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临床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替代腋清扫术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sentinellymphnodebiopsy ,SLNB)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 使用蓝染料和 /或99mTc标记的硫胶体对 1999年 9月~ 2 0 0 2年 12月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连续收治的 42 3例临床查体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对 60例患者进行SLNB替代全腋窝淋巴结切除术 (axillarylymphnodedissection ,ALND)的前瞻性研究。结果 SLNB成功率为 98 6% (4 17/4 2 3 ) ,准确率为 93 0 % ,假阴性率为 16 5 %。单纯蓝染料法的分别为98 1% ,91 4%和 2 1 3 % ;联合使用蓝染料和99mTc标记的硫胶体组者分别为 10 0 % ,98 0 %和 4 1%。SLNB的方法对成功率和假阴性率有显著性影响。 60例患者进行了SLNB替代ALND的研究 ,其中 13例因术中发现前哨淋巴结转移而进行AL ND ,SLNB替代ALND者未发现明显术后并发症 ,47例仅行SLNB患者中位随访 8个月 ,未发现腋淋巴结复发者。结论 SLN能够准确预测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 ,联合法的假阴性率明显低于单用染料法者。SLNB缩小了手术范围、减轻患者术后并发症 ,近期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的方法,研究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SLNB)预测腋窝淋巴结状况的准确性。方法:对24例乳腺癌患者行美蓝染色法检测SLN,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后,将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与SLN进行对比,分析SLN检出率。结果:24例患者检测出SLN 20例,成功率83.33%,检出SLN42个,平均每例检出1.75个。24例中,17例SLN阳性,阳性率70.83%。2例出现假阴性,假阴性率8.34%,S LNB预测腋窝淋巴结(ALN)的敏感性为89.4%,准确率为91.6%。结论:SLND可以较准确预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  相似文献   

3.
采用美蓝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美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的可靠性、准确性及其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价值。方法:42例乳腺癌患者,全麻后,取美蓝2~4ml注入乳晕周围,注射后5min取腋窝切口长5cm,切开腋筋膜仔细解剖,沿蓝色的淋巴管寻找前哨淋巴结(SLN),然后行SLNB,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并将全部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42例检出SLN40例(95.24%).SLNB的灵敏度为91.67%,准确率为92.86%,假阴性率为8.33%,假阳性率为0。结论:美蓝可以较准确地检测出前哨淋巴结,可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定位活检,适合基层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1%异硫蓝(1%isosulfan blue)行乳腺癌哨兵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可行性、准确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80例T1、T2乳腺恶性肿瘤患者,全身麻醉后,1%异硫蓝5ml随机注入乳晕或肿瘤周围,5min后取腋窝切口长5cm,尽量在无血操作下切开腋筋膜仔细解剖,沿蓝色的淋巴管寻找着色的淋巴结即哨兵淋巴结(sentinellymph node,SLN),然后行SLNB,再行腋窝淋巴结解剖(axillary lymph nodes disseetion,ALND),并将全部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全组80例行SLNB中有7例没有发现SLN,3例为假阴性,SLN检出率为91.25%,灵敏度为84.38%,准确率87.5%;假阴性率9.38%;假阴性率为0。结论:采用1%异硫蓝行SLNB具有费用低,操作简便,经过认真训练,可明显提高单独采用染料行SLNB的准确率和灵敏度,在将来选择性地进行ALND中可能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用亚甲蓝示踪剂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年本科室收治的47例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采用单用亚甲蓝示踪剂行 SLNB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的临床资料。结果47例患者中46例成功施行 SLNB,成功率97.8%;在前30例的学习曲线阶段,30例中有6例前哨淋巴结有癌转移,转移率20%;与 ALND术后结果比较,SLNB准确率100%,假阴性率0%。与行 ALND患者比较,行 SLNB患者术后患肢淋巴水肿、肩部不适、肩关节活动障碍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在规范操作的前提下,单用亚甲蓝示踪剂行乳腺癌 SL-NB简单可行、安全有效、可获得良好的成功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在早期乳腺癌简化的腋淋巴结清扫(ALND)中的应用及效果,了解EPOS法快速免疫组化发现前口哨淋巴结(SLN)微转移的能力及准确性。方法:30例早期乳腺癌行美蓝染色SLNB术中行SLN冰冻切片联合EPOS法快速免疫组化检查,其中阴性者28例分成两组,15例行简化的ALND(仅清扫胸小肌外侧组淋巴结,简化组),13例行标准ALND(标准组)。结果:EPOS法快速免疫组化使SLN假阴性率降了50%,简化组后腋窝引流时间、积液及患肢水肿发生率较标准组减少,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短期随访无腋窝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EPOS法联合冰冻切片可减少SLN的假阴性率,SLN阴性可安全使用简化的ALND,减小手术创伤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美蓝染色法对55例乳腺癌患者行SLNB,随后行乳腺癌常规外科手术。结果55例患者中前哨淋巴结SLN的检出率为90.9%,准确率96.6%,假阴性率为5.6%,假阳性率为0。SLN转移率与肿瘤大小有关,患者年龄、肿瘤位置、操的水平与SLN的检出率有关。结论乳腺癌SLNB能够准确地预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ALN的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8.
