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煎煮防风对防风散中升麻素苷及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变化及镇咳、镇痛作用的影响,探讨防风的最佳煎煮时间。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煎煮防风对防风散中的升麻素苷及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变化。采用氨水诱咳法和热板法观察不同时间煎煮防风的防风散对小鼠的镇咳作用和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防风先煎10 min时升麻素苷及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总含量为7.547 mg/g,含量最高。防风先煎10、15、20、25 min组均可使小鼠咳嗽潜伏期明显延长(P 0.05,P 0.01),防风散防风先煎10、15、20、25 min组均使小鼠咳嗽次数减少(P 0.05,P 0.01);防风先煎10、15 min组的痛阈时间较模型对照组有所延长(P 0.05,P 0.01)。结论防风在先煎10 min时,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总含量最高;防风在先煎10 min时,防风散对风寒表证的镇咳、镇痛作用显著。防风入汤剂应先煎10 min为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防风中升麻素苷及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测定方法,比较三种不同产地防风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Apollo C18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5℃;流动相甲醇:水(45:55);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升麻素苷线性范围为y=1738044.84x-3442.10(R2=1),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线性范围为y=1981912.03x-2128.38(R2=1).结论 该方法检测结果峰型良好,分离度高,可用于同时测定防风中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RRLC-TOF/MS鉴别防风血浆、尿液中成分及代谢产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高分离度快速液相-飞行时间质谱(RRLC-TOF/MS)联用技术鉴别防风入血成分及尿液中的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以探索防风可能的药效成分及体内代谢过程。方法采用Angilent Zorbax Extend-C18柱(250mm×4.6mm,5μmid),甲醇-水流动相体系梯度洗脱,在飞行时间质谱正离子模式下扫描,利用TOF/MS得到的准确相对分子质量,对照化学成分数据库,对血浆、尿液中的防风成分及代谢物进行鉴别。结果鉴别出血浆中6个防风原型成分:蔗糖、升麻苷、升麻素、紫花前胡苷元、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3'-O-i-丁酰亥茅酚;尿液中8个原型成分:升麻苷、divaricatacid、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3S)-2,2-二甲基-3,5-二羟基-8-羟甲基-3,4-二氢-2H,6H-苯并-[1,2-b:5,4-b']双吡喃-6-酮、5-O-甲基维斯阿米醇、亥茅酚苷和汉黄芩素;及2个代谢产物:升麻素的葡萄糖醛酸苷和升麻素的同分异构体。结论该方法可靠、有效,可成功用于防风体内成分鉴别,并为进一步的药效实验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小儿止痒胶囊中防风所含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D iamonsil(TM)钻石C18(250 mm×4.6 mm,5μm),甲醇-水(40∶6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 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升麻素苷在0.388 8~0.907 2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9),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在0.127 2~0.763 2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6)。升麻素苷平均回收率为102.3%,RSD为2.59%(n=5);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平均回收率为98.1%,RSD为1.53%(n=5)。结论本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完善辛夷鼻炎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鹅不食草、苍耳子、防风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防风中的升麻素苷进行了测定。结果 在TLC图谱中可检出鹅不食草、苍耳子、防风的特征斑点;升麻素苷在50.02 ~ 1 004.0μg线性良好,精密度试验RSD为1.17%( n =6),加样回收率为101.4%,RSD为1.03%( n =9)。结论 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能有效控制辛夷鼻炎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防风多糖对升麻素在小肠中吸收和转化的影响。方法以Caco-2单层细胞模型模拟小肠黏膜吸收机制,通过测定Caco-2单层细胞模型顶侧端与底侧端升麻素含量的变化,分析防风多糖对升麻素小肠吸收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在防风多糖作用下,升麻素和Caco-2细胞孵育2、4 h后各色原酮含量,阐明在肠道环境中防风多糖对升麻素转化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多糖对药物通过Caco-2单层细胞膜的量均无明显影响,各时间点升麻素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防风多糖、升麻素和Caco-2细胞共孵后,在培养体系和Caco-2细胞内,加入的多糖量对细胞内升麻素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随着多糖量的增加,升麻苷含量有升高趋势(P0.05),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明显升高(P0.01),且与多糖的加入量成正比,反应4 h后,培养体系中无多糖组的3种色原酮总量为10.3 nmol/L,多糖组的3种色原酮总量为75.6 nmol/L,说明多糖是升麻素转化的原因。结论防风多糖对升麻素的吸收无明显影响,但多糖能够促进升麻素向结构稳定的升麻苷转化,有效抑制色原酮类成分降解。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大庆市不同产地防风药材中升麻苷及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方法:采用岛津InertsilODS—SP(4.6mm×1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大庆市各个地区的防风有效成分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标准,其中以杜尔伯特及肇源地区有效成分总量较高。结论:杜尔伯特及肇源地区的防风质量更优。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荆防抗感泡腾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药味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升麻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结果在TLC图谱中可以检出荆芥、防风等药味的特征斑点;升麻苷在71.2~427.2ng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中间精密度RSD为1.41%,平均回收率为100.37%(RSD=0.62%,n=6);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在62.4~374.4ng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中间精密度RSD为1.41%,平均回收率为98.16%(RSD=1.38%,n=6)。结论所采用的质量研究方法准确,重复性良好,可以对本制剂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9.
