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不同桥体长度的天然牙 -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桥中天然牙根周骨组织的应力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建立不同桥长的固定桥力学模型、计算、分析。结果 :天然牙 -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桥中天然牙牙周骨组织集中垂直载荷下应力分布均匀、根尖部骨应力小 ;集中斜向载荷下天然牙牙周骨组织最大应力是集中垂直载荷下骨最大应力值的 2倍 ;集中斜向载荷下天然牙颈部骨应力最大 ,有应力集中区。结论 :在天然牙 -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桥的设计中减轻侧向力 ;固定桥桥体不宜过长 ;天然牙颈部支持骨组织质量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揭示天然牙-种植牙联合支持固定桥的种植体周骨组织应力分布规律,为临床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来研究不同情况下的应力反应。结果:集中斜向载荷比集中垂直载荷应力值大、应力分布不均;种植体颈部应力值最大,中部,根尖部应力分布小、均匀。结论: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桥应减小斜向力,从适应证,手术到制作修复体全过程采取提高抵抗斜向力能力的措施;种植体颈部的骨量和质量是决定天然牙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揭示天然牙—种植牙联合支持固定桥的种植体周骨组织应力分布规律 ,为临床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来研究不同情况下的应力反应。结果 :集中斜向载荷比集中垂直载荷应力值大、应力分布不均 ;种植体颈部应力值最大 ,中部、根尖部应力分布小、均匀。结论 :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桥应减小斜向力 ,从适应证、手术到制作修复体全过程采取提高抵抗斜向力能力的措施 ;种植体颈部的骨量和质量是决定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桥使用寿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天然牙——种植牙联合桥的牙及牙周组织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揭示天然牙-种植牙联合支持固定桥的天然牙及其牙周支持组织应力分布规律,为临床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法研究不同情况下的应力分布。结果:最大应力值位于牙颈部,垂直载荷时应力分布均匀,斜向载荷时有应力集中,牙的应力值最大,硬骨板大于骨松质。牙周膜应力值最小,但颈部亦有应力集中现象。结论: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桥的天然牙基牙颈部应有充分的牙周支持组织;牙颈部及其周围支持组织是义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揭示中间种植体基牙天然牙-种植体联合固定桥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规律,为临床设计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建立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uper-SAP 93计算受载后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值。 结果: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水平以其颈部皮质骨处为高,集中斜向载荷下种植体周围骨组织最大应力是集中垂直载荷下应力的2.5倍,集中垂直载荷时颈部最大拉应力出现在舌侧皮质骨边缘处,集中载荷下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压应力峰值高于拉应力峰值。 结论:设计中间种植体基牙天然牙-种植体联合固定桥时不仅需消除咬合高点,而且应减小颊舌向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揭示天然牙—种植牙联合支持固定桥的天然牙及其牙周支持组织应力分布规律 ,为临床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研究不同情况下的应力分布。结果 :最大应力值位于牙颈部 ,垂直载荷时应力分布均匀 ,斜向载荷时有应力集中 ,牙的应力值最大 ,硬骨板大于骨松质。牙周膜应力值最小 ,但颈部亦有应力集中现象。结论 :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桥的天然牙基牙颈部应有充分的牙周支持组织 ;牙颈部及其周围支持组织是义齿使用寿命的关键之一 ;义齿颈部应有良好的自洁作用 ,防止形成继发性牙周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揭示在不同载荷下中间种植体基牙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桥基牙应力分布及位移规律,指导临床义齿制作。 方法:用三维有限元法研究天然牙及中间种植体受力后的应力分布特点及位移规律。 结果:4种载荷下种植体最大应力值均是天然牙的4~5倍;集中垂直载荷下种植体最大应力值大约是分散垂直载荷下的2倍;斜向集中载荷与斜向分散载荷下种植体最大应力值无明显差异,大约是分散垂直载荷下种植体最大应力值的3倍;分散载荷下天然牙最大应力值均较集中载荷时低。牙合龈向种植体最大位移值远小于天然牙|3位移值,在颊舌向和近远中向两者位移差值较小。 结论:颊舌向力是破坏修复体的主要因素,应降低牙尖斜度;集中载荷比分散载荷破坏作用大,应消除咬合高点,建立分布均匀的多点咬合接触。这种固定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揭示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桥在桥体长度不同时种植体、天然牙的应力分布规律 ,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建立力学模型 ,并计算分析应力分布特点。结果 :种植体—天然牙的最大应力值均为压应力 ,最大应力值位于骨颈缘部位 ;种植体有应力集中 ,并大于天然牙的最大应力值 ,集中斜向载荷下种植体最大应力值是集中垂直载荷下最大应力值的两倍 ;天然牙在集中垂直载荷下应力分布均匀 ,集中斜向载荷下有应力集中 ,应力值随桥体长度增加而增大。结论 :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桥主要支撑力的部位是颈缘处 ,该处为种植体折断机率最大的区域 ;应尽量减小侧向力 ;设计长桥时天然牙选择适应证要严格  相似文献   

9.
