-1β基因-31位点具有T和C两种等位基因,其中H1N1流感组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8.3%和61.7%,对照组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4.4%和45.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OR=1.922,95% CI 1.426-2.590).结论 IL-1β基因启动子-31多态性位点与甲型H1N1流感易感性相关,C等位基因是甲型H1N1流感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869T/C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重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158例,轻型桥本患者125例;重型Graves病患者129例,轻型Graves病患者130例;健康对照组144例.人组患者及健康对照均选自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患者及体检健康人群,取肘静脉血,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PCR-SSP)方法 检测血中TGF-β1 +869T/C基因多态性.结果 在桥本甲状腺炎组、Graves病组,TGF-β1 +869T/C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88、0.439,0.626、0.005;P均>0.05).重型桥本甲状腺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34.81%(55/158)、58.86%(186/316)]显著高于轻症病例组[17.60%(22/125)、43.60%(109/2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040、13.026,P均<0.05).重型Graves病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频率[(21.03%(31/129)、51.16%(132/258)]显著高于轻症病例组[(13.85%(18/130)、40.38%(105/2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225、6.061,P均<0.05).TGF-β1 +869T/C基因型与桥本甲状腺炎、Graves病组中重型病例存在相关性,C等位基因会增加Graves病的疾病严重程度[比值比(OR)=1.546,95%可信区间(CI)=0.192 - 2.190],而T等位基因则会使桥本甲状腺炎加重(OR=1.851,95%CI=1.323~2.589).结论 TGF-β1+869T/C基因多态性与重度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 869T/C多态性和血清水平与高血压病(EH)及其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检测172例高血压病患者(其中90例伴有肾脏损害)及86例对照组TGF-β1基因 869T/C多态性,同时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其血清TGF-β1水平.结果 高血压病肾脏损害组TGF-β1血清水平(50.36 ng/ml±6.92 ng/ml)显著高于高血压病无肾脏损害组(40.62 ng/ml±5.25 ng/ml)和对照组(39.52 ng/ml±6.68 ng/ml);高血压病肾脏损害组 869T/C位点TT、代及CC型频率分布(TT型13.3%、代型44.4%、CC型42.2%)与高血压病非肾脏损害组(TT型29.3%、TC型43.9%、CC型26.8%)及对照组(TT型32.6%、TC型44.2%、CC型23.2%)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携带C等位基因个体EH肾脏损害的风险约是T等位基因的1.90倍(OR=1.90,95%CI:1.24~2.92);TT、TC、CC基因型组的TGF-β1血清水平(TT型36.32 ng/ml±3.05 ng/ml、TC型39.87 ng/ml±3.94ng/ml、CC型51.26 ng/ml±4.76 ng/m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CC基因型组明显高于其它两组.结论 TGF-β1基因 869T/C多态性通过影响TGF-β1的表达而与高血压病肾脏损害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运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干扰素-γ(INF-γ)基因+87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及维普数据库发表的有关INF-y基因+87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的中英文文献,对纳入研究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21项研究,患者3 798例,对照组4 608例,meta分析表明在亚洲人种中INF-γ基因+87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相关.结论 在亚洲人种中INF-γ基因+87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相关,AA基因型是肺结核的易感基因型.  相似文献   

18.
新疆维吾尔族哮喘患者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基因是近年来研究哮喘易感性的重要候选基因之一,本研究意在观察新疆维吾尔族哮喘患者β2-AR基因16及27位点多态性.探讨维吾尔族人群哮喘遗传易感性及其与临床表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是由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多基因遗传病,左室肥厚(LVH)是病程中左室重塑的重要病理改变,包括心肌实质细胞肥大、间质纤维增生和血管重构,体内过量生成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被认为参与其中。近年来随着对TGF-β1的深入研究,发现其系一基因家族编码产物,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关系尚不清楚。我们检测其第10位密码子+869T/C及第25位密码子+915G/C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高血压患者和健康老年人中分布的差异,探讨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联系,以期为临床防治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国山东省沿海地区汉族男性群体的白细胞介素(IL)-1β-511位点的多态性是否与痛风的易感性有关.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276例痛风患者和268名健康对照者的IL-1β-511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分布.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和t检验.结果 IL-1β启动子区-511位点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在痛风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51,P=0.197,df=2);2组的等位基因频率C和T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x2=2.941,P=0.086,OR=1.232,95%CI=0.971~1.563).经x2检验,IL-1β基因-511C/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痛风病的危险因素无相关性.痛风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具有较高的体质量指数(BMI)、血压水平、血尿酸、血糖、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国沿海地区汉族男性人群中IL-1β-511C/T基因多态性与痛风的易感性无关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