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EN)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游离钙、钙调素、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ATP酶的影响。方法采用新生大鼠颅骨分离培养成骨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染料木黄酮(10^-8mol/L,10^-7mol/L,10^-6mol/L,10^-5mol/L),以妊马雌酮(商品名:倍美力)(10^-8mol/L,10^-7mol/L,10^-6mol/L,10^-5mol/L)作为阳性对照组,用PNPP(对硝基苯磷酸盐)法测定ALP活性、放射生物法测定钙调素水平、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细胞游离钙、比色法测定ATP酶活性。结果染料木黄酮对成骨细胞钙调素、ALP、Ca^2+-ATP、细胞内游离钙水平的影响呈正相关性,并与其剂量成正相关性,但这些作用均低于雌激素水平(P〈0.01)。结论染料木黄酮能增加成骨细胞ALP、Ca^2+-ATP活性和钙调素水平、钙离子震荡波,并与其浓度有关,作用与雌激素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对离体大鼠成骨细胞和IL-1β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取传一代细胞,分别给予10^-5mmoL/L、10^-7mmoL/L、10^-9mmol/LDHEA培养72h,以10^-8mmoL/L雌二醇(estradiol,E2)为阳性对照,另设空白对照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鉴定成骨细胞,MTT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PNPP法测定ALP活性。ELISA法测定不同浓度DHEA培养液中IL-1β的水平。结果不同浓度DHEA组成骨细胞增殖能力和ALP的活性均有上升,其中以10^-7mmoL/LDHEA组最显著(P〈0.01),其作用和E2相似(P〉0.05);10^-9mmoL/LDHEA组单位细胞数的ALP活性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不同浓度的DHEA组IL-1β呈下降趋势,成骨细胞增殖能力及ALP活性和IL-1β成负相关。结论DHEA在体外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生长和增殖,提高ALP活性,其作用可能和抑制IL-1β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hFGF)及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rhBMP-2)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marrow slromal stem cells,MSCs)生长及分化的量效作用,为其在骨组织上程中的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免MSCs,分为1个空白对照组及9个实验组。实验组分别与终浓度为10^-8、10^-7、10^-6mol/L地塞米松;终浓度为50、200、500ngng/ml FGF;终浓度为50、500、1000ng/ml rhBMP-2培养。于4、7d终止培养并测定细胞总蛋白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mol/L地塞米松显著抑制细胞蛋白合成(P〈0.05),而10^-8、10^-7mol/L地塞米松对细胞蛋白合成无明显影响;10^-6,10^-7mol/L地塞米松刺激MSCs高度表达ALP(P〈0.05)。rhFGF各浓度组显著促进细胞蛋白合成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ALP活性抑制。rhBMP-2符浓度组对细胞蛋白合成九明显影响;50ng/ml rhBMP2不影响MSCs的ALP活性;当浓度增至500ng/ml与1000ng/ml时,ALP活性显苦增加(P〈0.05)。结论10^-7mol/L地塞米松及500、1000ng/ml rhBMP-2在不影响MSCs增殖的前提下,适当浓度能显著促进MSCs向成骨细胞转化,在骨组织工程的研究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H2O2诱导的成骨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取24 h内新生SD大鼠10只,采用组织块贴壁法提取原代成骨细胞并行差速贴壁提纯细胞。细胞传至第2代时行碱性磷酸酶及茜素红染色进行鉴定。将鉴定后的成骨细胞用不同浓度的H2O2作用不同时间并行CCK8试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选择合适的浓度和时间建立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并用褪黑素及EX527进行干预。实验分为对照组、H2O2组、褪黑素组及EX527组。分别对四组细胞行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染色,检测四组细胞活性氧、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四组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成骨相关蛋白BMP2、RUNX2以及SIRT1和p66SHC的表达量。结果 经鉴定,成功提取原代成骨细胞。CCK8结果显示,400 μmol/L H2O2作用4 h成骨细胞活性降至52 %,适宜用于建立氧化应激损伤模型。H2O2作用后成骨细胞活性及矿化能力降低,ROS含量、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伴随有SIRT1、BMP2、RUNX2、Bcl2表达降低,p66SHC和Bax表达升高。褪黑素预处理后缓解了H2O2对成骨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作用,部分恢复了成骨细胞的活性及矿化能力,SIRT1抑制剂EX527能够逆转褪黑素的上述作用。结论 褪黑素通过调节SIRT1/p66SHC通路来抑制H2O2诱导的成骨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并促进成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否可以抑制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及其抑制凋亡的相关机制。