天然牙-种植牙联合支持固定桥是临床上常用的牙列缺损修复方法,具有生物相容性好、舒适度高、义齿体积小等优点[1].但由于种植体与天然牙骨组织间无牙周膜缓冲,在运动过程中可产生运动幅度的差异.研究表明,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桥中种植体支持端承受压力远大于天然牙端,而种植体一般直接种植于颌骨上,因此无缓冲时较大的压力直接作用到颌骨上,常造成牙种植体周骨创伤,或因骨吸收而缩短种植体的使用时间,导致联合固定桥过早脱落,从而影响牙齿的修复过程[2-3].为提高种植体的远期修复成功率,本研究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了天然牙-中植牙联合支持固定桥中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分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证明现有种植体难以完美替代天然形态牙。方法:通过扫描标准模型牙,建立上下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施加垂直、水平及斜向3种方向100 N的瞬间载荷,获得各方向载荷下牙齿、黏膜、骨皮质以及骨松质的应力分布情况及最大应力值。结果:上下颌磨牙之间最大应力值差别并不显著,但与传统柱形螺纹种植体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结论:单一形态的种植体难以满足复杂形态的牙齿,尤其是磨牙的功能需要,今后针对磨牙修复的种植体应选择与天然牙形态相近的仿生牙为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种植位点联合翼上颌种植对上颌无牙颌种植体与骨组织生物力学影响,为临床选择符合生物力学原则的种植设计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例上颌后牙骨量不足的无牙颌锥形束CT扫描数据,完成上颌骨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利用冠修复体和种植体数据,分别建立冠修复体和种植体-基台一体三维实体模型,设计5组不同种植位点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以单侧200 N的垂直载荷和100 N斜向载荷分别在双侧后牙区加载,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种植体和周围骨组织表面的应力分布,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5组模型均显示最大应力集中在种植体颈部和颈部皮质骨处。(2) 5组模型在斜向载荷下的种植体最大应力值大于垂直载荷(P<0.05),骨组织周围最大应力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不同种植位点联合翼上颌种植模型间种植体及骨组织最大应力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双侧对称性植入翼上颌种植体,改变前部种植体位点不会影响整个设计的应力分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种植支持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下颌远中游离端缺失的应力分布,探讨附着体类型对于种植体、各支持组织、义齿以及附着体的应力影响。方法:建立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下颌双侧前磨牙和磨牙缺失的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为采用传统可摘局部义齿(无种植体)、种植体+Locator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种植体+Magfit磁性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进行修复。分析对比各主要成分的应力分布,得到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和位移值。结果:建立含有牙体组织、牙周组织以及种植体、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有种植体的模型义齿基托下黏骨膜的最大位移量(Locator模型垂直向载荷9.38 μm、斜向载荷45.48 μm,Magfit模型垂直向载荷9.54 μm、斜向载荷39.45 μm)小于没有种植体的RPD(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s)模型(模型垂直向载荷95.27 μm,斜向155.70 μm)。Locator和Magfit两种类型的附着体相比较,Locator模型中种植体颈部周围皮质骨的最大应力值大于Magfit模型(Locator模型垂直向载荷10.850 MPa、斜向载荷43.760 MPa,Magfit模型垂直向载荷7.100 MPa、斜向载荷19.260 MPa)。