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为民  周朝晖  胡德昌  张顺财 《肝脏》2008,13(2):112-114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不同人群非输血所致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方法调查对象共1645人,其中吸毒者99人,医务人员411人,一般人群826人,义务献血人员309人;抽取血标本,并分离出血清测抗-HCV(EIA法)。结果人群HCV感染率吸毒者为38.4%(38/99),医务人员4.62%(19/411),一般人群0.98%(8/826),献血人员0.96%(3/309)。静脉吸毒者HCV感染率60.8%(31/51),明显高于非静脉吸毒者的14.6%(7/48)(P〈0.01);静脉吸毒者中,共用针头者为86.7%,高于非共用针头者的50%(P〈0.01)。齿科工作者HCV感染率为10.4%(11/106),明显高于其他医务人员的2.62%(8/305)。齿科工作者分属4个单位,其感染率分别为3.3%(1/30)、0(0/17)、14.6%(7/48)、27.3%(3/11)。一般人群成人HCV感染率1.57%(7/446),高于少儿的0.27%(1/370)。结论上海地区非输血所致HCV感染以吸毒人群最高,其次为齿科医务人员,一般人群和献血员很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栓塞的诊治情况,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1992—2002年收治的39例肺栓塞病人的临床情况,并对死亡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本组病例9例好转(23.08%),21例痊愈(53.85%)。治疗总有效率76.92%,在9例死亡病人中:(1)应用华法林/肝素者死亡率为3/22(13.64%),未应用华法林/肝素者(含手术)死亡率为6/17(35.29%);(2)直接由心内科治疗者死亡率为3/16(18.75%),而由外院转入者或由其他科转入者的死亡率为6/23(26.09%)。(3)合并有其他疾病者死亡率为7/25(28%)。结论(1)气促/呼吸困难、胸痛、呼吸心跳增快均为非特异性体征;(2)ECT肺灌注/通气扫描在该疾病的诊断中有重要作用;(3)及早诊断、专科治疗和及时使用华法林/肝素抗凝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北京市城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的控制现状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为进一步开展本地区的哮喘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由6个城区所在的6所大型教学医院完成。调查开始前对参与调查的医师进行集中统一培训。采用与患者面对面的调查方法。结果完成此次问卷调查的患者共527例,87.1%(459/527)的患者享受医疗保障体系。根据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的严重度分级标准,其中间歇状态、轻度持续、中度持续和重度持续的比例分别为19.2%(101/527),26.0%(137/527),36.8%(194/527)和18.0%(95/527)。19.5%(103/527)的患者在过去的一年中因疾病加重而住院,29.2%(154/527)的患者因疾病加重需要看急诊。在职上班者中,因疾病加重请假误工者为33.8%(76/225)。22例学生中休病假4例(18.2%)。参照获得哮喘最佳控制研究(GOAL)制定的完全控制和良好控制标准,完全控制率为25.2%(133/527),良好控制率为27.7%(146/527)。在过去的1年中进行肺功能随访的患者仅46.1%(243/527)。拥有峰流速仪者为23.1%(122/527),每日规律使用峰流速仪者仅6.1%(32/527)。患者每日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比例为59.6%(314/527)。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较前有明显提高。结论随着近年来对哮喘长期管理工作的重视以及哮喘规范化治疗的推广,哮喘总体控制水平有明显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也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检测胃粘膜幽门螺杆菌感染不同方法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适合临床使用的检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的方法.方法患有胃炎、消化性溃疡或恶性肿瘤的患者150例,其中男84例,女66例,年龄18岁~80岁,平均45岁.经内镜取胃窦粘膜3~4块,分别行病理切片染色法、尿素酶法(UT)及快速尿素酶法(RUT)检测和血清学HpIgG检测.结果血清HpIgG,UT,RUT病理WS染色法的Hp检出率分别为787%(118/150),487%(73/150),480%(72/150),580%(87/150).RUT的敏感性为828%,特异性为100%.RUT一点与二点取材的敏感性分别为864%和791%,无显著性差异.结论RUT的敏感性(828%)和特异性(100%)稳定,操作简单,价廉,适合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5.
