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李立青  宋瑞华  赵春海  王晓玲 《医学综述》2014,20(20):3663-3664
基因组范围的研究在改变着对精神分裂症分子遗传学的认识。罕见的拷贝数变异(主要是缺失和突变)和单核苷酸多态性一样与精神分裂症相关,有孤独症和双相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多基因遗传和遗传交叠的情况。随着遗传积累和大量系统生物学工具的运用,最终将描绘出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特性,发现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探究精神分裂症相关基因的遗传学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使得基因组范围内人们精神分裂症分子遗传学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根据原有的实验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若是同时患有孤独症和双相障碍等情况,那么这么患者很有可能存在多基因遗传和遗传交叠。本篇文章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系统生物学工具的运用,研究精神分裂症相关基因的遗传学特性,并根据实验的结论,发现精神分裂症在遗传过程中的种种现象,根据实际情况将研究的方法和模式不断地改进,从而给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一级亲属全血微量元素含量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等离子发光法测定了66例精神分裂症病人,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一级亲属,50全正常对照3组人群全血11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论微量元素的代谢异常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病理过程的表现,同时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过程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均表明精神分裂症是一类与遗传因素密切关联的疾病,但精神分裂症在人群中的遗传度因各国使用的诊断标准不同而各异。本研究将深入探讨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的作用及其遗传度的大小。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于1998.1~1998.12在西安精神卫生中心共收集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所有的入选对象均经该院两名或以上的主治医生根据中国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的修订版(CCMD-II-R,1995)作出明确诊断,同期在西京医院选择与病例年龄、性别、职业、居住地等相近的非精神病患者作为对照,共74例。二、方法 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流行病…  相似文献   

5.
在无锡地区20万人口框架内,按标准楷流行病学调查要求进行2%的精神分裂症抽样调查中,发现19例精神分裂症,其中3对6位患者系亲、子两代同患同种精神分裂症,其遗传相关率达31.58%,认为精神分裂症具有较高遗传倾向。  相似文献   

6.
在无锡地区20万人口框架内,按标准化流行病学调查要求进行2%的精神分裂症抽样调查中,发现19例精神分裂症,其中3对6位患者系亲、子两代同患同种精神分裂症,其遗传相关率达31.58%,认为精神分裂症具有较高遗传倾向。  相似文献   

7.
▲武汉市精神病医院副主任医师刘小林等研究证实,精神分裂患者第四成分某些基因别型与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易感性相关联,即免疫遗传等内在因素对该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遗传史等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00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对受试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1)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MMSE总得分低于男性。(2)同一年龄段不同性别的被试在总得分上无显著性差异,年龄越高,MMSE得分越低,认知功能越差。(3)同一学历不同性别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认知功能改变上无显著差异,受教育程度越低,MMSE得分越低,认知功能越差。(4)在各个年龄段上不同性别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记忆力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女性患者记忆力比男性好。在40~60岁这一年龄段,不同性别的被试在定向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男性定向力比女性强。(5)遗传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均与社会-心理-生物代谢因素有关,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在遗传和神经发育缺陷基础上产生的慢性、致残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异常较常见。自1960年以来,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肥胖等不良反应受到大家的关注,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糖异常则较少有报道,患者在治疗前的代谢状况未引起重视。糖尿病是世界各国成人的常见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一般认为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遗传、肥胖、饮食习惯、环境因素及感染等因素有关,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被阐明。  相似文献   

10.
皮肤纹理学作为遗传的指征已成为医学的一个重要工具。精神分裂症与遗传有关且具有一定皮纹异常。为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调查了男女患者各20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攻击行为是对其他个体带来身体与心理伤害的行为,暴力(violence)是攻击的极端形式,是给别人造成身体严重伤害甚至死亡的攻击行为.和其他精神疾病患者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更易发生暴力行为[1].有充分的证据表明精神分裂症和攻击行为均与遗传有关[2-3].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相关基因研究对其生物学机制的探索和临床干预有重要意义,现对相关基因研究进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 为了探讨遗传与环境因素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的作用,我们收集了精神分裂症12对双生子发病情况的资料,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文所收集的12对双生子精神分裂症中至少每对中有一个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双生子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是根据中华医学会(1984年)及DSM-Ⅲ残留型为标准.我们对卵性鉴定采用井上提出的  相似文献   

13.
冯斌  朱锐明 《浙江医学》1990,12(2):19-22
分析了1123例精神分裂症及5611名正常人出生季节的资料.发现有家族史的患者,尤其是有一级家族史的患者,与正常人比较,出生在春季的明显增多(P<0.01).讨论了精神分裂症与出生季节及遗传因素的关系.从优生学的观点提出,育龄妇女应避免在夏季受孕.  相似文献   

14.
报告有阳性家族史的2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家系调查结果,25例平均发病年龄为22.04±4.66岁,他们的一级和二级亲属的精神病患病率为42.4%,远高于一般群体。提示遗传基础可能是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亲代的个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亲代在个性上有无关系。方法 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对位受试者进行测查,所测结果采用计算机处理,得出各量表T分值,结果用t检验。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亲代在所有量表上经统计处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5),但两组与正常对照组在抑郁症、癌症、男子气与女子气、妄想狂、精神衰弱、精神分裂症量表上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前代均具有分裂样人格,提示两者在个性方面有一定的遗传联系,这种分裂样人格可能是导致精神分裂症发病的素质因素。  相似文献   

16.
多巴胺系统基因功能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临床综合征,大量生理学和病理学证据支持了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系统功能失调假说。家系分析、双生子和寄养子研究资料提示精神分裂症有明显的遗传背景,遗传度为60 %~80 %。分子遗传学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是一个复杂的遗传性疾病,可能是由多个基因之间  相似文献   

17.
遗传 1989;11(1):31。 自Murphy和Wyatt首先报告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小报MAO活性降低以来,许多学者从遗传角度对其进行研究,认为血小板MAO活性降低对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系代表了一种遗传素质或易感性。作者采用卵性鉴定准确性在98%以上的双生子法,对家住成都地区的22对单卵双生子和16对双卵双生子进行了血清MAO活性的遗传研究。血清MAO活性的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5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39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痊愈后5年内进行随访,并分析复发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5年复发率71.4%,回归分析发现家庭环境、治疗延误时间、依从性、遗传、年龄与复发的关系密切.结论:影响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家庭环境、依从性、遗传、治疗延误时间、年龄.  相似文献   

19.
早发和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行为学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早发和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用MMPI 量表对80 例早发性精神分裂症和79 例晚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早发组遗传倾向明显, 病前性格异常,冲动行为、思维障碍、情感淡漠等症状发生率高。晚发组女性明显多于男性,精神因素,幻觉、被害妄想、偏执观念、情绪障碍等症状突出。结论 早发和晚发性精神分裂症各有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亦有异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发家系性精神分裂症的家族遗传情况及高发家族史与其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8例高发家系性和50 例低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家系调查、临床对照分析和随访,将有关结果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高发家系性与低发性精神分裂症相比,其亲属患病率、患病病种集中程度以及发病年龄,起病诱因,阴性症状,复发率和预后等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结论:高发家族史与精神分裂症的一些临床特征和预后有关,分别以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可能存在不同的遗传背景,家族史可用作精神分裂症的一个分类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