Magfit模型中末端基牙的牙周膜受力更小(Locator模型垂直向载荷0.520 MPa,Magfit模型垂直向载荷0.420 MPa)。结论:在修复下颌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时,种植支持可摘局部义齿可减少对末端基牙的扭力,提高义齿稳定性;Locator和Magfit磁性附着体两者对比,Locator附着体水平约束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压低基牙后,固定桥力学行为的改变,为临床压低基牙后再进行牙体预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考虑基牙牙槽骨水平吸收10%上颌后牙分别压低0 mm,0.5 mm,1.0 mm,1.5 mm,2.0 mm后双端固定桥修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施加垂直及斜向载荷比较压低基牙前后修复体、牙、牙周膜及硬骨板的应力变化情况。结果随着压低量增加,修复体、牙体上应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改变,这个改变与修复体结构、牙体结构有很大关系,牙周膜及硬骨板面积增大,整体上应力有所降低,皮质骨和松质骨上应力变化并不明显。结论采用微种植体压低基牙后预备固定桥或全冠能够降低基牙牙备量,减少基牙的损伤,降低失髓风险,增加基牙牙周膜面积,改善冠根比,整体上降低垂直载荷和斜向载荷的不利影响,合理地改变修复体、牙、牙周膜、硬骨板的应力分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人工骨高度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状况的影响,以评定出适宜的植骨高度。方法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分别对种植体模型施加200N垂直和斜向60°两种方向的载荷,对Ⅲ类骨质上植骨0mm、1mm、2mm、3mm、4mm、5mm、6mm、7mm的种植体-骨界面进行应力分析。结果植骨3mm、4mm即可使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值达到较理想状态。斜向载荷下产生的应力远大于垂直载荷下产生的应力。结论适量植骨即可有效的扩增牙槽嵴。在临床设计种植方案时应尽量减小或避免斜向载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不同直径的种植体在关闭上颌拔牙间隙时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以及支抗磨牙的影响。方法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两个含不同直径种植体的模型,比较载荷条件下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分布、种植体的位 移、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运动趋势及其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分布改变。结果 支抗种植体直径的增大有利于种植体周 围骨组织应力的分布,减少骨吸收发生的概率。直径较大的种植体在体现支抗效果时优于直径较小的种植体。直 径不同的种植体对支抗牙周围骨组织应力改变的影响无差异。不同直径的支抗种植体在加强磨牙支抗时体现出来 的支抗效能等同。结论 种植体直径的改变对支抗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分布以及种植体受力后的位移均有影 响。支抗种植体的直径对支抗牙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分布及其位移变化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的固定桥作为口腔种植修复的一种方法临床一直应用。其连接方式有硬性连接和非硬性连接两种。本文对此两种连接方式的比较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种植体-天然牙联合固定修复后牙区牙齿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21例患者植入straummer种植体27枚,采用种植体-天然牙联合支持的金属烤瓷固定义齿修复缺失牙,并进行临床随访观察6~48个月。根据患者的自觉症状、天然牙及种植体的临床动度、种植体的存留率、义齿修复后种植体周围牙槽骨高度的X线片变化等进行评估。结果:患者的自觉症状良好,所有固定冠桥修复体均无松动、脱落,27枚种植体正常行使咀嚼功能,种植体的存留率为100%,天然牙和种植体周均未见异常X线透影区。结论:种植体-天然牙联合支持固定义齿修复后牙区48个月内的疗效满意,长期临床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上颌后牙区倾斜植入种植体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阐明倾斜种植固定桥各影响因素与种植义齿远期成功的相关性。