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6 毫秒
1.
目的分析北京市昌平区2009—2010年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的分布状况,为制定学生超重和肥胖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对昌平区2009—2010学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昌平区中小学生体重指数(BMI)为(19.3±4.3)kg/m2、超重(8.9%)和肥胖(4.6%)检出率均随年龄呈上升趋势;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城镇学生均高于乡村学生,男生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昌平区中小学学生超重和肥胖的预防从小学低年级就应开始,而干预的重点应为城镇学校高年级的男生。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昌平区11386名中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昌平区作为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六个“中国农村学校儿童初级卫生保健示范区”项目执行地区之一 ,为保障中学生的身体健康 ,自 1993年起就把对中学生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的防治纳入了中学生常见病防治体检的常规项目 ,并开展了大量有针对性的防治工作。为使今后对中学生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的防治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我们于 1999年 9~ 11月对昌平区 18所中学的 1136 8名中学生的身高、体重进行了测量和营养状况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整群抽取由我站负责“监测体检”和“六病防治”体检的 18所中学的 1136 8名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特征,探讨血脂异常与超重、肥胖以及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北京市昌平区4 247名7~18岁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血生化指标等检测,用SPSS 11.5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 247名中小学生检出血脂异常116名,超重肥胖572名,高血压1 275名,血脂异常率为2.73%,高血压检出率30.02%,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3.47%;高血压、超重肥胖人群TC,TG和LDL-C水平高于正常人群,HDL-C低于正常.结论 北京市昌平区中小学生与营养有关疾病患病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广东省湛江市中学生肥胖流行病学情况,并分析肥胖患儿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归属性质不同的重点、普通、工厂、乡镇四所中学的8503名13岁至18岁的中学生,测定身高、体重、血压等。结果 2002年湛江市区13岁至18岁中学生肥胖率为6.5%,超重率为5.5%,合计患病率12%,以13岁至16岁年龄组的肥胖与超重率为最高,在各年龄组中,男性均较女性肥胖与超重率为高。重点中学的肥胖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中学和乡镇中学。随体重增长、高血压检出率显著增高。结果 湛江市13岁至16岁中学生的肥胖患病率为最高,男性均高于女性,中学生高血压检出率在肥胖青少年中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为采取相应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方式,调查淄博市张店区中小学生60 007名,测量身高、体重、胸围。结果张店区2012年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总检出率分别为11.29%和5.36%。其中中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33%和5.73%,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0.45%和5.05%;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6.20%和7.42%,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6.25%和3.23%;城市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33%和5.42%,郊区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21%和5.21%;城市中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89%和5.75%,城市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0.15%和5.19%;郊区中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84%和5.33%;郊区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9.69%和5.03%。结论淄博市张店区儿童青少年肥胖检出率较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崇文区中学生肥胖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丽  杨微 《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0):805-806
目的了解北京市崇文区中学生超重、肥胖及血压状况,为防治中学生原发性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崇文区内1所中学,对全部在校学生进行体检,测定身高、体重、血压,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应用BMI法筛查超重和肥胖学生。结果共调查学生1020人,其中男生495人,女生525人,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5.1%和7.2%,其中男生分别为18.2%和10.7%,女生分别为12.2%和4.0%,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P〈0.05)。肥胖组学生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而超重组学生只有收缩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是目前中学生较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应进行有效措施,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广州市母亲孕前及分娩前超重肥胖对子代中学时期超重肥胖的影响,为预防中学生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托广州市中学生常规体检,抽取3所高中、3所初中共3384名学生,将体检中超重肥胖的中学生纳入超重肥胖组(642名),其余学生纳入对照组(2742名),对学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沈阳市中学生超重与肥胖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肥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七城研究项目:中国境内烟草使用与控制和生活方式的研究中沈阳市中学生健康行为调查和身体测量资料,依据体重指数(BMI)采用中国肥胖工作组(WGOC)判定标准筛查超重、肥胖。结果超重与肥胖的粗患病率分别为13.5%,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城乡、经济状况、喜可乐饮料、喜甜食、兄妹多和运动少是超重/月巴胖有显著意义的因素,OR值分别为0.8、1.1、0.8、1.1、0.5、1.2。结论沈阳中学生超重与肥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运动不足、饮食结构不合理等不良生活方式是造成中学生超重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学生严重缺乏超重与肥胖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9.
