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膀胱癌中基底膜与Ⅳ型胶原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膀胱癌细胞基底膜与Ⅳ型胶原酶在肿瘤浸润生长中的作用和意义,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基底膜的改变与Ⅳ型胶原酶的分布作了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基底膜在对照组乳头状瘤中完整连续,而在移行细胞癌中出现断裂与缺失,并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相关。与之相应的是,Ⅳ型胶原酶在乳头状瘤中阳性率为20%,而在膀胱癌中阳性率为648%,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膀胱癌中的阳性率随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而增高。提示Ⅳ型胶原酶对膀胱癌的基底膜破坏及癌肿浸润转移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胶原蛋白Ⅳ(ColⅣ)和层粘蛋白(LN)在膀胱癌基底膜中的表达与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测定3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基底膜结构糖蛋白──ColⅣ、LN含量和分布。结果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基底膜ColⅣ和LN含量高,且呈连续分布;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基底膜ColⅣ和LN含量低,呈不连续分布;病理级别低、分化程度高的膀胱癌基底膜ColⅣ和LN与病理级别高、分化程度低的膀胱癌比较,前者的含量高、分布连续。提示结构糖蛋白──ColⅣ和LN在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基底膜中缺失,而在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基底膜中含量多,分布连续;基底膜ColⅣ和LN的含量随着分化程度的下降、病理级别的上升而减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栓调节蛋白(TM)在肾盂移行细胞癌及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不同分期、不同分级的肾盂移行细胞癌及20例不同分期、不同分级的肾细胞痛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TM的表达。结果40例肾盂移行细胞癌,TM表达者37例(92.5%),20例肾细胞癌,TM表达1例(5%),其两组表达率明显不同(P〈0.01)。肾盂移行细胞癌组织TM表达阳性细胞百分数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上升而下降(P〈0.01或P〈0.05)。另外TM表达阴性者再发膀胱癌发生率为66.7%,TM表达细胞百分数小于41.7%的患者中再发膀胱癌发生率为62.5%,TM表达细胞百分数大于41.7%的患者中再发膀胱癌发生率为3.4%,前两者与后者相比,其再发膀胱癌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TM表达量与肾盂移行细胞癌的恶性程度、病程情况等生物学行为有关。TM表达阴性及TM表达阳性细胞百分数小于41.7%的肾盂移行细胞癌再发膀胱癌可能性大,应对此类肾盂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后按膀胱肿瘤对待。TM可以作为一种瘤标来鉴别诊断肾盂移行细胞癌与肾细胞癌。  相似文献   

4.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65例泌尿系移行细胞癌(包括47例膀胱癌和18例肾盂癌)组织中P53、C-erbB-2基因蛋白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结果显示P53在膀胱癌中阳性率为57.5%(27/47),在肾盂癌中50.0%(9/18);C-erbB-2基因蛋白在膀胱癌和肾盂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0.4%和38.9%;EGFR的表达率分别为42.6%和44.4%。P53、C-erbB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膀胱癌组织和10例正常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正常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肿瘤组织(P〈0.001)。G1级和G2~G3级膀胱癌中COX-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浸润性膀胱癌中COX-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36.8%和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COX-2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数目及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OX-2在高分级膀胱移行细胞癌和侵袭性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上升,表明COX-2可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有望为膀胱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基底膜的主要成分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发现基底膜是否完整与膀胱癌分期有关(P<0.01),基底膜连续完整,膀胱癌浸润较浅,分期较低;基底膜与膀胱癌分级无关(P>0.05)。说明了基底膜是阻止肿瘤浸润的主要屏障;而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的表达有助于判断肿瘤分期和发现早期肿瘤浸润。  相似文献   