方法传代培养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H1组(1mmol/L H2O2)、H2组(5mmol/LH2O2、E组(H2U+EPO组)。细胞免疫荧光检测NRK-52E细胞是否表达EPO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EPOR)。荧光探针氯甲基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酯(CM—H2DCFDA)标记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流式细胞仪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ell lymphoma/L eukemia-2,Bcl-2)家族中Bcl-2和BaxmRNA的表达。结果NRK52E细胞表达EPOR。H2O2引起NRK-52E细胞内ROS水平升高,上调BaxmRNA表达、下凋Bcl-2mRNA表达,诱导NRK-52E细胞凋亡。EPO可以抑制H2O2诱导的ROS水平升高、Bcl2mRNA表达下调、BaxmRNA表达上调及NRK-52E细胞凋亡。结论EPO可以缓解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上调Bcl-2mRNA表达、下调BaxmRNA表达,抑制H2O2诱导的NRK52E细胞凋亡,发挥肾小管细胞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初步探讨多种免疫抑制剂对嗜铬细胞瘤12(pheochromocytoma 12,PC12)细胞和L929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对数生长期PC12细胞和L929细胞传代,取细胞株复苏后第3代细胞均以1×10^6/ml密度接种于培养板中,分别加入10、10、10^-7和10^8mol/L环孢菌素A(cyclosporin A,CsA),10^-6、10^-7、10^-8和10^-9mol/LFK506以及10^-3、10^-4、10^-6和10^-8mol/L甲基强地松龙,并设立空白对照组。于培养24、48和72h后,取各浓度药物作用的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 高浓度(10mol/L)甲基强地松龙和较低浓度(10^-8~10^-7mol/L)CsA,在给药后48h内对PCI2细胞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此后促增殖作用不明显;而各个浓度的FK506均无促进PCI2细胞增殖的作用。高浓度甲基强地松龙(10^-3mol/L)和CsA(10^-6~10mol/L)作用24h后,对L929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FK506仅在较高浓度(10^-6mol/L)有一过性(仅出现于给药后48h)促进L929细胞增殖的作用。结论 10^-3mol/L甲基强地松龙和10^-8~10^-7mol/LCsA能够在短时间内促进PC12细胞增殖,而10^-3mol/L甲基强地松龙和10^-6~10^-5mol/L CsA对L929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雷洛昔芬对成骨细胞自分泌和旁分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新生大鼠颅骨来源酶消化法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雷洛昔芬(0、10^-8、10^-7、10^-6mol/L),在共同条件下培养。应用酶联免疫法(Eu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结果雷洛昔芬(10^-8mol/L组和10^-7mol/L组)的IL-1β、IL-6值低于对照组,雷洛昔芬各组TNF-α值均高于对照组,3项测试指标在0~24h和24~48h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适当浓度下雷洛昔芬(10^-8M,10&-7M)抑制大鼠成骨细胞分泌IL-1β和IL-6,雷洛昔芬能够通过调节成骨细胞的自分泌及旁分泌影响破骨细胞的功能。雷洛昔芬促进大鼠成骨细胞分泌TNF-α,雷洛昔芬在体内对TNF-α分泌与调节的作用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L02肝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构建方法。方法将L02肝细胞培养后分为损伤3 h组、6 h组和12 h组,每组再根据加入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H2O2)分为100、200、300、500、750、1 000μmol/L 6个亚组,对照组不加入H2O2,分别在培养箱中继续孵育3 h、6 h或12 h后进行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另1组L02肝细胞培养后分为损伤3 h组、6 h组和12 h组,损伤3 h组再根据加入H2O2浓度不同分为100、200、300、500、750μmol/L 5个亚组,损伤6 h组分为100、200、300、500μmol/L 4个亚组,损伤12 h组分为100、200、300μmol/L 3个亚组,对照组不加入H2O2,分别在培养箱中继续孵育3 h、6 h或12 h后进行Annexin V-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碘化丙啶(PI)双染流式细胞检测。损伤模型的建立及鉴定:L02肝细胞培养后损伤组加入200μmol/L H2O2,对照组不加入H2O2。在培养箱中继续孵育6 h后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丙二醛(MDA)、活性氧自由基(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等指标。结果损伤3 h组中,200、300、500、750、1 000μmol/L等各亚组的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损伤6 h组中,各亚组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损伤12 h组中,各亚组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3 h H2O2浓度与细胞存活率的相关系数为-0.993,6 h组为-0.955,12 h组为-0.819。