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临床路径试点工作中,脑卒中临床路径试点的开展情况,分析脑卒中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临床路径神经内科各试点医院2011年3—10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M和脑出血的住院患者确定为传统组:以各试点医院2012年3~10月符合进入该病种临床路径并顺利完成临床路径的住院患者为临床路径组,对两组各项指标的数据进行评估分析。结果TIA实施临床路径后,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由(13.19±4.73)d减少到(9.93±4.31)d,(P〈0.01);平均住院费用由(10584.52±5161.06)元下降到(9200.25±4624.45)元(P〈0.05);药费由(4479.00±2210.49)元下降到(3843.13±2280.40)元(P〈0.05);传统组与临床路径组患者90d内卒中发生率分别为12.44%、17.33%(P〈0.16)。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后,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由(21.18±6.50)d减少到(17.934.6.35)d,(P〈0.01);平均住院费用由(13514.384.4238.46)元下降到(11737.914.6509.84)元,(P〈O.01);药费由(7893.054.2356.80)元下降到(6509.84±2044.65)元(P〈0.01);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分别为(7.99±3.66)、(7.78±3.67)分(P=0.52)。治疗14d后的NIHSS评分分别为(5.12±3.12)、(4.40±2.74)分(P=0.10);人院时的Barthel指数(BI)通过秩和检验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两组患者90d后的BI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结论临床路径可以降低TIA及脑出血患者的住院费用及药费;在缩短患者住院天数的情况下,未降低患者医疗质量,甚至在某些医院提高了患者的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
康云鹏  刘文娴  张维君 《中国医药》2013,(12):1681-1683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中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对冠脉疾病发生及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入选因胸痛、胸闷拟诊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绝经后女性患者453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340例)和非冠心病组(113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①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间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TG、TC及LDL—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8)岁比(60±9)岁,(149±28)mmHg(1mmbig=0.133kPa)比(128±14)mmHg,(88±16)mmHg比(78±8)mnlHg,(61±22)mmHg比(50±12)mmHg,(2.2±1.2)mmol/L比(1.8±1.0)mmol/L,(4.6±1.7)mmol/L比(4.8±1.0)mmol/L,(3.1±0.8)mmol/L比(2.1±0.8)mmol/L;均P〈0.05]。②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脉压、TG、LDL—C为女性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相关危险度依次为TG、LDL—C、脉压、收缩压。③340例冠心病患者中,单支病变者103例,2支病变者114例,3支病变者123例。冠状动脉病变1、2、3支数者间年龄、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61±8)、(62±8)、(64±8)岁;LDL—C:(2.9±0.7)、(3.0±0.7)、(3.2±0.8)mmol/L;均P〈0.05]。结论心血管危险因素在女性绝经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效地对危险因素进行控制是开展女性冠心病一级预防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妇科宫腔镜围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12月收治的120例妇科宫腔镜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临床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6.5±0.5)d,医疗费用为(5680±210)元;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2±0.5)d,医疗费用为(4316±210)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妇科宫腔镜围术期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较传统护理模式的临床优势更明显,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Ⅶ(FⅦ)水平的改变及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对102例冠心病按疾病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组2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26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OMI)组2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6例,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5组血浆FⅦ和血脂水平,并对危险因素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的FⅦ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组FⅦa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FⅦc与对照组比较,SA组FⅦa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A组、OMI组、AMI组中FⅦag较对照组及SA组均显著升高(P〈0.01).FⅦa与FⅦc呈正相关,FⅦc与FⅦag呈正相关(P〈0.05);FⅦa与FⅦag无明显相关性,冠心病患者FⅦ水平与性别和年龄均无关(P〉0.05).SA、UA、OMI组血脂指标与FⅦa、FⅦc、FⅦag无明显相关性(P〉0.05);AMI组TG分别与FⅦa、FⅦag呈明显正相关(P〈0.05).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三因素多元回归分析显示TG与FⅦa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均可出现程度不等的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激活.FⅦa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OMI组FⅦa水平增高,可能是再梗死发作的危险因素之一,TG可通过引起FⅦa增高对冠心病病程起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1日至2012年10月1日期间收治的胃癌患者,并按照数字表法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即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30例患者中,其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3.33%,与对照组患者的7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2.2±1.6)d,平均住院费用为(11984±1198)元,与对照组患者的(15.4±2.5)d和(15496±2540)元相比,具有明显差异,即P〈0.05。结论对于胃癌患者而言,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不仅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且有助于降低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并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二甲双胍对冠心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冠心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影响。方法52例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32冽,分别采用冠心病标准治疗以及在此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治疗,追踪时间为1年。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等指标进行比较,同时比较治疗后两组之间上述指标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PG,餐后2h血糖、FINS、TG、IRI均明显下降(P〈0.05),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能降低冠心病合并MS患者的血糖、TG、BMI和FINS,改善胰岛素敏感度,全面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保护心血管免受损害,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使患者多方获益。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对冠心病心脏事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建华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1):1948-194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对冠心病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268例,根据有无糖尿病分为观察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及对照组(冠心病组),比较两组血压、血脂、血管病变程度及主要心脏事件的发生。结果观察组高血压、高血脂及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2W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冠心病的心脏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郭喜朝  张惠军  莫华 《中国医药》2007,2(10):587-588
目的探讨冠心病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为临床早期防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47例胸部不适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其中33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为冠心病组,14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临床特征和生化指标特点。结果冠心病组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为4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9%,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危险因素中低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发生率冠心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多种代谢异常严重,应重视代谢综合征的预防,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徐杰 《中国实用医药》2014,(24):152-15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冠心病患者1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5例)和低分子肝素组(75例),分别给予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股动脉穿刺平均止血时间和局部血肿发生率等。结果低分子肝素组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发生率1.33%、1.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33%、1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脑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组患者股动脉穿刺平均止血时间和局部血肿发生率(20.17±5.33)min,4.0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7.45±6.20)min,18.