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广州市医生吸烟及控烟知识、态度、行为现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广州市医生吸烟和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开展医生戒烟活动、医生帮助吸烟者戒烟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询问调查抽中的广州市1级、2级和3级医院的一线临床医生。结果医生的总吸烟率17.3%,现吸烟率为15.2%,其中40~岁年龄段现吸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男性现吸烟率25.9%,女性无人吸烟,影响现吸烟率的主要是男性吸烟者;1、2级医院现吸烟率明显高于3级医院。80.4%的医生赞成医生应该为病人树立不吸烟榜样,52.7%的医生赞成或不反对医生应主动向病人提供戒烟服务,并希望了解更多吸烟和控烟有关知识。结论有必要在医生中开展吸烟和被动吸烟的危害、戒烟知识和方法培训,令医生自己减少吸烟,并使医生更主动地、为病人提供更专业的戒烟服务。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两市医生控烟态度及建议病人戒烟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四川省两市医生控烟态度及建议病人戒烟行为现状,分析医生建议病人戒烟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问卷调查两市1107名医生,描述其吸烟现状、控烟态度及参与行为;拟合多项logit模型探讨医生控烟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医生1107名,男性528人,女性579人。医生总吸烟率为16.9%,男性吸烟率为33.9%,女性吸烟率为1.4%,外科医生吸烟率(40.2%)高于其他科室,86.9%的医生赞成医生应该是不吸烟的榜样;67.5%的医生听说过戒烟药物,其中只有3.2%的医生给病人使用过戒烟药物;57.5%的医生经常建议病人戒烟。医生建议病人戒烟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医院类别、性别、医生自身吸烟状况以及职称。结论应对吸烟医生和不吸烟医生采取不同的策略提高其控烟能力,加强二三级医院的控烟执行力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成都市临床医生与吸烟的知识、态度、行为,为在医院开展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取8所1级医院、3所2级医院、4所3级医院的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613名临床医务人员,有效问卷612份,有效率为99.84%。男性330人,女性282人;1级医院181人,2级医院150人,3级医院281人。现在吸烟率为20.1%,95.12%的吸烟医生会在上班时吸烟,43.09%的吸烟医生会在病人面前吸烟。医生在接诊时,42.65%的医生常会询问病人吸烟情况,40.69%的医生在病人的疾病与吸烟相关时会询问病人的吸烟情况,而16.67%的医生很少询问病人的吸烟情况,当了解病人吸烟后,有74.12%的医生经常会建议病人戒烟或少吸,20.39%的医生有时会建议病人少吸烟或戒烟。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生的工作年限、所在科室、诊治病人量和戒烟知识评分是医生接诊时是否询问病人吸烟的影响因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对医生的健康教育和戒烟知识培训,并合理安排医疗资源,使医生有时间也有能力向病人传送控烟知识,提高其在临床提供戒烟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丰台区1182名医务人员吸烟及控烟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丰台区医务人员吸烟及控烟情况,为下一步开展医院控烟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丰台区一、二、三级医院各2家,再在被抽中的医院中以系统抽样的方式抽取1182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吸烟和戒烟情况、医院控烟情况。结果男性吸烟率为41.8%,女性吸烟率为0.8%,男性高于女性(P〈0.01)。男性中,医生的吸烟率为31.5%,后勤人员吸烟率为75.6%。不同文化程度者吸烟率不同,中专及以下者吸烟率最高,平均为13.6%,其中男性为69.2%,女性为1.7%。在吸烟者中,有54.0%的人曾经戒过烟,戒烟失败的主要原因为缺乏意志力,占50.0%。36.0%的医务人员不知道该如何戒烟,只有23.7%知道“五日戒烟法”,3.8%知道“安非他酮是尼古丁替代品”。结论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率高,控烟知识和技能较差,临床医务人员的控烟工作还面临着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5.