221名存在代谢综合征(MS)风险者纳入研究。平均发现的MS组分数,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定义比中华糖尿病学会(CDS)定义略高(2.33us2.09,P〉0.05)。二者的诊断符合率为80%。女性的MS患病率,IDF定义(18/83)高于CDS定义(2/83)(P〈0.05);但男性的MS诊断率,CDS定义(18/138)高于IDF定义(7/138)(P〈0.05);血糖正常者诊断有MS的患病率,IDF定义(21/94,22%)高于CDS定义(10/97,10%)(P〈0.05)。CDS定义中有11例(12%)肥胖不达标者诊断MS。IDF不使用餐后血糖仅使MS漏诊6%。两种定义识别MS及其组分的能力基本相当;但与CDS定义相比,使用IDF定义能使患者群体发生以下几种漂移:从男性到女性,从糖代谢异常到脂代谢异常,从不肥胖到肥胖。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陕西省改炉改灶质量,为以后改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按照《陕西省防氟改灶验收办法(修订)》,每个项目县(区)随机抽查不少于40家改灶户,检查炉灶质量,统计改灶抽查符合率、炉体密闭率、排烟通畅率、炉灶正确使用率、居民对氟(砷)中毒危害知识知晓率(只限于卫生改灶)及炉灶损坏率(只限于扶贫改灶)。结果卫生改灶的地炉炉体密闭率为100%(117/117),排烟通畅率为98%(115/117);灶炉及成品回风炉的炉体密闭率与排烟通畅率均为100%(90/90、10110);炉灶正确使用率为67%(80/120);居民氟(砷)中毒知识知晓率为46%(75/163)。扶贫改灶的地炉炉体密闭率4年平均为92%(140/153),排烟通畅率平均为92%(140/153).随着年代的增加两率逐渐下降;灶炉的炉体密闭率和排烟通畅率总体水平(14/14)及各年度均为100%;炉灶使用3年以上损坏率为13%(6/45),炉灶损坏率随使用年限增加而升高。结论今后改灶工作应以成品回风炉为主.地炉为辅.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改灶后的维护与管理水平,巩固改灶成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分析深圳市龙华区居民的手机使用情况及其对视频督导管理的意愿。方法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12月在深圳市龙华区抽取3个调查点(龙华区慢性病防治中心、龙华区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住院部及龙华工业园区)进行调查,对465例(名)调查对象完成了问卷调查,其中调查对象包括疑似肺结核患者(134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75例)及工业园区参加调查的健康工人(256名)。收集并分析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手机使用情况、移动网络使用情况与结核病服药督导等数据。结果共发放问卷465份,剔除存在漏项或填写错误的问卷27份,最终纳入438份,问卷有效率为94.2%。调查对象中98.6%(432/438)拥有智能手机,95.2%(417/438)能通过手机上网,93.4%(409/438)使用微信,75.3%(330/438)随时保持手机连网。通过学历分组后发现,初中及以下学历组手机内存在≥16G的比率、手机能上网比率和使用微信的比率分别为63.2%(115/182)、91.2%(166/182)和88.5%(16]/182);高中学历组分别为75.2%(94/125)、97.6o//(122/125)和96.8%(121/125);大专及以上学历组分别为84.0%(110/131)、98.5%(129/131)和96.9%(127/131),各项比率有随着学历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χ2趋势 值分别为16.97、9.50、9.75,P值分别为〈0.01、0.002、0.002)。68.9%(302/438)的调查对象愿意选择视频服药的方式(通过每天录制服药视频而一次领取多天药物)。在提醒服药方面,77.4%(339/438)的调查对象愿意每天通过微信接收服药提醒信息,而仅有69.2%(303/438)的调查对象愿意接受漏服药时的电话通知提醒。结论深圳市龙华区绝大多数居民拥有具备肺结核督导管理功能的手机,且选择视频督导的意愿良好;对于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群,手机使用情况更适合开展视频督导;相比漏服药提醒电话,居民更愿意选择接收服药提醒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市不同区域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所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4种降糖药(国家基本降糖药:动物胰岛素、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和格列本脲口服普通剂型)的覆盖率及血糖达标情况。方法2011年1月至3月对北京市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苹果园、月坛、龙山和花乡社区)的904例T2DM患者进行现状问卷调查和抽血化验。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社区国家基本降糖药物的覆盖率。结果(1)4种国家基本降糖药物中二甲双胍普通剂型覆盖率最高,达40.5%(366/904),4个社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6,P〈0.05);龙山社区最高为48.6%(121/249),月坛社区最低为36.2%(75/207)。