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5,(6):1216-1218
《千金方》专辟"热痢"篇,总结了唐以前有效治疗热痢的经方及民间验方,为后世医家治疗热痢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对《千金方》热痢篇条文进行归纳、整理,探讨孙思邈对热痢病因、分类、治则及预后的研究,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孙思邈常用治疗热痢的方剂、方药,为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论治泄痢,其范畴包括赤白下痢和泄泻,并提出"冷、热、疳、蛊"四种痢。临证以热痢、冷痢为主,重点论述了妇人产后下痢、小儿泄痢,以及久痢不止的治疗,同时注重灸法的运用,并提出诊脉辨证及预后调养等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益气化瘀法治疗小儿脱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明环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8):1363-1363
小儿脱肛临床多见,此病多因小儿气血未充,深痢日久,中气下陷,肠胃薄弱,导致肛门松弛,滑脱不收.故<诸病源候论>云:"小儿患肛门脱出,多因痢久肠虚冷,兼崩躯气,故肛门出."根据"虚则补之"、"下者举之"的原则,益气、升提、固脱是治疗本病之大法.临床常用补中益气汤以升举,真人养脏汤以固脱.  相似文献   

4.
<正> 痢疾一证,历来医家审因论治,大多详于湿热而略于燥邪.考《素问·至真要大论》有"阳明司天,燥淫所胜……注泄鹜溏"的记载.可见前人早就认识到燥邪可以形成便泄等证候.舒弛远富有卓见,他将秋燥化痢列为痢疾分证论治的纲领之一.其论云:"痢之为病,其纲凡四:曰陷邪,曰秋燥,曰时毒,曰滑脱",惜乎语焉未详,治法亦未大备.燥痢,系感受燥邪,以燥甚则干,重伤阴液为特征的痢疾.其发病机理大致有以下数端:一者因秋阳暴烈,肺染燥热,燥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中治久痢有关内容进行分析探讨 ,指出其特点有三 :1 .久痢扶正不忘驱邪 ;2 .久痢治疗因人而制宜 ;3 .久痢用药精选巧配。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肠游"、"肠风"、"泄泻"、"久痢"范畴,目前是消化道常见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20~50岁多发.笔者2006~2008年应用自拟肠澼汤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10例,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也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主要发生在结肠黏膜层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多发于中青年人.临床以腹泻、腹痛、黏液便、脓血便和里急后重,反复发作不止等为主症,属祖国医学中的"泄泻"、"肠风"、"久痢"之范畴.  相似文献   

8.
治水泻赤白痢方原出章回小说<镜花缘>.当代名医章次公以其寒温并用,而又甚合理法,有荡涤积垢、导滞散结、止痛安中之效,故临证加减化裁以治痢疾,其效颇佳,遂名之"通痢散".后朱良春著<汤头歌诀详解>亦录此方(书中更名为痢泻散),用治诸般泄泻及痢疾.  相似文献   

9.
周建华  李英  宋丽丽 《河北中医》2013,35(8):1247-1248
痢疾是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根据证候不同,可有湿热痢、疫毒痢、寒湿痢、虚寒痢及休息痢之分.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属于本病范畴.痢疾多因外受湿热、疫毒之气侵及肠胃,湿热郁蒸,气血阻滞,气血与暑湿、疫毒相搏结,化为脓血,或内伤饮食生冷,损及脾胃、肠,使肠道传导失司,脉络受伤,气血凝滞,腐败化为脓血所致.2012-05-2012-12,我们对门诊痢疾患者进行中医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0.
白头翁为毛莨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下品,且历代本草多有记载.由于早期本草对白头翁形态描述不明,多以"近根处有白茸"的植物认为是白头翁.  相似文献   

11.
乌梅丸在儿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乌梅丸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篇,为治"蛔厥""久痢"证之良方.由乌梅、黄连、黄柏、人参、当归、细辛、川椒、桂枝、干姜、附子、苦酒组成.临床几十年来,常以本方化裁改作汤剂,用于治疗多种儿科疾病,屡屡收功.  相似文献   

12.
龚新彪 《光明中医》2006,21(12):59-60
疫毒痢又称疫痢、时疫痢,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好发于2~10岁儿童,尤以2~5岁的发病率最高.该病一般起病急,以发热、抽风、昏迷为主症,其情况多凶险.近年来,笔者采用针灸疗法治疗此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整理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3.
慢性结肠炎也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以腹泻、腹痛、粘液便、脓血便和黑急污熏等为主症,似属祖国医学中的"肠风"、"久痢"范筹.由于病未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们采用中药通灌汤保留灌肠,同时口服SASP治疗30例,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蒙药嘎日迪散(嘎日迪-2)由蒙药野罂粟、阿给组成,是蒙医治疗大肠"宝如病"的主要验方,具有清腹热、消"粘"、消肿痛、止痢.用于"赫依"、"巴达干"病,赤白痢疾、腹痛血痢、胃肠下痢.野罂粟药材为罂粟科植物野罂栗(Papaver nudicule,L.)的干燥全草.分布于我国东北及内蒙古、山西、宁夏、新疆等地.味酸涩、微苦,性微寒;归肺、肾、胃、大肠经,具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镇痛作用.在北方各少数民族中治肠炎,痢疾等沿用已久[1-2].处方中阿给为菊科蒿属植物冷蒿(Artemisfa frigida Willd)的地上部分,收载于《认药白晶鉴》、《无误蒙药鉴》、《中华本草·蒙药卷》等[3-4].味苦,性原,效淡、糙、钝.有止血,消肿,制伏痈疽,消"奇哈"之功效.  相似文献   

15.
溃疡性结肠炎相当于中医的"痢"的范畴,中医认为此乃由邪气胶固坚不可拔,正气伤残无力抗邪外出所导致;在治疗上,根据"辨病选药、辨证应用"及"峻猛毒药缓攻法治疗邪痼正虚"的思想,结合药理研究,从传统止痢中药中,选其峻猛之品配成丸剂,攻逐邪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古典医籍中的痢后风特指于泄痢后期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症状的一类病症,主要发生于下肢关节,其临床表现与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关节病变类似.古代医家认为痢后风发病与外邪侵袭、痰瘀凝滞、痢后体虚有关,可采用祛风除湿、活血化痰通络、补脾肾、益气血等治法,为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关节病变提供了一定的指导.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7.
一、方剂由来及制取方法"新痢合剂"是我院中医内科部自己拟定的名称,为我科中医师杨嗣良所提出的一张单方经改制而成.合剂的制法如下:用?大黄根?市斤,洗净,加水适量,煎取  相似文献   

18.
温脾汤由附子、干姜、人参、大黄、甘草组成,孙思邈以其治疗"积久热痢赤白",但其作用并不局限于此.笔者以本方为主随证化裁,用治便秘、血虚、蛔厥等病症,每获良效,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中白头翁汤是仲师专为治疗热痢而设,见于《伤寒论》第371条及第373条,分别论述如下:“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方中白头翁、秦皮清热凉肝,为厥阴热痢之主药;佐以黄连、黄柏,清热燥湿,坚阴厚肠,尤其能增强清热治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痢疾的分类和辨证祖国医学对痢疾的分类,原因很多,如雷丰在时病论里把痢疾分为风痢、寒痢、热痢、湿痢、噤口痢、水谷痢、休息痢、五色痢等八种。这样的分类,似是根据病因和症状的不同而定名,比如风、寒、热、湿等痢,是因病因的不同而名异;噤口、水谷、休息、五色等痢,则是从症状的不同而命名,这样的分类,在临床上似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