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免疫抑制是母体成功妊娠必需的,近来研究认为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是免疫抑制机制中的关键成分.该类细胞是Treg的重要亚群,在体内自然存在,能分泌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IL-2Rα(CD25),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分子等.在早、中期妊娠,母体全身和蜕膜的CD4+CD25Treg比率明显增加,通过细胞直接接触的方式抑制效应性T细胞的活性及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等,可能在人类妊娠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CD4^+ CD25^+Tr)和CD4^+CD25^high调节性T淋巴细胞(CD4^+ CD25^high Tr)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2005年10月至2006年3月对安徽省立医院子痫前期患者30例和正常早、晚期妊娠及正常非妊娠组妇女各13例、22例及15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CD4^+ CD25^+Tr和CD4^+ CD25^highTr占CD4+T细胞的比率,分析其与子痫前期的关系。结果子痫前期组妇女外周血CD4^+CD25^+Tr和CD4^+ CD25^highTr表达率分别为(6.64±1.10)%和(0.53±0.17)%,明显低于正常晚期妊娠组妇女的(12.26±1.32)%和(1.18±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非妊娠组妇女外周血CD4^+ CD25^+Tr表达率(10.8±1.05)%和正常早期妊娠组CD4^+ CD25^+Tr表达率(11.21±1.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低于正常晚期妊娠组(P〈0.05)。结论CD4^+ CD25^+Tr和CD4^+ CD25^highTr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3.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于女性肿瘤的第2位。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与机体免疫逃避有关,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具有免疫无能性和免疫抑制性,是肿瘤免疫抑制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发现,用CD4^+CD25^+CD127^lo-Treg代表自然存在的Treg,能区别有活化效应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体内发挥抗肿瘤免疫功能的细胞主要包括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  相似文献   

4.
正常妊娠有赖于母体对胚胎半同种抗原的免疫耐受,一旦免疫耐受失衡,将导致免疫排斥、免疫攻击从而导致自然流产,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被认为与母胎免疫耐受失衡有关.CD4+T在同种异体急性排斥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所分泌的细胞因子不同,CD4+T 细胞分为Th1、Th2、调节性T细胞(Treg)及新近发现的Th17细胞.早期研究发现母体外周血、母胎界面CD4+T细胞增高与复发性流产密切相关.随免疫耐受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母胎免疫耐受的研究历经Th1/Th2平衡到Treg的免疫负调控作用,再到Th17/Treg平衡.综述CD4+T细胞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对2004-03—2005-05就诊于门诊的18例URSA患者,采用双荧光标记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其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Tr细胞表达频率的变化。结果主动免疫治疗后URSA组外周血中CD4^+CD25^+种Tr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CD4^+CD25^+较治疗前降低(P〈0.05)。主动免疫治疗后,妊娠成功的妇女CD4^+CD25^brightTr显著多于妊娠失败者。结论主动免疫治疗可提高外周血CD4^+CD25^brightTr数量,CD4^+CD25^brightTr可能是调控母胎界面局部免疫耐受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可能成为URS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是一类具有抑制CD4^4和CD8^+T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功能的免疫调节细胞。最近的研究发现,在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患者外周血及腹腔内,这类细胞的比例显著增加,可能是卵巢癌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和生存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先前的体外实验也证实,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培养上清液和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共培养后,能诱导其中的CD4^CD25^+去调节性T淋巴细胞比例增加。为了进一步阐明其机制,我们将卵巢癌细胞培养上清液和纯化的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共同培养,观察其增殖、表型及功能是否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中CD4+、CD8+T细胞表达及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关系。