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的H2O2损伤情况下细胞凋亡/坏死率:损伤3、6、12 h组中,损伤各亚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3 h组H2O2浓度与细胞凋亡或坏死率的相关系数为0.971,6 h组为0.992,12 h组为0.986。与对照组比较,200μmol/L H2O2作用6 h处理L02肝细胞损伤组的线粒体膜电位、MDA、ROS、SOD、ALT、AS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 200μmol/L H2O2作用6 h处理L02肝细胞是体外模拟缺血-再灌注或氧化损伤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硼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活性的影响,旨在探讨其影响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信号机制。方法:取自愿捐献的增生性瘢痕组织标本,采用胶原酶法行成纤维细胞培养。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AT1和AT2受体的表达。取第3~4代细胞,并按实验设计,分别加入10^-2mol/L Ang Ⅱ,10^-7mol/L Ang Ⅱ+10μmol/L Valsartan,10^-7mol/L Ang Ⅱ+10μmol/L PD123319,10μmol/L Valsartan,10μmol/LPD123319共5组:对照组仅加入等量DMEM。以Western Blot法检测培养的细胞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ERK)活性变化,观察在阻断AT1或AT2受体情况下AngⅡ对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ERK磷酸化的影响。结果: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培养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同表达AT1和AT2受体。AngⅡ可增加培养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ERK磷酸化。在一定剂量范围内,AngⅡ浓度增加,细胞ERK磷酸化程度增加。与对照组比较10^-7mol/L Ang Ⅱ显著增加瘢痕成纤维细胞ERK磷酸化,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μmol/L AT2受体拮抗剂PD1233191可显著增强AngⅡ诱导的细胞ERK磷酸化(P〈0.05):10μmol/L的AT1受体拮抗剂Valsattan可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细胞ERK磷酸化;Valsattan或PD1233191单独刺激细胞并未明显影响ERK磷酸化(P〉0.05)。应用抗ERK抗体显示各组ERK含量一致。结论:AngⅡ通过其受体AT1和AT2可调控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ERK磷酸化,AngⅡ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ERK活性的影响可能是AngⅡ调控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可能的信号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布比卡因诱导的PC12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及活性氧(ROS)和过氧化氢酶(CAT)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培养的PC12细胞分成四组:正常对照组(C组);丙泊酚组(P组),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2mmol/L,丙泊酚;布比卡因组(B组),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0.09mmol/L布比卡因;丙泊酚加布比卡因组(PB组),在细胞培养基中同时加入2mmol/L,丙泊酚和0.09mmol/L布比卡因;每组6孔。培养6h和24h后,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比色微量分析细胞活性,测定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细胞内CAT、ROS活性。结果与c组相比,B组PC12细胞活性和细胞内CAT活性显著降低(P<0.01),LDH活性和细胞内ROS活性显著增加(P<0.01);P组PC12细胞活性及其它指标无显著变化;与B组相比,PB组PC12细胞活性和细胞内CAT活性显著增加(P〈0.05),LDH活性和细胞内ROS活性显著降低(P<0.01)。结论布比卡因对PC12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可能与降低细胞内CAT活性、增加ROS活性有关;丙泊酚通过保护细胞内CAT活性和清除ROS而减轻布比卡因诱导的PC12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人牙髓干细胞成骨活性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分离培养的人牙髓干细胞分别接种于含有不同浓度辛伐他汀的矿化培养液中诱导培养,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骨唾液酸蛋白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适宜浓度辛伐他汀(1×10^-6mol/L、1×10-7mol/L、1×10-8mol/L)促进人牙髓干细胞的成骨活性作用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辛伐他汀浓度为1×10-7mol/L时,促进作用最显著.结论:适宜浓度的辛伐他汀可以有效促进人牙髓干细胞的成骨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不同浓度胰岛素对毛乳头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人头皮组织分离、培养、获得毛乳头细胞,根据胰岛素浓度分为1×10^-8、1×10^-7、1×10^-6mol/L3个组,设无胰岛素培养液为对照组。