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阵发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常常会发展成为持续性房颤,其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时间越晚,转复的难度越大[1-2].1995年,Wijffels等[3]验证了房颤本身能引起心房电生理机制改变的假说,并提出房颤引起房颤(AF begets AF)的理论.自此,AF时心房的重构过程成为AF研究的热点,但AF时心房重构的具体机制仍不明确.现就microRNA与AF的心房重构过程的关系做一综述,以期对以后的研究有启迪.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伴永久性心房颤动(PAF)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心房组织中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基因表达的改变,探讨心房纤维化程度对PAF行射频消融治疗疗效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将40例风心病伴PAF(≥6个月)行瓣膜手术及同期心内直视射频消融术患者作为实验组,均于术中获取左心耳组织约100mg,术后3个月、6个月按时随访;并根据术后6个月的随访结果分为AF消除组及AF未消除组,同期选择仅行瓣膜手术的风心病窦性心律患者10例获取左心耳作为窦性心律组。采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对心房组织中Ⅰ型和Ⅲ型胶原容量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Ⅰ,CVF-I,CVF-Ⅲ)进行半定量分析,确定心房纤维化程度;以β肌动蛋白为内参照基因,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心房组织纤维化过程中的关键因子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各组临床基线值一致,术后6个月随访结束时,40例AF患者有28例归为AF消除组,12例归为AF未消除组。(1)与窦性心律组比较,AF未消除组和AF消除组患者心房组织TGF-β1的mRNA表达、CVF-Ⅰ及CVF-Ⅰ/CVF-Ⅲ比值均显著增加(F=6.487,P=0.003;F=3.711,P=0.032;F=3.697,P=0.032)。且AF未消除组较AF消除组心房组织TGF-β1的mRNA表达、CVF-Ⅰ及CVF-Ⅰ/CVF-Ⅲ比值也明显增加(t=4.372,P=0.043;t=4.603,P=0.038;t=4.776,P=0.035),而CVF-Ⅲ在3组之间无明显改变(P0.05);(2)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恢复窦性心律的患者中,左心房功能未恢复者心房组织TGF-β1mRNA表达水平较左心房功能恢复者明显增高(t=5.570,P=0.027);(3)相关分析发现心房组织TGF-β1mRNA表达水平与CVF-Ⅰ及左心房直径均呈正相关(r=0.786,P0.05;r=0.85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心房组织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CVF-I及左心房直径是影响瓣膜手术同期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AF未消除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风湿性心脏病PAF患者心房组织的纤维化程度可能与外科射频消融治疗后窦性心律的恢复、维持及心房功能的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心房结构重构是心房颤动基质的一个重要特点,能够产生纤维化和改变心房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心房纤维化的准确机制还未阐明,但近年来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我们介绍了目前对心房纤维化作为心房颤动基质的认识和其内在的机制,揭示两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互联系,从而为临床上进一步认识心房颤动和指导心房颤动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房颤时人心房肌细胞动作电位变化及迷走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对离体人心房肌动作电位(AP)及有效不应期(ERP)的影响.方法 选择2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11例合并房颤者为房额组(AF),9例窦性心律者为对照组(SR),术中取右心耳组织,采用玻璃微电极技术,检测两组患者静息膜电位(RMP),动作电位复极达90%的时程(APD90),动作电位复极达50%的时程(APD50)及不同起搏频率下APD90的变化,同时观察给予Ach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Ach灌注前,AF组与SR组间RMP( 63.70±3.00) mV比(54.70 ±2.19) mV、APD90 (312.60±11.92) ms比(406.30±14.61) ms、APD50( 177.30±14.05) ms比(218.50±15.10) 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h灌注后,AF与SR两组间RMP(67.8±2.0) mV比(61.4±1.8) mV、APD90 (263.60±13.38) ms比(316.20±15.40) ms、APD50( 173.60±16.82) ms 比(217.60±15.16) 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灌注前自身比较,两组RMP显著增高、APD90显著缩短(P<0.05).APD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AF组患者,其APD90缩短程度( △APD90,%)较SR组小(P<0.05).结论 房颤时存在心房组织APD缩短,频率适应性降低等电重构,它促进了房颤的维持.Ach可加重重构作用,但在慢性房颤中这种作用减弱.这种改变可能是机体对抗房颤的一种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5.
