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氢溴酸加兰他敏分散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氢溴酸加兰他敏分散片的处方组成及制备工艺。方法 制备氢溴酸加兰他敏分散片,制定质量控制标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溶出度,并考察其稳定性。结果 氢溴酸加兰他敏分散片稳定性较好,质量控制方法可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片含量的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1.45%)。结论 本品处方合理,工艺成熟,质量稳定;为临床治疗老年性痴呆症提供了一种易于服用且奏效较快的新制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氢溴酸加兰他敏分散片的处方组成及制备工艺。方法 制备氢溴酸加兰他敏分散片 ,制定质量控制标准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溶出度 ,并考察其稳定性。结果 氢溴酸加兰他敏分散片稳定性较好 ,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片含量的平均回收率为 10 0 2 % (RSD为 1 4 5 % )。结论 本品处方合理 ,工艺成熟 ,质量稳定 ;为临床治疗老年性痴呆症提供了一种易于服用且奏效较快的新制剂。  相似文献   

3.
氢溴酸加兰他敏片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开发氢溴酸加兰他敏片剂,老药新用,用于治疗要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痂呆)。方法:利用含量测定,溶出度、稳定性试验等方法,结合药物性质,筛选制剂处方,工艺,并进行质量研究。结果:确定处方、工艺、建立质量标准,结论:所制氢溴酸加兰他敏片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A所规定的片剂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4.
刘恕 《上海医药》2006,27(5):231-233
目的:研究替莫唑胺分散片的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对配制的替莫唑胺分散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并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以该处方、工艺制成的片剂,质量可控,稳定性较好。结论:本品处方工艺成熟,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5.
氢溴酸加兰他敏分散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钱南萍 《中国药师》2005,8(2):125-127
目的:研究并建立氢溴酸加兰他敏分散片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中溶出度项下第三法,分别以水、1%盐酸、5%乙醇等3种溶出介质进行氢溴酸加兰他敏分散片的溶出试验,采用HPLC法测定溶出介质中氢溴酸加兰他敏分散片的浓度.结果:在10~1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100.2±1.30,RSD为1.5%.氢溴酸加兰他敏分散片30 min的溶出量大于标示量的90%.结论:所建立的溶出度测定法简单、准确、可靠,可作为控制氢溴酸加兰他敏分散片的质量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6.
表面活性剂在分散片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张莹  王丽云  张榜继 《中国药业》2002,11(12):48-48
目的:解决分散片分散时限问题。方法:在分散片工艺处方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酯-80,采用新处方对阿奇霉素分散片、氢溴酸右美沙芬分散片进行生产验证(各10个批次)。结果:加入表面活性剂后,两种分散片之分散时限均合格。结论:采用表面活性剂能有效解决分散片分散时限问题。  相似文献   

7.
氢溴酸加兰他敏缓释片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制氢溴酸加兰他敏缓释片并建立释放度测定方法。方法用正交设计优选处方,以单硬脂酸甘油酯、Eudragit L100-55为主要缓释材料,考察其用量及滑石粉用量对缓释片的影响。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主药含量,并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释放度测定方法,建立了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结果氢溴酸加兰他敏缓释片在24h内呈现良好的缓释特征,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制备工艺及释放度测定方法简单易行。结论该氢溴酸加兰他敏缓释片处方设计合理,可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氢溴酸加兰他敏口腔崩解片的处方及制剂工艺。方法通过考察处方中主要辅料不同种类对制剂崩解时限的影响,筛选出最优处方,并对筛选处方进行溶出度测定。结果优选处方中崩解剂MCC-交联PVP的质量比为2∶3,填充剂为甘露醇。片剂在体内、体外的崩解时限均小于30s,硬度达到30-50N,溶出度可达100%。结论氢溴酸加兰他敏口腔崩解片处方及制剂工艺简单,在口腔中崩解和溶出迅速,口感好,且达到了普通片剂的硬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氢溴酸加兰他敏口腔崩解片的处方及制剂工艺。方法 通过考察处方中主要辅料不同种类对制剂崩解时限的影响,筛选出最优处方,并对筛选处方进行溶出度测定。结果 优选处方中崩解剂MCC-交联PVP的质量比为2∶3,填充剂为甘露醇。片剂在体内、体外的崩解时限均小于30 s,硬度达到30~50 N,溶出度可达100%。结论 氢溴酸加兰他敏口腔崩解片处方及制剂工艺简单,在口腔中崩解和溶出迅速,口感好,且达到了普通片剂的硬度。  相似文献   

