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冯青  柳井杜莎  黄一珊  傅延龄 《中草药》2013,44(9):1211-1214
通过对日本汉方685首处方进行研究,探讨了我国经方常用50味药(Top 50)在汉方临床的用量情况,包括用药频次、最小用量、最大用量、平均用量.日本汉方中使用频次排列前50味的药物有41味与Top 50相同.在Top 50中,超过80%的药物在日本汉方临床的平均用量在2~5 g,约有33%的药物最小剂量不足1 g/d,约84%的药物最大剂量<10 g/d,超过50%的药物剂量差值≤5 g/d.  相似文献   

2.
王欢  朱莹 《中草药》2019,50(15):3714-3719
经方药物精简,疗效显著,历久不衰,全国掀起了经方热潮。日本汉方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同源异流。当代经方大师多受日本汉方医学影响,强调方证相应、体质辨识与腹诊,这也成为现在大多数经方学者研究的方向。中医和汉方医学在经方的辨证体系、应用形式、剂量和剂型上均存在不同。清晰认识我国经方和日本汉方医学的发展现状,了解其中差异,扬长避短,为我国经方的正确发展提供思路,也为我国经方制剂的研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医药发展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中药药物剂量折算的差异的研究与综述探讨,考量古今中药用药剂量出现差异,探究现今影响中药用药剂量的相关因素,同时思考古今用药剂量折算对于现今中医临床药物剂量的应用价值,意在精确现今中药药物剂量,实现精准用药精准治疗,达到提高临床效果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日本汉方药用量是中国中药用量的1/3—1/5。考察其临床,不论是日本文献的报导,还是日本汉方学者的介绍,能获得同样治疗效果。这样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中日的药用量不同而临床上为什么能获得同样的效果?是不是中国方面药用量过大?如果中国方面小剂量用药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那么在中国这样人口众多、中医药非常普及的国家里不是可以节省大量的生药资源,减少人民的用药开支,因此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有些中医爱好者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偶尔会参考一些日本的汉方医书,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可能会发现在汤药的处方用量上,日本的汉方所用的中药剂量明显少于中国书籍上的记载。按理说,日本的汉方来自于中国,为什么用量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有些人猜测是日本因为没有中国这么丰富的中药材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在日本有近百年的复兴史,为更好地促进中日医学交流,本文应用文献学和史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分析有关记录中医药在日本的日文刊行物。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引进了西方医学,实施医药卫生的制度化,并废止汉方医学。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汉方医学在学团组建、刊物发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药物研发等方面得到发展。中日建交后,中日医学交流进一步深化并促进了中医药在日本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导报》2014,(15):98-98
2014年10月20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会见了来访的日本汉方生药制剂协会代表团。王国强首先欢迎日本汉方生药制剂协会代表团来访,并祝贺加藤照和社长担任日本汉方生药制剂协会会长。王国强表示,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推动中日在中医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希望日本汉方生药制剂协会进一步加强与中国中医药行业的合作。  相似文献   

8.
中药剂量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付明 《中医杂志》2003,44(12):949-950
中药剂量是一个涉及面广又不易把握的问题,现就用药剂量与药物的实际吸收剂量、用药剂量的界定、用药剂量与毒性的产生、用药剂量与药物功效的关系、用药剂量的确定原则等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1 用药剂量与药物实际用量的差异问题单味药物实际吸收量的大小,应该反映患者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实际吸收量,它与处方剂量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其量的大小不能单纯从服用的药液量的大小、处方药物剂量的大小等来判断,它涉及到多个方面。从影响患者对药物有效成分吸收量的角度看,其影响因素主要应该包括:有效成分所占的百分比(k)、有效成分溶出程度的百分比(r)、煎煮药液总量的多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日本汉方医学教育现状的总结,认为日本医学教育模式长期以来忽视对中医药基础理论的教授,忽视对临床医生中医思维的培养,导致临床医生缺乏中医理论知识与中医思维,一味以西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和药理学知识来应用中药,从而给汉方医学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而今,日本汉方医学教育得到明显改善,必将对汉方医学的发展带来生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日本汉方医学从没落走向复兴,汉方医学教育随之发展起来。汉方医学的教育主要分三个方面:医科大学生的汉方医学概论教育;汉方专科医生的临床培训和汉方医学的继续教育。分析日本汉方医学教育,课题组得出日本汉方医学教育的不足之处包括课时不足、师资匮乏、教学内容缺乏规范、过度强调汉方西化。然而日本汉方教育中也有可以借鉴的地方:提高中医执业医师门槛、选择思想稳固的从业人员、加强中医药继续教育以及如何开展中西医结合教育。  相似文献   

