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喘可治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的疗效.方法 COPD急往加重患者10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使用综合治疗及对症治疗措施,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使用喘可治注射液肌肉注射+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疗程均为14d;观察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6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前FEV1%、6MWD及CA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EV1%、6MWD及CAT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EV1%、6MWD及CA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13±13.99)%比(62.89土9.97)%、(463.56±92.16)m比(415.16±92.53)m、(22.52±1.82)分比(25.65±2.21)分](P<0.05).结论 喘可治联合氨溴索治疗COPD急性加重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耐力,对病情的控制有一定的疗效和帮助,值得临床探讨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检测肺功能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观察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对COPD稳定期中重度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将48例COPD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组给予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AT评分、肺功能的检测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CAT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联合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9,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联合治疗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94、4.366、3.156,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CAT评分与FEV1%呈明显负相关(Spearman 相关系数rs分别为-0.694、-0.631、-0.618、-0.745,P<0.05).结论 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COPD稳定期中重度患者不仅能够改善肺功能,而且能提高患者运动耐力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止咳橘红口服液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选取辽宁省某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止咳橘红口服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评分及6min步行距离。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FEV1、FVC及FEV1/FVC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及CA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及CAT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咳橘红口服液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效果较好,有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为COPD的治疗提供方案.方法 将96例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联合用药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舒利迭,联合用药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加用孟鲁司特,疗程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预计值)、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各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FEV1、FEV1%预计值、FEV1/FVC分别为(1.43±0.38)L、71.26%±15.28%、75.42%±11.27%,联合用药组分别为(1.71±0.47)L、79.52%±16.83%、83.57%±11.3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治疗后PaO2、PaCO2分别为(71.35±7.21)、(48.69±5.23)mm Hg,联合用药组为(78.16±7.47)、(46.32±5.42) mm Hg,联合用药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aCO2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能更好地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运动负荷后肺功能测定在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早期气流受限严重程度中的意义.方法 40例Ⅰ级稳定期COPD患者(COPD组)和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静态与6 min步行试验(6MWT)、心肺运动试验(CPET)后肺功能检测,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深吸气量(IC)、最大中段呼气流速(MMEF)、50%肺容积呼气流速(FEF50)、75%肺容积呼气流速(FEF75)、最大通气量(MVV).对静态及两种不同方式的运动试验后各肺功能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OPD组静态FEV/FVC< 70%,FEVl%为(80.30±13.60)%,FEVt、MMEF、FEF50、FEF75低于对照组(P<0.05);6MWD[ (495.0±47.6)m]与对照组[(537.0±62.8) 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运动分钟通气量[(51.45±12.73)L/min]、最大摄氧量(VO2)[( 19.25±4.03) ml/(kg·min)]和最大二氧化碳排出量[(16.37±3.06)ml/(kg·min)]低于对照组[(69.75±13.10) L/min、(24.20±3.56) ml/(kg·min)、(20.40±5.90) ml/(k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6MWT后FVC、FEV1、IC、FEF75、FEV1%与静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ET后FVC、FEV1、IC、FEF75、FEV1%、PEF50、MMEF与静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对照组静态与6MWT、CPET后各肺功能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VO2与运动前后FEV1变化呈正相关(r=0.60,P< 0.01).结论 运动负荷后肺功能测定在评价COPD患者早期气流受限严重程度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吸入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按COPD诊治指南要求给予抗感染、化痰、扩气道、氧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1粒(18 μg)吸入器吸入,1次/d,疗程为1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和6 min步行距离(6MWD)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1.96±0.45)L比(1.44±0.38)L、(2.88±0.59)L比(2.44±0.45)L、(68.13±14.99)%比(54.18±10.58)%、(463.56±92.16)m比(371.82±103.66) 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FEV1、FEV1%、6MWD较治疗前改善[(1.69±0.47)L比(1.45±0.44)L、(62.89±15.97)%比(55.51±9.55)%、(415.16±92.53)m比(379.89±93.53)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VC、FEV1、FEV1%、6MW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人噻托溴铵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延长6MWD,改善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克拉霉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156例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8例;均给予止咳、化痰、吸氧、抗感染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组应用克拉霉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疗程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变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1.0%,显著高于对照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呼吸峰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的PEF、FEV1、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5%和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克拉霉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具有协同作用,可控制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区个性化管理方案在延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疾病进程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方法 80例COPD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包括健康教育、药物治疗、康复治疗。