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平阳霉素液(PYMco)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在1999年1月~2004年1月5年间用PYMco瘤腔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61例.每周一次,2~4次为一个疗程.结果经2~6年随访,治愈18例(29.5%),显效29例(47.5%),有效12例(19.6%),无效2例(3.2%),总有效率96.7%.结论 PYMco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疗效高,疗程短,副反应少,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三药联合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总结平阳霉素(PYM)、地塞米松(DXM)和鱼肝油酸钠(SM)三药联合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及其优点。方法收集1996年9月至1998年9月,用PYM、DXM、SM联合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115例(156个瘤体),男性50例,女性65例,男女之比为1∶1.3;年龄4个月~45岁。瘤体位于颌面部73例(63.48%),口腔内42例(36.52%)。瘤体范围最小1 cm×1 cm,最大5 cm×8 cm。治疗方法用DXM 5 mg/1 ml配PYM 8 mg加1%普鲁卡因注射液4 ml,按每1 cm×1cm的瘤体内注射1 ml混合药液,再按相对大剂量鱼肝油酸钠注射的方法酌情注射鱼肝油酸钠。5~7天注射1次,3~5次为一个疗程。观察1~2个月,未愈者可重复联合治疗。 结果经6~24个月随访,治愈81例(70.43%),基本治愈30例(26.09%),好转4例(3.48%)。治愈和基本治愈率为96.52%,有效率为100%。 结论PYM、DXM、SM联合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具有疗程短、疗效高、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易行,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36例不同程度、不同年龄的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采用平阳霉素(PYM)与地塞米松(DXM)联合,瘤腔内注射治疗,观察术后病情变化情况,从而判定其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采用PYM、DXM联合行瘤腔内直接注射,间隔1周重复,采用多点注射,术后阻断血流5~10分钟。结果:经1年随访,80.6%(29/36)不同程度的血管瘤患者经过1~3次注射后瘤体消失,13.9%(5/36)血管瘤患者瘤体明显减小,5.6%(2/36)血管瘤患者瘤体无明显变化,治疗有效率达94.5%。5例出现轻度不适,未做特殊处理,症状自行消失。结论:PYM与DXM联合瘤腔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尤其适用于缺乏手术条件的中小型医院。  相似文献   

4.
钟少波  廖天安  郑长泰 《海南医学》2006,17(10):38-38,40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1990年12月至2004年12月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201例.结果 随访6个月至2年,治愈率80.2%、总有效率96.5%.结论 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疗效高,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平阳霉素(PYM)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的疗效.方法:用PYM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47例,7~10天注射一次,3~5次为一疗程.结果:经过1~6年观察和随访,治愈和基本治愈率为95.7%.结论:PYM治疗静脉畸形疗效高,疗程短,是一种简便经济安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是临床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全身血管瘤的60%。而其中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临床上现多采用保守治疗。笔者近年来采用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PYM)瘤内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平阳霉素治疗口腔内及面部血管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总结平阳霉素(PYM)瘤内流射治疗口腔内及面部各种血管瘤的疗效。方法:收集1993年1月-1999年1月,用PYM注射治疗口腔及面部海绵状、草莓状和混合性等血管瘤450例(528个瘤体)每7-10天注射1次,每次注射含PYM1.6mg/ml的0.5%-1%普鲁卡因1-5ml,3-5次为一个疗程。结果:经6个月-6年随访,治愈和基本治愈率为86.89%,好转为12%,总有效率为98.86%。按瘤体个数统计,海绵状、草莓状和混合性血管瘤的治愈和基本治愈率分别为91.04%、86.05%和78.01%,葡萄酒色斑的基本治愈率只有14.29%。结论:PYM治疗海绵着、草莓状和混合性血管瘤疗效高、疗程短,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微小剂量平阳霉素(PYM)和常规剂量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婴幼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收集两组婴幼儿血管瘤患者,一组52例采用微小剂量PYM(浓度为0.2mg·mL-1)瘤内注射治疗,另一组45例采用常规剂量PYM(浓度为1mg·mL-1)瘤内注射治疗,两组均间隔2周或更长时间(视肿胀消退程度)重复注射,2-10次治疗结束.结果 3、6、9个月随访观察,两组间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93,P=0.196).两组的不良反应差别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小剂量PYM治疗婴幼儿口腔颌面部软组织血管瘤能获得常规剂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平阳霉素、鱼肝油酸钠和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平阳霉素、鱼肝油酸钠和地塞米松联合瘤内注射治疗125例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7~10 d注射一次,3~5次为一疗程.结果 125例患者平均注射3次,治疗完成后,经1~2 a随访,治愈和基本治愈率达96%,有效率100%.结论 平阳霉素、鱼肝油酸钠和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安全、简便、疗效高、疗程短.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 观察平阳霉素(PYM)瘤内注射治疗眼眶血管瘤的疗效.②方法 PYM注射治疗眼眶血管瘤16例,10~15d注射1次,3~5次一个疗程.③结果 经6个月~4年随访,治愈14例(87.5%),好转2例(12.5%),有效率100%.④结论 PYM治疗眼眶部静脉畸形疗程短,毒副作用小,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进行临床分析讨论.