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6 毫秒
1.
PDLC (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是把向列型液晶以微子粒子的方式分散在高分子基质中形成膜,而具有独特性质的一种新型电光显示元件。本文结合我们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概述了PDLC的制造方法,响应机理,液晶微滴的指向矢构型以及其相转变,简述了PDLC的研究状况,应用范围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PDLC(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是把向列型液晶以微子粒子的方式分散在高分子基质中形成膜,而具有独特性质的一种新型电光显示元件。本文结合我们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概述了PDLC的制造方法,响应机理,液晶微滴的指向矢构型以及其相转变,简述了PDLC的研究状况,应用范围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PDLC(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是把向列型液晶以微小粒子的方式分散在高分子基质中形成膜,而具有独特性质的一种新型电光显示器件。本文对影响PDLC形态结构的因素和控制方法, PDLC的工作原理以及电光性质作了较为详细的概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犬骨髓基质细胞(BMSC)和牙周膜细胞(PDLC)体内成骨及成韧带样组织的能力,为牙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将体外培养Beagle犬BMSC及PDLC与脱细胞真皮基质(ADM)膜复合后植入裸鼠皮下,以单纯ADM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4周和8周进行标本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比较骨保护素(OPG)和胶原Ⅻ的表达. 结果 复合物植入4周和8周组织学观察显示,BMSC形成骨样组织多于PDLC,面形成韧带样组织少于PDL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BMSC组的OPG表达量高于PDLC组,但胶原Ⅻ的表达量低于PDLC组. 结论 BMSC体内成骨能力高于PDLC组,但成韧带样组织能力低于PDLC组.  相似文献   

5.
牙周韧带细胞植入量与牙周组织再生量关系的动物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将不同数量牙周韧带细胞(PDLC)植入慢性实验性牙周缺损内,观察细胞植入数量与牙周组织再生量的关系,确定可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有效细胞浓度和有效细胞数量.方法 人工构建4只Beagle犬慢性实验性牙周缺损模型(5 mm×5 mm×3 mm的牙槽骨U型缺损),分别将载有1×104、1×105和1×106 PDLC的胶原膜植入牙周缺损内.12周后行组织学观察,测量新生牙骨质(NC)长度百分率和新生牙槽骨(NB)面积百分率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组均可见不同程度牙周组织再生,1×104 PDLC组和1×105 PDL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1×106PDLC组的NB面积百分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结论 在实验性牙周缺损内植入PDLC,可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其有效浓度为5×107 mL-1,有效数量为1×106 PDLC.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氧化苦参碱对牙龈卟啉菌内毒素(Pg-LPS)作用下人牙周膜细胞(PDLC)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及其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分离PDLC,对照组为仅含1%胎牛血清的细胞培养液,实验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溶液和Pg-LPS.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和酶联免疫、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观察Pg-LPS对PDLC的ALP活性及其表达的影响. 结果 在25 μg/mL的Pg-LPS作用下,PDLC的ALP活性及其表达明显减低,加入一定浓度的氧化苦参碱溶液后,PDLC的ALP活性及其表达有一定程度恢复. 结论 氧化苦参碱可以减轻Pg-LPS对PDLC的破坏,对Pg-LPS抑制PDLC的ALP活性及其表达的现象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聚合引发相分离的方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通过差示量热扫描仪(DSC)、偏光显微镜(POM)对不同液晶5CB(4-氰基-4′-戊基联苯)含量的PDLC热力学行为和液晶分散状态进行了表征。在电压为0~30 V、波长为633 nm处,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PDLC的电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w(5CB)达到20%以上时,PDLC发生相分离现象;当w(5CB)=30%时,液晶的分散状态最佳,电光效应最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壳聚糖胶原支架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韧带细胞(PDLC)的影响,以探讨复合IGF-1的壳聚糖胶原支架在人PDLC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PDLC接种于复合IGF-1的壳聚糖胶原支架上,通过MTT法测定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通过半定量PCR检测细胞mRNA合成变化。结果:PDLC在两种不同支架上的增殖及mRNA合成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5)。结论:该复合支架可以作为IGF-1的载体;复合在支架上的IGF-1对PDLC的粘附与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均有较好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分别及联合作用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hPDLCs)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与不同浓度的NGF、bFGF或NGF+bFGF作用,用噻唑盐(MTT)法观察PDLC增殖的情况.结果 不同浓度的NGF、bFGF都可促进人PDLC的增殖,这种促进作用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NGF与bFGF联合应用对人PDLC的增殖有协同作用,且与单独应用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NGF、bFGF都可促进人PDLC的增殖,且二者联合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牙骨质片经不同浓度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处理后对牙周韧带细胞(PDLC)附着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含不同浓度(0,1,10)μg/mL的Pg-LPS培养液培养PDLC于牙骨质片,24、72 h后用MTT法检测PDLC在牙骨质片上的附着、增殖的细胞数量,同时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高浓度10 μg/...