11.
张琦  华浩明 《河南中医》2010,30(3):209-213
以《中医杂志》2008年第8期、《河南中医》2008年第8期及《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刊载论文中所载汤剂为现代方样本,分析其用量构成诸要素,从药物组成味数、使用药物分类、药物用量、日服用次数等方面,与现代汤剂进行比较,发现《伤寒论》汤剂的用量与现代汤剂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柯雪帆 《天津中医药》2005,22(5):355-358
日本汉方医对汉药的认识,与中医的认识相比,同中有异.试从中医古典医籍、中日双方的临床应用及认识,近年来中药实验研究结果等方面,并结合个人经验体会,选取中药麻黄、大黄、附子、桂枝,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探索、研究,使知识有所增加,见解较前明确,眼界逐渐扩大,思路愈显灵活.  相似文献   

13.
柯雪帆 《天津中医药》2005,22(4):265-269
日本汉方医对汉药的认识,与中医的认识相比,同中有异。试从中医古典医籍、中日双方的临床应用及认识,近年来中药实验研究结果等方面,并结合个人经验体会,选取中药石膏、甘草、人参、黄芪、黄芩,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探索、研究,使知识有所增加,见解较前明确,眼界逐渐扩大,思路愈显灵活。  相似文献   

14.
“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药物的用量上。”中药的用量一直是学习中医颇难掌握的一个方面,本文从与中药用量密切相关的一些方面就这个问题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对药材和饮片的用量和用法进行了规定,提供了绝大部分饮片的用量范围.该文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探讨药典中饮片的最大剂量、最小剂量及剂量阈值的分布,比较有毒和无毒中药的用量特点.《中国药典》(2010年版)共录入药物617种,除16种未规定剂量,饮片最常见的最小剂量是3 g,最大剂量是10 g,剂量阈值是6 g.经比较发现,对有毒药物用量的规定比无毒药物严格;与经方本原剂量和临床实际用量比较,药典中规定的剂量阈值较窄;药典规定可用于食品或保健食品的药物与其他药物剂量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3.8),分析与提炼2000-2021年CNKI期刊文献中运用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CNKI数据库从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6日发表的使用中医药诊治AR的临床研究数据,筛选并将纳入医案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而后生成标准化组方用药数据库,最后运用本系统软件中的数据分析模块,对中药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等数据处理。结果 共纳入文献161篇,共获取161个中药组方,涉及187味中药,累计频次共1763次。证型统计结果表明出现频次最高的证型为肺寒饮犯证;中药组方药物特征分析表明:使用频次最高的中药为防风,平均用药剂量最大的中药为黄芪;中药性味以辛甘、温平为主;中药归经以入肺脾两经药物居多。根据中药功效类别分析显示:发散风寒药使用最多,其次为补气药;关联规则中药配伍分析显示:支持度最高的中药药对为黄芪-防风;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表明治疗AR的核心中药为小青龙汤合苍耳子散及玉屏风散加减。结论 本研究较为综合地分析了中医药治疗AR的组方用药规律,发现散寒邪、通鼻窍、补脾肺为诊治该疾的主要指导思想,脏窍并治与合方治病是当代医者遣方用药的主要特点,这一研究发现可为AR的临床诊疗与新药开发提供相应借鉴。  相似文献   

