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拉梅兹分娩法配合分娩球辅助分娩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170例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产程中应用拉梅兹分娩呼吸技巧法配合分娩球进行分娩,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分娩。观察两组疼痛、总产程、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率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疼痛情况明显减轻,总产程时间缩短,催产素使用率降低,自然分娩率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O.01)。[结论]初产妇临产后应用拉梅兹分娩呼吸技巧法配合分娩球干预能减轻疼痛,缩短总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拉梅兹分娩呼吸法结合导乐陪伴分娩对产程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孕妇学校上课并在本院产科待产的可行经阴道自然分娩的24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孕期接受常规的宣教,观察组孕妇除常规宣教外,接受拉梅兹分娩呼吸法训练,并在产程中接受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结果:与对照组产妇比较,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明显缩短(P<0.01),分娩疼痛明显减轻(P<0.01),自然分娩率提高(P<0.01),出血量明显减少(P<0.0 1).结论:拉梅兹分娩呼吸法结合导乐陪伴分娩可以帮助产妇减轻分娩疼痛,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3.
拉梅兹分娩法105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产程中应用拉梅兹分娩法对分娩的影响. 方法:将21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5例,观察组在产程中指导应用拉梅兹分娩法,对照组不应用拉梅兹分娩法.比较两组疼痛、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Ⅲ级疼痛降低,产程总时间缩短,产后出血率减少,新生儿窒息率降低,阴道自然分娩率增高,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产程中应用拉梅兹分娩法,可缩短产程,减轻分娩疼痛,减少产后出血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阴道自然分娩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4.
周惠欢  黄雪凌 《全科护理》2014,(22):2061-2063
[目的]探讨分娩球与拉玛泽呼吸法联合应用对孕妇分娩的影响。[方法]将600例足月妊娠住院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293例和观察组307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分娩方式,观察组分娩过程中接受分娩球与拉玛泽呼吸法。观察两组孕妇在产程中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h出血量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活跃期、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2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指导孕妇在产程不同时机中应用分娩球与拉玛泽呼吸法,能有效减轻产痛程度、缩短产程时间。  相似文献   

5.
拉玛泽减痛分娩法配合穴位按摩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清波  熊果平 《全科护理》2011,9(22):1979-1980
[目的]观察拉玛泽减痛分娩法配合穴位按摩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1年2月经阴道试产的初产妇293例为观察组,选择2010年3月-2010年5月经阴道试产的初产妇29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观察组在导乐陪伴分娩的基础上采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配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阴道分娩产程时间、分娩疼痛程度、合并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第1产程、第2产程分娩疼痛程度及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减少;观察组第1产程、第2产程及总产程短于对照组.[结论]拉玛泽镇痛分娩法配合穴位按摩法,能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降低产时疼痛程度,缩短产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200例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导乐分娩配合自由体位助产。比较两组妊娠结局,产程时间,术中分娩镇痛、安定使用率、催产素使用率,产妇产后2 h分娩控制感[采用分娩控制量表(LAS)]、宫缩时焦虑程度[采用焦虑模拟尺(VAS-A)]、宫缩时疼痛程度[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产妇对分娩及护理措施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 0. 05),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各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术中分娩镇痛、安定使用率、催产素使用率、宫颈封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产后2 h LA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1),宫缩期VAS-A、SF-MP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对分娩及护理措施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导乐分娩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可有助于改善分娩结局,缩短初产妇产程时间,缓解疼痛,提高产妇分娩控制感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助产士主导的分娩镇痛干预方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感及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 2020年8月—2021年8月选取本院产科收治的初产妇120例,采用信封随机分组法将12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分娩指导,观察组采取助产士主导的分娩镇痛干预护理,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分娩疼痛评分、分娩控制感评分、催产素使用率、分娩结局及初产妇对助产满意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分娩疼痛评分(VAS)明显下降(P<0.05),而观察组分娩控制量表(LAS)评分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非指征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催产素使用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及初产妇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初产妇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助产士主导的分娩镇痛干预方案可减轻初产妇分娩时疼痛感,提高初产妇分娩控制感,有利于缩短产妇产程时间,降低不良妊娠结局,提高产妇对分娩助产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分娩球干预对初产妇临产后产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分娩球干预对初产妇产程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初产妇在临产后,由助产士指导,在第1产程通过分娩球进行干预.对照组除不应用分娩球外,其他干预措施与观察组一致.分别对2组初产妇的心理状态,疼痛,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等进行观察与比较. 结果 观察组初产妇身心状况、疼痛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减轻,手术产率降低,产后出血减少,产程缩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初产妇临产后应用分娩球干预能减轻疼痛,缩短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产时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娩球干预对初产妇产程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初产妇在临产后,由助产士指导,在第1产程通过分娩球进行干预。对照组除不应用分娩球外,其他干预措施与观察组一致。分别对2组初产妇的心理状态,疼痛,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等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观察组初产妇身心状况、疼痛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减轻,手术产率降低,产后出血减少,产程缩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初产妇临产后应用分娩球干预能减轻疼痛,缩短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产时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0.
