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6,(10):1340-134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爱惜邦缝线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收集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患者16例,采用关节镜下骨折复位,爱惜邦缝线经胫骨结节内侧骨道穿入,于前交叉韧带止点围绕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块交叉捆扎固定。术后进行随访观察,判定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膝关节Lysholm评分。结果:随访病例16例,随访时间6~22个月,平均12.3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全部愈合,膝关节无不稳症状,术后参照Lysholm评分90~100分,平均95.2分。结论:关节镜下爱惜邦缝线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牢固,愈合良好,避免再次取内固定物手术损伤,并可早期功能锻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应用聚对二氧杂环已酮(PDS)线高张力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2013年1月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住院的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患者42例,在关节镜下应用PDS线将撕脱的前交叉韧带止点“十”字交叉固定于髁间嵴附着点处,同时于胫骨中上段应用空心钉为PDS线提供张力,加强固定撕脱的骨折块。采用Lysholms—Tegner膝关节功能评分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42例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5个月,Lysholms-Tegner评分为(96.78±1.33)分。Lachman试验均阴性,骨折愈合良好,无感染病例。结论 关节镜下应用PDS线结合胫骨中上段空心钉高张力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单的手术,可牢固固定骨折块,愈合率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对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应用不可吸收缝合线“8”字进行复位和内固定的疗效。方法该院2010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56例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患者,随机行关节镜下应用双股MB66不可吸收缝合线对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区进行“8”字缝合捆绑,通过胫骨髁前置双隧道牵引复位,固定。结果术后X线片显示胫骨嵴撕脱骨折完全复位,56例均获随访,时间10~18个月,骨折完全愈合。术前Lysholm评分(71.4±9.6)分。术后 Lysholm评分为(94.4±1.4)分。术前与术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应用MB66不可吸收缝合线“8”字固定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可以对移位的撕脱骨折很好地复位,早期功能锻炼,创伤小,操作方便,固定可靠,可避免二次手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7):76-7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非经骨隧道缝线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科收治的儿童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病例14例,根据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8例,Ⅲ型6例。采用关节镜下,两根5#爱惜邦不可吸收缝合线从撕脱骨折块前交叉韧带止点基底部处后方穿过并在前方交叉,腰穿针引导在内外侧半月板前角下方穿出,复位骨折块,收紧缝线,在胫骨结节内下方予锚钉固定。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术前术后采用Lyshlom评分法进行功能评价,术前Lyshlom评分平均41.6(41.6±2.1)分,术后1年Lyshlom评分平均95.8(95.8±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X线片显示骨折处均骨性愈合。膝关节屈伸活动功能良好。结论关节镜下非经骨隧道缝线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避免了损伤骨骺的风险,且无需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关节镜下带线钢板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安平 《安徽医学》2012,33(8):1024-102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带线钢板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手术技术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3例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病例,在关节镜下复位,双隧道缝线法结合钢板固定。术后积极康复锻炼。结果经过8~29个月随访,门诊摄片提示平均4个月获得骨性愈合。患膝屈伸功能恢复佳。术后6个月时Lysholm评分(95.4±4.5)分。结论关节镜下双隧道缝线法结合钢板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具有复位佳、固定好、可早期活动等优点,操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关节镜辅助下经皮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儿童髁间棘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接受治疗的儿童髁间棘撕脱性骨折患者26例,按Meyers-Mc Keever分型:Ⅱ型12例,Ⅲ型14例。均在关节镜辅助下进行骨折端复位,采用可吸收棒固定,采用X线检查随访及Lysholm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26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38(28.6±3.8)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7.6±0.7)周。术后半年、末次随访Lysholm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经皮可吸收棒治疗儿童髁间棘撕脱性骨折可获得良好复位,可减少关节僵硬,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选取该院探讨关节镜下实施规避骺板“8”字法缝线固定术治疗急性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内、外侧及辅助正中入路,采用“8”字法缝线固定治疗急性儿童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2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2年(14~32个月,平均26个月),对其进行临床评价,包括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评价膝关节稳定性,根据Lysholm评分、IKDC评分及Tegner评分来术后评价膝关节功能,术后骨折部位X线及CT评价骨折复位愈合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 X线及CT片示骨折均为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均达到骨性愈合。