17.
对源自汉代经典名方的已上市中成药、日本汉方药处方剂量及日服饮片量与古代医籍、《方剂学》教材进行对比,分析汉代经典名方的处方剂量在已上市药品中的换算规律,为古代经典名方的剂量换算研究提供参考。共梳理了15个汉代经典名方在已上市中成药及日本汉方药中的处方剂量,换算结果为一两为0.2~3.8 g。已上市中成药丸散剂一两换算为0.2~0.9 g;颗粒剂、合剂一两换算为1.0~3.8 g。日本汉方药大多按一两不超过1.5 g进行换算。已上市中成药丸散剂日服饮片量为9~18 g;颗粒剂或合剂日服饮片量为45~90 g。日本汉方药均为颗粒剂,其日服生药量大多为10~30 g。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医药学科研、教学和临床工作者对中医药学表述中的相对性不够重视,以致对古籍中记载的中药功效、临床应用方法等无法准确认识和理解,给临床用药、新药研发造成一定的误导和阻碍。本文通过探讨临床、诊断、方剂学及基础理论表述的相对性,分析了中医药学表述存在"相对性"的原因,提出了正确的认识、理解方法。并且,本文重点讲述了相似药物功效取舍、功效强弱、部位认定、功效系统、功效层次、功效与药物品种、毒与能、功效与剂型和给药途径等中药学功效表述中的"相对性"问题。另外,本文对性能主次、四气级别、归经、五味、配伍等中药性能表述中的"相对性"进行了剖析。从中医药的思维方法角度来认识中医药学表述的"相对性"问题,给广大中医药人员打开中医药学宝库以启迪和指引。  相似文献   

19.
中药经鼻腔给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主要对中药经鼻腔给药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研究表明,中药经鼻腔给药可以在鼻腔起局部治疗作用,或经鼻吸收后向脑内递药发挥中枢治疗作用,还可以起到治疗全身性疾病的作用。综述了近年来中药经鼻腔给药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运用,主要包括鼻用制剂国内现状、中药经鼻腔给药基础实验研究(给药途径的选择、剂型的选择、辅料的选择、体外释药评价、药代动力学研究、药效学研究、脑靶向性、安全评价)、中药鼻用制剂的临床观察实例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中药经鼻腔给药临床疾病治疗应用和中药鼻用制剂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study the 2012 edition of National Essential Medicine List chemical medicines and biological products off-label drug use in pediatrics, analyze the causes of off-label use of medications, provide the suggestion for off-label drug use in pediatrics. METHODS To adopt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10 third-grade class-A children??s hospital off-label use of medications in 2012 edition of National Essential Medicine List chemical medicines and biological products of 309 types which excluded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medication, family planning administration and 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s with vaccine from 317 types. Excel 2007 software is used for data calcula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20 categories, 22 dosage forms, which accounted for 80% of all drug categories are involved in off-label use of medications in 2012 edition of National Essential Medicine List. ?? Lack of children??s dosage (62.95%) i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off-label of drugs. Off-label use of medications mainly manifest in off-labeling with pediatric indications (85.94%), of which labeling with pharmacological action without indication (45.63%) is the main type, and off-labeling with route of medication (66.96%).?? 2013 edition of Chinese National Formulary(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ducts for Children)and 2010 edition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 of Clinical Medication Information are the main evidence for off-label drug use, account for 34.60% of the total number of cases. ?? 147 types of medicines which involved in off-label use are searched in a database named Micromedex. Indications have been approved by the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or not which labeling with children??s dosage account for 27.10% of the total number of indications. CONCLUSION Off-label drug use in the 2012 edition of National Essential Medicine List is an important public health issue for children. It reflects the lack of labeling with pediatric informa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joint efforts should be paid by departments concerned and more support be provid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olicy for children??s med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