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探索计算机图像软件Image-Pro.Plus(IPP)在肾结晶评分中的可行性.方法 对Olympus IX-51显微镜获取的4组40张HE染色的肾切片图像用IPP进行结晶物理参数测量,筛选出最佳参数,并与结晶的人工镜下直接评分进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比照.结果 结晶面积是IPP测量的最佳参数,可实现结晶评分的无级量化,稳定性和可靠性均优于人工分级评分法.结论 IPP结晶评分具有良好的精确性、可靠性及稳定性,尤其适于批量处理.  相似文献   

2.
何建华  冯大雄 《四川医学》2018,39(11):1242-1245
目的临床观察改良AO分型的可靠性与一致性,探讨改良AO分型的优缺点。方法选择我院及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125例临床及影像学资料(X线片、CT、3DCT、MRI)完整的胸腰段骨折患者,将该125例患者的资料提供给本科室2名骨科医生,分别采用Denis分型、AO分型、SLC评分系统、TLICS评分分类系统及改良AO分型系统五种方法进行脊柱骨折分类和评分。1个月后进行重复分类和评分,采用加权Cohen’s Kappa系数评价观察者的可靠性和一致性。结果 Denis分型同一观察者两次一致性为0. 713,两观察者间的一致性为0. 6645; AO分型同一观察者两次一致性为0. 628,两观察者间的一致性为0. 5855;改良AO分型系统同一观察者两次一致性为0. 842,两观察者间的一致性为0. 8285; SLC评分同一观察者两次一致性0. 7245,两观察者间的一致性为0. 6975;TLICS评分两观察者间的一致性为0. 7665,两观察者间的一致性为0. 761。五种胸腰段骨折分类方法比较,改良AO分型系统方法的可靠性和一致性最高,AO分型方法较差,前者更具临床实用价值。结论改良AO分型较简单、实用,可更好地评估损伤程度及指导治疗,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更好地指导脊柱外科医生在临床治疗方法上的选择。但该分型尚未涉及椎间盘与终板的损伤程度及对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智能颈椎骨龄评估系统,初步评估基于锥形线束CT数据的智能颈椎骨龄评估系统的可靠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生长发育期(8~16岁)儿童同时段拍摄的侧位体层片和锥形线束CT作为实验数据。在锥形线束CT上通过Otsu算法提取患者的面部区域,使用三维最小二乘法获得一个矢状面,并在此矢状面上应用超像素算法来对图像进行分割以获取颈椎区域,随后分别进行人工定点与形态学算法的自动定点,对两组坐标数据进行一致性检验。根据颈椎骨龄分期指南的定义,进行算法设计,建立智能颈椎骨龄评估系统。同时通过同期的侧位体层片进行人工颈椎骨龄判读。采用加权Kappa一致性检验及Gamma相关度检验比较人工侧位体层片颈椎骨龄判读结果与智能颈椎骨龄评估结果,判断智能颈椎骨龄预测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基于锥形线束CT数据自动化捕捉的颈椎形态整体上具有较高的形态识别度,在预测13个点中的8个拐点时,自动定点与人工定点在X轴和Y轴上的Wilcoxon检验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智能系统的颈椎骨龄评估结果与人工识别结果有较强的一致性和相关性(加权Kappa值0.877,Gamma值0.991,均P<0.05)。结论:基于锥形线束CT数据进行的自动化颈椎形态捕捉和智能颈椎骨龄预测系统有一定的可靠性,自动化程度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步探讨低剂量胸部CT检查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其他扫描参数一致的情况下,分别以噪声指数(noise index,NI)11和26对37例外伤患者进行两次扫描,记录每次CT检查的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和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由两位放射科医师采用Bone Reading 软件和薄层横断位图像对扫描所见骨折情况进行诊断及Ⅰ、Ⅱ、Ⅲ、Ⅳ型的评估,以5分制对CT图像诊断的可接受率及主观噪声评分进行评价。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NI的图像对肋骨的诊断差异,采用Kappa分析评价不同观察者评定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NI=11和NI=26时的ED分别为5.75±2.75和1.24±0.73;后者较前者DLP下降了78.4%;不同NI对诊断肋骨骨折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位医师的评定结果一致(Kappa值分别为0.931和0.905)。结论  采用合适的低剂量CT扫描技术可以用于肋骨骨折的诊断及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牙合)音法检测正畸治疗前后患者的咬合稳定性,并通过对比主、客观两种检测方法,评价用主观法检查(牙合)稳定性的可靠性.方法:选择2003年至2005年间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就诊的错(牙合)畸形患者64例为初诊组;全口固定正畸矫治结束即刻患者15例为矫治结束即刻组.用主观听诊法及客观录音分析法评估患者(牙合)音.对客观检查结果,通过卡方检验比较初诊组与矫治结束即刻组间咬合稳定性的差别,比较不同错(牙合)类型的初诊患者间咬合稳定性的差别.以客观法为金标准计算主观法诊断的准确度,通过Kappa检验分析主客观方法间的一致性.