10.
HPLC法测定氢溴酸加兰他敏分散片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钱南萍 《中国药师》2003,6(7):430-431
目的 :建立氢溴酸加兰他敏及其分散片的HPLC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ODS色谱柱 (15 0mm× 4 .6mm ,5 μm) ,以甲醇 水 冰醋酸 (75∶92 5∶10 )为流动相 ;流速 :1.0ml·min-1,检测波长 :2 89nm ;采用外标法测定氢溴酸加兰他敏分散片的含量。结果 :氢溴酸加兰他敏在 10~ 10 0 μg·ml-1范围内 ,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8) ;平均回收率为 10 0 .2 % ;日内精密度(RSD =0 .6 % ,n =5 )良好。结论 :本法适用于氢溴酸加兰他敏及其分散片的含量测定 ,方法简便、准确、快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中国健康志愿者单次口服氢溴酸加兰他敏(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口腔崩解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2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接受单次口服2种国产氢溴酸加兰他敏20 mg;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的氢溴酸加兰他敏浓度,用DAS ver 2.1软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氢溴酸加兰他敏的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_(max)分别为(1.06±0.81),(0.85±0.26)h;t_(1/2)分别为(8.39±1.60),(8.22±1.58)h;C_(max)分别为(39.69±8.17),(43.41±11.58)μg·L~(-1);AUC_(0-t)分别为(384.88±101.75),(407.53±101.12)μg·h·L~(-1);AUC_(0-∞)分别为(396.92±105.85),(420.10±103.73)μg·h·L~(-1).氢溴酸加兰他敏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5.5±16.2)%.结论 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唐希灿  金国章  胥彬 《药学学报》1963,10(8):466-473
近年来,由于加兰他敏(galanthamine)对小儿麻痹症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力可立敏(lycoramine,加兰他敏的二氫衍生物)的药理作用也开始受人注意.我所从国产紫花石蒜(Lycoris squamigera Maxim)中分离出10余种生物碱,其中有加兰他敏和力可立敏.本文証明力可立敏具有胆碱酯酶抑制剂的药理特性,但作用强度比加兰他敏弱.力可立敏对小自鼠、家兔和猫的急性毒性作用此加兰他敏小2—8倍,其治疗指数接近加兰他敏.力可立敏与加兰他敏都能在胃腸道內被很好地吸收.用阿託品、东莨菪碱及地阿齐能有效地对抗加兰他敏引起的死亡,但不能消除力可立敏的致死作用.以国产加兰他敏与尼瓦林(保加利亚出品的加兰他敏)同时此較观察,証实它們的药理作用与毒性是相符合的.因此它同样也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The metabolism of galanthamine hydrobromide (Nivalin) was investigated in rat and rabbit liver homogenates.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varying several parameters of incubation: substrate (galanthamine hydrobromide, galanthamine, galanthaminone and epigalanthamine), cofactor enrichment (NADPH, NADP/G-6-P, NAD), pH (7.4 and 9.3), time of incubation. Substrates and metabolites were identified and quantitatively determined by GC/MS. In vitro metabolism in rat liver homogenate was negligible. The experiments with rabbit liver homogenate indicated, that galanthamine was actively metabolised the major metabolites being the oxidised product - galanthaminone, and the isomer of galanthamine - epigalantamin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abolism of galanthamine is substrate and product stereoselective.  相似文献   