786名医务人员吸烟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伍艳明  林凯玲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6):1067-1068,1070
[目的]了解目前我院医务人员的吸烟状况及对参与控烟的态度,为创造无烟医院、为有针对性地对医务人员这一专业群体进行戒烟培训,提高其控烟意识,促使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参与控烟工作,推进全社会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吸烟状况调查表》于2005年1月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职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总吸烟率为19.85%,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率为53.88%,女性吸烟率为3.22%,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尤以41岁以上(69.36%)、医生(62.34%)和高级职称(45.54%)为主。[结论]采取相应的对策,使医务人员积极参与控烟活动,并劝阻他人吸烟,推广戒烟方法,这将会降低医务人员吸烟率,推进全社会的控烟工作.  相似文献   

6.
医院工作人员烟草相关问题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工作人员对吸烟及相关因素的知识、态度、行为,为进一步做好医院控烟及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不同科室300名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被抽取的人员中,临床科室人员占73%,医技科室占9%,行政科室占18%。被调查者有24人吸烟,吸烟率为8%,吸烟者烟龄长,吸烟量大,近期不打算戒烟者多。工作人员对烟草危害、吸烟引发的疾病及被动吸烟引发的疾病认识水平较高。被动吸烟比例较高,为48%。患者寻求医生帮助戒烟率为0。结论调查医院工作人员吸烟率低于社会人群,对烟草危害健康认识水平较高,自身被动吸烟率较高,说明对周围人吸烟的劝阻和自身健康保护意识欠缺。社会寻求医生帮助戒烟率低,大众对目前医院中开展的戒烟业务缺乏了解。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和掌握我区医生吸烟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开展创建无烟医院工作提供科学资料和依据。方法对医生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Epi 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医院医生现在吸烟率为30.1%,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5.8%,女性吸烟率为5.1%;有86.60%的医生认为医生应该为群众树立不吸烟的榜样;有69.40%的医生认为医务工作者应接受戒烟知识培训;统计分析显示女医生较男医生更倾向于向病人建议戒烟或少吸(P〈0.001)。结论应在医生中开展吸烟和被动吸烟的危害和戒烟知识、戒烟方法的培训,提高医生“控烟工作是公共卫生责任”的认识和为临床提供戒烟服务的能力是搞好西藏自治区控烟工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常州市医务人员吸烟和控烟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促进医务人员开展戒烟活动,提高其控烟意识,促使其在日常工作中帮助吸烟者戒烟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用统一设计的《吸烟现况调查表》对常州市一、二、三级医院的620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用EpiData3.1录人调查数据形成数据库,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χ^2检验、趋势检验等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常州市医务人员总吸烟率为27.58%。其中男性吸烟率为46.03%,女性为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2,P〈0.05)。医生在接诊时,有22.74%的医生从不或很少询问患者吸烟情况,33.71%的医生在患者疾病与吸烟相关时才询问;所调查医务人员中,如果知道患者吸烟,57.25%的医生会经常建议患者戒烟;医生吸烟率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有所上升(χ^2=18.512,P〈0.05);不同职称医生的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64,P〈0.05),其中高级职称的医生吸烟率最高为35.48%;不同科室的医生吸烟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28,P〈0.05),其中以外科医生吸烟率最高达45.73%;在医生的不同学历中以中专及中专以下学历医生的吸烟人数最多,吸烟率分别为37.50%、32.08%。结论应加强医生的健康教育和戒烟知识培训,减少医生的吸烟行为;采取相应的对策使医生有时间也有能力向患者传送控烟知识,提高其在临床提供戒烟服务的能力,进而推进全社会的控烟工作。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和平里医院职工吸烟状况及医护人员控烟能力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北京市和平里医院职工与吸烟有关的知识、态度、行为以及医护人员控烟技能和参与控烟工作的态度。方法采用㈣设计的医务人员控烟能力调查表和自行设计的职工行为危险因素调查表对医院职工进行调查。结果男性吸烟率为58.2%,女性1.7%,职工对吸烟具体危害健康的知识知晓率较低,88.1%的医护人员认为应该帮助吸烟人戒烟,实际有41.0%的医护人员为吸烟人提供了戒烟的帮助。