探讨青少年睡眠时间与睡眠质量的流行现况及其与超重肥胖的关系,为预防控制中学生超重肥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宁波市七~十二年级的在校中学生进行睡眠情况等方面的调查,分析睡眠对中学生超重肥胖的影响.结果 宁波市中学生超重肥胖率为15.35%,其中男生为20.97%,女生为9.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1.14,P<0.01).中学生睡眠不足(<8 h/d)报告率为48.11%,男生为42.78%,女生为53.24%(x2=6.81,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睡眠时间与BMI呈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睡眠不足是超重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OR=1.22),而女生睡眠时间睡眠质量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睡眠时间与青少年学生BMI关系密切,睡眠时间不足可能是男生超重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厨师人群中超重、肥胖与糖尿病患病的关系。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昌平区餐馆、饭店等餐饮单位共计758名厨师为调查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和生化检验,统计分析超重、肥胖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超重率、肥胖率、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χ2超重、肥胖=78.62,P0.01;χ2糖尿病=14.77,P0.01);超重和肥胖厨师IFG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厨师;年龄和肥胖是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厨师血糖与血脂中的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有关。结论降低厨师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风险的有效措施是控制该人群超重、肥胖率;重点人群是30岁超重肥胖厨师;建议患糖尿病厨师在降血糖治疗同时,注意控制血脂的水平,以降低其患中风、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通过厨师传播健康理念,建立健康就餐环境,将有利于昌平区慢性病防治。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昌平区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流行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全良 《职业与健康》2009,25(3):295-296
目的 阐明北京市昌平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状况。方法 2007年5—10月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北京市昌平区4247名7~18岁中小学生进行调查。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等。使用SPSS 11.5进行统计学处理,各组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①共4247名中小学生参加调查,其中女生2090名,男生2157名,超重肥胖572名;②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患病率13.47%;③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的高血压与体重正常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3.7%和6.3%,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89,P〈0.01)。结论 儿童青少年患有超重肥胖率较高,有必要对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控制体重,减少高血压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开封市中学生超重、肥胖与血压偏高之间的关联,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9-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开封市4058名中学生进行血压、身高、体重的测量,分析超重肥胖与血压偏高的关系.结果 中学生血压偏高率为11.78%.与正常体重相比,超重(OR=1.65)和肥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中小学生高血压患病与体重水平的关系.方法 2007年5-10月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昌平区4247名7~18岁中小学生进行调查,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使用SPSS 11.5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调查女生2 090名,男生2 157名,检出超重肥胖者572名,超重肥胖率13.47%;高血压1 275名.高血压患病率30.02%.超重肥胖与正常体重中小学生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53.15%和27.4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53.74,P<0.05).结论 超重肥胖的中小学生高血压患病率较高,有必要控制中小学生超重肥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饮食行为、家庭等因素对超重、肥胖中学生代谢综合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从东莞市3个镇(街)4所中学的全体学生12 837人中筛选对象,采用成组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超重、肥胖中学生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肥胖,性别,母亲文化程度,食物偏好,父母行为方式是超重肥胖中学生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因素。结论控制体重,建立健康饮食行为习惯有利于预防超重、肥胖中学生的代谢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长沙市中学生肥胖现况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长沙市中学生超重及肥胖现况,探讨影响中学生肥胖相关的因素,为卫生职能部门制定青少年卫生/学校卫生的工作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超重及肥胖,通过问卷调查,对4021名11~19岁中学生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并采用多分类有序反应变量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长沙市中学生超重与肥胖率分别为3.8%(男生为4.5%,女生为3.0%)和14.1%(男生为16.3%,女生为11.7%);不同性质学校间超重与肥胖率存在差异;超重以及肥胖学生在饮食行为、运动行为等多方面均与正常体重学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防治青少年肥胖应以改进饮食习惯及运动处方为基础,家庭、学校、社会应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重视对学生行为的矫正。  相似文献   

16.
