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省基层部队医务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基层部队卫勤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该省基层部队等级不同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卫勤机构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问卷调查,并对影响应对能力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发放636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606份,有效回收率95.3%。基层部队医务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问题知晓率为98.3%,仅74.9%能够准确判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合格率为38.4%。应对能力的可能影响因素主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意识(OR=3.741,95%CI:2.844~4.921);参加救助培训(OR=2.427,95%CI:1.597~3.690);参加应急演练(OR=1.822,95%CI:1.207~2.751);年龄(OR=1.465,95%CI:1.165~1.843);学历(OR=1.423,95%CI:1.085~1.867)。[结论]该省基层部队医务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整体应对能力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须加强人才培养,开展应急演练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危机风险意识,提升应对突发事件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2.
彭玉凤 《现代预防医学》2023,(22):4124-4129
目的 了解南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以下简称“全科医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全科医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广西南宁市422名全科医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况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南宁市全科医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应急能力得分及预防能力、准备能力、救援能力三个维度得分均为“高”,得分依次为66.64±10.87、9.98±1.74、13.06±2.51和43.59±7.19。参加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相关培训的次数与应急能力存在正线性回归关系(P<0.001)。结论 南宁市全科医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较强,参加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相关培训的次数是影响应急能力的主要因素。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人才队伍建设及全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条件、卫生资源、应急力量相对薄弱,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抵御能力相对较弱,易受到较大冲击,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面对危害性较高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如何切实保障公众财产与人身安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应急管理现状进行总结,浅析其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薄弱部分,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如何更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应急策略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基层部队医务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某基层部队中从事传染病防治、病原体检测、现场应急救护等所有医务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自然灾害和传染病暴发等相关知识,满分为69分,得分超过中位数者为高分组。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获得高分的因素。结果共抽取6家医院、 25所基层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发放问卷636份,回收606份。在606名调查对象中,年龄18~65岁,平均30.55岁,主要以男性、已婚、大专和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护理和临床医师职务、工作年限≤5年和来自医院机构的人员为主。得分范围为21~66分,中位数为57分,高分组238人,占39.3%。高分组在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务和工作年限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育程度、危机意识、参加过应急演练以及过去1年所在地区发生过突发公共事件等因素都是获得高分的影响因素,OR值(95%CI)分别为1.363 (1.030-1.804)、 1.493 (1.184-1.883)、 1.634 (1.127-2.371)和0.411 (0.240-0.703)。结论该基层部队医务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整体较好;教育程度、危机意识、参加过应急演练以及过去1年所在地区发生过突发公共事件是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因素。合理进行人员配置,提升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基层部队医务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应急能力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湖北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匿名问卷调查方式,对湖北省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73名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湖北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的应急能力虽然较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暴发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人员配置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仍普遍较低,尤其是对疾病监测数据的利用、分析能力明显不足。影响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应急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工作单位(OR=3.610)、文化程度(OR=2.685)、所学专业(OR=2.903)、从事业务(OR=2.069)、培训时间(OR=2.156)及培训层次(OR=4.122)。结论湖北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的应急能力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改变人员配置,开展高层次的专业技术培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况。方法 :通过横断面调查,对朝阳区23个政府部门、43个街道(地区)办事处、4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家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危机意识,组织体系工作机构基本健全,大部分部门职能明确,与其他单位沟通协调顺畅;风险评估认为对朝阳区威胁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依次是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事件。决策大部分会参考专家或学者意见或由单位内部集体决定。公众宣传教育形式多样,范围广泛。亟需解决的前三项制约因素是法律制度不够完善、人力资源不足、财力投入有限。结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系统,其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进一步建立完善事后评估机制和重视科研机构和专家在应急管理的作用,完善朝阳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上海市崇明区基层卫生应急能力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调查问卷对上海市崇明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科工作半年以上的所有人员开展卫生应急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调查,使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基层卫生应急能力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22份,回收210份。单因素分析得出基层卫生应急人员年龄、学历、专业、职称、工作年限、是否参加卫生应急培训、演练、是否熟练掌握应急预案、流程、对从事卫生应急工作是否满意均为影响基层卫生应急人员应急能力的因素(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本科及以上学历(OR=4.389,95%CI:1.826~10.551)、中级及以上职称(OR=39.230,95%CI:10.979~140.183)、16年以上工作年限(OR=70.782,95%CI:6.786~738.332)、对从事卫生应急工作满意(OR=2.163,95%CI:1.135~4.122)为基层卫生应急人员综合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上海市崇明区基层卫生应急综合能力得分(79.30±13.45)...  相似文献   