结论医院应提高医务人员及全院职工对吸烟危害健康的认识,提高医护人员控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医生吸烟行为及控烟知识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医生的吸烟行为和烟草控制知识现状,为在医生中实施控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杭州市、台州市及云和县165家医疗机构1272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2.25%的医院有禁烟规定;医生总吸烟率为23.05%,现在吸烟率为19.27%,男性高于女性;8种吸烟相关疾病的知晓率为63.88%,6种被动吸烟相关疾病的知晓率为75.04%;82.55%的医生会主动询问病人的吸烟情况,2.25%的医生给病人使用过戒烟药物,22.56%的医生参加过戒烟方法培训;多因素分析显示,医生吸烟行为的相关因素有性别(OR=26.98),外科工作(OR=1.58),10年以上医院工作经验(OR=1.99),对吸烟成瘾是一种慢性疾病的认识(OR=0.62)。结论医生的烟草相关知识掌握相对不足,应当进一步加强医生控烟知识和技能的健康教育和培训。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泰安市中心医院所有工作人员吸烟情况,为下一步开展医院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院在职2000名职工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吸烟情况,吸烟的危害,戒烟的技巧,控烟知识等。结果男性吸烟率43.9%,女性吸烟率0.7%,平均吸烟率17.0%,男性高于女性,P〈0.01;男性中医生的吸烟率30.67%,后勤人员吸烟率73.2%;不同文化程度者吸烟率不同,中专及以下者吸烟率最高68.8%。在吸烟者中,戒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意志力,占48.1%。结论医院职工男性吸烟率高,文化程度低者吸烟率高,控烟知识和技能差,建议做好男性职工的戒烟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解龙岩市医生吸烟状况、知识和态度以及帮助吸烟者戒烟等情况,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两家二级医院,对117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医生现吸烟率23.5%,女医生无吸烟者。86.3%的医生知道病人吸烟时会建议其戒烟。仍有1/5认为可以在家里的任何地方吸烟。不足1/4接受过戒烟药物和戒断症状处理等培训。[结论]龙岩市两家二级医院医生吸烟率仍偏高,且控烟培训率较低,控烟能力一般。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前后北京市崇文区医务人员吸烟状况及其控烟态度和行为的改变情况,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在北京市崇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辖区医院中,选择4家医院作为干预组,进行为期1年的控烟健康教育,另外选择4家医院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吸烟状况、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共调查3093人,干预后共调查3172人。干预后,干预组在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具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对吸烟导致肺癌、气管炎和冠心病的知晓率达到了85%以上,大部分控烟知识点的知晓率能够达到50%以上;态度上,97.8%的干预组调查对象认为“医生应主动宣讲吸烟的危害及戒烟知识”,行为上,接受过戒烟培训的比例由31.8%升高到77.1%;吸烟率由18.9%下降到10.9%。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改变医务人员的吸烟行为、控烟理念及态度,降低医务人员吸烟率,从而推进全社会的控烟工作。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医生吸烟相关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天津市医生吸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及其控烟服务的提供情况,为开展针对性的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不同级别医院的1000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中国控烟办公室统一设计的《重点人群吸烟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医生)》,内容包括吸烟相关知识、态度、行为以及帮助吸烟者戒烟情况等。结果医生吸烟率为16.4%,男、女性吸烟率分别为37.5%,0.4%;吸烟医生的平均吸烟量为12.9支/d,且日均吸烟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非吸烟医生对吸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吸烟医生(P0.05),并且对医疗卫生机构全面控烟和为患者提供戒烟服务的态度也更为积极和认可(P0.05)。结论与全国水平相比,天津市医生吸烟率和平均吸烟量较低,但仍需采取措施进一步促进医生吸烟行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余东远  曾宣彰  韦琳 《职业与健康》2012,28(12):1420-1422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吸烟与控烟知信行情况,为控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层多级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市一、二、三级医院各1所,采用一对一调查方式,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务人员总吸烟率20.5%,现吸烟率19.3%;男性吸烟率42.7%,女性吸烟率1.6%。年龄组40~49岁组吸烟率最高为28.0%,最低为20~29岁组为10.2%;医技人员吸烟率47.2%;副高级以上职称吸烟率为47.6%。结论医务人员对吸烟危害健康认识不足,控烟知识了解不够。该市应加强戒烟控烟教育,提高其烟草危害相关知识水平,并进行戒烟方法的培训,引导其主动戒烟,从而带动其他吸烟人群戒烟。  相似文献   

16.