患者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及均为阴性,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86~96分)(94.7±3.3)分、IKDC评分为(72.2~94.1分)(84.6±3.2)分,Tegner评分7~9分(8.35±1.4)分,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检步态均正常,测量双小腿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规避骺板“8”字法缝线固定术治疗急性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疗效确切、创伤小、固定可靠、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好,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单隧道改良缝线法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手术技术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病例,在关节镜下复位,应用单隧道改良缝线法固定。术后积极康复锻炼。结果:经过8~24个月随访,门诊摄片提示平均5个月获得骨性愈合。患膝屈伸功能恢复佳。术后6个月时Lysholm评分(95.4±4.5)分。结论:关节镜下单隧道改良缝线法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拥有复位佳,固定好,可早期活动等优点,操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爱昔邦线捆绑复位内固定方法在未成年人前交叉韧带(ACL)止点撕脱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6年3月至2010年9月间对12例未成年人ACL止点撕脱骨折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爱昔邦线捆绑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前、术后采用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及Lachman试验来评价.结果:术后1年经X线摄片均证实骨折满意愈合,全部患者均未发生伤肢肢体短缩或成角畸形,亦无伤滕不稳的主诉,Lachman试验均阴性,但有1例患者术后遗留膝关节10°伸直障碍,有1例膝关节屈曲仅达90°,均于术后3个月在基础麻醉下予以手法松解后好转.术前Lysholm评分16~46(26.12±19.88)分,术后1年为97~100 (98.4±2.1)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Tegner评分3~5(4.21±1.4)分,术后1年7~9 (8.35±1.4)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爱昔邦线捆绑复位内固定治疗未成年人的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是一种微创、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与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隆突撕脱性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0年2月~2004年2月,采用关节镜监视下撬拨复位,钛合金空芯螺钉内固定和尼龙编织缝合线固定法,治疗胫骨髁间隆突撕脱性骨折18例。男6例,女12例,年龄13~44岁,平均28岁。Ⅱ型8例,Ⅲ型10例,根据关节镜下骨折移位和残留骨片的大小选择不同固定方式。采用空芯镙钉内固定7例;采用双股5号强生不可吸收编织线(Ethibond Excel MB66)捆扎固定12例。结果术后获得随访18例,平均14个月(5~32个月),术后膝关节Lyscholm评分(91.5±2.5)分,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块复位好,内固定牢靠,骨折愈合。膝关节稳定,Lachaman和抽屉试验阴性16例。无肿胀、疼痛和膝关节功能障碍,无髁间窝撞击征表现,术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关节镜监视下撬拨复位,钛合金空芯镙钉内固定或编织缝合线固定治疗膝关节胫骨髁间隆突Ⅱ、Ⅲ型撕脱骨折,复位准确、固定可靠,有利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应用带垫片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骨科对23例Meyers Mckeever ZaricznyjⅡ、Ⅲ、Ⅳ的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患者在关节镜下进行复位应用带垫片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同时处理半月板损伤等关节内合并伤。术后随访患者恢复情况,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全部患者在术后4个月内骨性愈合,无感染、切口愈合迟缓、不愈合等并发症,按相关标准评定疗效,总优良率为95.7%(22/23)。结论关节镜下应用带垫片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创伤小,复位固定满意,能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伤,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璐  邓姝 《重庆医学》2011,40(10):978-97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空心螺钉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和康复要点。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本科收治的52例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患者,针对关节镜下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的治疗特点和要求,制订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和康复锻炼,以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结果 52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60个月,平均32.5个月。所有患者无主观膝关节不稳感,屈伸活动正常,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68.4±1.5)分增至(92.5±2.5)分,所有患者术后的康复护理问题得到了解决。结论关节镜下空心螺钉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创伤小、出血少、疗效好。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提高手术效果及减少术后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关节镜辅助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11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琦 《安徽医学》2011,32(4):484-485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胫骨髁间嵴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式。方法对11例患者根据髁间嵴骨折不同的形态类型,分别选择丝线、克氏针、可吸收螺钉、空心螺钉固定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块,术后指导功能锻炼。结果所有病例随访3~36个月,术后3~4个月骨折部位均愈合,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价疗效,平均得分92.6分。