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三种方法洗涤口腔器械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提高口腔器械清洗质量的洗涤方法.方法 将含氯消毒剂浸泡过的污染口腔器械1 050件随机分成三组各350件,A组将器械进行人工刷洗后置于1∶200安必洁快速多酶洗剂中浸泡10 min,再用自来水冲洗;B组将器械置于超声清洗机中,用1∶200安必洁快速多酶洗剂超声清洗10 min再用自来水冲洗;C组器械先进行人工刷洗,再放入超声清洗机中用1∶200安必洁快速多酶洗剂超声清洗10 min,最后用自来水冲洗.比较三组器械清洗合格率.结果 三组清洗合格率分别为92.86%、96.57%、99.43%,C组显著优于A、B组(均P<0.0125).结论 采用人工刷洗、超声清洗结合酶清洗的洗涤效果最佳,可显著提高口腔器械洗涤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提高口腔器械清洗质量的洗涤方法。方法将含氯消毒剂浸泡过的污染口腔器械1050件随机分成三组各350件,A组将器械进行人工刷洗后置于1:200安必洁快速多酶洗剂中浸泡10min,再用自来水冲洗;B组将器械置于超声清洗机中,用1:200安必洁快速多酶洗剂超声清洗10min再用自来水冲洗;C组器械先进行人工刷洗,再放入超声清洗机中用1:200安必洁快速多酶洗剂超声清洗10min,最后用自来水冲洗。比较三组器械清洗合格率。结果三组清洗合格率分别为92.86%、96.57%、99.43%,C组显著优于A、B组(均P〈0.0125)。结论采用人工刷洗、超声清洗结合酶清洗的洗涤效果最佳,可显著提高口腔器械洗涤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碱性还原电位水与多酶清洗液清洗复用诊疗器械的清洗效果。方法采用ATP荧光检测仪,检测经常规方法即多酶清洗液清洗的复用诊疗器械(80件)和用碱性还原电位水清洗的复用诊疗器械(80件),比较其清洗效果。结果经碱性还原电位水清洗的器械不合格率为5.00%,多酶清洗液清洗的器械不合格率为3.75%,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碱性还原电位水清洗效果与多酶清洗液相当,但具有使用方便、绿色环保等优势。  相似文献   

4.
口腔器械常用消毒灭菌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几种常见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方法的效果,为临床消毒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口腔科使用后的器械,包括车针、探针、根管锉,共计120件,每类器械随机取10件作为对照组,仅清洗干燥处理;其余随机分为3组,每组每样各10件,器械清洗后分别采用0.5%碘伏表面擦拭消毒(擦拭组)、20g/L戊二醛浸泡消毒(浸泡组)、高温高压蒸汽灭菌(高温组),对比各组消毒效果。结果对照组和擦拭组菌落数(591.10±23.36)、(557.31±27.16)cfu,合格率分别为0和16.7%;而浸泡组和高温组器械表面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常规清洗后采用戊二醛浸泡和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消毒效果较好,但是戊二醛存在一定的毒性,推荐使用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口腔器械进行消毒灭菌。  相似文献   

5.
手术室内镜器械清洗方法的改进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快速有效的内镜器械清洗方法,促进内镜器械的规范清洗。方法将240件污染内镜手术器械随机均分为四组,对照组按《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标准流程清洗;实验1组按标准流程清洗,其多酶浸泡时间3 min;实验2、3组采用改进流程,即多酶超声6 min(实验2组)和多酶超声3 min(实验3组)清洗,采用Pro-tect M检测和杰力试纸分别检测清洗效果。结果 Pro-tect M检测及杰力试纸检测结果阳性率:对照组45.0%和40.0%,实验1组45.0%和43.3%,实验2组15.0%和18.3%,实验3组20.0%和33.3%。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严格按规范流程清洗内镜器械,多酶浸泡时间由6 min缩短到3 min不影响清洗效果,但清洗效果均不满意。改进流程多酶超声6 min和多酶超声3 min其清洗效果均优于按规范清洗,缩短了清洗时间,提高了效率,建议临床采用改进流程清洗内镜器械。  相似文献   