7.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65例泌尿系移行细胞癌(包括47例膀胱癌和18例肾盂癌)组织中P53、C-erbB-2基因蛋白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结果显示P53在膀胱癌中阳性率为57.5%(27/47),在肾益癌中为50.0%(9/18);C-erbB-2基因蛋白在膀胱癌和肾盂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0.4%和38.9%;EGFR的表达率分别为42.6%和44.4%。P53、C-erbB-2基因蛋白和EGFR表达均与膀胱癌和肾盂癌的分级和分期有关,P53、C-erbB-2基因蛋白和EGFR有显著相关关系。结果表明P53、C-erbB-2基因蛋白和EGFR对膀胱癌和肾盂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尿路上皮分化特异糖蛋白与膀胱癌分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探讨尿路上皮分化特异的糖蛋白表达与膀胱癌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UPⅡ-Ⅲ在9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情况,并与膀胱癌的WHO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UP在G1组乳头状移行细胞癌的表达率为100.0%,G2组为90.5%,两组差异无显著。  相似文献   

9.
膀胱癌基底膜胶原蛋白Ⅳ和层粘蛋白表达意义沈周俊蔡松良丁伟魏克湘陈昭典叶慧慧余心如陈杭胶原蛋白Ⅳ(ColⅣ)是基底膜的主要骨架成分,层粘蛋白(LN)是存在于基底膜中的结构糖蛋白。本研究旨在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基底膜LN、ConⅣ含量和分布与肿瘤细胞分化程...  相似文献   

10.
bcl—2基因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bcl2基因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和移行细胞肿瘤中表达程度的差异及该蛋白表达与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预后的关系,用抗体bcl2(N19)及流式免疫学技术对6例正常膀胱粘膜、6例炎性增生粘膜、6例乳头状瘤和45例移行细胞癌的bcl2蛋白表达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bcl2蛋白在4种组织标本中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3.3%、50.0%、83.3%、100.0%。FI值呈移行细胞癌>乳头状瘤>炎性增生粘膜>正常粘膜。肿瘤组bcl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非肿瘤组(P<0.00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bcl2蛋白的表达程度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预后无关(P>0.05)。提示bcl2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在膀胱移行细胞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MGMT的表达,统计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膀胱癌组织中MGMT阳性表达率为35.0%(21/60),明显低于癌旁组织(76.7%.46/60)及正常膀胱组织(86.7%,13/15)(P〈0.015;MGMT蛋白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结论:MGMT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抑制作用;MGMT蛋白的表达可能是预断膀胱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余志贤  夏同礼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6):369-371,I022
目的 地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DNA在膀胱癌组织中进行定位研究。方法 运用地高辛标记的原位杂交技术对52例膀胱砂状移行细胞癌中高危HPVDNA进行检测。结果 HPVDNA的阳性信号存在于肿瘤细胞核内,呈占 或点片状,其中以点状为主,经89.5%。癌旁不典型增生上皮、癌旁正常的上皮组织及Brunn巢可同时有高危HPV的感染,但表达呈点片状。52例胱乳头状移行细胞癌中高危型HPV16、1  相似文献   