应用不同浓度胰岛素的2%新生牛血清培养液培养毛乳头细胞3天,分别用MTT法测定毛乳头细胞的增殖;AnexinV/PI双染色法测定毛乳头细胞的凋亡情况;体外细胞划痕法测定其迁移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10^-8、1×10^-7mol/L胰岛素组毛乳头细胞增殖、抗凋亡及迁移能力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且1×10^-7mol/L组作用最强(P〈0.05或P〈0.01)。结论:1×10^-8~1×10^-7mol/L胰岛素可以增强毛乳头细胞增殖、迁移和抑制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人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stem cells,DPSC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将第3代人DPSCs在矿化培养液中诱导培养,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1×10-5mol/L、1×10-6mol/L、1×10-7mol/L、1×10-8mol/L),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茜素红染色鉴定成骨分化。结果:各浓度辛伐他汀均抑制人DPSCs增值,辛伐他汀浓度为1×10-5mol/L时,抑制作用最明显。适宜浓度辛伐他汀(1×10-6mol/L、1×10-7mol/L、1×10-8mol/L)促进人DP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其中,1×10-7mol/L的辛伐他汀促进ALP活性的作用最明显。结论:辛伐他汀抑制人DPSCs的增值,适宜浓度的辛伐他汀可有效促进人DPSCs的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8%乳化异氟醚(emulsified isoflurane,EI)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2只,右肾切除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Sham组,仅分离左侧肾蒂,不阻断肾血流)、肾脏I/RI组(夹闭左侧肾蒂45 min后恢复再灌注)、EI预处理组(静脉泵注8% EI 4 ml·kg-1h-130 min,停药15 min后夹闭左侧肾蒂,余同I/RI组)、脂肪方乳剂(lipid emulsion,LE)预处理组(静脉泵注30% LE 4 ml· kg-1·h-1 30 min,停药15 min后夹闭左侧肾蒂,余同I/RI组).于肾脏再灌注3h时采集腹主动脉血测血清肌酐(creatinine,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取肾组织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并行肾小管Paller评分.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肾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肾组织MDA含量.结果 各组大鼠血清Cr、BUN、肾组织MDA含量及肾小管Paller评分:I/RI组[Cr(98±7) μmol/L,BUN(14.5±4.7) mmol/L,MDA(2.05±0.31) μmol/g,Paller(33.5±5.6)分]、EI组[Cr(62±6) μmol/L,BUN(9.3±2.3) mmol/L,MDA(1.61 ±0.28) μmol/g,Paller(18.5±4.5)分]、LE组[Cr(94±15) μmol/L,BUN(13.9±4.5) mmol/L,MDA(1.91±0.35) μmol/g,Paller(32.2±3.8)分]与Sham组[Cr(24±6)μmol/L,BUN(6.5±1.6) mmol/L,MDA(1.32±0.19) μmol/g,Paller(1.6±0.9)分]比较,显著升高(P<0.05);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I/RI组[(78±12)×10^3 U/g]、EI组[(97±7)×10^3 U/g]、LE组[(79±13)×10^3 U/g]与Sham组[(117±10)×10^3 U/g]比较,显著降低(P<0.05).分别与I/RI组和LE组比较,EI组血清Cr、BUN、肾组织MDA含量及肾小管Paller评分均降低(P<0.05),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升高(P<0.05).I/RI组和LE组上述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对成牙骨质细胞增殖、矿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设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对体外培养的成牙骨质样细胞OCCM-30分别加入1×10-5mol/L、1×10-6mol/L、1×10-7mol/L的地塞米松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不加药。72h后提取细胞总R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成牙骨质细胞矿化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CCK-8法检测地塞米松对成牙骨质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茜素红染色对地塞米松作用后成牙骨质细胞生物学特性作初步观察。结果:地塞米松在高浓度时有抑制成牙骨质细胞增殖的作用。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ALP活性增高,矿化结节形成明显增多,Q-PCR结果显示与细胞矿化相关基因ALP、BSP、OCN、Runx-2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结论:地塞米松可以增加成牙骨质细胞矿化功能,并可能由此影响牙根吸收和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在体外成熟(IVM)培养基中加入褪黑素,探索外源性褪黑素在人类未成熟卵母细胞IVM中的作用,以期优化人类未成熟卵母细胞IVM的培养体系。方法在人类未成熟卵母细胞IVM培养体系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褪黑素,以排出第一极体作为判断其核成熟的标准,比较不同浓度下的核成熟率。