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离何首乌二苯乙烯苷、蒽醌、多糖3种组分,比较它们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揭示何首乌抗氧化可能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溶剂萃取和柱层析分离提取何首乌二苯乙烯苷、蒽醌、多糖3种组分,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比较各组分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何首乌二苯乙烯苷组分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为1.42 mg/mL(以生药计,下同);何首乌蒽醌组分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为2.67 mg/mL,何首乌多糖组分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为360 mg/mL。结论二苯乙烯苷和蒽醌是何首乌清除DPPH自由基的主要组分;何首乌多糖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的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取山慈菇多糖,测定其总糖含量并对其体外抗氧化能力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山慈菇多糖,并通过脱蛋白,醇沉等方法分离纯化山慈菇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山慈菇多糖的含量.通过邻苯三酚自氧化法、Fenton法和DPPH法测定山慈菇多糖溶液及对照组VC溶液在浓度分别为0.5mg/mL,1 mg/mL,2 mg/mL,4 mg/mL时对超氧阴离子、DPPH自由基及羟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 苯酚-硫酸法测得分离纯化后的山慈菇多糖的浓度为30 mg/mL.山慈菇多糖溶液及VC清除超氧阴离子,DPPH自由基及羟自由基的效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两组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01).结论 山慈菇多糖在体外具有明显清除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作用,并且在体外的抗氧化作用均随其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18种水果自由基清除能力。方法采用水杨酸法和邻苯三酚法分别对18种水果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2·)清除能力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水杨酸法测定结果提示18种水果中橘子对·OH清除能力最强,火龙果最弱。邻苯三酚法测定结果提示18种水果中葡萄和橘子对O-2·清除能力最强。结论 18种水果大部分都有清除两种自由基的能力,不同种类水果对自由基清除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4.
蒲葵子多糖含量测定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蒲葵子多糖的含量,并探讨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热水提取法提取蒲葵子粗多糖LCP,经纯化得到总多糖LCP1和精制多糖LCP2.经苯酚-硫酸显色后,在490 nm处进行比色测定总多糖LCP1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多糖LCP2对自由基·OH、O-2·、DDPH·的清除作用.结果 总多糖LCP1含量为51.9...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法检测维生素C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差异,为选择一种有效评价抗氧化活性物质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分光光度法、Mn2 -H2O2-PAR分光光度法和羟自由基(·OH)试剂盒法对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清除自由基(·OH、DPPH·)的能力进行比较。结果:DPPH·分光光度法、Mn2 -H2O2-PAR分光光度法、·OH试剂盒法检测0.024mg/ml维生素C对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0.09%、95.00%、9.56%,自由基清除率为50%时维生素C浓度(IC50值)分别为0.005、0.013、0.200mg/ml。结论:Mn2 -H2O2-PAR分光光度法的检测结果与DPPH·分光光度法基本一致,该方法可能可以作为评价抗氧化活性物质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合成二羟基苯甲酰腙化合物,对其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进行研究并通过半数抑制浓度(IC50)比较化合物清除自由基活性的强弱。方法:以2-羟基苯甲酰肼为原料,与取代芳香醛缩合反应制得2个二羟基苯甲酰腙化合物;用邻二氮菲-Fe2+氧化法测定目标化合物清除羟自由基(·OH)的活性,用DPPH法中的静力学法测定其清除2,2-二苯基-1-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活性并计算相应的IC50值。结果: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2个二羟基苯甲酰腙化合物,且具有较强的清除·OH、DPPH·的能力。结论: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均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法测定红柳醇提物各组分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方法将红柳醇提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各组分都配置成相当于原药材50mg.mL-1的溶液,通过DPPH·法测定各组分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并计算各组分的清除50%自由基时样品浓度(IC50)。结果正丁醇层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最强I,C50为0.55mg.mL-1,其次是萃后水层(IC50为1.47mg.mL-1),乙酸乙酯层(IC50为3.96mg.mL-1)和石油醚层(IC50为4.78mg.mL-1)。结论红柳醇提物各组分对DPPH·均具有一定清除作用,具有体外抗氧化性,可作为有效的天然自由基清除剂,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虾钳草、叶里含珠水提液对·O2^-和·O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以及药理作用。方法用水提取中草药虾钳草、叶里含珠(干品),用AP-TEMED系统产生,用Fenton反应产生·OH自由基,分光光度法测定上述药物对·O2^-和·OH清除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虾钳草、叶里含珠水提液(浓度0.1g/ml生药)及维生素C(浓度为1mg/ml),对·O2^-清除率分别为:(25.84±1.59)%、(78.19±5.14)%、(100.00±0.00)%,虾钳草与叶里含珠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但均明显低于维生素C;1.0、0.5、0.25(mL)三种不同剂量的虾钳草水溶液对·O-2清除率分别为:25.84%、12.56%、6.53%,相关系数r=0.9993,有直线关系,三种不同剂量的叶里含珠水溶液对清除率分别为:89.66%、48.24%、25.88%,r=0.9996,维生素C作为标准对照,r=0.9967,均有直线关系。