方法:建立上颌后牙区垂直骨量不足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计种植体不同的长度(7、9和11 mm,种植体直径5.5 mm,倾斜角度10°)、直径(3.5、4.5和5.5 mm,种植体长度7 mm,倾斜10°)及植入的倾斜角度(5°、10°和15°,种植体直径5.5 mm,长度7 mm)等实验条件,在集中及分散载荷的作用下对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分布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应力分布比较:种植体长度以7、9和11 mm变化时,种植体颈部及根尖部应力值较大,且根尖区应力大于颈部,随长度增加根尖区应力下降,与颈部接近。不同直径的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特征为:在直径为3.5和4.5 mm工况下,种植体颈部与根尖部应力值较大;当直径为5.5 mm时,种植体-骨界面各部分应力值趋于相等。不同倾斜角度的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相似,种植体颈部与根尖部应力值较大。当倾斜角度为5°时,种植体颈部与根尖部应力值相当,当倾斜角度逐渐增大时根尖部应力值相应增大。载荷的分布也影响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分布,集中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峰值高于分散载荷作用下的峰值,而且种植体根尖区应力峰值大于颈部应力峰值。结论:当上颌后牙区骨量相对不足时,采用长度长、直径粗的种植体以小角度倾斜植入可使应力分布更趋分散,同时应充分考虑上颌骨复杂的解剖结构(尤其是前磨牙区颊侧骨壁较薄时),防止局部骨壁过薄,产生应力集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自然牙根和种植体联合支持的磁固位全口覆盖义齿不同受力状态下支持骨的应力分布,为临床修复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CT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及Solidworks有限元软件,根据自然牙根与种植体不同位置,放置3对磁性附着体,建立3组下颌覆盖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其中模型Ⅰ种植体在磨牙区,模型Ⅱ种植体在两侧,模型Ⅲ种植体在一侧。在不同的应力加载下对3组模型中自然牙和种植体颈部骨应力进行计算,对比和分析。结果:模型Ⅱ斜向加载下后牙区种植体周围骨应力较模型Ⅲ增加明显。斜向加载较垂直加载的支持骨应力均有增加,其中模型Ⅰ中的后牙区种植体周围骨应力增加约30%,模型Ⅱ增加约43%,模型Ⅲ增加约55%。结论:当口内仅余留1个自然牙根时,至少应增加2个种植体作为基牙,且这2个种植体应位于牙弓的两侧,即一侧前牙区和另一侧的后牙区。磁性附着体的结构比其他类型的附着体能更好地防止侧向力对基牙的损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静态与动态加载下仿生型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状况和疲劳行为,为研发能有效地转移应力至周围骨组织的新型种植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CAD(Pro/E Widefire 2.0)软件建立颌骨和钛种植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置全致密型(1号)和仿生型(2号)两种结构钛种植体,采用Ansys Workbench 10.0软件分析静态与动态加载下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状况,并对2号种植体进行疲劳行为分析。结果:在相同载荷下,1号和2号种植体在皮质骨区均为高应力区,2号种植体界面最大应力值、高应力区域面积、根端区最大应力值均低于1号种植体,从上至下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呈均匀递减趋势。动态加载的界面应力比静态的界面应力高17.15%。两种加载方式下,两种种植体在皮质骨区界面最大应力值无差别;在松质骨区, 1号的界面最大应力值比2号高75.97%;在根端区,1号的界面最大应力值比2号高22.46%,种植体界面最大应力远小于纯钛的屈服强度。2号种植体颈部皮质骨边缘的最大应力值比1号高7.85%,皮质骨边缘的最大应力值未达到皮质骨的屈服强度。预载50~300 N动态载荷,致密芯的安全系数均在10以上,随载荷加大,多孔层的界面应力呈线性增加,动态加载轴向300 N 和颊舌向45°25 N时,多孔层界面最大应力为11.38 MPa。结论:仿生型种植体有利于松质骨区及根端区界面应力转移到周围骨组织,其几何结构设计能耐受正常咀嚼的疲劳载荷,是安全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