13.
SHH和PTCH蛋白在膀胱移形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Hedgehog信号通路中SHH和PTCH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膀胱癌及10例正常膀胱黏膜中SHH和PTCH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阳性率与肿瘤分级分期的关系。结果 SHH和PTCH蛋白表达于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的胞质,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33%和60.00%,正常膀胱黏膜中未见两者的阳性表达;SHH、PTCH蛋白在表浅性膀胱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和75%,高于浸润性膀胱癌(P〈0.05);SHH、PTCH蛋白在高中分化膀胱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和79%,高于浸润性膀胱癌(P〈0.05)。结论 SHH和PTCH蛋白在膀胱癌中过度表达,两者的阳性率与膀胱癌的分级分期有关,提示Hh通路的激活可能部分参与膀胱癌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表达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治疗及预后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7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进行金属硫蛋白染色,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金属硫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G1、G2与G3级的表达分别为34.8%、55.6%、92.8%。在初发及复发膀胱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87.3%,统计分析金属硫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不同的病理分级间以及复发与初发间的表达分别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金属硫蛋白可作为膀胱癌复发、耐药及高度恶性的一个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CD10在甲状腺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70例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组织,其中15例滤泡性腺瘤、15例腺瘤性甲状腺肿、30例乳头状癌和10例滤泡性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D10在上述病变中的表达。结果9例滤泡型乳头状癌中,7例表达CD10,CD10阳性率为77%。10例滤泡性癌中,8例表达CD10,阳性率为80%。而在滤泡性腺瘤和腺瘤性甲状腺肿及21例普通型乳头状癌组织中CD10均不表达。CD10在滤泡型乳头状癌和滤泡性癌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滤泡性腺瘤和腺瘤性甲状腺肿中的阳性率(P〈0.01)。结论对CD10表达的检测有助于对甲状腺滤泡性癌和滤泡型乳头状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Survivin在正常组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差异,分析其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特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1年至2006年间外科切除及活检的膀胱癌石蜡块标本40例,其中24例为浅表性膀胱癌组织,16例为浸润性膀胱癌组织。另取10例正常膀胱组织石蜡块标本,用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组织中Survivin表达,并对结果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未见Survivin表达。于G,级、G:级、G,级膀胱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率分别为20%(2/10)、38.9%(7/18)、75%(9/12)。经多因素分析,Survivin的表达与膀胱癌细胞的病理分级及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相关,而与其肿瘤分期及生存率不相关。结论正常膀胱组织不表达Survivin。Survivin的表达率随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Survivin的表达水平反映患者的无瘤生存率,是预测膀胱癌复发的独立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及caspase3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及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石蜡切片,应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3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新鲜组织中survivin和caspase3表达的情况,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urv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的表达阳性率为88.4%(61/69),而正常对照组均呈阴性;caspase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的表达阳性率为59.4%(41/69),但是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93.9%(31/33)的肿瘤组织可见survivin蛋白表达,而对照组全部阴性表达;81.8%(27/33)的肿瘤标本可见caspase3蛋白表达,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为80%(8/10),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在Ⅲ级膀胱移行细胞癌中survivin的表达强度较Ⅰ级为高,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survivin和caspase3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无关(P〉0.05),而且survivin的表达与easpase3的表达之间也没有相关性。结论survivi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特异性表达,其表达的上调可能提示肿瘤分化不良。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18.
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系PUMC-91的建立及其EGF受体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行细胞癌细胞系PUMC-91来自人膀胱乳头状移行细胞癌。材料取自71岁反复发生膀胱乳头状移行细胞癌之女性患者,病理诊断为膀胱移行细胞癌Ⅲ级。采用电切组织原代培养后,使用10%胎牛血清RPMI1640培养液,体外稳定传代140代,历时15个月。细胞体外培养有恶性特征,裸鼠接种后有多个移植性肿瘤生长,培养细胞及移植瘤病理HE及电镜检查与原肿瘤标本相似,有移行细胞癌特点,肿瘤细胞系进行生物学特性检测,细胞倍增时间为30h,染色体分析主干系为2~4倍体。传代培养4天,核分裂指数为4.5%。乳酸脱氢酶谱检查为此细胞系所特有。培养细胞集落形成率为25%。细胞经过 ̄(125)Ⅰ-EGF放免受体分析表明细胞上有EGF受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CD10表达在甲状腺滤泡性癌和滤泡型乳头状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70例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组织,其中包括15例滤泡性腺瘤、15例腺瘤性甲状腺肿、30例乳头状癌(包括9例滤泡型乳头状癌)和10例滤泡性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0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结果9例滤泡型乳头状癌中,7例表达CD10(77.8%),10例滤泡性癌中8例表达CD10(80.0%);CD10在非滤泡型乳头状癌、滤泡性腺瘤、腺瘤性甲状腺肿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均不表达。结论对CD10表达的检测有助于对甲状腺滤泡性癌和滤泡型乳头状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肝癌细胞侵袭性影响的途径。方法:通过体外和动物实验的方法,探讨ATRA对肝细胞癌高转移瘤株(Hca-F)人工基底膜粘附能力以及对Ⅳ胶原酶分泌能力的影响。结果:ATRA对Hca-F细胞的人工基底膜粘附能力以及对Ⅳ胶原酶的分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能力在一定范围之内与ATRA浓度成正比。结论:ATRA通过多途径对Hca-F侵袭性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