8.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的现实生活中,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是对应急预案及应急培训效果的有效检验,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面对突发疫情,在疾病防控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心,其应急能力强弱直接关系到防病工作的成败。我区于2009年开展了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并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价,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武汉地区三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相关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武汉市3家三级医疗机构的2 976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应急知识、应急态度的问卷调查,并收集医护人员的人口学特征资料,对应急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 976名医护人员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平均得分为(142.74±10.93)分,总条目均分为(3.86±0.53)分。在应急能力各维度评分中,防护能力条目均分最高,准备能力条目均分最低。医护人员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与应急知识和应急态度呈正相关(r=0.704,0.513,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专业类型(β’=0.821、0.635、0.524)、工作年限(β’=0.779)、参与应急培训/演练(β’=2.278)、应急知识(β’=1.349)和应急态度(β’=1.125)是影响医护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武汉地区三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缺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培训/演练以及实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和分析国外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应急反应,分析其职责、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经验,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制度化建议。方法基于文献分析,系统回顾国内外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经验。结果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专业技术人才、长效投入、防控基础建设、部门协调方面仍有提升空间。结论未来需结合国际经验,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软硬件建设、调整卫生应急经费投入、优化空间布局与应急设置、加强医防融合、优化应急防控体系组织协调机制等方面,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应急防控管理建设。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能力建设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建设状况。方法对黑龙江省2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应急能力调查,对其中16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应急能力个人问卷调查。对主要领导进行访谈。结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针对不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做好预案和应急准备,应急体系初步形成。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能力较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能力亟需提高。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设是长期的任务,需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懈努力;应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应急意识和现场处置能力培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我国卫生应急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的认知状况,从文化程度、职称情况、单位性质、单位级别等方面进行比较,为提高卫生应急人员风险评估的认识和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全国(大陆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卫生应急工作人员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和χ2检验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我国卫生应急人员对风险评估概念熟悉程度较低,且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不同工作年限、不同机构、不同层级之间的认知存在一定差异;对风险评估工作内容的认知也存在分歧。结论 :应加强风险评估培训,健全风险评估制度,以全面提高卫生应急人员对风险评估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3.
《泰山卫生》2007,31(1):F0004-F0004
为明确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中的职责,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依法、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地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与预案,卫生部日前制定并出台了《全国卫牛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医院职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为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1年6月对上海市某医院的全体在职在岗的管理及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医院职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调查表》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职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04名医务人员中男性143名,女性161名,年龄最小20岁,最大64岁,平均年龄(35.87±4.21)岁,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占51.97%,中高级职称占34.87%,90.13%参加过救援实践。医务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级别预警、法定上报时限及部门知晓率较高(93.75%、90.13%、92.11%)。医务人员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总分为(28.47±4.64)分,得分率为76.95%,其中传染病爆发应急技能得分率最高(86.25%),其次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本知识(80.25%),自然灾害应急技能得分率为74.9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律认知得分率相对偏低(71.20%)。工作年限每增加5年(β'=0.319)、职称越高(β'=0.178)、参加救援实践(β'=0.411)、管理者(β'=0.301)的突发公共卫生应对能力得分越高(均P<0.05)。