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在珠海市人民医院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CIN并行宫颈锥切治疗的72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杂交捕获第二代方法(HC-Ⅱ)检测高危型HPVDNA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检测30例CIN1、43例CIN2/3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CD4+、CD8+T细胞的表达。结果 CIN2/3组的HR-HPV感染率显著高于CIN1组(P〈0.05),CIN组HR-HPV感染率高于慢性宫颈炎组(P〈0.01)。慢性宫颈炎组、CIN1组和CIN2/3组CD4+T细胞表达率分别为60.0%、43.3%和33.3%,CD8+T细胞的表达率分别为70.0%、46.7%和31.0%;CD4+、CD8+T细胞在CIN1组及CIN2/3组的表达显著低于慢性宫颈炎组(P〈0.05)。结论 CD4+、CD8+T细胞表达下调可能促进宫颈HR-HPV感染的发生,并对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h17及CD4+CD25+Foxp3+调节性T(regulatory T,Treg)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子痫前期患者25例及正常晚孕期妇女27例,并选取育龄期健康未孕妇女20例。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组患者血样中分泌IL-17的Th17及CD4+CD25+Foxp3+Treg细胞亚群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并计算Th17/Treg比率,比较其在子痫前期与正常妊娠时的变化;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组患者外周血中IL-17、IL-10、TGF-β1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1)与正常未孕组及正常妊娠组相比,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分泌IL-17的Th17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CD4+CD25+Foxp3+Treg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未孕组相比,正常妊娠组Th17细胞的比例明显降低(P<0.01),Treg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2)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Th17/Treg比率明显高于正常未孕组及正常妊娠组(P<0.01),正常妊娠组外周血中Th17/Treg比率与健康未孕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3)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IL-17及TGF-β1的TGF-β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未孕组及正常妊娠组(P<0.05),而IL-10的表达未见明显差异(P>0.05);与正常未孕组相比,正常妊娠组外周血中IL-17、IL-10及TGF-β1的水平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正常妊娠可能依赖于Treg细胞介导的免疫耐受状态,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Th17/Treg之间的平衡失调而倾向于Th17介导的促炎状态,这一机制可能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母胎界面免疫耐受环境的变化。方法:留取URSA患者21例(URSA组)和30例正常早孕人流妇女(对照组)蜕膜组织,制备成单个核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分析CD4+CD25+CD127dim/-Treg细胞的表达频率;取两组蜕膜单个核细胞悬液各5例,用免疫磁珠分离法分离出CD4+CD25+CD127dim/-Treg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CD4+CD25+CD127dim/-Treg细胞内IL-10和TGF-β的表达水平;体外增殖抑制试验分别检测用抗IL-10抗体和抗TGF-β抗体处理的CD4+CD25+CD127dim/-Treg细胞,和未用抗体处理的CD4+CD25+CD127dim/-Treg细胞对自身效应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URSA组蜕膜CD4+CD25+CD127dim/-Treg细胞的表达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URSA组蜕膜CD4+CD25+CD127dim/-Treg细胞内IL-10和TGF-β表达频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4,P=0.01);URSA组CD4+CD25+CD127dim/-Treg细胞对自体效应性T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抗IL-10抗体和抗TGF-β抗体可部分阻断蜕膜CD4+CD25+CD127dim/-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P均0.05)。结论:URSA患者蜕膜CD4+CD25+CD127dim/-Treg细胞不仅表达频率降低,而且免疫抑制功能也减弱,且这种免疫抑制功能的减弱主要受IL-10和TGF-β介导,揭示CD4+CD25+CD127dim/-Treg细胞对URSA患者蜕膜局部免疫耐受环境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即CD4+CD25+Treg细胞)在卵巢早衰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4+T、CD8+T细胞及CD4+CD25+Treg细胞数量,应用3H-thymidine掺入法测定POF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对效应性T细胞的增殖抑制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OF患者及DOR患者CD4+CD25+Treg细胞比例降低(P<0.01)、POF患者CD4+T/CD8+T细胞比值增高(P<0.05),DOR患者CD4+T/CD8+T细胞比值无明显变化(P>0.05);POF患者免疫抑制功能无明显降低(P>0.05)。结论:CD4+CD25+Treg细胞比例降低与T细胞亚群失衡可能是POF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1.