14.
贾立华  陈珊珊  付聪  丁桥兰 《中国药师》2007,10(11):1111-1113
目的:研制复方盐酸伪麻黄碱分散片。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筛选处方,导数光谱法测定两主药含量,并对制备的分散片样品进行稳定性影响因素考察。结果:该分散片崩解迅速,主药含量在光、湿、热的条件下均可保持稳定。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便,服用方便,选用的分析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和稳定性均符合标准,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氢溴酸高乌甲素分散片的处方优化及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氢溴酸高乌甲素分散片,并对其处方进行优化。方法: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氢溴酸高乌甲素分散片。以崩解时限、口感、片面光洁度为指标进行处方筛选,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处方。结果:最佳处方为氢溴酸高乌甲素-阿司帕坦-薄荷香精5∶5∶1;交联聚维酮6%;乳糖:微晶纤维素2∶1;硬度5 kg。所制片剂片面光洁,口感良好,崩解分散快,分散均匀性符合药典相关要求,释药速度较普通片快,10 min内溶出即达80%以上。结论:优化后的氢溴酸高乌甲素分散片制备方法简单,崩解迅速,分散均匀,溶出速度快,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专属灵敏的LC-MS/MS法测定健康人体血浆中氢溴酸加兰他敏,并进行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对20名健康受试者采用随机双交叉试验设计,分别单剂量口服氢溴酸加兰他敏受试和参比制剂10mg,采用LC-MS/MS法测定受试者血浆中氢溴酸加兰他敏浓度,用DAS2.0软件计算相关药动学参数,评价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血浆样品经液-液萃取后,以甲醇-醋酸盐缓冲液(50:50)为流动相,LichrospherC6心柱(250mm×4.6mm,5μm)分离;样品经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化后,通过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对加兰他敏(m/z287.9→m/z 212.9)和内标盐酸克伦特罗(m/z277→m/z 202.7)的浓度进行测定。结果:氢溴酸加兰他敏受试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cmax分别为(66.19±16.7)和(59.29±16.9)μg/L,Tmax分别为(0.59±0.28)和(0.81±0.56)h;t/2分别为(7.11±0.91)和(7.04±0.84)h,平均驻留时间分别为(9.80±1.35)和(9.87±1.18)h,AUC0-36分别为(453.47±132.77)和(445.62±87.79)μg·h/L,AUC0-∞分别为(469.05±140.30)和(460.49±92.20)μg·h/L,V/F分别为(180.10±77.71)和(201.10±74.95)L,CL/F分别为(23.99±6.20)和(24.21±5.13)L/h。以AUC0-36计算,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5±19.1)%。结论:本试验测得氢溴酸加兰他敏受试和参比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与国内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两制剂生物等效。本试验方法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17.
正交试验优选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片处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连栋  罗兆亮  董珊红  李莉 《中国药房》2009,(34):2684-2686
目的:优选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片处方。方法:以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为缓释材料,制备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片。采用正交试验,以体外累积释药率相关指标为评价指标,以处方中HPMC的用量、乳糖用量、乙基纤维素(EC)的浓度为因素进行处方的优化。对优化后处方所制制剂进行体外释药性验证试验及影响因素(高温、强光、高湿)考察。结果:最佳处方为HPMC30mg、乳糖50mg、EC浓度8%。制剂8h累积释药率达70%以上,影响因素试验中除高湿条件外制剂的稳定性均较好。结论:优化所得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片处方可行。  相似文献   

18.
复方愈麻美芬缓释片及其释放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复方愈麻美芬缓释片并对释药机理进行研究。方法以HPMC为骨架材料 ,采用湿法制粒 ,制备了复方愈麻美芬缓释片。以释放试验研究了缓释片的释药机理。结果复方愈麻美芬缓释片中盐酸伪麻黄碱和氢溴酸右美沙芬的释药符合一级释放 ,愈创木酚甘油醚的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采用HPMC为骨架材料 ,结合其他辅料 ,制备复方愈麻美芬缓释片。经释放机理的研究证明其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