结果:(1)43.75%(28/64)的初诊患者咬合不稳定,卡方检验显示不同类型的错(牙合)畸形间咬合稳定性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15例固定矫治结束即刻患者中40%(6/15)的患者咬合不稳定.(3)卡方检验发现初诊患者组与矫治结束即刻组咬合稳定性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4)主观法(牙合)音检查的准确度为81.01%(64/79).(5)Kappa检验表明主客观两种方法存在较高一致性,Kappa值为0.488.结论:(1)正畸治疗前后均有部分患者咬合不稳定,不同类型错(牙合)患者间咬合稳定性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主、客观两种方法存在较高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一种在评价要素上具有不同权重及将其量化的胸部后前位图像质量控制评价体系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胸部后前位图像评价要素的相关资料,通过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模糊综合评价(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建立胸部后前位图像AHP-FCE评价体系,应用该评价体系对从不同设备上抽取的60份胸部后前位X线摄影图像进行评价,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明确该评价体系的效能。结果 评价体系划分为三个模块,分别是:体位评价、图像后处理评价、图像总体评价,其权重指数依次为:0.419 7、0.311 0、0.269 4。权重的一致性通过一致性比率(consistent ratio,CR)值检测,各要素的CR值介于0.000 0~0.098 2之间,CR值均小于0.10,反映矩阵的合理性。评价结果(评分)的一致性检验包括:各专家[组内相关系数(inter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0.882,P<0.001]、同一专家重复评分(专家A:ICC=0.867、专家B...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联影CT金属伪影校正技术(MACTM)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CT复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2020年3月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CT复查的患者72例,将原始数据分别进行滤波反投影(FBP)和MACTM重建。在两组重建图像中选取3个相同的层面(髋臼起始层面、髋臼中心层面、髋臼下缘)并放置一致处勾画兴趣区(ROI),测量3个层面的金属高低密度伪影区、金属髋关节间隙、金属旁骨组织、肌肉、膀胱及皮下脂肪的CT值和图像噪声,计算其平均值,以皮下脂肪为参考计算金属植入物旁的骨组织、肌肉以及膀胱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由2位放射科医生对两组重建图像进行盲法主观评分,并采用Kappa检验评价其一致性。  结果  两组重建图像的高低密度伪影区及关节间隙CT值、图像噪声存在差异。MACTM组与FBP组相比,高密度区与关节间隙的CT值减少,低密度区CT值增加,各区的图像噪声值均减少。金属邻近骨组织、肌肉及膀胱的SNR和CNR,MACTM组均高于FB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TM组主观评分优于FB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64,P<0.05)。在2位放射科医生主观评分的一致性检验中,FBP组一致性为中度(Kappa值为0.72),MAC组一致性为良好(Kappa值为0.85)。  结论  MACTM重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CT复查中能够减少金属伪影,使关节间隙显示更加清晰,提高了CT图像质量,效果优于FBP重建。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骨小梁3D打印在人工髋关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人工髋关节置换翻修手术患者40例,根据假体不同分观察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人工髋关节假体,观察组应用3D打印技术翻修人工髋关节。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及疼痛(VAS)评分。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髋关节功能改善,且观察组髋关节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小梁3D打印技术在人工髋关节中得到较好的应用,髋关节假体吻合度及稳定性较高,有助于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毛小泉  郑统文  李维珊  周婷 《海南医学》2012,23(16):130-131