李炳娣  黄伟嫦  陈丽桢 《全科护理》2014,(20):1854-1856
[目的]探讨在产程中应用分娩球运动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产妇临产后应用分娩球运动进行待产和分娩,对照组由助产士按常规待产和分娩,观察两组产妇产程时间、疼痛程度、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缩短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自然分娩高于对照组,产时应用哌替啶、缩宫素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中应用分娩球能明显缩短产程时间,减轻产妇产时疼痛,减少产时用药,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与传统会阴保护接生对阴道分娩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分娩的16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会阴保护接生方法,研究组采取无保护会阴接生方式,对比2组产妇的分娩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研究组的会阴侧切率为30.00%,低于对照组的65.00%;研究组第二产生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会阴完整率高于对照组,产后第1天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的会阴保护接生方式相比,无保护会阴接生更有利于保护会阴的完整性,降低新生儿窒息风险,促进自然分娩,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3.
黄兰芳 《妇幼护理》2021,1(2):369-372
目的 探究在初产妇分娩中施行导乐陪伴分娩联合分娩球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我院 100 例初产妇分为对照组(50 例)和观察组(50 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导乐陪伴分娩联合分娩球 护理。对比两组疼痛情况、心理情况、产程、分娩方式、会阴撕裂发生率、宫颈裂伤发生率、新生儿 Apgar 评分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宫口开大 3cm、5~6cm、8~9cm 时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第一、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会阴撕裂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宫颈裂伤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 1min、5min 及 10min 新生儿 Apgar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初产妇分娩中施行导乐陪伴分娩联合分娩球护理有助于减轻 疼痛感,缩短产程,降低会阴撕裂发生率,且产妇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钳术与胎头吸引术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方法:对埃塞俄比亚阿达姆医院1999年3月-1999年9月使用产钳分娩(FD)与胎吸分娩(VE)的27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母儿的并发症分别为软组织损伤和头皮血肿,FD和VE组从出口到中位牵引产伤有明显的不同(P<0.01),对产妇的影响FD和VE组无明显差异(P>0.05),VE组对新生儿可引起更多的软组织损伤(P<0.05),结论:FD和VE仍是解决阴道分娩的重要手术,应正确掌握指征,熟练操作,以期降低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娩风险分级评分和分类分级管理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11年9月本院收治的6210例产妇,按照入院的单双月分为对照组3150例和实验组30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对分娩方式进行评估,并实施分娩护理,实验组采用分娩风险分级评分及分类分级管理,同时对产妇进行分娩风险告知,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产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顺产产程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应用分娩风险分级评分、分类分级管理和分娩风险告知,可以降低产妇的剖宫产率,缩短顺产产程,从而提高产房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Films containing 20% w/w chlorhexidine base (particle size 63-125 microm) in poly(epsilon-caprolactone), MW 35,000-45,000, were prepared by solvent evaporation and sections attached to the mesio-lingual and mesio-buccal surfaces of the lower first molar in healthy volunteers. Saliva (<1.5 microl) was collected on Periopaper and chlorhexidine concentrations measured by HPLC were typically higher in the area immediately adjacent to the tooth-bonded film sections and lower at more distant sites. Analysis of variance of chlorhexidine concentrations, adjacent to the film sections, showed concentr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on the buccal and lingual sides of the tooth and depended on the time of sampling (n=5, P<0.05).  相似文献   

17.
18.
19.
Home delivery     
Coombes R 《Nursing times》2002,98(48):40-41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介绍 孕妇, 32岁, 2008年12月5 日07:50孕妇因妊娠39周下腹阵痛步行入院.查体:身高148.1 cm, 怀孕前体重47.3 kg(整个孕期体重共增长12.9 kg), 孕1产0,妊娠39周,低危妊娠,生命体征平稳,5 min ~6 min宫缩1次,持续时间30 s,中等强度,有胎动,宫高38 cm,腹围95 cm,胎心音141/min,头先露,胎膜存,胎盘位置正常,阴道有少量血性分泌物,尿糖阴性,尿蛋白阴性,无水肿, 无负荷试验胎心监护结果是有反应型,继续观察宫缩、胎心音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