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医院感染70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何以华 《广西医学》2008,30(9):1354-1355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统计CHF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高危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8.5%,医院感染以呼吸系统占首位;年龄≥60岁、住院时间长≥30 d、合并疾病、心功能差、侵袭性操作等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感染组病死率高于非感染组.结论 CHF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预后较差;应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避免高危因素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康俊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4,(10):1356-1357
目的探讨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300例,并对其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00例患者中3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现象,发生率为10.67%;其中侵袭性操作、患者住院时间、不合理的抗生素应用、合并其他疾病等是导致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种常见因素;而下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及口腔等部位则是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常见部位。结论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极易发生医院感染,临床上应及时对导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及处理,从而有效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并提出医院感染预防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40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对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感染发生率、感染危险因素及感染部位等。结果:在抽查的24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中,共有2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0.8%。研究表明,预防抗菌药物的使用、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合并疾病及年龄等与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感染发生率有关,在本研究中,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感染发生率依次为13.5%、21.3%、16.7%、14.3%、16.4%。结论: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较高,危险因素多,一旦发生感染,将会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应通过分析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找出危险因素,制定预防对策,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并提出医院感染预防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40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对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感染发生率、感染危险因素及感染部位等。结果:在抽查的24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中,共有2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0.8%。研究表明,预防抗菌药物的使用、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合并疾病及年龄等与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感染发生率有关,在本研究中,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感染发生率依次为13.5%、21.3%、16.7%、14.3%、16.4%。结论: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较高,危险因素多,一旦发生感染,将会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应通过分析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找出危险因素,制定预防对策,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心血管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26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感染部位、影响因素以及预防控制措施等。结果心血管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有38例,感染率为14.6%。其中呼吸系统12例,消化系统11例,泌尿系统7例,其他8例。单部位感染19例,2个部位感染12例,3个及以上的部位感染为7例。其中高龄、住院时间过长、合并疾病、心功能低下以及入侵操作均会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另外,对患者随访6个月,38例医院感染的患者中,30例患者病情得到较大的改善,医院感染得到有效的控制。另外8例死亡。未感染的心血管内科的患者中死亡3例。结论心血管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其感染因素较多,对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治疗患者原发病的时候,需要避免高危因素的影响作用,及时有效的控制好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策略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方法收集1894例冠心病住院患者完整临床资料,分析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和相关冈素。结果发生医院感染227例,医院感染率为11.99%。年龄≥60岁、病程≥10年、合并症≥2种、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功能分级高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相对更高(P〈0.01),接受各类导管置人操作尤其是2种以上操作、接受有创治疗方式、使用人工呼吸机机械通气、责任护士年资较低、使用抗菌药物种类超过2种、抗菌药物应用时间≥15d、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长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相对更高(P〈0.01)。其中合并症≥2种、糖尿病、人工呼吸机机械通气、抗菌药物种类≥3种、卧床时间≥15d是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并多种慢性病尤其是糖尿病、使用人工呼吸机机械通气、应用多种抗生素治疗、长时间卧床等与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直接相关。临床护理针对相关因素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有助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李宁坠 《中外医疗》2014,33(1):67-67,69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该院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240例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0例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中出现院内感染的患者有62例,占25.8%,感染部位多为消化道、泌尿道、下呼吸道及上呼吸道。结论导致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因素比较多,而疾病因素、生理因素、住院时间过长、抗生素使用及侵入性操作是导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种常见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对策.方法 选取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30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患病史等进行统计总结,分析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对策.结果 心血管病患者300例中发生医院感染45例,感染率为15%;其中呼吸道感染22例(48.9%)、泌尿系统感染12例(26.7%)、胃肠道感染7例(15.6%)、其他感染4例(8.8%).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占64%.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年龄过大、住院时间过长、心功能低下、侵入性操作、合并基础疾病、假性球麻痹.结论 医院感染中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感染率较高,感染的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并且与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9.
