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本院收治的127例CSDH临床资料及18例并发症的原因总结分析,其中钻孔引流术108例,微创锥颅穿刺引流术15例,开颅骨瓣血肿清除4例。【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18例,其中血肿复发5例,继发性颅内血肿7例,脑脊液漏2例,术后癫痫2例,张力性气颅1例,感染1例。【结论】颅骨钻孔引流是CSDH手术治疗的基本术式,术中和术后的正确咎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3):5392-5393
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行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手术患者共481例(一侧乳房算一个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发生并发症者46例,占9.5%,对其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防治措施。Mammotome微创旋切手术的481例患者中46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为术中或术后出血、皮肤青紫、皮肤损伤、肿块旋切处皮肤凹陷及疼痛。术中或术后出血18例,其中术中活动性出血并血肿6例,术后24 h内血肿8例,术后1~3 d血肿4例。皮肤青紫20例,皮肤损伤2例,发生在2009年本院开展该手术初期;肿块旋切处皮肤凹陷5例,术后单纯性疼痛1例。术中出血及血肿经注射器抽吸积血、压迫止血后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血肿行加压包扎并应用止血药或反复多次注入含利多卡因的生理盐水溶解血肿后将积血抽出;乳腺皮肤的青紫在1~3个月后均自行消退,不需要进一步处置;皮肤损伤予以可吸收缝合线美容缝合;皮肤凹陷术后1w余予以手法牵拉整复均基本恢复;手术患者均无明显肿块残留、乳房变形、术后感染及气胸病例。出血及血肿形成是Mammotome微创旋切术的主要并发症,通过经验的积累、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医师的配合、手术技巧的改善、术后旋切处局部的重点处理及术后积极的护理可有效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无框立体定向引导下高血压脑出血脑内血肿清除术后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对75例无框立体定向引导下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并发症观察及相应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发生并发症7例,其中中枢衰竭3例,术后血肿腔再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2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结论做好细致的并发症观察,充分的术前准备,做好脑疝、术后再出血及术后消化道出血和急性心肌梗死等并发症的预防是降低无框立体定向引导下脑内血肿清除术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后并发症原因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冲洗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总结我院2006~2009年用钻孔冲洗引流术(BHID)治疗CSDH患者218例,其中38例出现并发症,结合文献对并发症的防治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18例中死亡3例,2例昏迷出院,其余均痊愈出院,疗效满意。其中38例术后出现并发症,术后血肿复发22例,张力性气颅1例,脑挫裂伤3例,急性硬膜外血肿2例,急性硬膜下血肿2例,脑内血肿2例,癫痫发作6例。结论认识CSDH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早期采取相应措施对症处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CSDH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相应防治措施。方法:对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钻孔引流术后发生并发症的8例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血肿复发4例,张力性气颅1例,硬膜下积液1例,癫痫发作1例,心力衰竭1例。其中治愈7例,死亡1例,死于术后继发心衰。结论:只要合理掌握适应证,严格手术操作规范,重视术后治疗及护理,可以取得较理想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89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钻孔引流术治疗,并对术后并发症及防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14例,其中血肿复发4例,颅内积气3例,术中蛛网膜破损3例,血肿腔积液2例,术后癫痫2例。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治疗简单有效,但术后并发症较多应积极避免及防治。  相似文献   

7.
苏梅珍 《临床荟萃》2001,16(19):F003-F003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是治疗颅内血肿的一种安全、有效且创伤很小的先进方法。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气颅、穿刺针孔感染、穿刺道出血、呕吐、癫痫发作等 ,已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我院近 4年 13 0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中 ,发生并发症 4例 ,现将其处理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目的在于应用这项技术过程中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 临床资料13 0例颅内血肿行微创清除术患者 ,男 76例 ,女 5 4例 ,年龄 1~ 96岁。发生气颅 2例 ,穿刺点感染 1例 ,穿刺道出血 1例。2 并发症处理2 .1 气颅  2例均为男性患者。1例为脑室出血 ,分别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4月~2004年10月我科收治的8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术后17例严重并发症的形成原因,并总结其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 继发颅内血肿及灶性脑挫伤6例;血肿破入蛛网膜下腔2例;张力性气颅1例;脑脊液漏1例;血肿复发3例;癫痫4例。结论 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简单有效,治愈率高。本组分析术后严重并发症17例。分析探讨了其发生原因及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83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结果术后17例有严重并发症继发颅内血肿及灶性脑挫伤6例;血肿破入蛛网膜下腔2例;张力性气颅1例;脑脊液漏1例;血肿复发3例;癫痫4例。结论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简单有效,治愈率高。本组分析术后严重并发症17例。分析探讨其发生原因及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至2006年4月45例高血压患者行肾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后急性并发症及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45例共植入支架61枚,术后出现的急性并发症有迷走神经反射性亢进3例、肾动脉夹层2例、腹膜后血肿3例、穿刺部位血肿3例、肾动脉穿孔1例,远期并发症为再狭窄4例。结论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是提高肾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术后护理质量及发现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主要有:穿刺针偏离血肿中心5例、穿刺针针尾折断2例、再出血6例、癫痫1例、硬膜外血肿1例、颅内积气8例、钻颅伤口感染6例、颅内感染4例、脑脊液漏5例、血肿分隔引流不畅4例、低颅压2例、脑积水1例、拔除穿刺针时针尾断裂1例。