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斑点免疫渗滤试验(DIFA)对苏州地区170例散发性脑炎患者240份脑脊液(CSF)标本中单纯疤疹病毒抗原(HSV-Ag)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70例散发性脑炎中,经该项检测而能明确单纯疤疹病毒性脑炎(HSE)诊断者42例(24.7%);240份CSF标本中,HSV-Ag阳性率为35.4%,而其中42例HSE患者的96份CSF阳性率为88.5%,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将DIFA法检测结果与单纯疤疹病毒抗体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显示,应用DIFA检测HSV-Ag能在较早期对HSE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2.
在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I)TK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3个引物,建立巢式PCR方法。敏感性实验显示巢式PCR比单一PCR敏感500倍。用巢式PCR法和ABC-ELISA法平行检测30例临床诊断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患者和20例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脑脊液(CSF)标本。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特异性完全一致,然巢式PCR的敏感性较高。30例HSE中巢式PCR的检出阳。性率为87%(26/30),ABC-ELISA为77%(23/30),且巢式PCR于检查当日即可获得阳性结果。提示其更适用于HSE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从临床特点、脑脊液(CSF)特异性抗体检测、神经影像学和治疗等方面对单纯疱疹病毒脑炎(HSE)进行分析,以期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和治愈率。方法 在96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中确诊25例成人HSE病例,并对其临床表现、CT和/或MRI结果、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HSE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本组发病年龄中位数为35岁。主要早期表现为发热、头痛、意识和行为人格改变。神经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CSF单纯疱疹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明显升高。意识障碍程度及无环鸟苷的及时应用与预后有关。结论 HSD最具特征的早期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和行为人格改变。CT检查不能用于早期诊断。发病1周CT检查正常时,MRI能发现局灶性病变。CSF单纯疱疹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升高是重要的诊断依据。无环鸟苷的早期使用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脑炎患者CSF HSV-IDNA和HCMV DNA PCR检测临床评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评价患者脑脊液 (CSF)单纯疱疹 I型病毒 (HSV- I) DNA和巨细胞病毒 (HCMV) 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以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HSE)和巨细胞病毒性脑炎 (HCME)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45例病毒性脑炎病人的 CSF进行 HSV- I DNA、HCMV DNA检测 ,并对其检测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以及抗病毒药物应用与疗效进行综合分析 ,评价其临床价值。结果 :45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中 HSV- I DNA阳性 16例 ,占 35 .6 % ;HCMV DNA阳性 9例 ,占 2 0 % ;阴性者 2 0例 ,占 44 .4%。结论 :病毒性脑炎病人的 CSF HSV- I DNA、 HCMVDNA PCR检测是从病毒性脑炎中早期鉴别 HSE和 HCME的有价值的手段之一 ,但其检测结果需密切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5.
单纯疱疹性脑炎 (Herpes Simplex Encephalitis,HSE)又称急性坏死性脑炎 ,急性包涵体性脑炎。它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al HSV )所致。 HSV直径一般为 15 0~2 40 nm ,是双排扭曲的 DNA分子基因组。 HSV抗原可分两型 :单纯疱疹病毒 型 (HSV- 1) ,主要引起成人的口唇疱疹、角膜结膜炎、口腔疱疹及 HSE:单纯疱疹病毒 型 (HSV- )主要引起生殖器疱疹 ,也可见新生儿。HSE多为急性起病 ,无季节性 ,无男女差异 ,预后差。年发病率为 2~ 4/10 0万人口 ,在没有充分进行病原治疗时病死率可高达 70 %。目前 ,从国内外大量…  相似文献   

6.
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脑脊液中单纯疱疹病毒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患者脑脊液(CSF)中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DNA。23例经鞘内HSV-1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阳性的“HSV-1型性脑炎(HSE)”中19例PCR阳性,4例阴性患者病程均超过1个月。22例IgG阴性的“散发性脑炎”中7例PCR阳性,此7例皆于发病1周内检查CSF,其中2例取材于发病当日。1周后复查7例患者,CSF PCR仍为阳性,IgG皆阴性,提示PCR适用于HSE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聚合酶链反应诊断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已为CSF特异性抗体证实的6例急性期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患者10份CSF中病毒DNA,结果PCR全部阳性。其中2份标本第一步PCR为阴性,第二步套式PCR为阳性。10份其它中枢神经感染的CSF的PCR全部阴性。说明PCR方法简单、迅速、敏感性及特异性高,是病原学诊断的一大突破,适于早期和快速诊断HSE。  相似文献   

8.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18例HS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HSE患者的临床表现以精神症状为主,大多数患者脑电图有异常表现,少数脑脊液病毒学检查阴性。结论HSE的诊断应以临床症状为主,同时结合脑电图(EEG)、脑脊液病毒学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EEG有利于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治疗应以抗病毒治疗为主,同时结合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9.
PCR早期诊断单纯疱疹性脑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单纯疱疹病毒(HSV)DNA多聚酶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其型公共引物,采用二步温控法,成功地建立起PCR反应体糸。将40份拟诊为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脊液(CSF)及多种对照标本进行HSV的PCR扩增分析,并用PCR制备生物素标记的DNA探针与PCR检测产物进行斑点杂交。结果表明,8份CSF标本可检出HSV-DNA。单纯疱疹性脑炎占总数的20%。该PCR可作为单纯疱疹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0.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早期确诊困难。我们用ELISA单克隆抗体双夹心法测脑脊液(CSF)中单纯疱疹病毒(HSV)抗原,并对部分标本测定HSV-Ⅰ和HSV-Ⅱ型抗体。 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14例病员,男女各7例,年龄平均34.18岁(17~49岁)。全部病例均作脑电图、头颅CT或MRI、CSF等检查。病毒性脑炎5例,散发性脑炎8例,多颅神经炎1例。 二、方法:病人入院48h内即抽取腰池CSF2~3ml和静脉血3ml并分离血清(S)送检。  相似文献   

