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METRX手术系统对 2 3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显微内窥镜下行手术减压 ,以ODI(oswestrydisabilityindex)(Version 2 0 )评分法对患者术前及术后 9个月评分 ,并综合满意度评估。结果 :术前ODI评分平均71 32± 18 6 2 ,术后平均 39 84± 17 38,Wilcoxon秩和检验手术前后ODI评分差异显著 ,手术综合满意程度 :优 11例 ,良 6例 ,可 3例 ,差 0例 ,优良率 85 %。结论 :显微内窥镜下手术减压可以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但应注意适应证的选择 ,微创下难以处理时应中转为常规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2.
作者设计交叉开窗潜行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42例,其中L_(4~5)椎管狭窄18例,L_(4~5)、L_5~S_1椎管狭窄12例,L_5~S_1椎管狭窄12例。手术扩大椎管4~5mm。术后随访42例,随访时间2~6年,平均2年8个月,优39例、良2例、可1例。作者详细介绍了手术设计,同时对该手术的适应证、操作要点及其优点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显微内窥镜下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相似文献   

4.
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在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下有限化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方法:选取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例,在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下行椎管有限减压。咬除病变间隙上位椎板下缘、肥厚的黄韧带和下位椎板上缘,摘除突出椎间盘髓核,松解神经根粘连,侧隐窝减压,必要时切除部分关节突。结果:应用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迟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行椎管有限减压87例,减压彻底。82例得到随访,优良串92.7%,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单纯腰椎间盘膨出或突出、黄韧带肥厚和小关节增生引起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是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下椎管有限减压的适应证。满意的手术效果取决于:病人选择适当,术中操作精细,减压彻底。  相似文献   

5.
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腰椎管扩大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传统术式是广泛的后部结构切除椎管扩大。这种传统术式因减压彻底 ,近期疗效尚好。但广泛的后部结构切除可导致腰椎不稳 ,并易引起医源性椎管狭窄。鉴于此 ,作者自 1994年起采用保留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棘突的有限椎板切除腰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12 1例 ,随访 3年以上者 5 5例 ,疗效满意。临床资料  5 5例中男 9例 ,女 6例。 30~ 40岁 6例 ,41~ 5 0岁 11例 ,5 1岁以上 38例。病程最长 6年 ,最短 3个月 ,平均 2年 3个月。单纯腰椎管狭窄症 18例 ,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37例 ,其中L4/ 5椎间盘突出 14例 ,…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显微内窥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双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03-2012-06对186例双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分别采用显微内窥镜开窗减压手术和传统开放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内窥镜减压组95例,开放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组91例,对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及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内窥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均较开放组少(P<0.05),术后并发症少,两组术后ODI及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显微内窥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双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较开放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并取得与开放手术相似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为临床常见病。传统的减压方法为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而广泛地切除腰椎后结构可能导致腰椎失稳。近年来 ,倾向避免传统的椎板切除减压 ,而行有限减压、尽量保留脊柱后部结构。自 1994年以来 ,我院选择性的采用“重建腰椎后结构椎管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3 9例 ,其中随访 12个月以上的 16例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 本组 16例中 ,男 10例 ,女 6例。年龄 3 5~ 5 6岁 ,平均 48.6岁。病史 4.5~ 12年。16例患者均行腰椎X线、脊髓造影检查 :12例行 CT检查 ;所有患者均有腿部神经根损伤症…  相似文献   

8.
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腰椎管狭窄的减压治疗是一个疗效满意的手术,可提高伤残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否在椎管减压的同时考虑融合治疗,仍存在较多争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隙潜行减压治疗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7年4月至2009年2月应用经椎板间隙潜行减压治疗中央型腰椎管狭窄患者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59~77岁,平均为(66.3±2.1)岁。所有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间歇性跛行和腰骶部疼痛。单纯腰痛合并间歇跛行的中央椎管狭窄24例,腰痛合并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存在下肢根性分布感觉、运动障碍的神经根管狭窄8例。手术需减压节段1~3节(1.6±0.8节),其中单纯L4减压4例,L5减压17例,L4~L5减压9例,L3~L5减压2例。采用目测视觉类比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疗效评分。结果随访12~22个月,平均14.6个月。其中随访时间大于等于6个月者32例,术后1个月、术后1年腿痛VAS和ODI均明显低于术前(P〈0.01)。结论采用经椎板间隙潜行减压是治疗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简单、安全和有效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有限减压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5月至2011年6月,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有限减压治疗下腰椎管狭窄症36例,通过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与末次随访时进行Oswestry功能指数比较以确定手术疗效,记录所有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35~140min,平均65rain;术中出血30~280mL,平均120mL。随访时间6~45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3次Oswestry功能指数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O.01)。结论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有限减压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创伤小,恢复快,减压充分,对腰椎后柱结构破坏小,同时可以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对腰椎管狭窄症较理想的手术方法,自1995年3月~1999年3月,我们在棘间入路法[1]的基础上,将整块切除的棘突—韧带复合组织原位回植,我们称之为改良棘间入路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58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58例,男37例,女21例,年龄38~67岁,平均52.6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6年8个月,平均3年5个月。1.2 影像学检查 本组病例分别经CT、MRI、脊髓造影等检查,病变部位:L4~525例,L5~S119例,L4~S18例,L3~54例,L3~S12例。单纯椎管狭窄41例,合并椎间盘突出17例。1.3 手术方法 采用后正中切口,保持棘…  相似文献   