两组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肺功能测定和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填写。结果干预前、后干预组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肺功能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干预组CA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A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CAT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体质指数(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个性化管理有助于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联合金水宝胶囊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COPD稳定期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滕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5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联合治疗组(48例),对照组给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联合治疗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金水宝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呼吸功能指标[最大口腔呼气压(MEP)、最大口腔吸气压(MIP)]、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血清学指标[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转移生长因子1(TGF-β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7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治疗组患者FEV1、FVC、FEV1/FVC、MIP、MEP、Th17/Treg和SO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中TGF-β1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为10.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应用乙酰半胱氨酸联合金水宝胶囊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功能,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104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采用一般常规治疗,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0.8%(42/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 3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用力呼出75%肺活量时呼气流量、最大呼气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对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小剂量肠溶红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片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 60例稳定期Ⅱ-Ⅲ级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小剂量红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片治疗1年,对照组予以常规止咳、化痰治疗.观察两组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的次数、肺功能的变化、6 min步行距离(6MW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0%,高于对照组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FEV1,FEV1%pred、,6MWD,ADL评分为1.21±0.24 L,(54±2.28)%,200±19 m,2±1分,均低于治疗后1.46±0.27 L,(58±3.32)%,228±30m,3±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红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片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3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FEV1为(1.53±0.38)L,FVC为(3.01±0.53)L,与治疗前[FEV1(1.21±0.47)L,FVC(2.36±0.52)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FEV1和FVC虽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EV1、FVC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治疗期间虽有少数病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但通过调节输液速度后,症状均能自行消失.结论 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存在营养不良的COPD患者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长期口服小剂量罗红霉素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频率、肺功能、血清C反应蛋白和痰中病原菌的影响。方法稳定期COPD患者100例中,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给予罗红霉素150mg,每日1次口服)和对照组50例。两组允许吸氧、口服稳定剂量的茶碱、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和吸入糖皮质激素。疗程6个月。记录研究期间患者发生COPD急性加重的频率和程度,测量入选时和结束时肺功能第1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血清C反应蛋白和观察期间的痰培养。结果 92例患者完成研究,共发生COPD急性加重90人次,治疗组28人次,对照组62人次,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7人发生2次以上急性加重,对照组17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严重急性发作6人次,对照组12人次,差别无统计学意义。FEV1占预计值%在发生COPD急性加重的患者([48.8±12.0)%]比没有发生急性加重者([56.3±12.6)%]更低(P0.05)。治疗组在治疗前、后FEV1占预计值%分别为(54.3±12.4)%和(53.7±13.1)%,血清C反应蛋白分别为5.1(2.9,6.8)mg/L和4.5(3.0,7.0)mg/L,较对照组无改善,两组痰培养在细菌分布和耐药性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可以减少稳定期COPD患者急性加重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征及CAT评分对患者右心功能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为COPD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5年8月医院收治的47例COPD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气流受限程度分为轻中度组29例,重度组18例,另选同期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50名作为对照组;收集医院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统计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记录各组受试对象肺功能、CAT评分、心功能参数、血气分析指标,并分析CAT评分与右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47例COPD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1例,医院感染率44.7%;共分离出3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5株占38.5%,革兰阴性菌21株占53.8%,真菌3株占7.7%;轻中度组、重度组1s用力呼气容积(FEV1)、1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显著低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右心室基底部横径(RVD)、右心房面积(RAA)、Tei指数、COPD评估测试量表(CAT)、肺动脉压(PA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FEV1、FEV1/FVC、SpO2PaO2、SpO2显著低于轻中度组,PaCO2、RVD、RAA、Tei指数、CAT、PAP显著高于轻中度组(P0.05);轻中度组和重度组CAT评分均与FEV1、PaO2、SpO2呈负相关关系,与PaCO2、RVD、RAA、Tei指数、PAP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革兰阴性菌是COPD医院感染病原菌的优势菌;CAT评分能够有助于评估COPD患者的右心功能严重程度,扩展CAT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9月—2019年10月441例COPD患者临床资料,选取其中的254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作为急性加重组,急性加重期患者经14 d抗感染和雾化吸入等对症治疗后病情明显缓解的187例为稳定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54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健康对照组与COPD急性加重组及稳定组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5,sfrp5)和血清中腺苷酸环化蛋白-1(cyclase associated protein 1,CAPl)水平、 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情况。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分(COPDassessment test,CAT)及肺功能(FEV1/预计值)指标与COPD急性加重组及稳定组sfrp5和CAPl水平、IL-6、TNF-α、CRP及IL-1β的相关性。 