11.
HSV—1和HSV—2能在人的周围神经中潜伏感染。HSV激活所致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病毒潜伏的部位、类型和宿主的免疫应答能力。HSV感染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是脑炎和膜膜炎。由于SHV感染在临床上很难识别,故在病人CSF中检测HSV显得更为重要。 虽然使用PCR法已能检测出HSV DNA,但还不能从复发性脑膜炎病人CSF中分离出。作者用免疫印迹分析ELISA法检测病人CSF中特异型抗体,结合PCR法扩增DNA以证实HSV造成良性、复发性、自限性、无菌性脑膜炎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毒性脑炎(HSVE)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现状。方法经ABC-ELISA法检测血和脑脊液单纯疱疹病毒抗体(HSVAb)确定的HSVE31例,男18例,女13例,平均年龄32±11岁。结果HSVE临床症状变异很大,有全身感染症状,脑膜刺激症状,脑症状,精神症状等。结论ELISA法检测HSV-1抗体对于HSVE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而PCR诊断HSVE较ELISA敏感性高,速度快,但PCR敏感性太高,极易造成假阳性,操作较复杂,ELISA法操作简便,宜于广泛应用。阿昔洛韦是目前治疗HSVE较理想的药物,但宜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细胞介素-2(IL-2)基因佐剂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糖蛋白D(gD)DNA疫苗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表达HSV—Ⅰ gD基因的DNA疫苗质粒IRES-gD以及HSV-Ⅰ gD与IL-2基因共表达的重组质粒IRES-gD-IL-2分别注入BALB/c鼠股四头肌,检测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抗体的产生情况,并于第3次注射后14d用滴度100组织培养半数感染量(TCID50)的HSV—Ⅰ病毒感染小鼠,观察小鼠的生存情况。结果IRES-gD组和IRES-gD-IL-2组均可刺激小鼠产生抗HSV—Ⅰ gD的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抗体,抗体滴度随免疫次数增加而升高IRES-g D-IL-2组小鼠产生的抗体及中和抗体滴度明显高于IRES-gD组,两组小鼠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绪论IL-2基因佐剂可促进HSV—Ⅰ gD DNA疫苗诱导抗体的产生,并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单纯疱疹病毒脑炎(HSE)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早期对32例HSE患者进行脑电图、颅脑CT、颅脑磁共振(MRI)及脑脊液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检测单纯疱疹I型病毒(HSE-I DNA),早期应用无环鸟苷治疗。结果 32例中7例发病一周后来院诊治,4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25例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获得治愈。结论HSE早期诊断、早期无环鸟苷治疗将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及预后进行分析,以期探讨HSE合并肾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3例临床、脑电图、影像学及血和脑脊液单纯疱疹病毒抗体检测阳性,符合HSE诊断标准并伴肾功能不全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3例患者虽经阿昔络韦抗病毒、降颅压、其中1例进行床边血液超滤透析等积极治疗,2例死亡,1例好转。结论 伴有严重肾功能不全的HSE患者预后不良,处理棘手。能否看作一种新的HSE综合征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首发未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对照组测定单纯疱疹病毒Ⅰ、Ⅱ型(HSV-Ⅰ、Ⅱ)抗体,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与精神分裂症发病之间的关系;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与精神分裂症患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健康对照组共70例,均为北京安定医院的健康职工。患者组共67例,符合DSM-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采血并评定PANSS及CGI量表,定性检测血清中HSV-Ⅰ、Ⅱ型的特异性IgG抗体。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HSV-Ⅰ、Ⅱ感染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V-Ⅰ、Ⅱ感染与患者发病时的疾病严重程度、HSV-Ⅰ、Ⅱ合并感染对其发病及疾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研究样本量条件下,未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之间存在明确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是一种急性坏死性脑炎,由Ⅰ型或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引起,死亡率高达70%,仅10%的病人可恢复正常生活能力。国外统计资料显示HSE约占全部脑炎的5%~20%,占已知病毒性脑炎的20%~68%。我国北京地区统计占“散发性脑炎”的18%。自从无环鸟苷应用于临床后,HSE的预后有了很大改善。研究认为无环鸟苷的疗效与用药早晚有很大关系,越早应用,疗效越好。因此  相似文献   

18.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HSE)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最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国外HSE发病率为4~8/10万,患病率为10/10万;国内尚缺乏准确的流行病学资料。在中枢神经系统中,HSV最常侵及大脑颞叶、额叶及边缘系统,引起脑组织出血  相似文献   

19.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又称急性坏死性脑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未经治疗的HSE病死率高达70%以上.基本病理改变为不对称的脑组织水肿、软化和出血坏死,主要的受累部位为额叶底部、颞叶底部、颞角及枕叶等部位.  相似文献   

20.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I型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多急性起病,慢性起病者临床少见[1],且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确诊相对困难。现将我院神经内科2001年1月至2004年1月住院治疗的3例病程超过6个月的HSE患者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1.1一般资料:3例慢性HSE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3~67岁,既往身体健康。病前无上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口唇疱疹的病史。3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误作为其他疾病治疗,因为病情持续进展而接受脑组织活检,发现CowdryA包涵体确诊,其中2例患者行电镜检查发现HSV颗粒。其中1例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