6.
手术室内镜器械清洗方法的改进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快速有效的内镜器械清洗方法,促进内镜器械的规范清洗。方法将240件污染内镜手术器械随机均分为四组,对照组按《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标准流程清洗;实验1组按标准流程清洗,其多酶浸泡时间3 min;实验2、3组采用改进流程,即多酶超声6 min(实验2组)和多酶超声3 min(实验3组)清洗,采用Pro-tect M检测和杰力试纸分别检测清洗效果。结果 Pro-tect M检测及杰力试纸检测结果阳性率:对照组45.0%和40.0%,实验1组45.0%和43.3%,实验2组15.0%和18.3%,实验3组20.0%和33.3%。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严格按规范流程清洗内镜器械,多酶浸泡时间由6 min缩短到3 min不影响清洗效果,但清洗效果均不满意。改进流程多酶超声6 min和多酶超声3 min其清洗效果均优于按规范清洗,缩短了清洗时间,提高了效率,建议临床采用改进流程清洗内镜器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带电源器械浸泡架在器械清洗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自制带电源手术器械浸泡架,对8 356件带电源器械清洗方法进行改进。结果清洗浸泡架使用后,带电源器械清洗合格率显著提高,手工清洗时间显著缩短(均P0.01)。结论带电源器械浸泡架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器械的清洗质量,缩短器械清洗时间,且能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螺丝钉组件再生医疗器械清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螺丝钉组件再生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确保灭菌效果,降低器械的耗损,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方法 将手术使用后的妇产科窥器400个、咬骨钳200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个、100个.实验组采用多酶清洗液浸泡加人工刷洗的方法 进行清洗;对照组采用超声波清洗加人工刷洗的方法 进行清洗.结果 两组清洗后的器械目测及潜血试验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器械耗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螺丝钉组件再生医疗器械采用多酶清洗液浸泡加人工刷洗的方法 进行清洗,既能保证器械的清洁质量,又可降低器械的耗损,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精密器械清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精密器械有效的清洗方法.方法 将1200件可拆卸式和不可拆卸式腹腔镜手术器械(各600件)均分为A、B、C三组,分别采用3种不同清洗方法各200件,即单纯手工清洗法(手洗法)、单纯清洗机清洗法(机洗法)和手工清洗与清洗机联合清洗的方法(手洗加机洗法).并对器械进行了洁净度目测检查和实验室潜血实验(OB).结果 C组两类器械的目测检查不合格率和OB实验阳性率显著少于A、B两组(P<0.05,P<0.01).结论 采用手洗加机洗法清洗可拆卸式和不可拆卸式腹腔镜手术器械,能够将器械清洗得更彻底,确保其灭菌效果.  相似文献   

10.
轴节类器械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蒋涛 《护理学杂志》2012,27(9):9-10
目的探讨轴节类医疗器械的有效清洗方法,保证再生器械灭菌质量。方法将回收的450件轴节类器械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50件,每组组织剪、止血钳、持针器各50件。器械在流动水下充分冲洗后,A组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B组浸泡于多酶清洗剂10min,人工刷洗后再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C组用超声机加酶清洗后人工刷洗,进而手工漂洗再高温煮沸。结果三组清洗后目测合格率及潜血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C组潜血试验阳性率显著低于A、B组(均P<0.0125)。三组清洗后器械咬合面、关节处潜血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组上述部位潜血试验阳性率显著低于A、B组(均P<0.0125)。结论超声清洗机加酶清洗后进行手工刷洗,可有效去除残留物,是轴节类器械较理想的清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长龙清洗机清洗再生器械清洗液的有效使用频数。方法采用目测、潜血实验及细菌培养法检测长龙清洗机相同规范化清洗流程清洗1~7筐器械合格率。结果目测、细菌培养检测第5、6、7筐与第1筐比较,潜血实验第6、7筐与第1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长龙清洗机按规范化清洗流程清洗再生器械,清洗4筐器械就应更换水及清洗酶,才能保证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文献回顾对专业化牙齿清洁技术(PMTC)的特点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对近年来发表的有关PMTC的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PMTC技术的发展及临床应用。结果:PMTC已被证实可以有效祛除牙斑。由口腔专业人员实施的PMTC可以明显降低牙齿龋坏的发生,并可减少由于口腔细菌感染引发的全身疾病。PMTC技术由于诸多优点,已作为一项新技术在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广泛开展,成为口腔保健治疗的重要手段。结论:PMTC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口腔治疗技术,将在我国口腔保健美容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从机器人手术系统发展、手术器械清洗现状、器械管理等方面进行综述。提出应专人管理、专业培训、建立规范的清洗灭菌流程,以保障机器人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以期为机器人手术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洁牙不损害牙体组织的最佳频率及操作要点.方法 选择25颗离体牙,其中有一颗牙为正常对照,另24颗均有程度不同牙结石和烟斑的牙,随机分为3组:A组、B组和C组.每8颗牙1组,每组又分牙结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上实验各组均由培训过同一医师进行不同超声频率操作.对照组由没有培训过的医师进行超声洁治.然后以扫描电镜观察.同时,选择临床200例,随机分为两组:100例为临床实验组(下简称实验组),由专门培训的医师进行超声洁牙;另100例为临床对照组(下简称对照组),由未培训的医师超卢洁牙,半年随访临床观察.结果 从离体牙和临床的观察结果可以确定,超声输出频率最佳为4~5 MHz,手的压力为0.049035~0.09807 N,超声工作头与牙齿弧面的切面相一致的方向,成角小于20°,不能在牙面某一点上往来逗留过久,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牙面损害程度,另外超声洁牙后最好抛光.结论 超声洁牙省时、省力,但要注意使用正确的输出频率,正确的操作方法,才能做到既清除牙结石、牙垢及色素,又不损害牙体组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清洁方式处理后的义齿树脂基托表面进行观察以分析不同清洁方式对义齿树脂基托的影响。方法:制作圆形树脂基托样本(14mm×14mm×3mm)16个,随机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置于清水中,B、C、D组为实验组,其处理方式及时间分别为:牙刷+清水组/30s、牙刷+牙膏组/30s、义齿清洁片溶液浸泡组/5min,重复该处理过程1080次。结果:结果显示B、C组树脂基托表面呈现条纹状摩擦沟及划痕结构改变,C组变化尤为明显,A组及D组无明显改变。结论:牙刷+牙膏清洁方式对义齿基托表面形态改变较为明显,义齿清洁片溶液浸泡对基托表面影响较小,几乎不会对其表面造成明显裂纹及划痕。  相似文献   