结论 上海市某三甲医院职工具备较好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医务人员的应急能力水平主要受到工作年限、职称、参与救援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杭州市基层医务人员卫生应急知识水平及卫生应急能力现状,了解医务人员卫生应急能力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务人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急救援能力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方法  采用修订后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和应急能力问卷,对杭州市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17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并从人口学因素和卫生应急知识维度对基层医务人员卫生应急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杭州市基层医务人员卫生应急能力各维度评分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急救能力(3.91±0.71)分、综合能力(3.87±0.64)分、应急知识学习能力(3.73±0.70)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和无职称人员相比,高级职称人员应急能力得分提高0.216分;相比未参加过卫生应急培训者,参加过卫生应急培训的基层医务人员的得分提高0.186分;相比未经历过应急救援活动者,经历过应急救援活动者得分增加0.177分;相比单位没有完整应急预案者,单位有完整应急预案的基层医务人员得分提高0.192分(P < 0.01)。应急知识维度中,医务人员“重大传染病的特点和应对措施”维度得分每增加1分,应急能力得分增加0.475分;“法律责任”维度得分每增加1分,应急能力得分增加0.136分(P < 0.001)。
  结论  杭州市基层医务人员卫生应急能力处于中等略偏上水平,应加强针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卫生应急培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卫生应急知识,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急预案建设,强化应急演练,从而进一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卫生应急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贵州省市县两级疾控机构应急人员开展卫生应急能力自我认知调查,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提升疾控机构卫生应急能力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全省9家市(州)级、36家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84名应急人员开展匿名问卷调查,被调查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个人应急能力自评,对调查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识别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市县两级疾控应急人员个人应急能力总得分为(63.88±13.01)分、均分(3.19±0.65)分,属应急能力中等水平;4个维度中现场处置能力维度得分(3.42±0.75)最高、专业知识储备能力维度得分(2.98±0.64)最低;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近1年参加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理(β’=0.128)、从事应急工作年限越长(β’=0.124)、性别为男性(β’=0.119)、近1年参加过应急演练(β’=0.116)、专业背景为医学(β’=0.104)的应急人员,其应急能力自评得分较高(P<0.05)。结论 学历、职称与专业构成是贵州市县两级疾控应急队伍建设的重点,现场应急处置实践与反复演练是提升能力的有益途径,当前应强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某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监督应急能力的现况调查,分析在突发事件中区县卫生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对策。方法运用已建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应急处置人员调查问卷及能力测试卷,以某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为个案进行应急能力现况评价。结果某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监督应急处置评价指标的总得分为80.2分,能力评价为良好。一级指标中过程的得分率最高为82.11%,结果次之为81.29%,结构的得分率最低为76.77%。二级指标中的经费保障、设置现场检测实验室、检测仪器设备数量种类、人员业务技能水平、职能行使以及制度建设的得分率相对较低。结论某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的应急能力基本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但在人员能力和仪器设备等方面还需要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18.
汪俊华  宋沈超  黄文湧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6):3150-3151,3154
[目的]分析贵州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我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贵州省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调查对象,普查2000~2003年贵州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处理情况;用Excel和Spss for windows 10.0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结果]2000~2003年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存在主要问题是:报告不及时、处理不及时、多部门共同处理事件中组织协调较差、卫生工作人员不足、交通工具不足、患者主要在乡镇卫生院救治、事发地交通不便、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较差。经Logistic回归分析,2000~2003年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处理是否及时、报告是否及时、领导小组是否成立、每万人口拥有疾控人员情况等是影响事件处理情况的主要因素。[结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提高应急人员应对能力和疾控机构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对预防和应对我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简称疾控机构)卫生应急能力现状,进行缺陷诊断并提出解决办法.方法 采用横断面的调查方法,对哈尔滨市18个县级疾控机构卫生应急能力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83.33%的机构设置了独立的应急办,100%的机构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文件/手册,专业技术人员占工作人员总数的76.02%,具有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的人员占39.79%,66.67%的机构有应急专家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率为96.54%,83.33%的机构能够及时更新过期应急物资并给予相应处理,应急专项经费配备比例为16.67%,16种常见致病源中所有机构均不具备霍乱、乙脑、流感3种致病源的检测能力.结论 哈尔滨市卫生应急能力现状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应急机制不完善,培训演练效果不显著,实验室对疫情处理支持率低.  相似文献   

20.
王敦志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3,19(5):482-484,F003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 ,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都要从思想上、组织上、技术上、物资上、经费上作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充分准备。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是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前哨 ,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尖兵、是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前线 ,熟悉和掌握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有关基本知识 ,对于及时发现和报告、正确应对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