结论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要有足够的认识,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精确定位,严格规范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38例。【结果】全部3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此方法均一次治愈,无并发症及死亡。【结论】此方法能提高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高龄老年人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人安置心脏永久起搏器的临床特点及并发症治疗。方法12例高龄老年患者,年龄80~96岁。心律失常类型分别为快-慢综合征6例,Ⅱ度Ⅱ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4例,窦性停搏2例。安置起搏器类型:DDDR 1例,DDD 5例,VVIR 4例,VVI 2例。结果(1)高龄老年患者心内膜阻抗增高。12例高龄老年患者心内膜阻抗870~1 460Ω。(2)3例85岁以上高龄老年患者术后1周后活动上肢导致起搏器囊袋内出血皮下血肿,发现后局部压迫和上肢制动,均自行吸收痊愈。(3)4例发生术中恶性心律失常。结论高龄老年人由于生理性衰老变化,在安置心脏永久起搏器的过程中及术后易发生手术并发症,临床治疗中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及其原因,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2月54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和护理资料。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9例(11例次),发生率为20.4%(11/54),其中电极脱位5例次(45.4%),囊袋积血3例次(27.3%),起搏器感知功能障碍2例次(18.2%),起搏器综合征1例次(9.1%);所有并发症经相应处理后,患者均恢复正常。结论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以电极脱位和囊袋积血为多见;熟悉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相关理论知识、术后密切观察和护理,对预防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苑欣  菅梅  陈琼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8,34(10):1490-149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稳定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瘘(AVF)并发症防治中的价值。方法 对101例血液透析患者的AVF行超声检查,以二维超声观察桡动脉、头静脉及吻合口有无扩张及狭窄,管腔内有无血栓、斑块,血管周围有无血肿等情况;以多普勒超声观察血管内血流方向、血流充盈及血流速度。结果 31例AVF可见不同类型并发症,其中并发头静脉血栓13例(13/31,41.93%),并发头静脉管腔狭窄7例(7/31,22.58%),并发头静脉瘤样扩张4例(4/31,12.90%),并发桡动脉硬化3例(3/31,9.68%),并发造瘘口旁血肿3例(3/31,9.68%),并发假性动脉瘤1例(1/31,3.23%)。13例AVF无法挽救而放弃;18例接受治疗,之后14例AVF并发症明显改善,4例因效果不佳而放弃原AVF通路;其中AVF并发头静脉单纯血栓治疗有效率为76.92%(10/13),AVF并发头静脉狭窄治疗有效率为14.28%(1/7),AVF并发内瘘血肿治疗有效率为100%(3/3)。结论 稳定血液透析患者的AVF常伴并发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造瘘血管进行常规监测可及时发现并发症,指导临床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内镜下外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66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3)。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显微镜下脑实质血肿清除术联合脑室钻孔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神经内镜辅助下脑实质和脑室内血肿清除术联合置管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血肿清除率、预后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颅内感染率和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3和7 d脑实质的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和7 d脑室内的血肿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预后良好率分别为69.69%和33.33%,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7.27%和45.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经内镜下外科手术治疗能够较好地清除脑室内血肿,降低颅内感染率、再出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肿碎吸术后应用大剂量尿激酶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2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行血肿碎吸术,抽吸血肿置管引流,有残余血肿的病人注入大剂量尿激酶,观察病人血肿清除、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以CT显示残余血肿量0~10ml为拔管标准,拔管时间为5~17天。本组随访90天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见。结论:血肿碎吸术后应用大剂量尿激酶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单、清除血肿彻底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CT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性研究肝移植术后各种并发症的CT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对2003~2005年3年之间资料完整的23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CT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所有肝移植术后患者均出现肝周积液、胸腔积液及右下肺肺炎及门静脉伴行影。肝梗死4例,局限性脾梗死1例,肝内血肿2例,腹膜后血肿1例,胆总管下段胆泥阻塞伴胆管扩张5例, 13例肝癌患者中肝移植术后单纯双肺转移3例,单纯移植肝转移1例, 多脏器转移8例,1例因术后循环衰竭而死亡。结论:双螺旋CT能清楚显示肝移植术后的并发症影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四肢浅表软组织血肿清除术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于湖州市中医院就诊的四肢浅表软组织血肿病例29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血肿清除术。对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进行超声检查,计算血肿体积减小率及减压效果,并对术后并发症及术前与术后的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术前超声示血肿体积为6.0~109.4 ml(中位数16.2 ml),术后1周血肿体积缩小至0.8~15.9 ml(中位数4.7 ml),体积减小率平均为(73.8±10.2)%,其中55.2%(16/29)为中度减压,44.8%(13/29)为完全减压,10.3%(3/29)达临床治愈。术后1个月血肿体积较术前进一步减小,体积减小率平均为(95.5±3.5)%,所有患者均获完全减压,其中93.1%(27/29)达临床治愈。术前NRS疼痛评分平均为(3.5±1.5)分,术后即刻为0~3分(中位数1分),术后1个月为0~1分(中位数0分)。术后1个月内部分患者出现肢体轻微麻木感(13.8%)、患肢肿胀感(20.7%),术后1个月后上述症状均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及皮肤坏死、患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结论高频超声引导下血肿清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是对现行治疗方法的有效补充,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