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目的设计合成全新三环苦参酯类前药衍生物,旨在改善其体内药动学行为。方法以苦参碱为原料,经碱水解开环、羧基成酯、12N-苄基取代、甲酯还原得到三环苦参醇母体化合物。采用两种前药制备策略,合成11个酯类前药和2个含有二硫键的前药化合物。选用SD大鼠测定化合物的口服药动学(PK)参数。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全新结构的三环苦参酯类前药,其结构经HR-MS、~1H-NMR、~(13)C-NMR谱确证。药动学研究表明,不同类型前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均低于原药,cLogP值在合理范围内(0~4)的原药可能不适合使用前药策略来改善其药动学行为。  相似文献   

2.
苦参碱(Matrine)是中药苦参的主要成分之一,为了研究苦参碱的药动学与药效学的关系,本文采用荧光熄灭法对苦参中苦参减在家兔体内血药浓度进行24h监测,求出系列药动学参数,实验表明:苦参碱在免体内的Ka为0.6317h-1,t1/2(a)为1.6148h,t1/2(β)为13.38h,K21为0.3512h-1,K12为0.06651h-1AVC为9.4509μg·h/ml。  相似文献   

3.
复方苦参注射液4种生物碱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LC-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的质量浓度,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在大鼠体内药动学过程及其参数。方法在血浆样品中加入内标,采用氯仿提取处理,以甲醇-0.2mL.L-1甲酸水溶液-10mmol.L-1NH4Ac水溶液(85∶7.5∶7.5)为流动相;VP-ODS柱分离,检测健康大鼠iv 2g.kg-1复方苦参注射液后12h内血浆样品中4种生物碱的质量浓度,用DAS 2.0药动学程序处理4种生物碱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结果静注复方苦参注射液后,4种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符合二室开放模型,Cmax与原药液中质量浓度比例基本相符,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AUC(0-∞)较为相近;苦参碱和槐果碱K12分别约为K21的2倍多,氧化槐果碱为3倍多,氧化苦参碱二者基本相近;表观分布容积顺序为槐果碱>氧化槐果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氧化苦参碱t1/2β最短;苦参碱和槐果碱MRT(0-∞)较大,氧化苦参碱最小。结论氧化苦参碱部分代谢为苦参碱而增加了后者的血药浓度;氧化苦参碱主要分布在血液,消除最快,而其他3种生物碱会分布到组织;苦参碱、槐果碱和氧化槐果碱从中央室转运到周边室较为迅速,而氧化苦参碱转运速度相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苦参碱不同剂量给药后苦参碱在大鼠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在唾液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大鼠静脉注射苦参碱注射液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参碱在血液、唾液中的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MULTI97V10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苦参碱不同剂量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高、中、低剂量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2.38h,AUC=203.0g·h·L^-1,Ve=675.3mL,CL=190.6L·h^-1。t1/2=1.39h,AUC=70.7g·h·L^-1,Vc=489.4mL,CL=243.3L·h^-1;t1/2=1.66h,AUC=41.85g·h·L^-1,Ve=500.2mL,CL=208.4L·h^-1。结论通过高、中、低剂量及相应的AUC对比,可知苦参碱中、低剂量给药后在体内呈线性药动学消除过程,高剂量给药后呈非线性药动学消除过程,中、低剂量给药后,苦参碱腮腺中唾液药物浓度与血液药物浓度有一定相关性,可以考虑利用腮腺唾液代替血液进行苦参碱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苦参凝胶的体外释放度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川  李志浩  李鹏 《医药导报》2010,29(9):1209-1210