探讨父母超重肥胖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影响,为从父母因素方面入手预防儿童超重肥胖提供参考.方法 方便抽取北京市昌平区小学二~五年级和初一、初二年级的749名7~ 15岁学生.测量学生的身高、体重,并通过调查问卷获得父母的身高与体重.分别按照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超重、肥胖筛查标准和我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界限,将学生和父母划分为非超重、超重/肥胖.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父母超重肥胖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影响.结果 749名儿童青少年中,超重肥胖者占36.7%(275/749).父亲的超重肥胖率为65.6% (491/749),母亲为33.6% (252/749).父母均超重肥胖、仅父亲超重肥胖、仅母亲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发生超重肥胖的危险性分别是父母均非超重者的3.95倍(95% CI=2.41 ~6.48)、3.11倍(95% CI=1.97 ~4.93)和2.74倍(95% CI=1.45~5.18).男生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最高的为双亲均超重肥胖者,其次为仅父亲超重肥胖者;女生父母均超重肥胖者、仅父亲超重肥胖者和仅母亲超重肥胖者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父母超重肥胖是儿童超重肥胖的重要危险因素,且存在子女性别差异;仅父亲超重肥胖对于男生的影响大于母亲,应作为今后儿童肥胖防控的重点方面.  相似文献   

17.
了解维吾尔族中学生膳食因素对体质量指数(BMI)的影响,为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开展营养健康干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随机选取乌鲁木齐、喀什各2所中学,每所中学在初一至高三年级各随机整群抽取2个教学班级,共调查48个班级,班级内全体1 682名维吾尔族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新疆维吾尔族中学生男生超重率为19.79%,女生为12.75%;男生肥胖率为10.76%,女生为7.67 %.维吾尔族男女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106,P<0.01);维吾尔族中学生在14和15岁年龄段男生、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348,6.423,P值均<0.05).经常加餐的维吾尔族中学生超重、肥胖比例均高于不经常加餐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35,P<0.01).维吾尔族中学生蛋类、肉禽类、谷物类摄入量与超重肥胖检出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32,0.412,0.395,P值均<0.05),维吾尔族中学生水果、蔬菜的摄入量与超重肥胖检出率呈现负相关(r值分别为-0.058,-0.065,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加餐、能量、脂肪、肉禽类是维吾尔族中学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蔬菜摄入是其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1.752,2.045,1.082,1.599,0.713,P值均<0.05).结论 维吾尔族中学生膳食行为和摄入食物种类对BMI均有影响,应进一步改善维吾尔族中学生膳食结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东莞市超重青少年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于2006年11-12月分别对东莞市3个镇(街)正常、超重、肥胖中学生655人进行调查,计算MS患病率。结果东莞正常、超重、肥胖中学生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分别为0.23%、11.03%和27.63%。结论超重、肥胖中学生中MS患病率较高,应重视对超重、肥胖青少年的健康监测深度及广度,加大对健康干预的力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湖南省中学生超重肥胖与血压偏高的流行现状、影响因素及关联性,为中学生超重肥胖和血压偏高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1年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省内30 530名中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通过χ2检验、logistic回归控制混杂因素并分析超重肥胖与血压偏高的影响因素和关联性。结果 2021年湖南省中学生总超重肥胖率27.90%、血压偏高率10.01%。男生超重肥胖率(31.95%)和血压偏高率(10.41%)均显著高于女生(超重肥胖率:23.72%;血压偏高率:9.59%)。不同中学类型(χ2=39.270,P<0.001)、一周内60 min以上中高强度运动天数(χ2=6.427,P=0.040)、BMI等级(χ2=770.706,P<0.001)之间血压偏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MI等级与血压偏高具有一定相关性,且随着BMI等级的升高,血压偏高的风险随之增加(R=0.142,P<0.001)。超重、肥胖的中学生血压偏高的风险分别是BMI指数正常者...  相似文献   

20.
了解武汉市中学生超重肥胖现况及其相关行为危险因素,为中学生肥胖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武汉市2所中学共1 01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参照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将中学生分为体重正常组与超重肥胖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男生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不同年级学生超重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享受做体育活动、把水果或蔬菜作为点心代替炸薯条或糖、朋友鼓励不要长时间久坐不动等均是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青少年体育活动以及膳食习惯对肥胖的发生有影响,同伴的作用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