心房颤动中心房重构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心房颤动时心房重构是心房颤动发生和维持的中心环节,主要包括心房电重构和心房结构重构,然而心房颤动中心房重构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防治心房颤动新的策略取决于对心房重构机制更好地理解。对心房重构进行相应的药物干预可能是治疗心房颤动的新靶点。目前针对心房重构的药物治疗在动物试验及临床研究中均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对该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尽管近年来在AF管理和预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AF仍有很高的发病率,导致患者反复住院,影响其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迄今为止,AF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多种复杂的机制参与了AF的发生与持续。目前,有大量证据显示炎症与AF密切相关,炎症可能通过影响心脏的电重构和结构重构,参与了AF的发生与持续。本文对炎症与AF相关性证据以及AF的抗炎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 E)在脂代谢中起核心作用,载脂蛋白E不仅作为重要角色参与脂代谢,也同时会影响骨代谢。现阶段多种研究表明,骨质疏松与脂代谢异常是受各种原因影响的代谢性疾病,二者关系紧密,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变化,常导致骨代谢与脂代谢紊乱,同时雌激素水平也被证实对Apo E有较大影响。国内外学者多将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与脂代谢异常的着重点放于Apo E,集中研究Apo E对骨代谢与脂代谢的调节作用。骨代谢与脂代谢的异常在我国中老年妇女人群中出现率极高,且往往伴随发生。骨质疏松对中老年妇女的日常生活,甚至生命安全皆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整理载脂蛋白E对骨代谢以及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影响的现阶段研究,进一步对其相关性制作综述。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AF)是临床最为常见复杂的心律失常,明显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1-2],因此研究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房颤发生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房组织电生理特性及结构的改变方面.我们以400次/min频率快速起搏犬左心耳诱发房颤,通过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8周房颤期间,P波平均时限(PT)、P波离散度(Pd)和左心房内径(LAD)时间依赖相关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二尖瓣病变心房肌氧化应激特点及其与心房颤动(AF)的关系.方法 24例二尖瓣病变者,其中二尖瓣狭窄(MS)和二尖瓣关闭不全(MR)各12例(窦性心律各6例,AF各6例).术中切取部分左心耳组织,4例意外死亡者作为对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价3-硝基酪氨酸(3-nitrotyrosine,3-NT)表达.比色法检测心肌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MM isoenzyme of creatine kinase,CK-MM)、肌球蛋白ATP酶活性.Western blotting评价心肌CK-MM含量及CK-MM中3-NT的表达.结果 所有病人心房肌3-NT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AF者表达高于窦性心律者(P<0.05),MS者表达高于MR者(P<0.05).病人心肌CK、CK-MM活力均降低(P<0.05),CK活力与心房肌3-NT表达呈负相关(r=-0.382,P<0.05),CK-MM活力与其3-NT表达亦成负相关(r=-0.446,P<0.05).结论 二尖瓣病变者心房肌氧化应激反应明显升高,MS者心房肌氧化应激反应高于MR者.心房肌氧化应激与AF的持续存在有关.CK和CK-NN中酪氨酸硝基化可以降低其活力.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心房颤动(atria l fibrillation,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能引起多种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增加。AF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心房内多个折返环形成有关,对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AF,迷宫手术通过在心房壁上的切割和缝合,阻断折返环的形成,是外科治疗AF经典、有效的方法,但操作复杂、费时,创伤大。应用冷冻、射频、微波等各种能源的消融手术,避免了切割和缝合,简化了迷宫手术方法,效果良好,但何种方法更为有效尚无定论。改进各种消融设备和技术以提高消融手术径路的连续性和透壁性,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消融手术的治疗效果,提高窦性心律的永久恢复率。  相似文献   

11.
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常见的快速性室上型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RHD)合并AF病程长,多为持续性AF和慢性AF,是内科治疗容易复发原因之一.目前AF的微创外科治疗较引人注目,射频消融(radiofrquency ablation,RFA)是其中研究热点之一[1].我们在瓣膜置换术中心内直视应用美国Atricure公司产双极射频消融系统行改良迷宫术射频消融治疗RHD合并AF,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以中心性肥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脂代谢异常、高血压为主要特征,以胰岛素抵抗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以合并出现多种代谢性疾病为临床特点的一组严重影响健康的临床症候群。  相似文献   

13.