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神经生长因子(NGF)以及两者联用时对人牙周膜细胞(PDLC)增殖的生物学作用,为牙周损伤后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对不同浓度的TGF-β1与NGF以及两者联用时的生物学作用进行分析。结果:TGF-β1、NGF单独作用后,PDLC较对照组增殖较。(P〈0.05),而两者联合作用后的增殖作用较各自单独应用的作用更显著。结论:TGF-β1、NGF两者以最佳效应浓度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年龄供体人牙周膜细胞原代培养成功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供体年龄对组织块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的影响,寻找人牙周膜细胞原代培养的最佳供体年龄,为便捷、快速地获得大量人牙周膜细胞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在口腔外科门诊收集正畸拔除的12~28岁青少年健康前磨牙68颗,按供体年龄分为3组:12~14岁组、15~18岁组和19~28岁组,采用组织块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并传代,通过形态学和免疫化学染色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不同年龄组牙周膜经组织块法原代培养获得的人牙周膜细胞的成功率不同,12~14岁组最高,成功率为66.67%;15~18岁组次之,成功率为8.57%;19~28岁组最低,成功率为0。12~14岁和15~18岁组传至第3代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细胞波形丝蛋白染色阳性,角蛋白染色阴性,表明为中胚层组织来源。结论:供体年龄对体外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成功率有很大影响,12~14岁为最佳供体年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正常咬合力及咬合力丧失状态下,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大鼠牙周细胞中的动态变化,初步探讨IL-1β在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建立正常咬合力及咬合力丧失动物模型。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两种咬合力状态下牙周形态的变化以及牙周组织中IL-1β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咬合力丧失状态下,形态学显示牙周膜稀疏、结构紊乱,牙槽骨吸收;免疫组化显示咬合力丧失诱导IL-1β在牙周细胞中表达较正常咬合力时显著增强。结论:牙周组织结构与功能在改建中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考察其对牙周膜细胞增殖和骨化细胞定向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前驱体中加入鳌合剂柠檬酸,阻滞分子团聚。制作粉体后行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线衍射分析和能谱分析。原代牙周膜细胞培养,第4代细胞接种后,按1mg/ml加入纳米羟基磷灰石粉体,以相等量的致密羟基磷灰石和空白作对照。作细胞形态和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分析。结果:采用四水硝酸钙和磷酸三甲脂为前驱体,加入枸橼酸可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粉体,粒径约为50nm。应用2、3、4天纳米羟基磷灰石对牙周膜细胞增殖活性有明显促进作用,而致密羟基磷灰石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有促进牙周膜细胞增殖作用,在牙周组织再生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基因转染对牙周膜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PDLC)成骨性的影响.方法 运用基因转染技术将NGF基因通过质粒pcDNA3.1-NGF转入PDLC中,利用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记法鉴定转染细胞的表达并观察对其成骨性的影响.结果 免疫细胞化学证实,牙周膜细胞有NGF蛋白表达.转染NGF后的PDLC的OC含量较未转染NGF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 转染NGF后的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成骨性明显增强,为使牙周膜细胞成为牙周组织再生的种子细胞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黄芩有效成分黄芩苷在牙周病防治中的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100例牙周病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成两组,即LPS组、黄芩苷+LPS组,每组50例,另取无牙周病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加入黄芩苷,即为黄芩苷组。其中黄芩苷的浓度为0.1μg/ml,LPS浓度为100μg/ml,三组在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相应的效应物质,采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PDLC),应用噻唑盐比色测定法测定PDLC由脂多糖(LPS)介导增殖的时间效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PDLC由LPS介导细胞周期的影响,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结果经细胞培养,三组在酶标仪A490nm处检测,黄芩苷组OD值为(0.341±0.034),LPS组为(0.192±0.023),黄芩苷+LPS组为(0.249±0.026)。黄芩苷组与LPS组比较,t=27.2947,P<0.01;黄芩苷组与黄芩苷+LPS组比较,t=16.0786,P<0.01;黄芩苷+LPS组与LPS组比较,t=11.6109,P<0.01:各组OD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中药黄芩有效成分的研究可为牙周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桂西中医药材资源丰富,加工手艺简单,成本低,具有地方特色,中药黄芩有效成分的推广应用可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牙脱位后,保存在牛奶中,在不同的时间点牙周膜细胞的活性。方法采用正畸拔除的第1、第2双尖牙,拔除后立即放入牛奶中保存,在不同的时间点统计有活力牙周膜细胞的数量,并与干燥状态下保存的脱位牙有活性的牙周膜细胞数量进行比较。结果在不同时间点(0.5h-2h),牛奶中保存的脱位牙有活性的牙周膜细胞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干燥状态下保存的脱位牙有活性的牙周膜细胞数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牛奶是非常应用且有效的保存脱位牙的溶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