结果 COPD急性加重组及稳定组sfrp5和CAPl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IL-6、TNF-α、CRP及IL-1β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COPD急性加重组sfrp5和CAPl水平低于稳定期,COPD急性加重组IL-6、TNF-α、CRP及IL-1β水平高于稳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CAT评分和FEV1/预计值及FEV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急性加重组和稳定组CAT评分高于健康对照组,急性加重组CAT评分高于稳定组(P<0.001);急性加重组和稳定组FEV1和FEV1/预计值低于健康对照组,急性加重组FEV1/预计值和FEV1也低于稳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sfrp5和CAPl水平与CAT评分呈负相关(r=-0.420、P=0.009;r=-0.408、P=0.017),与FEV1/预计值呈正相关(r= 0.698、P=0.020;r=0.520、P=0.042)。IL-6、TNF-α及CRP水平与CAT评分呈正相关(r=0.594、P=0.042;r=0.632、P=0.030;r=0.812、P=0.012),与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r=-0.400、P=0.040;r=-0.735、P=0.008;r=-0.860、P=0.002),但IL-1β与FEV1/预计值以及CAT评分均无相关关系(P>0.05)。 结论 sfrp5、CAPl、IL-6、TNF-α及CRP等炎性因子水平与CAT评分和肺功能指标存在相关性,炎性因子水平与CAT评分对于判断肺功能和COPD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康复指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4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指导护理,观察组实施肺康复指导护理。干预前后评价肺功能、血气分析、6min步行距离测试(6MWT)、呼吸困难指数评分(mMRC)、COPD评估测试(CAT)量表评分。结果干预第3、第6个月时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最大呼气中第1秒呼出的气量(FEV1%)均分别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FVC、FEV1、FEV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1、第3、第6个月时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6MWT均分别明显高于干预前,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PaO_2及6MWT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1、第3、第6个月时两组患者CAT、mMRC评分均分别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CAT、mMR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康复指导可有效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对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长期口服阿奇霉素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稳定期患者8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均予以相同的支气管哮喘和COPD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500 mg口服,2次/周.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变化,COPD急性加重次数和程度、发作间隔时间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情况.结果 随访6个月后,共7例患者失访,观察组4例,对照组3例.观察组和对照组FEV1较治疗前均有增加,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8例患者共发生COPD急性加重94次,其中,观察组31次,对照组6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787,P<0.01);观察组急性加重发作≥2次的患者占15.4%(6/39),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8.5%(1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78,P<0.05);观察组发作程度严重者占10.3%(4/39),亦低于对照组的23.1%(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32,P< 0.05).观察组两次急性加重发作的间隔时间略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SGRQ评分总分为(47.4±13.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5±1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0,P< 0.05).结论 对于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长期口服阿奇霉素辅助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急性加重次数、降低发作的严重程度、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干预效果,并观察其对患者肺功能和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COPD肺部感染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感染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和一秒钟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疗后两组FEV1和FEV1/FVC均高于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EV1和FEV1/FVC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对COPD肺部感染患者干预效果明显,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和气道重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介素21(IL-21)和颗粒蛋白前体(PGRN)水平表达及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治COP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航天中心医院诊治的136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77例为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组)患者,59例为COPD稳定期(稳定期组)患者;选取50名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测定研究对象血清IL-21和PGRN水平,检测肺功能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试验(CAT)评分。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21和PGRN在AECOPD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3组研究对象血清IL-21、PGRN、CAT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ECOPD组和稳定期组血清IL-21、PGRN水平和CAT评分高于对照组,AECOPD组血清IL-21、PGRN水平和CAT评分高于稳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ECOPD组和稳定期组FEV1%和FEV1/FVC水平低于对照组,AECOPD组FEV_1%和FEV_1/FVC水平低于稳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IL-21、PGRN水平与FEV1%和FEV1/FVC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15,-0.669,-0.598和-0.606),与CAT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15和0.564),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IL-21、PGRN诊断AECOPD患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6、0.823,临界值为382.71 pg/ml、202.52 ng/ml时,灵敏度分别为70.1%、79.2%,特异度分别为79.7%、76.3%。结论 COPD患者血清IL-21、PGRN水平明显上升,血清IL-21、PGRN水平与肺功能和CAT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诊断AECOPD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毛成晔  周洋洋  罗小梅 《中国校医》2022,36(12):924-926
目的 探讨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以102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测定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1 s率(FEV1/FVC),记录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FEV1、FVC、FEV1/FVC、血清CRP与IL-6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FEV1、FVC、FEV1/FVC、血清CRP与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P均<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FEV1/FVC为(0.66±0.02)% ,高于对照组的(0.60±0.10)%(t=9.90,P=0.030)。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RP和IL-6水平分别为(39.29±12.50)mg/L、(17.00±6.36)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60.97±13.52)mg/L、(36.03±9.74)pg/mL,(t=-5.35、-10.31,P均<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疗可显著改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