结论关节镜辅助下根据髁间嵴撕脱骨折的不同类型选择不同内固定方式,可得到准确的复位、良好的骨折愈合及满意的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关节镜下复位及尼龙缝线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复位及尼龙编织缝线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的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 采用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21例,其中Ⅱ型7例,Ⅲ型10例,Ⅳ型4例.在关节镜监视下行骨折复位、利用前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准确确定骨床或骨块上的钻孔位置;于胫骨结节内下部经皮向关节腔钻入两个骨隧道;采用双股5号尼龙编织缝线横穿前交叉韧带基底并经骨床或骨块上的钻孔及骨隧道引出关节外打结固定子胫骨结节内前方的骨桥上.结果 术后21例均获得随访6~30 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Lachman和抽屉试验均为阴性.X线片显示除2例骨块前缘有2 mm上撬外均为解剖复位,骨折全部愈合.膝关节活动正常者18例,屈膝活动受限者3例,但均超过90°,其中1例因术后3个月膝关节伸屈范围仅0°,-20°,-45°,在关节镜下行膝关节二次松解术,膝关节伸屈范围达0°,-10°,-110°.术后末次随访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92.8±2.5)分(86~100 分).结论 关节镜下复位及双股尼龙编织缝线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复位满意、固定可靠;该手术方法简便易行,创伤小,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下复位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18例,12例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6例行用钢丝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果 18例术后均获随访3-24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均全部愈合,关节活动度基本恢复正常,末次随访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93.5分(85-99分)。结论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是一种微创、简单、固定牢固、恢复快、疗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治疗方法 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对16例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患者,在关节镜监视下行骨折复位,屈膝30°~60°,用一根钢丝横穿前交叉韧带基底部固定.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4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1],得分85~100分,平均得分94.5分.结论 关节镜监视下复位钢丝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膝关节功能,是治疗此类骨折的理想方法 .  相似文献   

17.
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19例经关节镜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患者的随访观察,评价关节镜技术在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19例患者均为胫骨髁间嵴前交叉韧带附着处撕脱骨折,且在伤后3周内接受关节镜下撕脱骨折复位钢丝贯穿缝合固定术。根据Lysholm评分表对本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及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9例患者中16例获得有效随访,手术前平均Lysholm评分为(7.7&#177;1.3)分,手术后平均Lysholm评分为(95.1&#177;7.2)分,手术效果优良率87.5%。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手术方式安全有效,且创伤较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复位并用缝线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2009年对12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于关节镜下应用非可吸收缝线进行骨折复位及固定.根据Meyers-McKeever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分型:Ⅱ型6例,Ⅲ型5例,Ⅳ型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18天,平均11 5天.术后使用支具于伸膝位制动4~6周.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8 2个月.术后3个月X线片复查示髁间嵴骨折均愈合,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均为阴性,伤膝关节活动度与健侧一致,关节稳定.结论:关节镜下应用非可吸收缝线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临床疗效满意、功能良好,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张宗明  昌宏 《华夏医学》2012,25(5):728-73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股爱惜邦缝线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疗效.方法:在关节镜下对9例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患者进行关节镜下复位,采用双股2号爱惜邦缝线固定,术后指导功能康复训练.结果:随访6~18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关节功能满意,无关节松弛不稳.结论:关节镜下双股爱惜邦缝线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稳定可靠、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奎  米琨 《微创医学》2009,4(4):371-373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骨折复位以"爱惜邦"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关节镜下腰穿针引导"爱惜邦"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15例,Meyers-McKeever Ⅰ型1例,Ⅱ型5例,Ⅲ型8例,Ⅳ型1例.术后支具制动,康复锻炼.结果 平均随访1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术后12周采用I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优l0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2.7%.结论 关节镜下骨折复位"爱惜邦"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手术创伤小、术后功能恢复良好,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内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