16.
黄坚  陈明珍  柯芸  林杰 《护理学杂志》2011,26(17):49-51
目的 探讨改良清洁灌肠方法用于腹部平片检查患者的临床效果,以提高清洁灌肠的效果.方法 采用单盲法将140例疑为泌尿系结石需行腹部平片或静脉肾盂造影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清洁灌肠方法,即采用右侧屈膝卧位,冲洗袋高度距肛门60~100 cm,置入肛管长度20~25 cm;评价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保湿预处理方法对硬式内镜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选取有效的保湿预处理方法。方法取夜间手术使用后的硬式内镜2494件,将其按照使用顺序分为五组,A组482件,B组496件,C组508件,D组514件,E组494件。A、B、C、D组分别采用纯水、多酶清洗液、碱性清洁剂、预浸泡保湿凝胶进行喷洒保湿处理,E纽不进行保湿处理,按统一程序清洗,用目测法和隐血试验检测器械表面和管腔内的清洗效果。结果五组硬式内镜表面清洗合格率、管腔清洗合格率及残留血试验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E组合格率最低,A组次之,B、C、D组合格率相对较高。结论保湿预处理能有效提高硬式内镜清洗效果,纯化水用于保湿预处理效果相对较差,多酶清洗液和碱性清洁剂及保湿凝胶保湿预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荧光标记法在医院感染高风险部门物体表面清洁效果监测的作用。方法应用荧光标记法对医院手术室、产房、母婴同室、透析室、导管室、口腔科6个感染高风险部门的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进行标记,监测荧光清除率,并针对监测结果采取改进措施。结果改进措施实施后,科室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合格率显著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后手术室、口腔科、导管室物体表面清洁合格率均为100%,产房、母婴同室及透析室分别为90.0%、92.5%、88.3%。结论荧光标记法能快速、客观地对医院感染高风险部门环境清洁质量进行评价和反馈,有利于临床及时加强物体表面清洁质量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精密手术器械的处理及管理方法。方法 将项目管理应用于精密手术器械的管理中,采取分析影响消毒供应中心精密手术器械管理质量的影响因素、组建精密手术器械专项管理小组、构建小组制项目管理模式、开展多渠道培训、保证与手术室的有效沟通、加强精密手术器械的维护和保管等举措。结果 实施项目管理前(2021年1~12月)后(2022年1~12月),清洗消毒处理精密手术器械数量分别为6 149件和6 496件,器械损坏率/包装不合格率分别为0.24%和0.08%,质量不合格率分别为0.13%和0.05%,实施管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项目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精密手术器械清洗质量不合格率和损坏率,满足临床供应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