目的探讨数字RVG软件预测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方法从RVG Sopro Imaging图像分析应用软件系统调取图像清晰根尖片287张,同一患者同一牙位在RVG Sopro Imaging图像分析应用软件系统上用电子尺测量根尖片上根管工作长度,临床操作时使用Root-ZX根管长度测量仪测量根管工作长度,共测量352个根管,分别计算平均值。结果用RVG Sopro Imaging图像分析应用软件系统测量的根管工作长度平均值为(18.08±3.72)mm,用Root-ZX根管长度测量仪测量的根管工作长度平均值为(17.22±2.54)mm,两者t检验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数字RVG软件系统上电子尺测量根尖片的根管工作长度有放大作用,不能直接指导临床操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数字RVG软件预测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方法 从RVG Sopro Imaging图像分析应用软件系统调取图像清晰根尖片287张,同一患者同一牙位在RVGSopro Imaging图像分析应用软件系统上用电子尺测量根尖片上根管工作长度,临床操作时使用Root-ZX根管长度测量仪测量根管工作长度,共测量352个根管,分别计算平均值.结果 用RVG Sopro Imaging图像分析应用软件系统测量的根管工作长度平均值为(18.08±3.72)mm,用Root-ZX根管长度测量仪测量的根管工作长度平均值为(17.22±2.54)mm,两者t检验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数字RVG软件系统上电子尺测量根尖片的根管工作长度有放大作用,不能直接指导临床操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简捷且成石效果好的实验性大鼠肾草酸钙结石造模法。方法采用两类10种诱导法制作大鼠肾草酸钙结石模型,比较各组大鼠24h尿草酸排泄量和肾组织草酸钙结晶情况,综合评价10种造模法。结果10种造模法组的24h尿草酸排泄量及草酸钙结晶评分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中1%乙二醇 1%氯化胺饮水1周建模效果好,且耗时最短。结论1%乙二醇 1%氯化铵饮水1周为首选造模法。  相似文献   

12.
郭伟民  肖传实 《中国热带医学》2006,6(2):302-304,295
目的 研究十六层螺旋CT测定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可靠性。方法 54名观察对象皆连续进行两次十六层螺旋CT扫描,每次扫描结果分别独立由两名放射科医生测定其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结果 两次扫描结果间存在高度一致性;Pearson相关系数为0.998(医生1)和0.997(医生2),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95(医生1)和0.996(医生2);经统计学检验,相关系数均具有显著意义(P〈0.001);而且两次扫描结果闻差值的绝对值均集中在50以内,占90、7%(医生1)和85.2%(医生2)。两位放射科医生阅片结果间也存在高度一致性;Pearson相关系数为0.999(扫描1)和0.998(扫描2),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97(扫描1)和0.998(扫描2);经统计学检验,相关系数也均具有显著意义(P〈0.001),并且他们阅片结果间差值的绝对值也集中在50以内,分别占77.8%(扫描1)和92.6%(扫描2)。结论 尽管十六层螺旋CT在测量冠状动脉钙化积分高的观察对象时有较高的变异性,但在十六层螺旋CT测定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还是可以重复的。因此,没有必要在相同位置对患者进行两次扫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验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的信度和效度,建立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PSP常模。方法在全国6个精神卫生中心中收集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3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住院患者90例,门诊患者21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大体社会功能量表(global assessment of functioning scale,GAF)、临床总体印象严重程度量表(clinical globalimpression-severity scale,CGI-S)以及PSP评估,分析PSP的内部一致性、PSP与GAF的一致性及其与PANSS、CGI-S等量表的相关性。18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以及34例精神分裂症门诊及30例住院患者由两名评定者同时做PSP评估并独立完成评分,用以PSP研究者一致性的检验;另外,41例精神分裂症门诊患者及30例住院患者在首次评定后的一周进行再次评定,用以PSP重测一致性的检验。结果 PSP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为0.814;PSP总分研究者之间的一致性较好(ICC=0.935);PSP重测一致性较好(ICC=0.890);PSP总分与GAF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91,P〈0.01),与PANSS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62,P〈0.01)。结论 PSP是一个操作简单、稳定性高的评估工具,与住院患者相比PSP用于精神分裂症门诊患者的性能更好,量表中d维度(冲动和攻击行为)占整个量表的权重较大,适合病情严重者(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d维度与总分相关性好)。  相似文献   

14.
