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头针联合体针对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寻找提高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的最佳方法。方法:按会诊顺序随机将120例中风偏瘫病人分为3组,头针配合醒脑开窍组(A组)33例,头针配合传统针刺组(B组)60例,传统针刺组(C组)27例,根据患者的神志、语言、肢体运动功能等进行综合评分,观察3组临床疗效。结果:A组基本痊愈3例,显效20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90.9%,B组分别为7例、28例、21例及93.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C组显效7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66.7% 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或极显著性意义(P〈0.05,P〈0.001)。结论:头针配合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急性期、恢复期的疗效与头针配合传统针刺法相似,优于单纯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开窍醒脑通络法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采用开窍醒脑通络法(口服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23例服用脑复新、都可喜治疗。10天为1疗程,共治疗2月。观察临床疗效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椎-基底动脉(BA)血流量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对照组为78.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BA血流速度改善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开窍醒脑通络法治疗老年痴呆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高乐  牛红月 《河南中医》2014,(7):1260-1261
目的:观察芒针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名脑梗死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内科治疗,对照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芒针深刺中脘、关元、水道。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芒针结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尿失禁操作简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醒脑开窍法针药治疗脑梗塞并发癫痫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脑梗塞并发癫痫的病人为数不少,观察针灸醒脑开窍法,并配合中药化痰通络治疗继发性癫痫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针刺加中药)和对照组(单纯采用中药)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评定。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针刺加中药是治疗脑梗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熊杰  宁丽娜  张伟 《吉林中医药》2011,31(3):237-238
目的:探讨不同针刺方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自2008年6月-2010年5月,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和传统针刺法治疗,1次/d,治疗4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周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并且评定临床疗效。结果:1)醒法组患者治疗后4周后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BI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临床神经功能恢复疗效评定,醒法组的显著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促进患者临床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更佳,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醒脑开窍针刺加电针治疗脑卒中肢体瘫痪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加电针治疗脑卒中肢体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传统针刺组30例取肩髑、曲池、外关等。醒脑开窍针刺组30例主穴取内关、人中、三阴交,副穴取极泉、尺泽、委中。醒脑开窍加电针纽30例取穴与醒脑开窍组相同,针刺得气后接上电针治疗仪。3组均每日1次,连续治疗45天。结果:传统针刺组治愈率16.67%,总有效率76.67%;醒脑开窍针刺组治愈率33.33%,总有效率93.33%;醒脑开窍加电针组治愈率43.33%,总有效率96.67%。醒脑开窍组和醒脑开窍加电针组的总有效率与传统针刺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醒脑开窍加电针组与醒脑开窍的治愈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醒脑开窍加电针治疗脑卒中肢体偏瘫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针刺与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多 《中国针灸》2002,22(8):4-12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强迫症的优点,方法:60例强迫症患者随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2例,西药组28例,针刺组采取醒脑开窍针刺法,西药组采用氯丙咪嗪,治疗8周,观察两组疗效与副反应的比较。结果:针刺组与西药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针刺组基本无副反应,经副反应评定表(SECL)评分,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强迫症疗效好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8.
醒脑开窍法配合康复操治疗脑梗塞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和验证醒脑开窍法配合康复操治疗脑梗塞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确诊为脑梗塞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予醒脑开窍法配合康复操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针刺取穴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有效率为63.5%和96.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0%和90%,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法配合康复操治疗脑梗塞后吞咽障碍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9.
高智颖 《新中医》2007,39(3):29-30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耳穴贴压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耳穴贴压治疗。结果:临床治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耳穴贴压治疗颅脑外伤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600例脑梗死患者以病程分层随机,恢复期2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6例,对照组118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均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4星期。随访6个月。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可比性好,(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剌是安全的,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能够改善症状,减少致残,防止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调神通络针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调神通络针法)和对照组(传统针刺),观察两组疗效及血脂变化。结果治疗4星期后,两组均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促进神经功能缺损及病残程度的恢复。治疗组显效率达85.0%,明显优于对照组73.2%,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对TC及HDL具有明显改善作用(P<0.05,P<0.01)。结论调神通络针法能明显改善脑梗死症状和血脂紊乱状态,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脑梗死恢复期患者234例,以SAS编码,随机分配到醒脑开窍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简称醒脑组和常规组)。醒脑组116例,接受醒脑开窍针剌(每日1次,共4周)和西医常规治疗;常规组118例,接受常规针刺和西医常规治疗。随访6个月。主要指标:随访期末生存、治疗和复发情况。次要指标:随访期末神经功能评估,针刺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6个月随访时醒脑组病死率(0.86%)、继续治疗率(36.21%)与常规组(1.69%、36.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9,P=0.59;X^2=0.32,P=0.57),在降低复发率、改善神经功能方面醒脑组优于常规组(P〈0.01);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是安全的,其远期疗效在降低复发率、改善神经功能方面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法,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有效率为70.0%,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的AHI、夜间微觉醒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而LSp O2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的嗜睡程度改善优于对照组,其E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hsCRP、TNF-α、IL-6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肯定,利于缓解临床症状,减轻微觉醒次数,提高最低血氧饱和度,改善嗜睡,其机制与改善缺氧、调控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等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磁化针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丽  盛丽 《中国针灸》2002,22(5):16-24
目的:观察磁化针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高脂血症病例随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中医证候,主要症状及血脂检测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与结论:显示治疗组在改善形体肥胖,肢麻沉重及血脂检测指标胆固醇(TC)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脂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维持血糖基本稳定1星期以上,治疗组给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血脂康治疗。4星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血糖、血脂及体重指数的改善情况。结果针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对于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者,针刺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还可以降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以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从而达到降糖降脂的作用,并在改善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以及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上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针刺可以明显地改善肥胖患者体重指数,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对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头针、体针结合康复体位训练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50例予体针结合康复体位训练,治疗组予头针、体针结合康复体位训练治疗,2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7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少于对照组。③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除红细胞比容外,其余各项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头针、体针结合康复体位训练治疗脑梗死能显著改变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孙会成 《中医药学刊》2010,(5):1113-11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方法:将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服中药汤剂及配合针灸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7%,对照组总有效率7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以及血脂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并且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40例、中药组40例和针灸组40例。采用记分法,通过评定神志、语言、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同时观察、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内皮素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95.0%,中药组总有效率77.5%,针灸组总有效率82.5%,针药组和中药组、针灸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针药组对血脂、血液流变学、内皮素等指标的改变明显优于中药组和针灸组(P<0.01)。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对神经功能的恢复优于单纯中药、单纯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9.
头针与脑梗塞后血管的早期再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观察头针对脑梗塞患者脑血管的早期再通及梗塞灶的影响。方法 采用针刺患者头皮血管舒缩区的方法 (头针组 )治疗脑梗塞患者 35例 ,并与单纯药物治疗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 经 TCD及 CT检查显示 ,头针组在脑血管的早期再通 ,梗塞灶的收缩及临床症状的改善与对照组比有显著差异 (P<0 .0 1)。结论 脑梗塞患者早期进行头皮针治疗 ,可以提早血管的再通时间、缩小梗塞灶及改善临床症状。同时减少由于早期使用血管扩张剂而引起梗塞后出血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