[摘要]目的探讨苦参凝胶的体外释放度,并建立其体外释放度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体外溶出度实验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苦参碱为指标,考察苦参碱栓和苦参凝胶中苦参碱的累积溶出度。结果苦参凝胶在30 min时释药累积溶出量可达27%,能持续>12 h释药,释放过程以对数正态分布模型拟合最佳。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可用于苦参凝胶体外释药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氧化苦参碱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保护心、肝、肺、肾、脑、血管作用,对心脏有正性肌力、负性频率、抗心律失常作用,还有升高白细胞,平喘,抗溃疡,抗纤维化以及镇静、催眠、镇痛等中枢神经药理作用,也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菌、抗病毒、抗炎等药理作用。氧化苦参碱是一种亲水性很强的弱碱性药物,易被代谢成苦参碱,尤其在口服给药时可被看做为苦参碱的前药。通过综述氧化苦参碱药动学参数、体内过程,总结氧化苦参碱的药动学研究进展,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清热养心颗粒中氧化苦参碱在正常及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小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及其与药效作用的相关性。方法:以柯萨奇病毒B3(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为研究对象,UHPLC-MS/MS检测小鼠血清中氧化苦参碱浓度,比较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体内药动学差异。同时,采用酶标仪测定各时间点血清中LDH、CK及IL-2活性,绘制药-效曲线。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清热养心颗粒中氧化苦参碱在模型组小鼠血清中血药浓度高,消除速度慢,生物利用度高,血清中氧化苦参碱浓度与其抗病毒性心肌炎作用有关,能够降低LDH、CK水平,抑制IL-2的释放。结论:清热养心颗粒可减轻病毒性心肌炎导致的心肌损伤,其药效学与氧化苦参碱药动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配合临床化疗,研究苦参碱及中药黄芪协同升高白细胞的作用。方法 从中药苦参中提取苦参碱,佐以黄芪,制成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实验小白鼠、家兔造成白细胞减少症,进行升白作用的观察。结果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实验家兔、小白鼠有一定的升白作用,能促进细胞在体外的生长和延长细胞寿命,临床有效率为90.9%。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有一定升白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9.
苦参碱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保护心、肝、肺、肾、脑、血管作用,对心脏有正性肌力、负性频率、抗心律失常作用,还有升高白细胞,平喘,抗溃疡,抗肝纤维化以及镇静、催眠、镇痛等中枢神经药理作用,也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菌、抗病毒、抗炎等药理作用。其中抗肿瘤、心血管保护和治疗病毒性肺炎的药理作用的研究比较深入,希望生产企业开发苦参碱的这些新适应症。苦参碱是一种亲水性的弱碱性药物,易透过生物膜,口服和经皮给药易吸收和分布,约50%原型苦参碱经尿排泄。通过综述苦参碱药动学参数、体内过程,总结苦参碱的药动学研究进展,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推荐将苦参碱试用于病毒性肺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苦参-黄柏药对的提取工艺,为治疗肛肠疾病的新药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苦参总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含量、盐酸小檗碱含量、总黄酮含量及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系数,结合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研究苦参-黄柏药对的最佳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 苦参-黄柏药对的最优提取工艺为以12倍量58%乙醇浸泡30 min后提取2次,每次120 min。验证实验结果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88%。结论 所得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为苦参-黄柏药对的进一步应用与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同步测定经皮给药制剂在皮肤、血液中药动学的方法,研究苦参碱凝胶在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 应用经体外和体内回收率校正建立的基于微透析探针的皮肤血液双位点同步微透析系统,通过在皮肤和颈静脉植入探针,在大鼠腹部脱毛部位给予苦参碱凝胶,连续收集探针中12 h的透析液,并采用LC-MS微量检测技术测定探针透析液中的药物浓度。结果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双位点同步微透析药动学评价系统,大鼠皮肤给予苦参碱凝胶后,皮肤中的药物浓度、AUC值、半衰期均显著高于血液中药物浓度。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微透析结合LC-MS的取样及检测技术为经皮给药制剂的药动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2.