辛夷鼻炎丸由鹅不食草、鱼腥草、防风等中药组成 ,具有祛风清热、消炎解毒之功能 ,用于治疗鼻炎(包括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等 ) ,神经性头痛 ,感冒流涕 ,鼻塞不通等。该制剂原质量标准只对鹅不食草、鱼腥草进行了薄层鉴别 ,为了进一步控制其质量 ,本实验对防风中的升麻苷与 5 O 甲基维阿米醇苷含量[1] 进行了测定。1 仪器与试剂Agilent 110 0serues液相色谱仪 (Agilent 110 0化学工作站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 ,MODELHN10 0 6超声波清洗机 (中国华南超声设备厂 )。升麻苷 (批号 :15 2 2 2 0 0 0 0 1)、5 O 甲基维阿米醇苷 (批号 :15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不同产地、不同部位及不同直径的黑老虎根质量差异。方法 采用UPLC法,测定14批不同产地、不同部位及不同直径黑老虎根的指纹图谱,结合相似度评价、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各黑老虎根样品的指纹图谱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 黑老虎根UPLC指纹图谱标定了8个共有峰,指认了峰5为8-姜酚。不同产地、不同部位及不同直径的黑老虎根部分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较低。不同批次黑老虎根药材与木质部、皮部的共有峰的单位峰面积波动较大,不同直径的黑老虎根样品间的共有峰的单位峰面积差异明显。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批次的黑老虎根药材无明显的产地分类聚集现象;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批次黑老虎根药材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值范围为0.066~0.094,灰色关联度差异范围为0~29.79%。结论 市场上的黑老虎根药材内在质量差异较大,建立的UPLC指纹图谱检测方法重复性与稳定性良好,可为黑老虎根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陈祝萍 《中国病案》2010,11(6):36-38
目的分析了解本院近4年来高额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及发展态势,为合理控制高额住院费用提供量化的评价依据及有意义的参考。方法运用新灰色关联分析法,结合Excel汇总分析本院2006-2009年住院费用大于10万元的626例患者住院费用的9类构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分析结果显示,治疗费用是影响高额住院费用的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药费。结论新灰色关联法能为系统发展变化的态势提供量化提供指标,方法可靠、合理,适合因素间关联度的衡量及动态历程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防风通圣丸与红蓝光联合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280例痤疮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常规治疗)、B组(防风通圣丸治疗)、C组(红蓝光治疗)、D组(防风通圣丸+红蓝光治疗),每组70例。观察4组临床疗效、皮损分数、痤疮等级及不良反应。结果D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组皮损分数低于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痤疮等级低于A组、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风通圣丸与红蓝光联合治疗痤疮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痤疮等级,降低皮损分数及不良发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大叶千斤拔药材等级评价的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不同产地大叶千斤拔样品30批,对其直径、杂质、水分、总灰、浸出物、染料木苷含量进行测定;参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四部通则2201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浸出物、染料木苷含量;运用Excel和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结...  相似文献   

14.