(2)格列吡嗪普通剂型覆盖率为3.1%(28/904),4个社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14,P〈0.05);花乡社区最高为14.3%(16/112),龙山社区最低为0。(3)格列本脲覆盖率0.6%(5/904),4个社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3,P〉0.05)。(4)动物胰岛素覆盖率0.2%(2/904);花乡社区为1.8%(2/112),其余3个社区均为0。(5)患者总体血糖达标率[糖化血红蛋白(HbAlc)〈7%]为33.2%(300/904),4个社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79,P〈0.05);月坛社区最高为55.1%(114/207),其次为苹果园社区33.0%(111/336)、龙山社区24.1%(60/249)、花乡社区13.4%(15/112)。结论北京市社区T2DM患者中,国家基本降糖药物使用覆盖率偏低,糖尿病患者总体血糖达标率不高,但较早实行社区医疗管理结合医院转诊模式的月坛和苹果园社区的血糖达标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收集2016—2017年惠州市结核病患者登记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惠州市多功能肺结核防治管理信息系统》(简称“《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析基于微信的《信息系统》使用前后的效果。使用《信息系统》前(2016年)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信息准确率为81.0%(4973/6140),使用《信息系统》后(2017年)为98.0%(5910/603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78,P〈0.05);使用《信息系统》前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信息1h到达率为56.0%(3438/6140),使用《信息系统》后为97.0%(5850/603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618,P〈0.05);使用《信息系统》前疑似肺结核患者追踪执行率为68.0%(41758/6140),使用《信息系统》后为97.0%(5850/603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205,P〈0.05);使用《信息系统》前肺结核患者管理通知单推送准确率为85.0%(2530/2977),使用《信息系统》后为99.0%(2640/26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74,P〈0.05);使用《信息系统》前肺结核患者管理通知单1h到达率为55.1%(1637/2977),使用《信息系统》后为98.0%(2614/26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506,P〈0.05)。基于微信的《信息系统》在结核病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肺结核追踪、肺结核患者推送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胶体金CWSAg-DIPSTICK在检测日本血吸虫病中的应用。方法:以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g)、尾蚴抗原(CeAg)为诊断抗原,采用胶体金CWSAg-DIPSTICK对325例血吸虫病人(其中急性血吸虫病28例,慢性血吸虫病297例),79例肝吸虫病人,157例囊虫病人,184例旋毛虫病人,165例肝炎病人,481例肺结核病人,876例普通就诊者以及518例正常人的临床应用与国内几种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比较试验。结果:胶体金CWSAg-DIPSTICK操作时间为2-5min,阳性检出率为(97.31%-100%)。其中慢性血吸虫病97.31%(289/297),急性血吸虫病100%(28/28);交叉反应率为0.62%-4.89%,其中,肺吸虫病1.96%(3/153),肝吸虫病1.33%(1/75),囊虫病0.64%(3/153),旋毛虫病4.89%(9/184),肝炎1.21%(2/165),结核病0.62%(3/481);假阳性率为0.19%-1.25%,其中,寄生虫病特检门诊普通就诊者1.25%(11/876)、正常人0.19%(1/518)。结论:胶体金日本血吸虫病快速诊断试纸具有特异性较强,操作简便,反应快速,敏感性较高,假阳性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云南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死亡报告的临床表现和死因,为HIV感染者的关怀提供参考。方法:用EPI软件进行资料的输入和数据处理。结果:(1)报告死亡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在616例HIV感染死亡者中,354例具有死亡报告中所列的主要症状,进行性体重下降上95.2%(337/354),持续发热占72.3%(256/354),持续腹泻占51.1%(181/354)。(3)在290例具有次要临床表现的HIV感染死亡者中,持续性咳嗽者79.3%(230/290),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占25.2%(73/290),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占19.3%(56/290),全身多形性皮疹占12.1%(35/290)。(4)在106例具有特殊临床表现的HIV感染死亡者中,结核病占54.7%(58/106),神经系统病变占44.3%(47/106)。此外,报告的HIV感染死亡者,一般情况较差,具有乏力,纳差,极度消瘦乃至恶病质,占死亡者报告的占87.4%(188/215)。