方法:对78例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采用平阳霉素及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治疗,每周一次,总次数不超过10次.结果:78例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治疗后有74例治愈,4例有效,临床治愈率94.8%.结论: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是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瘤的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治疗小儿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疗效。方法对20例小儿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行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治疗。结果随访1年,20例中治愈15例(75%),有效4例(20%),好转1例(5%)。结论 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治疗小儿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和鱼肝油酸钠联合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对 78例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采用平阳霉素和鱼肝油酸钠联合瘤腔内注射治疗。 7~ 10天注射 1次 ,2~ 4次为 1个疗程 ,同时设立 78例单用鱼肝油酸钠和 73例单用平阳霉素腔内注射作为对照。结果 :平阳霉素和鱼肝油酸钠联合瘤腔内注射治疗 1~ 2年内随访 74例 ,总愈显率 97.30 % ;单用鱼肝油酸钠组总愈显率 78.2 1% ,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0 5 ) ;单用平阳霉素组总愈显率 87.67% ,与联合用药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平阳霉素和鱼肝油酸钠联合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有显著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瘤腔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40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行平阳霉素瘤腔内注射,随访1~5年观察疗效.结果 全部患者经治疗后均取得满意效果,有效率达100%.无毒副作用发生.结论 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疗效可靠,具有方法简便、经济安全、疗程短、副作用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平阳霉素8mg 地塞米松5mg瘤内注射,根据肿瘤大小可单次或多次进行治疗。结果共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85例,经过10~24个月随访,治愈60例(70.59%),基本治愈20例(23.53%),有效5例(5.88%),治愈和基本治愈80例(94.12%)。不良反应主要为低中度发热和轻度胃肠道反应,分别占11.76%、8.24%。结论此方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颌面部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具有疗程短、疗效好的优点,而且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6.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平阳霉素、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52例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5~7天注射一次,3~5次为一疗程。结果: 经6~24个月观察随访,治愈和基本治愈48例(92.3%),有效率100%。结论: 平阳霉素、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安全、简便,疗效高,疗程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分析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配伍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260例,采用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配伍注射治疗。用地塞米松5mg/1ml,配平阳霉素8mg,加2%利多卡因4mg,按体表瘤体面积每1cmx1cm注射1ml混合液计算计量,进行瘤体内注射。每隔10天注射1次,3—5次为一疗程,未愈者可重复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后经半年至两年的随访,治愈203例(78.1%),基本治愈41例(15.8%),好转16例(6.1%),有效率100%。结论:平阳霉素与地塞米松配伍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具有疗程短,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从2002~2005年采用平阳霉素或鱼肝油酸钠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共42例,将两者疗效进行对照,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平阳阳霉素加强的松龙瘤内注射疗领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用平阳霉素加强的松龙和鱼肝油酸钠分别对血管瘤腔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各30例.结果 平阳霉素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0%和93.3%.鱼肝油酸钠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0%和7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平阳霉素加强地松龙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明显优于鱼肝油酸钠,而且更安全,为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平阳阳霉素加强的松龙瘤内注射疗领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用平阳霉素加强的松龙和鱼肝油酸钠分别对血管瘤腔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各30例.结果 平阳霉素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0%和93.3%.鱼肝油酸钠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0%和7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平阳霉素加强地松龙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明显优于鱼肝油酸钠,而且更安全,为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