HIV感染孕产妇CD4+T淋巴细胞与病毒载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HIV感染孕产妇的免疫状况和病毒复制水平、在孕产期的变化趋势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在河南、广西、云南和新疆四省(自治区)中的15个县/市/区,确诊为HIV感染的237例孕产妇在孕期、产时和产后3个月等时期分别采集血样本,使用流式细胞仪绝对计数法测定血样本的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并通过逆转录PCR试验(RT—PCR),测定HIV感染孕产妇外周血病毒载量。结果 CD4^+T淋巴细胞计数最小值是18个/μl,最大值1097个/μl,中位数381个/μl。CD4^+/CD8^+细胞比值最低0.04,最高2.13,中位数0.40。病毒载量的范围从无扩增至6.06log/ml,中位数4.32log/ml。HIV感染妇女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从孕期、产时至产后表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P〈0.05),但各期的病毒载量变化不显著(P〉0.05)。除产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病毒载量之间相关不明显外,孕期和产后的CD4^+T淋巴细胞与病毒载量、各期的CD4^+/CD8^+细胞比值与病毒载量之间表现出等级相关关系(P〈0.05)。结论 HIV感染孕产妇免疫机能较差,病毒复制水平较高。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CD8^+细胞比值与病毒载量之间相关关系较好。  相似文献   

12.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是具有独特免疫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群。根据Treg细胞表面标志物不同,可以将Treg细胞分为CD4+Treg细胞、CD8+Treg细胞、NKT Treg细胞和双阴性Treg细胞,目前对CD4+Treg(尤其CD4+CD25+Treg)研究较深入和成熟。Treg细胞具有广泛的免疫抑制性,尽管在机体免疫稳态维持、预防自身免疫性  相似文献   

13.
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与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与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unexplained habitual abortion,UHA)的发生及主动免疫治疗机制的关系。方法2002-08—2004-08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并比较112例UHA患者和30例正常已生育妇女及76例经主动免疫治疗后的UHA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18^+CD56^+细胞亚群比例及CD4^+/CD8^+的比值;同时比较76例采用主动免疫治疗和36例未采用主动免疫治疗的UHA者再次妊娠成功率。结果UHA患者与正常已生育妇女比较,血中CD3^+、CD16^+CD56^+细胞的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主动免疫后CD3^+、CDl6^+CD56^+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下降(P〈0.05)。经主动免疫治疗的UHA者再次妊娠成功率为88.24%,对照组为31.2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改变与UHA的发生有关,主动免疫治疗可调节异常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利于提高再次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TGF-β1是否能在人母-胎界面诱导生成T调节性(Treg)细胞。方法:早孕妇女外周血和蜕膜CD4+CD25-T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TGF-β1(0 ng/ml、2 ng/ml、5 ng/ml、10 ng/ml)分别于培养后第2日、第4日和第6日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Foxp3的表达情况,随后将诱导生成的CD4+Foxp3+T细胞与CD8+T细胞混合培养,观察后者凋亡因子CD95配体(CD95L)的表达情况。结果:体外培养中,TGF-β1可诱导早孕妇女的外周血和蜕膜CD4+CD25-T细胞生成诱导性Treg细胞,随着培养时间增加而增强诱导效应,且在TGF-β1浓度为5 ng/ml时诱导功能最强;诱导生成的CD4+Foxp3+T细胞具有促进效应细胞CD8+T细胞凋亡的功能。结论:体外培养中,TGF-β1能将人外周血和蜕膜诱导生成Treg细胞,且具有免疫抑制功能,有良好的免疫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哮喘患儿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沈阳市儿童医院小儿内科于2004-01--2006-06,采用SPA直接花环法检测36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及30例健康儿童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的数值及CD4^+/CD8^+比值,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组外周血中CD3^+和CD8^+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CD4^+数值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CD4^+/CD8^+比值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体内T细胞亚群功能的紊乱在哮喘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着重要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和免疫无能特性的细胞。近来此类细胞在维持母胎免疫耐受方面的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妊娠期间,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出现系统扩增,可能在堆持足月妊娠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数量下降或功能紊乱可能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外周血与蜕膜组织CD4+CD25+凋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及CD4+CD25hJigh细胞在IC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ICP患者(ICP组,其中轻度15例,重度15例)及28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对照组)外周血和蜕膜组织CD4+CD25+Treg细胞及CD4+CD25hJigh细胞占CD+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分析其与ICP发病的关系.