泌尿系结石患者尿液中草酸钙结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与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结石患者稀释尿液中,Ca^2 和C2O4^2-浓度、结晶时间和枸橼酸钠对草酸钙结晶的影响。结果Ca^2 和C2O4^2-浓度较高时,热力学不稳定的三水草酸钙(COT)晶体成核及生长的速度比一水草酸钙(COM)晶体快,而随着Ca^2 和C2O4^2-浓度的降低,COM晶体的成核和生长占优势,当浓度降低到0.6mmol/L时,只出现COM这一种晶型。结晶时间有利于COM晶体的生长,COT在结石形成中起着先驱的作用。结论构橼酸钠对草酸钙结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宝石能谱CT原子序数法及红外光谱法分析泌尿系结石成分的效果,比较二者在尿路结石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260例尿路结石患者术前行宝石能谱C T泌尿系扫描,使用原子序数法鉴定结石成分;取石术后,使用红外光谱法分析结石成分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方法对结石成分鉴定的一致性.结果 两种方法在鉴定结石类型方面一致性较好(Kappa=0.787,P<0.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581,P=0.254).宝石能谱CT原子序数法测得的结石晶体成分类型较红外光谱法要少,对于同一化学成分结石不同晶体结构组成的结石精确定量尚不如红外光谱法精确(一水草酸钙与二水草酸钙).结论 两种方法对尿路结石成分分析均具有临床意义,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结石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放射性示踪的草酸钙结晶生长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烟酸对草酸钙结晶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亚稳过饱和液内,两种不同浓度的烟酸(高浓度为5g/L,低浓度为1g/L)均对草酸钙结晶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时间达80min。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In order to find effective urolithiasis inhibiting factors, calcium oxalate stones were investigated by spectrum analysis. Of the composite trace elements nine were selected to test their effect on the kinetics of calcium oxalate crystallization in artificial and in urinary stone patient’s urine, and in experimental animals respectively. It was found that Mo and Sr could effectively inhibit calcium oxalate crystallization and decrease the renal total and crystalline calcium. The inhibitive effect of the trace elements,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the required conditions and the way of their affecting the kinetics of calcium oxalate crystallization are discussed.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the possibility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are referred to.  相似文献   

18.
田晶  郭宏骞  孙西钊  孙则禹  鲁德生 《实用全科医学》2011,(11):1662-1663,1670,F0003
目的探讨饮食钙和饮食草酸两因素对大鼠24小时尿草酸总排泄量和24小时尿钙总排泄量的影响。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低剂量钙组(A组)、中等剂量钙组(B组)及高剂量钙组(C组),连续喂养4 d,每组在4 d内分别依次给予剂量递减的饮食草酸。测量大鼠每天的24小时尿量、尿草酸浓度、尿钙浓度、尿肌酐浓度并计算24小时尿草酸总排泄量和24小时尿钙总排泄量。其中,尿草酸浓度用HPLC法检测,尿钙浓度和尿肌酐浓度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结果对24小时尿草酸总排泄量在不同时间点比较,第3天和第1天相比下降(P=0.010),第4天和第1天相比下降(P=0.000),第4天和第2天相比下降(P=0.034),第4天和第3天相比下降(P=0.032),其余差异未见有统计学意义。对24小时尿钙总排泄量在不同时间点比较,第2天和第1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其余差异未见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小时尿草酸总排泄量随饮食钙摄入量提高而降低,随饮食草酸摄入量降低而降低。适当范围内补钙对24小时尿钙排泄量影响不大,而过度补钙可能会引起高钙尿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草酸钙结晶对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计数结果的影响。方法:检测尿液分别做干化学分析、UF-100分析和显微镜镜检,并进行结果对比。结果:UF-100对红细胞的分辨力较高,单纯血尿不误认为草酸钙结晶,但草酸钙结晶易误认为红细胞。结论:UF-100、干化学分析、显微镜镜检三者联合应用,可互补不足,使结果更准确,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