氧化苦参碱在乙肝患者体内的药动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注射液在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药动学。方法:8例乙型肝炎患者和10名健康志愿者分别予氧化苦参碱注射液400mg,im,用HPLC分析法测定人血浆中的氧化苦参碱浓度。结果:肌注氧化苦参碱后其体内过程符合药动学二室模型,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_((1/2)(K_a))(7.2±4.0),(4.6±2.0)min;T_((1/2)(α))(24.9±13.3),(29.8±13.8)min; T_((1/2)(β))(141.8±22.5),(133.3±19.1)min;t_(max)(23.8±12.2).(19.0±5.4)min;c_(max)(6.80±1.48),(7.09±0.88)mg·L~(-1);F(c)(41.96±11.00),(43.64±12.40)L;AUC(847.18±137.89),(934.49±159.06)mg·L~(-1)·min;CL_((s))(0.48±0.07),(0.44±0.07)L·min~(-1)。经统计学处理,2组药动学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氧化苦参碱在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苦参总碱片是由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经渗漉法提取,精制而得的苦参总碱浸膏,再加入适宜的辅料制剂而成。苦参总碱中含多种生物碱,主要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另外还含有羟基苦参碱、去氧苦参碱、安那吉碱、N-甲基金雀花碱等及多种黄酮类。苦参总碱具有抗心率失常,增加冠脉流量,保护心肌缺血、增加心肌收缩力、降血脂、抗肝炎、抗肿瘤、防止白细胞减少、抗辐射、抗过敏、镇痛平喘、祛痰等作用。本文就苦参总碱片的抗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作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苦参生物碱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苦参生物碱的药效学及药动学研究进展,为临床合理应用该类药物和创制有关新药提供参数。主要以国内发表的有关论文为材料,重点介绍苦参生物碱的抗病毒性肝炎和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苦参生物碱是一很有潜力的抗癌新药。  相似文献   

15.
苦参类生物碱的分析方法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苦参类生物碱主要有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氧化槐果碱等.它们广泛存在于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苦豆子S.Alopecuroides L.及广豆根S.Sub prostrata Chun et T.Chen中,具有抗炎、抗肿瘤、镇痛、抗心律失常、平喘、镇咳、杀菌等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在研究和使用苦参类生物碱的过程中,进一步发现了其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和临床功能.是一类很有前途的药物。本文就苦参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氧化苦参碱凝胶的体外经皮渗透影响因素,并对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Valia-Chien 双室扩散池,以大鼠离体皮肤为渗透屏障,HPLC测定氧化苦参碱浓度,以药物累积渗透量为指标,对药物及渗透促进剂的浓度进行筛选。结果 氧化苦参碱经皮凝胶的最优处方12 h累积渗透量为(18.094±1.253)mg·cm-2,大鼠静注与经皮给药的血浆药动学研究表明,经皮给药的AUC(0-t)是注射给药的1.9倍(P<0.01)。结论 氧化苦参碱凝胶的经皮吸收能力良好,能长时间持续释放药物,有望成为新的给药剂型。  相似文献   

17.
复方苦参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复方苦参注射液主要由苦参、自土苓等药物组成,苦参的主要成分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苦参总黄酮等对心率失常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还具有明显的升白作用.对各种因素引起的自细胞减少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郭永辉  杨德智  龚宁波  吕扬 《河北医药》2010,32(24):3438-3440
目的研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技术(DSC),建立中药活性成分苦参碱化学样品纯度的新检测分析方法。方法针对苦参碱化学样品,考察了溶剂残留、炉体气氛、升温速率、称样量四个因素对差示扫描量热法检测结果的影响;优化并确定了最佳检测条件,测定了苦参碱化学样品的纯度值;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建立的方法及检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本研究建立的差示扫描量热法进行苦参碱样品纯度检测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最佳实验条件为升温速率4.0K/min,称样量为2.5mg~3.7mg,炉内气体为静态空气,经检测获得苦参碱样品的化学纯度值为99.818%;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苦参碱样品化学纯度值为99.825%。结论利用建立的差热扫描量热分析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苦参碱化学纯度,论文研究为苦参碱纯度测定提供了一种新分析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氧化苦参碱注射液的人体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是从豆科槐属植物苦豆子及苦参根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种双稠哌啶衍生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它有强心、抗心率失常、抗炎抗肿瘤等作用^[1,2]纠。近年来它还被用于治疗乙型肝炎,取得良好的效果。氧化苦参碱在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已有报道^[3-5],但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尚未见报道。本实验用反相离子对HPLC法测定了人血浆中的氧化苦参碱浓度,并对氧化苦参碱注射液进行了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测定苦参药材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上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及可行性。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药苦参药材中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且对该实验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等方面进行实验考察。结果得出样品苦参中含有苦参碱平均含量为0.083%,相对标准偏差—RSD是1.79%;氧化苦参碱平均含量为2.28%,相对标准偏差—RSD是1.65%。并且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对苦参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进行含量测定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以及加样回收率。结论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苦参药材中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进行实验测定,实验操作简单,方便,准确度高,稳定性好,同时重复性也比较理想,在对中药苦参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面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