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2 毫秒
1.
126例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针吸细胞学检查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应用针吸细胞学检查法对各种乳腺肿块进行涂片监测126例。结果:确诊117例,占92.85%;可疑8例,占6.35%,假阴性1例,占0.795%。结论:针吸细胞学检查乳腺癌诊断率高,方法简便、迅速、安全,可代替术前活检。  相似文献   

2.
目的 针吸细胞学作为临床乳腺肿块定性诊断的方法,具有独特的实用价值,但存在假阴性病例。本文旨在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减少假阴性的发生。方法 本文对64例经手术病理组织学证实的针吸细胞学检查乳腺肿物的病例进行细胞学与组织学对比观察。结果 恶性肿瘤56例,细胞学检查确诊36例,可疑12例,符合率85.7%,假阴性8例,占14.3%。良性肿瘤8例,无假阳性。结论 乳腺癌针吸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与其组织学类型有关,但技术因素是影响针吸细胞学诊断阳性率的主要因素,其中包括:抽吸技术、涂片技术及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3.
200例乳腺癌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表明,细胞学阳性144例,占总数的72%;高度可疑30例,占15%;假阴性26例,占13%。对可能影响细胞学检查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乳腺癌块的大小及组织学分型和穿刺者的经验及技术是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正确掌握针吸细胞学检查技术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针吸引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总结528例乳腺肿块行针吸细胞检查166例,与其肿块的切除病理对照结果相比较。结果该组166例中恶性94例,良性72例。针吸的假阴性率8.5%,去除未吸出上皮细胞的4例后,纠正假阴性率4.3%,假阳性率2.8%,其敏感性为91.5%,特异性为97.2%,阳性的可预示性为97.7%。结论细针吸引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块晟恶性的鉴别上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尤其对鉴别乳腺癌和浆细胞性乳腺炎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方法:针吸细胞学检查193例乳腺肿块获得病理证实者122例。结果:乳腺癌33例,良性病变89例。结论:乳腺癌针吸细胞学诊断准确率为91%,良性疾患为92%。  相似文献   

6.
乳腺肿块63例可疑癌的针吸细胞学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乳腺肿块细针针吸细胞学(FNAC)检查中可疑癌的诊断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 总结1115例乳腺肿块FNAC检查中63例可疑癌的诊断标准及特点。结果 1115例乳腺肿块FNAC检查中,有328例获病理组织学对照,FNAC总正确率96.3%,总误诊率3.7%,假阴性率4.8%,潜在假阳性率1.7%。63例可疑癌占乳腺肿块的5.7%(63/l115),正确率96.8%(6l/63),误诊率3.2%(2/63)。结论 FNAC对可疑乳腺癌有较高确诊率。63例可疑癌中大多数为乳腺癌,良性病变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FNAC)的可靠性与局限性。方法对照分析750例乳腺肿块患者的FNAC涂片细胞学结果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520例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为97.1%,230例良性病变诊断的特异性为98.3%,总准确率为97.6%;假阴性率为2,9%,潜在假阳性率为1.7%,无一例假阳性,总误诊率为2.5%。结论FNAC检查结果可靠性强;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病理组织学确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科2004年至2007年187例乳腺肿物穿刺标本,以术后大体病理检查为对照,对本组中出现的假阳性、假阴性以及可疑癌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87例病例中。经细胞学穿刺涂片诊断良性病变98例,乳腺癌75例,4例可疑癌。经术后活检病理诊断:98例良性病变中3例为恶性,假阴性率占3.1%。75例乳腺癌中2例为假阳性占2.7%。4例可疑癌病例中3例为恶性,1例为乳腺增生症伴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结论细针吸取活检细胞学检查是一种创伤小、简便、经济的检查手段,对乳腺肿块初步诊断有极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132例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诊断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32例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诊断,并与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相对比。结果针吸细胞学检查良性病变101例,乳腺癌31例,其中肯定为癌者29例,疑为癌2例,阳性率为93.9%,假阴性诊断2例,占6.1%,无假阳性报告。结论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在乳腺肿块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乳腺肿块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0ml7号针头一次性注射器针吸乳腺肿块4384例,其中1100例有病理组织学诊断对照。结果:细针吸取细胞学阳性确诊率92.26%,假阳性率0.27%;阴性确诊率99.19%。结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乳腺肿块准确性较高,10ml7号针头一次性注射器取材对组织损伤极小,一次取材成功率98.49%,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该院接受救治的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共115例,以数据随机法为依据分成两组:治疗组(n=61例,施以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常规组(n=54例,施以普通手术方法治疗),对两组在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96.72%、手术时间(27.8±3.4)min、术后切口瘢痕评分(4.5±1.2)分、乳房外观满意评分(1.5±0.4)分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有效率79.63%、手术时间(38.4±2.4)min、术后切口瘢痕评分(6.9±0.8)分、乳房外观满意评分(4.2±1.3)分(P﹤0.05)。手术时间、术后切口瘢痕评分、乳房外观满意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79.63%(P﹤0.05)。结论在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治疗中,对其施以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有助于提升其临床疗效,缩减临床手术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邵建斌 《中外医疗》2014,(16):40-40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乳腺增生伴癌变的效果。方法首先将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65例乳腺增生伴癌变的可能患者,分别进行病理诊断和分型,观察其临床特点;其次,对适于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病情分别选择不同的术式治疗,并进行术中冰冻病理切片鉴定;最后通过术后随访,了解治疗效果。结果乳腺增生伴癌患者具有纤维化、纤维腺病和囊肿等特点;术后随访1-3年,有5例患者出现新的乳腺增生块,复发率为7.69%。结论乳腺增生伴癌患者具有特定的临床病症,唯有进行正确的病理诊断、选择合适的术式,才能提高乳腺增生病的治愈率,并预防疾病复发和乳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林晰瑜  包国安 《河北医学》2009,15(7):813-8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在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彩色多普勒诊断且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女性患者124例,总结分析其声像特征、诊断准确率等。结果:本组经病理证实良性肿块99例,乳腺癌25例。超声准确诊断107例,诊断符合率为86.29%,误诊率13.71%。本组肿块大小为120mm×90mm×70mm-11mm×13mm×14mm。良性肿块的边界比较清晰,形态规整,可有包膜;恶性肿块则边界形态不规则,皮下组织层次模糊。彩色多普勒表现为良性肿块无血流或可见周边点状血流,恶性肿块可见穿支血流。恶性肿块组在ESV、R I方面明显高于良性肿块组,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在乳腺肿块的诊断中具有较大的价值,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4.