林瑄 《中国病案》2005,6(5):21-22
目的探讨医疗改革对医院医疗营运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加强医院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ICD国际疾病分类法,对五年间影响医院医疗营运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影响的主要因素为平均开放病床数、业务收入、医技检查数、和疑难危重病人数.结论必须抓住机遇适应医疗市场需求,坚持以"优质、高效、低耗"的就医模式,真正做到病人至上,质量第一,服务第一,以优质的医疗信誉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评价安徽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的运转质量,查找该监测系统在运转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巩固安徽省无脊灰成果。方法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采用9项评价指标对1994~2009年安徽省AFP病例监测系统的运转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1994~2000年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质量稳步提升;2001年监测质量下降明显;2002年各项监测指标迅速回升,并达到历史最佳水平;2003年受"非典"疫情影响,监测质量"滑坡",2004~2009年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质量稳中有升。结论安徽省AFP病例监测系统保持着较高的运转质量,具备良好的发现输入性脊灰病毒病例和疫苗衍生病毒病例的能力。灰色关联分析法原理清晰,方法简单,评价结果全面、客观,与实际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8种不同规格鹿茸含药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并对8种不同规格鹿茸进行聚类分析。方法雌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9组,按鹿角的生长特点,加工方式等筛选8个不同规格的鹿茸药材,分别制得不同规格鹿茸的大鼠含药血清,以上述血清对BMSCs细胞进行培养,MTT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骨形成蛋白2(BMP-2)、骨钙素(BGP)分泌量,分别采用SPSS 17.0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鹿茸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BMSCs增殖有促进作用,且鹿茸蜡片组作用优于阳性对照组,鹿茸含药血清能促进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ALP、BGP、BMP-2蛋白酶分泌。以"补肾健骨"功效对不同品质鹿茸进行排序,结果表明8种不同规格鹿茸药材样品的品质评价结果与传统鹿茸药材品质划分相符合。结论本方法及模型可用于鹿茸药材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广西某三级甲等医院2003-2012年的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了解该院医疗质量的发展情况,为加强医疗质量的控制和管理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复习,从服务效率、诊断质量、治疗质量和管理质量4个维度,选择11个常用于评价医疗质量的指标,将各指标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应用密切值法对该院近10年的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利用RSR分档法对医疗质量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档.结果:近10年来,该院医疗质量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根据各年度密切值的分档及排序,2008年度的医疗质量最好,密切值Ci为0.66;2003年度的医疗质量最差,密切值为16.75;各年度医疗质量分档合理,2008年和2011年处于质量好的档次,2003年、2004年和2005年处于质量差的档次,其余年度处于中等水平,各档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切值法结合RSR分档法具有一定客观性和实用性,能综合评价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8.
以网络文献查阅与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梳理了1977—2012年有关鹿茸及其鹿源系列中药真伪鉴别与质量评价方面的106篇文献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医疗保健用途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的迅速发展,鹿茸及鹿源系列中药的来源更为复杂多样,鉴别方法由简单的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别发展为多学科、多层次、多组分指纹图谱技术的综合鉴定,并引入化学、数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药材质量进行系统评价。但各种鉴定方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要解决鹿茸及鹿源系列中药真伪鉴别与质量控制等实际问题,必须进行管理、市场和技术部门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9.
TOPSIS法与秩和比法相结合评价医学生综合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不同专业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对评价结果分档排序。方法:运用TOPSIS法与秩和比法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综合素质相对最优;相对较优的依次为生物工程、医学心理和医学检验专业;护理、影像、麻醉三个专业归为中档,无任一专业归为差档。结论:TOPSIS法与秩和比法相结合能全面、合理地评价医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用秩和比法对医院病案质量评价的效果。方法采用秩和比法(RSR)对我院近5年主要病种病案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个病种病案被划分成4个病案质量等级。肺炎等4个病种病案为I级,病案质量最好;高血压等7个病种病案为II级,病案质量次之;脑出血等6个病种病案为III级,病案质量较差;胃癌等3个肿瘤病种病案质量为IV级,病案质量最差。结论 RSR对各病种病案质量的评价结果,可以较准确直观反映出研究病种之间病案质量的相对高低情况。医院应努力提高恶性肿瘤等疑难杂症的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