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微波消融治疗心房纤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房纤颤(AF)是心脏瓣膜疾病最常合并的心律失常之一,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的病人中,AF的发生率可达40%~60%,且术后仍为AF的发生率可高达80.09%.心内直视手术病例,药物、冷冻、手术前后介入及附加迷宫手术(MAZE手术)治疗AF疗效差别较大.心内直视手术同期采用微波消融治疗AF,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2003年5月至2005年5月,我们在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微波消融治疗合并的AF 82例,早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网膜素-1是一种新型脂肪细胞因子,广泛表达于血管基质细胞、间皮细胞、气道杯状细胞等。近年来,在许多组织和器官中发现了网膜素-1的特殊功能。值得注意的是,网膜素-1在脂代谢相关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研究结果显示,网膜素-1在胰岛素抵抗、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和脂质代谢等的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其具体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进一步研究网膜素-1在脂代谢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机制至关重要。现对网膜素-1及其在脂代谢相关疾病中的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脂代谢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代谢综合征是一个多症候群的综合征,绝经后女性发病率增加,男女性有不同的发病规律。绝经后女性高卵泡刺激素似乎是代谢综合征的保护因素,但是相关临床和机制研究不足,且对代谢综合征各病理状态作用存在矛盾。高卵泡刺激素不利于血脂代谢,在激素补充治疗过程中血脂改善程度和卵泡刺激素下降幅度有关。本文就绝经后女性卵泡刺激素水平和代谢综合征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心房纤颤(AF)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患病率高达27%,合并AF的ESRD患者卒中的年发生率约为5%。血液透析(HD)患者治疗中与AF相关的中风风险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挑战。目前,合并AF的ESRD患者的抗凝治疗大多是基于观察性研究。这些研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相矛盾的,就预防卒中而言,没有明确维生素K拮抗剂具有优于未抗凝治疗的优点,反而指出HD患者的抗凝治疗可能增加了出血风险。同时,大多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的随机试验中未包括HD患者。因此,在HD患者中也没有明确证据可支持DOAC的疗效和安全性。本文就HD患者的房颤患病率与卒中风险的关系以及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和窦性心律患者右心房单个心肌细胞超极化激活电流(If)密度及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HCN)通道表达的变化.方法 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25例房颤患者和16例窦性心律患者右心耳单个心房肌细胞If的变化,并用Westernblot法检测两组患者右心耳组织HCN通道的表达水平.结果 相同激活电位时,房颤组患者右心耳单个心房肌细胞If电流密度明显大于窦性心律组,且随电位增加激活更快,尤其在-70 mV时,房颤组和窦性心律组If电流密度分别为(-43.74±2.87)和(-26.81 ±1.41)pA/pF,此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房颤组HCN2、HCN4通道表达水平分别为0.44±0.20和0.53±0.20,与窦性心律组的0.23±0.13和0.36 ±0.18比较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 心房组织If电流密度增大及HCN通道表达上调参与了心房电重构,在房颤发生和维持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旁路术后血浆胆汁酸浓度的变化及其对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41例行腹腔镜胃旁路术的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术前及术后1年BMI、糖脂代谢参数、血浆胆汁酸浓度。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BMI、糖脂代谢参数、血浆胆汁酸浓度有显著改变。相关性分析得出,术后胆汁酸的变化与糖脂代谢参数的变化显著相关。结论:腹腔镜胃旁路术后患者糖脂代谢的改善可能与血浆胆汁酸浓度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早期新发心房颤动(AF)的相关因素。方法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行单纯CABG的患者649例,按照术后是否出现AF分为两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新发AF的相关因素。结果CABG术后新发AF共52例(8.0%),其中44例(84.6%)出院时恢复窦性心律。术后新发AF患者中,年龄、心脏手术风险评估欧洲系统(EumSCORE)标准评分、高手术风险比例、左心房直径和左冠状动脉优势型比例均高于无AF患者。年龄、左心房直径、射血分数、手术风险分层、左冠状动脉优势型和右冠状动脉旁路重建是CABG术后新发AF的相关因素;不停跳手术、术前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等与之无关。结论CABG术后新发AF受多因素共同影响;EumSCORE手术风险评估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术后新发AF;术中加强心肌保护和减少外科创伤可能是减少术后新发AF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临床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修桥  黄瑞鹏  李玉杰 《中国骨伤》2002,15(11):652-653
目的 评价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43例应用后路Luque、Dick、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椎体前缘高度变化、Cobb‘角的纠正程度及截瘫指数恢复程度相比较。结果 AF系统在改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的纠正程度及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均优于Luque、Dick。结论 AF系统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截瘫和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