(5)艾滋病(AIDS)和疑似AIDS是HIV感染的主要死因,占57.8%(356/616);吸毒过量占20.6%(127/616),艾滋病相关综合征(ARC)和非疾病因素(自杀、意外伤害和打架)分别占了6.0%(37/616)和6.3%(39/616);1.5%(9/616)死于疟疾,注射假毒品和引产,有63.3%(390/616)的HIV感染者在诊断HIV感染或AIDS时已经死亡。81.1%(353/435)的HIV感染者死于家中,4.65(20/435)死于医院,14.3%(62/435)死于其它地方。还有181例死亡地点不详。结论:云南省HIV感染者的死亡呈逐年上升趋势,HIV感染者急需得到医疗和翔服务。开展抗病毒治疗和控制HIV感染者的各种机会性感染,加强健康教育和减少毒品危害,加强对HIV感染者的社会和家庭关怀,加强基层对HIV/AIDS的识别诊断能力,早发现和早治疗是降低HIV/AIDS病死率,提高感染者生命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动脉内溶栓治疗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血管再通率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动脉内溶栓治疗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168例。根据溶栓药物分为尿激酶组122例,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组46例,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分析闭塞大脑中动脉再通率,采用Moil分级标准评价血管再通程度,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患者预后。结果①尿激酶组:血管完全再通占37.7%(46/122);部分再通占46.7%(57/122);未通占15.6%(19/122),溶栓后脑出血占6.6%(8/122);预后恢复良好为51.6%(63/122),轻度残障22.1%(27/122)重度残障19.7(24/122),植物状态0.8%(1/122),死亡5.7%(7/122)。②rt—PA组:血管完全再通占41%(19/46);部分再通占52%(24/46);未通占6%(3/46),出血6%(3/46),恢复良好54%(25/46),轻度残障24%(11/46),重度残障15%(7/46),植物状态2%(1/46),死亡4%(2/46)。两组血管再通率、出血率及其G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内溶栓可有助于再通完全闭塞的大脑中动脉和改善患者预后。尿激酶和rt—PA溶栓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13.
花椒挥发油乳霜剂治疗蠕形螨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花椒挥发油乳霜剂治疗蠕形螨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单盲,平行对照试验方法。分别选择螨性痤疮,酒渣鼻,脱发患者各100,60,45例,随机分为试验与对照组,分别涂抹花椒挥发油乳霜剂和新肤螨灵霜,早晚各1次,连续6周。结果 试验组治疗痤疮,酒渣鼻,脱发的有效率分别为100%(50/50),100%(30/30)和78.3%(18/23),对照组分别为96%(48/50),100%(30/30)和72.7%(16/22),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的治愈率分别是54%(27/50),40%(12/30),8.7%(2/23)和36%(18/50),40%(12/30),0(0/22);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试验和对照组的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0和2.86%。结论 花椒挥发油乳霜剂治疗蠕形螨病无毒高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安全性。方法91例老年(≥65岁)CAP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予莫西沙星静脉滴注,疗程10d;B组予莫西沙星静脉滴注,疗程共5d;C组予莫西沙星序贯治疗,疗程共5d。结果①A组、B组和C组痊愈率分别为68.8%(22/32)、66.7%(20/30)和62.1%(18/29),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6%(29/32)、90.0%(27/30)和82.8%(24/29),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4.6%(11/13)、85.7%(12/14)和76.9%(10/13);这三个指标中,A、B、C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A、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3/31)、6.7%(2/30)和6.9%(2/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星短程序贯治疗老年CAP效果、安全性与莫西沙星短程、传统疗程静脉治疗相似。  相似文献   

15.