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相较于普通肝素可有效降低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和穿刺血肿发生风险,减少穿刺出血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受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影响的可能性,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及其预防工作提供临床理论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本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20例,设为实验组,同期选择120例志愿健康人设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在烟酒嗜好、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生率方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年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血管危险因素中高龄、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可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临床应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提前预防以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早发冠心病患者同胞及子女的血脂特点,心血管危险因素及控制情况。方法:收集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同胞及子女72例(病例组)的临床资料。血脂分析结果,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用药情况,与81例非冠心病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病例组血浆胆固醇(TC),脂蛋白a[Lp(a)],TC/HDL-C,体重指数(BMI),高血压患病率和心血管病家族史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01),病例组高脂血症,高血压比例较对照组高,服药率低,结论:早发冠心病患者同胞及子女除了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BMI,高血压患病率,血浆TC,Lp(a)及TC/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01), 预防冠心病应从尽早同危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开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研究波立维用于预防介入治疗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之间80例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术后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波立维治疗,持续半年以上,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用药前、用药后1 d、1周及2周时的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B2水平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2.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用药后1 d、1周及2周时的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B2水平对比显示,观察组也同样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立维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的不良心血管事件有着确切的疗效,能够有效的控制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栓素B2水平,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双丹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2例冠心病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6例,实验组予双丹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85%)明显低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复发率(3.85%)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丹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症状,并使疗效长时间保持,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复发,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可以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4.
陈科春 《现代医药卫生》2014,(24):3723-3724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3年6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00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临床路径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模式,临床路径组采用临床路径治疗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临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路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6.1±1.5)d]、平均住院费用(5 623±2.1元)、脑梗死发生率(12%)较对照组[(10.2±5.4)d、(6 541±2.6)元、32%]明显下降,而满意度(98%)较对照组(92%)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对TIA患者的治疗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在标准化的诊疗过程中对TIA患者临床治疗实行持续监测和定期评价,可提高诊疗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血浆脂蛋白(a)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a)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实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141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58例,测定LP(m)浓度。结果冠心病组LP(a)为(251.38±110.29)mg/L,对照组为(168.56±102.44)mg/L,冠心病组LP(a)浓度明显高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2支和3支LP(a)浓度明显高与病变1支(P〈0.05,P〈0.01)。结论LP(a)升高是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有必要及时监测及干预。  相似文献   

16.
乐幸 《黑龙江医药》2014,(2):414-415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病患者防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所辖社区的2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100例采用系统的综合健康教育,经过一年的干预时间,期间测定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以此来评估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收缩压分别为(128.4±7.9)mmHg和(143.8±11.5) mmHg,舒张压分别为(80.4±7.8)mmHg和(90.5±9.2)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在教育干预后高血压危险因素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有助于减少高血压等老年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控制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7.
庞家莲  蒙光义 《中国药房》2012,(42):3939-3941
目的:探讨电子结肠镜下治疗大肠息肉实施临床路径对医药费用控制的效果,为临床治疗大肠息肉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根据入选标准,将大肠息肉患者121例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n=69)与非临床路径组(n=52),比较2组电子结肠镜下大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的相关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临床路径组的住院总费用、药品费用和手术费用分别为(3871.26±802.30)元、(344.61±105.13)元和(412.64±73.46)元,非临床路径组的住院总费用、药品费用和手术费用分别为(4384.38±1040.36)元、(526.95±162.40)元和(496.78±133.70)元,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非临床路径组比较,临床路径组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床日费用均明显减少(P〈0.01),分别减少了1.98d和19.45元,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电子结肠镜下大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能够改善医疗质量,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其住院费用,更好地控制医药费用,提高了患者对医疗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的实施情况,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9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24例)及对照组(25例)。路径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引流管拔管时间、术后拆线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路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引流管拔管时间、术后拆线时间[(7.68±1.35)d、(8 636.95±479.25)元、(2.08±1.54)d、(6.07±1.07)d]较对照组[(8.46±2.01)d、(9 318.19±390.84)元、(2.73±1.40)d、(7.38±1.62)d]明显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2.5%(3/24)]明显低于对照组[20.0%(5/25)],患者满意度[95.8%(23/24)]显著高于对照组[88.0%(22/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不仅有助于降低平均住院费用和平均住院时间,而且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控制中,QCC(品管圈)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品管圈护理模式护理和常规干预模式护理,护理后对比心血管不良事件及患者满意率。结果采用QCC模式进行护理的观察组对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血小板活性检测更低,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QCC模式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患者可起到较好的心血管不良事件控制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对神经外科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两个空间相等、条件基本相同的手术室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进行消毒管理,对照组用传统紫外线照射消毒法,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开始后10 min、后60 min,手术结束时做标准采样,比较两者的消毒效果,对两组手术患者进行随访,对比术后情况。结果手术开始前10 min、开始后10 min、开始后60 min、手术结束时,观察手术室细菌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室,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术后体温升高2例(4.44%),显著低于对照组11例(24.44%)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后3 d血常规WBC〉10.0×1096例(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15例(33.33%),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拆线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于神经外科手术室,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消毒效果优于传统紫外线消毒,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