虾钳草对·OH自由基清除率为(66.29±1.28)%。结论虾钳草、叶里含珠水提液均有较高的·O-2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可能与它们的药理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田七总色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蒸馏水为溶剂,从田七中提取总色素;采用比色法分别测定田七总色素清除DPPH·、O_2~-·和·OH三种自由基的作用,以及对Fe3+的还原能力。结果田七总色素对三种自由基都有一定的清除作用,清除DPPH·、O_2~-·自由基的EC50分别是0.17mg/ml、0.24mg/ml;当色素浓度为0.15mg/ml时,其对DPPH·清除率为45.03%、对O_2~-·为23.48%、·OH清除率为3.71%,其对三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排序为DPPH·>O_2~-·>·OH;对Fe3+也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结论氧自由基清除率与田七总色素浓度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清除作用随着总色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还原Fe3+能力也随总色素的浓度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0.
芙蓉菊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芙蓉菊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还原力、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4种体外抗氧化模型研究芙蓉菊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用维生素C作对照。结果 芙蓉菊粗多糖对DPPH自由基、还原力、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均有明显的清除能力,其中DPPH、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的EC50值分别为0.273、0.669、0.594 mg/mL,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强于维生素C。芙蓉菊多糖对自由基清除率与其质量浓度存在着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 芙蓉菊多糖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黄芪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研究黄芪多糖的DPPH·清除能力、·OH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O_2~-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来评价黄芪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在浓度为1 g·L~(-1)时,黄芪多糖对DPPH·的清除率为72.9%;对·OH的清除率为60.2%;对ABTS+的清除率为52.2%;对O_2~-的清除率为33.1%;黄芪多糖的还原能力为1.32。结论:黄芪多糖对自由基(·OH、DPPH·、ABTS+、O_2~-)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黄芪多糖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12.
红参多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红参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以热水回流提取法(料水比1:10,100℃下提取4h)从红参(RGR)根茎提取的多糖为材料,通过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清除羟自由基活性和还原能力测定等体外抗氧化实验来评价红参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红参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和还原能力均随多糖浓度的增加而上升;1mg.mL-1的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高达67.61%,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36.43%,在还原力的测定中,1 mg.mL-1多糖在700 nm下吸光值为0.447。[结论]红参多糖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对体外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5,6-二甲基-2,3-吡嗪二甲酰胺的抗氧化能力.方法:采用鲁米诺化学发光法测定5,6-二甲基-2,3-吡嗪二甲酰胺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研究5,6-二甲基-2,3-吡嗪二甲酰胺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结果:5,6-二甲基-2,3-吡嗪二甲酰胺对·OH有清除作用,且呈现量效关系,其IC50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海南臭黄荆根、茎、叶各部位总提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根据DPPH.体系吸光值的变化研究海南臭黄荆清除自由基的能力,DPPH.反应体系为5 mL 6.5×10-5mol/L DPPH.+1 mL样品溶液,反应时间30 min。考察了海南臭黄荆不同浓度根、茎、叶醇提物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关系。结果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IC50(根)=2.315×10-3g/mL,IC50(茎)=2.440×10-3g/mL,IC50(叶)=1.004×10-3g/mL。结论海南臭黄荆醇提物具有抗氧化活性,可以进一步开发为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5.
女贞子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女贞子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在体外化学模拟的条件下,采用比色法测定了女贞子提取物对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抗脂质过氧化能力,还原能力以及总体抗氧化能力。结果:女贞子醇提物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显示出较强的清除能力,具有一定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和还原能力,其总体抗氧化能力也较强。结论:女贞子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作为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