郑州市医生控烟知识及控烟能力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郑州市医生吸烟有害知识知晓状况和控烟能力,为医院开展对吸烟者戒烟服务、以及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郑州市医疗单位分为省、市、区、县、乡级5个层面,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每个层面样本量约为600人,全市总样本量约为3000人,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后进人现场问卷调查,调查数据用Epi Data3.0录入,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共调查2980名医生,有效问卷2865份。调查显示,郑州市医生的吸烟知识特别是对一些新的理念了解较少,对吸烟与疾病的关系知晓率较低,而医生对吸烟知识及戒烟有害方法有较强的了解愿望,医院的戒烟规定执行情况一般。结论吸烟是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医生是健康的维护者,他们的行为对病人及其他社会人群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应针对医生加强培训,增强医生的相关知识和控烟能力,为控烟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张兰  戴龙  谭东 《实用预防医学》2005,12(6):1372-1373
目的 了解厦门市卫生工作者对吸烟的认识、态度、行为现状,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制定控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5年4~5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厦门市十所三、二、一级医院和市、区两级疾病控制中心的业务人员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685人,卫生工作者总吸烟率20%,现在吸烟率16.2%,男性26,8%,女性0.8%,卫生工作者戒烟率3.8%。吸烟的卫生工作者认为吸烟的主要原因是可以自我放松(42.4%),作为工作紧张的减压方式,其次是社交需要(38.2%)及吸烟已经成为生活习惯(35.6%)。在给病人看病时只有12.2%的医生总是会询问病人的吸烟情况。如果病人吸烟,有54.3%的医生常常会建议病人戒烟或少吸。只有10.1%的卫生工作者认为病人会听从医生的戒烟建议。卫生工作者的戒烟方法和知识主要来源于大众媒体(39.4%)和医学书刊(26.9%),而专业的培训班只占1,3%。结论 目前卫生工作者关注病人吸烟并帮助病人戒烟的意识、参与度和主动性都有待加强,卫生工作者的戒烟技能培训和专项知识课程缺乏,应进行有针对性、系统的控烟专项培训。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区医院医务人员吸烟状况及参与控烟干预态度调查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目的 了解目前我市医务人员的吸烟状况及对参与控烟的态度及其成因,为有针对性地对医务人员这一专业群体进行戒烟培训,提高其控烟意识,促使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参与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1999年对北京市4所医院的30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率48.1%,其中40-49岁年龄组的吸烟率明显低于其它年龄组。医务人员对有关吸烟的心脏病,糖水病,溃疡病等危害认识率不足50%。认为医务人员的戒烟建议会有效的比例占61.6%。有73.6%的医务人员愿意工作中加入戒烟内容,不吸烟者与吸烟者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不愿意参与控烟的原因主要有:工作忙,忘记和自己本身吸烟。结论 必须加强对所有卫生专业人员进行基本的专业戒烟培训,引导医务工作者正控烟态度,把控烟视为一种职责。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上海市徐汇区参与创建全国无烟医院项目的4家医院中医务人员吸烟情况和戒烟服务提供情况,为上海市无烟医院建设及推进工作提供经验和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4家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吸烟、戒烟情况、对吸烟相关危害知识的认识及戒烟服务提供情况。结果 4家项目医院的医务人员吸烟率为12.5%,21.6%的吸烟医生每日吸烟量在10支以上,58.4%的吸烟医生吸烟年数超过10年。绝大多数的医务人员对吸烟危害的相关知识、吸烟相关疾病有正确认识,并对控烟持积极态度。51.1%的医务人员在诊疗时经常询问病人的吸烟情况,但只有0.4%的医生给病人使用过戒烟药物。结论有必要在医务人员中加强控烟健康教育,使其能积极主动地为病人提供更专业的戒烟服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滕州市城乡居民吸烟和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在居民中开展戒烟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年,在滕州市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城镇居民158人、农村居民402人进行调查。[结果]调查560人,总吸烟率为25.18%,现吸烟率为22.86%。现吸烟率男性为35.67%,女性为2.75%。部分调查对象知晓吸烟的危害性,赞成不吸烟或应该戒烟,希望了解更多吸烟与控制吸烟的有关知识。[结论]滕州市部分城乡居民的吸烟率较高,吸烟与控制吸烟有关知识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