结果 ICP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百分率为(7.96±1.32)%,CD4+CD25high细胞了百分率为(0.78±0.22)%,均低于对照组[(17.05±2.86)%、(1.71±0.69)%],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CP组蜕膜组织CD4+CD25+Treg细胞百分率为(17.18±2.27)%,CD+4CD25highTreg细胞百分率为(2.25±0.89)%,也均低于对照组[(32.01±3.88)%、(8.30±1.13)%],分别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CP组及对照组蜕膜组织中CD4+CD25+Treg细胞及CD4+CD25highTreg细胞百分率均高于外周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CP组轻度及重度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百分率分别为(8.74±0.96)%、(7.17±1.17)%,CD4+CD25hiithTreg细胞百分率分别为(0.89 ±0.20)%、(0.68±0.19)%,而蜕膜组织CD4+CD25+Treg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8.43 ±1.90)%、(15.94±1.95)%,CD4+CD25highTreg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62±0.72)%、(1.87±0.90)%,ICP组外周血及蜕膜组织CD4+CD25high胞及CD4+CD25+Treg细胞百分率随着病情的加重呈下降趋势,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CD25+Treg细胞及CD4+CD25+highTreg细胞可能参与ICP的发病过程,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T细胞免疫参与母-胎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丹  李楷滨 《生殖与避孕》2011,31(2):135-139
母-胎免疫调节中T细胞免疫起着重要作用,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细胞)、Th1/Th2型细胞因子、T细胞表达的CTLA-4是研究热点,孕早期CD4+CD25+调节性T细胞由外周血向母-胎界面迁移,妊娠期间外周血存在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扩增,尤其是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及免疫抑制活性对母-胎免疫调节起重要作用。协同刺激分子CTLA-4对T细胞免疫有负性调节作用,与Th型细胞因子、调节性T细胞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参与母-胎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川芎嗪(LHC)对宫颈癌HeLa细胞免疫抑制的影响。方法:以LHC作用HeLa细胞后,培养48 h,离心后收集上清(LHC-S1),重悬,再次培养48 h,离心后收集上清(LHC-S2),重悬,再次培养48 h,离心后收集上清(LHC-S3)。以与LHC组相同条件培养未经药物作用的HeLa细胞作为对照,同样连续收集3次的培养上清(Control-S1、Control-S2、Control-S3)。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上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噻唑蓝(MTT)法检测对植物血凝素(PHA)诱导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增殖及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细胞毒作用的影响,以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经及不经药物作用的HeLa上清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表型的影响。结果:(1)对照组3次培养上清中TGF-β1、IL-10和PGE2 A278 nm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HC组3次培养上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逐渐降低,IL-10前2次相似,均低于第3次,PGE2 A278 nm在第2次最低;除第2次的IL-10外,LHC组IL-10均低于相应对照组。(2)3次培养上清对PBMC增殖的抑制率和对CTL的杀伤率在对照组,以及对CTL的杀伤率在LHC组和LHC组与相应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HC组第1次培养上清对PBMC增殖的抑制率最低。(3)对照组3次培养上清、LHC组3次培养上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表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相应LHC组的前2次培养上清CD3+、CD4+、CD25+、CD4+CD25-升高(P<0.05),CD4+CD25+降低,第3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HC可下调HeLa细胞分泌免疫抑制分子,减少免疫抑制分子对PHA诱导的PBMC增殖的抑制,降低CD4+CD25+表达,上调CD3+、CD4+、CD25+、CD4+CD25-,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HeLa细胞的肿瘤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CD4+CD25+Treg)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反复失败(RI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12例RIF组、15例胚胎移植妊娠组、15例正常未孕组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的表达。结果:RIF组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的表达率为(0.80±0.56)%,低于正常未孕组的(4.05±0.9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移植妊娠组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的表达率为(11.01±2.09)%,高于RIF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助生殖中反复植入失败可能与CD4+CD25+Treg的表达下降有关,这为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