美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临床应用4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美蓝作为蓝染料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临床价值。方法:以美蓝作为示踪剂对40例乳腺癌患者局部注射后按摩5min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再行乳癌根治术,并行常规腋窝淋巴结切除术(ALND)。术后行病理检查前哨淋巴结及手术标本。结果:本组前哨淋巴结检出成功率87.5%(35/40),准确率91.4%(31/35),灵敏度92.8%(13/14),假阴性率7.2%(1/14)。结论:SLNB可以准确地预测ALN的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放射性硫胶体进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可行性。方法在原发肿瘤周围皮下注射放射性硫胶体进行标记,对11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随后,行包括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在内的根治性手术。结果 112例乳腺癌患者中成功证实前哨淋巴结105例,检出率93.75%(105/112),共获得前哨淋巴结201枚,平均每例为1.79枚,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灵敏度95.83%(23/24),假阴性率4.17%(1/24),特异度为98.78%(81/82)。结论放射性硫胶体应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以准确预测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已占据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近20年来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早期乳腺癌中,保留乳房手术已经取代改良根治术成为标准术式;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也成为准确评估区域淋巴结状态的标准术式,从而避免在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中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大型临床试验NSABP-B32和ACOSOG Z0010研究已经牢固确立SLNB作为腋窝分期的精确方法.循证医学Ⅰ级证据证实早期乳腺癌(Ⅰ、Ⅱ期)SLNB是一项腋窝准确分期的微创活检技术;对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证据的患者,SLNB可准确确定腋窝淋巴结状况,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阴性患者SLNB代替ALND,可使患者术后并发症显著降低[1-5].NSABP、B32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没有明确淋巴结转移临床证据的乳腺癌患者,实施SLNB和ALND在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SLN的定义是原发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所必经的第一站淋巴结,可以是一个或数个淋巴结.SLN阴性时,其下一级淋巴结受侵的概率很小.对于乳腺癌,如果SLN没有转移,其他淋巴结出现转移的概率非常小,估计在5%以下或更低.SLN有肿瘤累及,腋窝其他淋巴结受累的概率约50%[5-11].SLNB已能达到很高的成功率和很低的假阴性率,这项技术已成为乳腺癌的规范化手术之一.虽然SLNB已确立了重要学术和临床地位,但是在临床普及推广过程中仍面临巨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LN)转移状态的预测价值,为指导乳腺癌患者是否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2008年本院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36例患者,采用术前2 h注射99M锝-右旋糖苷(99M Tc-dx)1 ml于肿瘤周围腺体内和术中1%亚甲蓝2 ml(总剂量)四点法注射于肿瘤覆盖皮肤之皮内,术中前哨淋巴结活检,随后行包括ALND的不同方式的根除术。所有前哨淋巴结(SLN)术中冷冻病理检查为单切片HE染色,所有SLN和非SLN均再行多层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病理学检查。结果根据术中切片病理和术后腋窝淋巴结病理,SLN检出成功率为94.4%(34/36);SLN预测ALN转移的准确性为94.1%(32/34),灵敏度为85.7%(12/14),特异性为100%(20/20),假阴性率为14.3%(2/14),总的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12/12)和90.9%(20/22)。与单切片HE染色相比,多层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使灵敏度提高至92.9%(13/14),假阴性率降低至7.14%(1/14)。结论亚甲蓝法和放射性示踪法联合应用能准确检测出SLN,SLN能反映腋窝淋巴结的状态。术中多层切片HE染色可降低前哨淋巴结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应用价值。方法以100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体检腋窝淋巴结(ALN)阴性,均单独采用美蓝作为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示踪剂。结果全部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行SLN和ALN活检,灵敏度为97.44%,准确率为92.71%,假阴性率为10.26%,假阳性率7.69%。SLNB与ALN转移检测比较效果相一致,准确率高,统计无差异性。