超声医师对于“乳腺增生症”的诊断应谨慎。乳腺增生症是女性乳腺的常见病。由于增生病变组织形态学改变复杂多样,因此命名繁多,国际上统一将这类疾病称为良性乳腺病(benignbreastdisease,BBD),是乳腺正常发育和退化过程中的失常(aberrationofnormaldevelopmentandinvolution,ANDI)。临床上关心的是BBD中发展成乳腺癌的危险有多少。也就是说,临床医生建议有乳腺增生症状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主要目的是排除乳腺癌。现在超声诊断乳腺增生症的部分标准主观随意性较大,缺乏必要的病理支持。所以超声医师的首要任务是除外乳腺是否有占位性病变,以及病变的良恶性,尽量少下乳腺增生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系统观察乳腺增生大鼠及针刺治疗后乳腺组织形态学变化过程,探讨针刺对乳腺增生病的疗效与作用机理,为临床针刺治疗乳腺增生提供可靠的形态学依据。方法将40只健康雌性大白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A空白对照组、B模型组、C自愈组和D针刺治疗组。除A组外均采用饶氏造模方法建立乳腺增生模型。B、C两组大鼠于第26 d开始每日抓拿一次,不作任何治疗;D组大鼠在第26 d开始针刺治疗。治疗30 d后处死大鼠,游标卡尺观测乳房形态大小后,采集乳腺组织标本,分别固定后染色,光镜下观察其结构的病理变化。结果镜下结构显示造模成功,细胞结构改变明显;针刺治疗组乳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轻于模型组,趋近于空白对照组。结论针刺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有抑制作用,说明针刺对乳腺增生病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超声诊断,分析乳腺囊性增生病与乳腺癌的相互关系。[方法]从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乳腺病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乳腺囊性增生病及200例单纯性乳腺小叶增生病病例,通过超声诊断观察病变部位的二维声像特征、血流特点及血流阻力指数,以此作为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依据,病例诊断经手术病理检查或细胞学穿刺活检证实,对比分析两者出现乳腺癌的几率,以此判断乳腺囊性增生病是否为诱发乳腺癌的高危因素。[结果]200例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中检出乳腺癌11例,占5.5%(11/200);200例单纯性乳腺小叶增生病患者中检出乳腺癌2例,占1%(2/200);两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比单纯性乳腺小叶增生病患者发生乳腺癌的几率高,前者是诱发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7.
Fifty two cases of tuberculosis of the breast encountered over a 15 year period and accounting for 3% of all breast lesions are reported. The classic presentation was a breast lump with associated sinus in 39%, isolated breast lump in 23%, sinus without lump in 12%, and tender nodularity in 23% of the patients. Associated axillary lymphadenopathy was found in 41%. Diagnosis was confirmed by 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or histology in all the cases and antitubercular therapy formed the mainstay of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乳腺1号方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2例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给予自拟乳腺1号方内服外敷,对照组给予乳块消片口服。两组均30 d为1疗程,连服3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雌二醇(E2)、垂体催乳素(PRL)水平下降,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乳腺1号方内服外敷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正常腺体及肿瘤组织在常规T1WII及GRET1WII序列MRI图像质量。方法回顾分析68例已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的常规T1WII和GRET1WII序列MRI图像,将ROI分别置于癌灶及正常腺体,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常规T1WII及GRET1WII图像中癌灶和正常腺体的信噪比(SNR)和对噪比(CNR)值的变化。结果常规T1WII及GRET1WII序列癌灶的SNR(61.81±7.91和56.42±8.24)与正常腺体SNR(26.41±2.36和28.91±3.11)以及图像CNR(-6.78±1.53和-6.96±1.3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癌灶SNR=0.18,P正常腺体SNR=0.86,PCNR=0.34)。结论常规T1WII和GRET1WII序列MRI图像有同样的信噪比、对噪比,故在MRI乳腺检查时,可以省略常规TIW,从而缩短扫描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疾病再次手术的原因与治疗方法。方法对因乳腺良性疾病进行第2次手术的32例患者原因、病理结果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2例中,临床以疼痛、局部肿块为主诉者24例(75.O%);乳头溢液7例(21.9%);肿块合并乳头溢液1例(3.1%)。病理诊断:乳腺增生或囊性增生17例(53.1%);纤维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各5例;炎症、乳腺癌各2例;结核1例。结果32例全部手术成功。根据病理结果对良性复发病例行病变局部切除或行单纯乳房切除;确诊为恶性者行乳腺癌根治术。结论乳腺增生或囊性增生、纤维腺瘤是造成乳腺良性疾病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由于乳腺增生可以癌变,故局部切除加长期随访对乳腺良性疾病的治疗和乳腺癌早期切除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