性病性生殖器溃疡的病因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性病门诊中以生殖器溃疡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和病因。方法 取生殖器溃疡处分泌物进行涂片、培养、荧光定量PCR、暗视野显微镜和血清学检查,同时检测梅毒螺旋体(TP)、单纯疱疹病毒(HSV)、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杜克雷嗜血杆菌(HD)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结果 在181例病人中,梅毒48例,生殖器疱疹32例、尖锐湿疣9例,分别占26.52%(48/181)、17.68%(32/181)、4.97%(9/181)和0.55%(1/181)。其中梅毒合并生殖器疱疹6例,占3.31%(6/181),合并尖锐湿疣1例,占0.55%(1/181),合并HIV感染1例,占0.55%(1/181);生殖器疱疹合并尖锐湿疣4例,占2.21%(4/181);念珠菌6例,占3.31%(6/181),合并梅毒2例,占1.10%(2/181);细菌7例,占3.87%(7/181),合并梅毒4例,占2.21%(4/181);未发现软下疳。79例未检出病原体,占43.65%(79/181)。结论 在性病门诊中,生殖器溃疡性疾病的病因以梅毒和生殖器疱疹为主,其次是尖锐湿疣,且存在混合性感染。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中草药复方合无环鸟苷治疗乙肝40例,其中慢性迁延性肝炎6例,HBV-DNA转阴率76.9%(20/206)、HBsAg转阴率38.5%(10/26)、抗-HBs转阳率30.8%(8/26)、HBeAg转阴率84.6%(22/26)、抗-HBc转阳率76.9%(20/26)、抗-HBc转阴率26.9%(7/26)、肝功能恢复显效率100%(26/26);无症状HBV携带者14例,NBV-DNA转阴率64.4%(9/14)、HBsAg转阴率28.6%(4/14)、抗-HBs转阳率28.6%(4/14)、HBeAg转阴率71.4%(10/14)、抗-HBe转阳率57.1%(8/14)、抗-HBc转阴率21.4%(4/14)、肝功能恢复显效率100%(14/14)。临床实践证明,治疗乙肝运用中西医结合,从病机着手,整体出发,筛选出高效或超高效中草药组方,以免疫调节为重点,注意多环调节和双向调整,保持机体的阴阳、气血平衡,可取得较好稳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对72例经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细菌计数≥10^5/ml,确诊为UTI的DN病人的临床特点与细菌学进行分析。结果:72例DN并UTI病人中有症状者14例,占19.44%(14/72),有典型膀胱刺激征(尿急、尿频、尿痛)者仅5例,(6.94%),9例临床表现均不典型。其余58例无任何临床症状仅为无症状性菌尿(ASP),占80.55%,(58/72)。UTI的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81.33%,大肠埃希氏菌为优势菌株,占50.67%(38/75),其次为变形杆菌9.33%(7/75),枸橼酸杆菌5.34%(4/75),肺炎克雷白氏杆菌9.33%(7/75)。球菌占16.00%(12/75),其中肠球菌8.00%(6/75),表皮葡萄球菌4.00%(3/75)。白色念珠菌2.67%(2/75)。大肠埃希氏菌对氨苄青霉素、头孢唑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等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结论:DN并UTI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以无症状性菌尿(ASP)为多见。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是泡球蚴病重要流行区。1991年起对西藏、四川、青海三省(区)11个县的调查结果,其中5县查到该病自然宿主.流行区均系海拔近4000m的纯牧区。终末宿主赤狐寄生多房棘球绦虫的感染率为57.1%(12/21),藏狐为59.1%(13/22),犬11.5%(12/104)-26.4%(14/53)。成虫寄生数量从12条至20000余条不等,同时在两只藏狐肠内查见近10000条形态变异的虫体。中间宿主黑唇鼠兔寄生泡球蚴的感染率为3.5%(4/113)-9.4%(24/256),灰尾兔为6.7%(5/75)。其中,藏狐与灰尾免为自然宿主新纪录。此外,大牲畜亦查见泡球蚴感染,其中牦牛0%(0/1033)-8.6%(66/766),绵羊0%(0/1193)-7.5%(3/40),猪3.1%(1/32)。但在牲畜内脏的泡球蚴发育不全,囊泡胚层细胞核稀少,无育囊与原头蚴,均属不育囊。  相似文献   

19.
大肠肿瘤癌基因蛋白产物同步检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大肠肿瘤连续切片组织同步进行了C-myc.Pan-ras和P53三种癌基因蛋白产物的检测,结果显示:癌基因myc,ras和P53阳性表达率在结肠腺瘤分别为61、1%(44/72)、37.5%(27/72和5.6%(4/72),大肠泉癌分别为72.9%(51/70)、51.4%(36/70)和40.0%(28/70),而正常粘膜则分别为28.0%(7/25)、4.0%(1/25)和0。印戒细胞仅有  相似文献   

20.
为对比研究链激酶(SK)与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疗效与安全性,将70例发病12小时内入院的AMI患者,随机分为SK150万U/30分钟加速静脉溶栓组(4例)及UK200万U/30分钟静脉溶栓组(30例)。根据临床血管再通指标判断SK加速静脉溶栓组血管再通率为77.5%(31/40),其中发病6小时内溶栓者再通率为89.3%(25/28)。而UK组再通率为56.7%(17/30),其中发病6小时内溶栓者再通率为65%(13/20)。轻度出血、低血压、过敏反应等副作用的发生率,SK加速溶栓组分别为12.5%(5/40),7.5%(3/40),2.5%(1/40);而UK溶栓组分别为13.3%(4/30),3.3%(1/30),6.7%(2/30)。急性期5周病死率SK组为2.5%(1/40)、UK组为6.7%(2/30)。对比研究结果表明:SK150万U/30分钟的加速静脉溶栓与UK200万U/30分钟的静脉溶栓治疗AMI是安全的。但SK加速溶栓的疗效优于UK溶栓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