结果与对照组(褪黑素0mol/L)相比,外源性褪黑素在10^-11mol/L、10^-9mol/L和10^-7mol/L时人类未成熟卵母细胞的核成熟率有提高,但只有褪黑素在10^-9mol/L时人类未成熟卵母细胞的核成熟率呈显著性提高(63.6%VS.40.9%,87.7VS.54.2%,68.2%VS.45.5%,90.4VS.69.4%)(P〈0.05);当外源性褪黑素浓度增加到10。mol/L和10。mol/L时,人类未成熟卵母细胞的核成熟率显示稍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10^-11mol/L、10^-9mol/L和10^-7mol/L组相比则呈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外源性褪黑素在适当浓度时可以促进人类未成熟卵母细胞的核成熟,而在浓度超出一定范围时,则可能对卵母细胞的核成熟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莫诺苷对黑素瘤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模型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将黑素瘤细胞(A375)与角质形成细胞(Hacat)以1:2比例建立共培养模型,以不同浓度莫诺苷进行干预,通过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NaOH裂解法测定黑素含量;多巴氧化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10-4mol/L、10-5mol/L、10-6mol/L和10-7mol/L莫诺苷均对细胞增殖无影响(P>0.05),10-5mol/L、10-6mol/L和10-7mol/L莫诺苷均对共培养体系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合成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阳性对照药熊果苷组相比,10-5mol/L、10-6mol/L和10-7mol/L莫诺苷均对共培养体系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合成有差异(P<0.05或P<0.01)。结论:莫诺苷可能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来抑制共培养模型的黑素合成。  相似文献   

18.
黄鑫  徐飞  程鹏  向威  郭风劲  陈安民  黄仕龙 《骨科》2014,5(3):129-132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对小鼠胚胎成骨细胞体外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将小鼠胚胎成骨细胞体外传代培养,使用含不同浓度(1.0、0.1μmol/L)唑来膦酸的成骨诱导培养基干预细胞,不含唑来膦酸的培养基作对照,培养1、3、5 d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唑来膦酸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培养14 d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培养21 d行茜素红染色;培养7 d,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转录因子Runx2、成骨标志物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Ⅰ)、ALP、骨钙素(OCN)基因的表达,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录因子Runx2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唑来膦酸干预细胞后,CCK-8实验检测吸光度值随天数增加而升高,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唑来膦酸浓度的升高,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逐渐变浅,Runx2、Collagen TypeⅠ、ALP、OCN基因的表达量降低,Runx2蛋白的表达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在选定浓度(1.0、0.1μmol/L)下不影响成骨细胞的增殖,但对其分化功能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胰岛素(INS)和睾酮(T)对子宫内膜腺癌细胞HOXA10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检测HOXA10蛋白在Ishikawa细胞定位表达;体外培养Ishikawa细胞,予不同浓度INS(90、60、30、3、0.3U/L)或T(10^-3、10^-4、10^-5、10^-5、10^-7mol/L)刺激Ishikawa细胞48h,MTT法检测INS、T对Ishikawa细胞生长的作用;最后分别以30U/LINS和10^-5mol/LT刺激Ishikawa细胞48h,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INS和T对Ishikawa细胞HOXA10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1)HOXA10蛋白定位表达于Ishikawa细胞的细胞浆内。(2)不同浓度的INS均可促进Ishikawa细胞的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作用越强,INS浓度达60、90U/L时,细胞生长状况与浓度为30U/L相似。不同浓度的T均可抑制Ishikawa细胞的生长,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越明显,浓度达10^-4、10^-3mol/L时,细胞生长抑制状况与浓度为10^-3mol/L相似。(3)RT-PCR检测结果显示INS组和T组Ishikawa细胞中HOXA10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减弱(P〈0.01或P〈0.05)。结论不同浓度INS和T均可影响Ishikawa细胞生长,高浓度的INS和T降低细胞上HOXA10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