林盛 《当代医学》2009,15(16):50-51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3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急性脑血管病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高危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28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9例,感染率为13.36%。医院感染主要与高龄、住院时间、意识障碍、侵袭性操作等因素有关。预防性应用广谱抗生素,并不能降低感染率。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为主。结论急性脑血管病为医院感染易感人群,高龄、住院时间、意识障碍、侵袭性操作是主要高危因素,应重点监控和防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CCU病房2013年8月~2014年8月362例住院患者,分析其医院感染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对策。结果1年平均感染率3.32%;医院感染的病种分布以急性心肌梗死居多;年龄分布以老年患者(>60岁)居多;感染部位分布以下呼吸道居多;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医院感染发生率上升;住院时间越长感染发生率越高;多种高危因素同时影响下医院感染发生率上升。结论冠心病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龄、住院时间、侵袭性操作、营养不良及并发糖尿病等,应对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加强病情观察,尤其是加强咳嗽和痰液性质及体温的观察,做好留置管道的护理,加强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是预防和控制CCU患者医院感染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13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和医院感染情况。结果本组感染率为12.45%(141/1132)。感染部位以泌尿道为主,占50.35%;年龄大于60岁者、住院时间超过30d者、有侵入性操作者、原发病中狼疮性肾炎者感染率高于其他患者(P〈0.05)。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为慢性肾脏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P〈0.05)。病原体以革兰阴性细菌为主,占66.15%,其次为革兰阳性杆菌,占23.08%,霉菌占10.76%。结论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医院感染与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等有关。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预防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微造瘘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合并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微创造瘘经皮肾镜碎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的高危因素.将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指标.结果 微造瘘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率为10.12%.性别、年龄,合并疾病、抗生素应用、结石直径等为感染的高危因素.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循证护理可以改善患者预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感染相关因素,发现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因素及环节,为改进临床诊疗、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某三级甲等医院2015—2016年两年间由神经外科病区出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包括性别、年龄、意识状况、住院天数、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侵入性操作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率、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 2015—2016年两年间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0.96%,感染例次发生率为25.37%;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59.42%;36例感染患者进行了细菌培养,共检出菌株43株,革兰氏阴性菌共32株,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革兰氏阳性菌株6株,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否入住ICU”及“入住ICU的天数”为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于神经外科其他病种,“是否曾入住ICU”及“入住ICU的天数”是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防控措施,缩短患者入住ICU的时间,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并探讨黄山市人民医院老年病房患者院内感染的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市人民医院老年病房124例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病房患者院内感染率为6.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85.5%),其次为泌尿道感染(11.3%);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龄、多种基础疾病、长期住院、侵入性操作、高效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应用。结论老年病房患者院内感染发病率高,积极采取缩短住院时间,加强基础护理,合理使用抗菌素及加强院感管理等综合防范措施,是降低医院感染的关键;尽早明确诊断,合理足量抗菌药物使用,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支持处理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宫峰  马胜银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12):1737-1740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腹膜透析(PD)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D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193例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分析医院感染情况及病原菌分布情况,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PD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42例(21.76%)发生医院感染,其中呼吸道感染17例(8.81%),泌尿道感染10例(5.18%);共培养出病原菌5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4株(78.57%),革兰阳性菌5株(8.93%)。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年龄、住院时间、透析时间、低蛋白血症、体质量指数(BMI)、贫血、心功能不全、血液透析充分、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年龄、住院时间、透析时间、低蛋白血症、BMI、贫血、心功能不全、血液透析充分、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是引起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1)。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行PD病人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和肺炎克雷伯菌较为常见,临床需要警惕高龄、长时间住院和透析、低蛋白血症、贫血、心功能不全的PD病人,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40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284例)和非感染组(1122例),分析感染组患者的感染特征,并应用logistic回归对医院感染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感染组患者送检标本分离出351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221株(63.0%);革兰阳性菌130株(37.0%)],以呼吸道、泌尿系统多见。感染组患者年龄、NIHSS评分、糖尿病、吸烟史、意识障碍、吞咽困难、低蛋白血症、侵入性操作、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者所占比例大于非感染组,住院天数多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其中高龄、吸烟史、意识障碍、吞咽困难、NIHSS评分高、低蛋白血症、侵入性操作是神经内科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高龄、吸烟史、意识障碍、吞咽困难、NIHSS评分高、低蛋白血症、侵入性操作是神经内科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充分重视这些影响因素,尽可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代春兰 《河北医学》2013,19(1):91-93
目的:分析心血管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1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发生院内感染76例。对所有研究对象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性别与院内感染发生与否无直接关系(P〉0.05);高龄(〉50岁)、住院时间长(〉1月)、实施介入性治疗、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伴发基础疾病〉2种的患者,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相反组(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其影响因素多样,主要有高龄、长时间住院、介入治疗及抗生素使用等等,应当采取恰当的措施减少甚至避免其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韦秀芳 《广西医学》2010,32(3):277-279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方法,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方法对10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肾病综合征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6.3%,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住院时间及侵入性操作是医院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要积极控制相关的危险因素,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医院感染状况与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治肝硬化医院感染,降低其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回顾性的调查分析。结果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者占住院肝硬化患者的35.78%;医院感染组的病死率为15.66%,非感染组为7.38%,两者有显著差异。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病程、住院天数、手术及侵袭性操作以及肝硬化的并发症等;肝硬化医院感染的部位主要为上呼吸道、腹腔、肠道、泌尿道及血液感染。结论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高,病死率高;积极治疗原发病、缩短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注意无菌操作、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及侵袭性操作是预防肝硬化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ICU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院内感染患者的死亡率以及导致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所有入住ICU患者的病历资料, 统计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对所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 同期无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APACHEII评分、入住ICU时间、血浆白蛋白水平、是否手术、是否存在意识障碍、有无侵袭性操作、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否合并其它基础疾病等可能危险因素方面的差异.对比2组患者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29.41%.2组在APACHEII评分、入住ICU时间、意识障碍、基础疾病、年龄、侵袭性操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性别、血浆白蛋白水平、手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无统计学意义.院内感染的患者病死率 (40%) 明显高于对照组 (16.7%) , P<0.05.结论 病情危重程度、入住ICU时间、意识障碍、基础疾病、年龄、侵袭性操作对院内感染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性别、血浆白蛋白水平、手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院内感染的发生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