结论应用美蓝进行SLN的认定有利于简化乳腺癌手术方式,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node,SLN)解剖学定位及临床意义,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患者152例,染料组术前15min将1%亚甲蓝2m1注射在肿瘤周围皮下组织的方法检测前哨淋巴结;观察组在染料法的基础上联合核素法,参照腋窝淋巴结结果,计算2组前哨淋巴结活检的诊断准确性、敏感度和假阴性率,分析前哨淋巴结的解剖学定位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和染料组检出率、灵敏度、假阴性率及阳性预测率进行比较,其中检出率和假阴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灵敏度及阳性预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染料法联合核素法检测前哨淋巴结,是最可靠的定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分子分型与区域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经手术的312例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12例乳腺癌患者中淋巴结阳性155例。312例患者乳腺癌分子分型:Luminal A型53例, Luminal B型91例,Luminal HER-2阳性型78例,HER-2阳性型55例,Basal-like型35例。单因素分析:年龄〈50岁与≥50岁, P=0.016;组织学III级与I-II级,P=0.023;原发肿瘤直径2~5cm与≤2cm ,P=0.001;HER-2阳性与阴性,P=0.009;Ki-67≥14%与〈14%,P=0.002;分子分型与区域淋巴结转移相关。由于分子分型与肿瘤大小显著相关(χ2检验,P〈0.01),因此,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分子分型不是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乳腺癌分子分型对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呈显著相关性,分子分型对乳腺癌的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高频超声探讨乳腺癌患者腋中组转移性淋巴结的声像学特征。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行超声检查,并发现腋中组存在淋巴结病例共89例,均为女性乳腺癌患者,其中66例为乳腺癌首诊患者,23例为乳腺癌术后复查患者。观察腋中组淋巴结的数量、最大径、纵横比及是否存在淋巴门、血流情况。统计学分析出有意义的参数,并计算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超声检查发现腋中组淋巴结数量≥3个,诊断淋巴结良恶性的敏感度为56.8%,特异度为89.7%,准确性为71.9%,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9%和61.4%;若腋中组有一个淋巴结最大径≥10 mm,则诊断淋巴结良恶性的敏感度为58.0%,特异度为79.5%,准确性为67.4%,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4%和59.6%;如果同时存在两个声像学特征,则可明显提高诊断的敏感度(87.8%)和准确性(78.6%),特异度为60.0%,阳性预测值为72.3%,阴性预测值为80.0%。结论腋中组淋巴结的数量和大小是判断淋巴结良恶性有意义的声像图指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人乳腺珠蛋白(hMAM)水平与乳腺癌早期诊断和癌微转移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8例乳腺癌患者、40例其他癌症患者(前列腺癌、胃癌、卵巢癌、直肠癌各10例)、35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以及40名体检正常女性(正常对照组)血清hMAM水平并做比较。将68例乳腺癌患者按临床TNM分期、是否存在雌激素受体(ER)表达、是否有腋窝淋巴结转移以及是否绝经分别分组并做比较。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乳腺癌血清hMAM的Cut-off值。结果血清hMAM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5,即诊断乳腺癌的可信度为82.5%[95%可信区间(CI):72.6%~92.4%];当hMAM的Cutoff值为8.43 ng/mL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5%、82.9%。乳腺癌组血清hMAM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乳腺疾病组、其他癌症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良性乳腺疾病组、其他癌症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和Ⅳ期乳腺癌患者的血清hMAM阳性率(55%、75%)明显高于Ⅰ和Ⅱ期患者(25%、40%,P0.05),但hMAM水平无差异(P0.05)。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血清hMAM阳性率(88%)明显高于无转移的患者(30%,P0.05),但hMAM水平无差异(P0.05)。不管乳腺癌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ER、原癌基因C-erb-2表达及是否绝经,其hMAM水平及阳性率均无差异(P0.05)。结论 hMAM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和是否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检测乳腺癌高危人群血清hMAM水平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癌微转移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