12.
腰椎管狭窄症既往手术治疗主要是椎管减压术式,我们在椎管彻底减压的基础上行病变脊柱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132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经椎板间隙切除黄韧带、部分椎板和关节突,充分减压硬膜囊和神经根。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75ml,全部病例镜下完成手术,出现并发症7例,占5.3%,其中硬脊膜损伤5例,硬膜外血肿1例,椎间盘炎1例。平均随访13.5个月,疗效参考Nakai标准,优97例(73.5%),良23例(17.4%),可7(例5.3%),差5例(3.8%)。结论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能够充分减压,并能维持腰椎稳定,术后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5.
采用KS-I型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92例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和适应证。方法:采用KS-I型后路椎间盘镜进行单侧“开窗”、双侧“开窗”、多阶段局部“开窗”减压术等。术中通过“C”形臂X线机或摄侧位X线片定位,于后正中做l-3个长约1.5cm互不相连的小切口,逐级扩张后直入工作通道管,钻除部分椎板,置入内窥镜,于电视监视器下显露并清除椎板、增生内聚的关节突、肥厚的黄韧带及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彻底解除其对硬脊膜、神经根的压迫。结果:本组共治疗腰椎管狭窄症92例,平均随访7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优77例,良9例,可l例,差2例。优良率为96.6%(86/89)。3例转为开放式手术。结论:本术式在保证神经充分减压的前提下,可减少创伤.保持脊柱的稳定性。本方法适用于单节段或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及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椎板切除膜的形成和脊柱稳定性的破坏是腰椎管狭窄症手术的难题,因此在临床上大多不主张行全椎板切除术。我们2000年至2003年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31例,优良率达90.3%,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38~75岁,平均46.3岁,病程1.5~20年,平均4.2年。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过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术前作腰椎正侧位片及腰椎CT或MRI检查。L3、4间隙2例,L4、5间隙9例,L5S1间隙16例,L4、5及L5S1间隙4例。其中中央型椎管狭窄21例,一侧椎管伴神经根管狭窄10例。患者均有典型的间歇性跛行表现。下腰部伴一…  相似文献   

17.
腰椎全板减压术后顽固下腰痛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分析腰椎全板切除术后残留下腰痛的原因,指导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6~2000年作者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69例获得5年以上随访的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使用日本骨科学会(JOA)标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和下腰痛程度进行评分,根据手术前后下腰痛程度的变化将病例分为无残存下腰痛(lowbackpain,LBP)组和残存LBP组,针对术前的临床和影像学参数,使用软件包SPSS13.0进行对数回归分析,确定术后残存下腰痛的临床预测因素,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两组间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腰椎前突角、腰椎活动度和手术减压范围与术后残存下腰痛密切相关。残存LBP组患者术前腰椎生理前突和活动度分别为(22.27°±3.12°)和(22.91°±2.31°),显著低于无残存LBP组患者的腰椎前突和活动度(37.23°±2.19°)和(31.66°±1.52°),P值分别为0.000和0.002;而残存LBP组的减压节段(2.77±0.19节)明显高于无残存LBP组(1.70±0.10节),P值为0.000。[结论]对于术前腰椎前突减小,腰椎活动度下降的椎管狭窄症患者单纯施行多节段的腰椎全板减压容易导致术后顽固性下腰痛的出现,应引起作者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单纯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疗效观察,方法 椎板切除并部分关节突切除(双侧(50%)尤其注意保留剩余关节突,保证神经根走行空间。结果 本组共治疗96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2-5年随访,72例完成随访表。16例失访,8例死亡。术后1年内有3例进行了补救手术(因感染)没有其它补救手术。其中1例因深部感染而手术。另2例因浅表感染手术,手术效果;65人没有或有轻微疼痛,69人对于术治疗过程满意或比较满意。术后4年,96例病人不需再次手术,结论 单纯腰椎管减压术对于治疗稳定的,典型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脊柱生物力学结构破坏少,手术时间短,早期下地,不易复发等优点。统计学显示,腰椎管狭窄的相关因素如脊柱侧弯,减压节段数量切除术等与术后结果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谢小庆 《中国骨伤》1999,12(1):37-37
我院对28例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保留棘突及部分椎板节段性扩大减压术治疗,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45~68岁。病程2~15年。2.症状与体征:所有病例均有反复腰痛,渐出现单侧或双侧下肢麻木疼痛,有典型的间歇性跛行2...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与优点。方法 借助冷光源及其他自制器械用小切口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结果 手术 5 2例 ,平均随访 2 3年 ,根据JOA评定标准 ,优 4 8例 (92 3% ) ,良 3例 (5 8% ) ,可 1例 (1 9% )。结论 用小切口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恢复快、疗效好、对脊柱结构破坏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