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比较研究不同贮存时长的柿叶和柿皮中黄酮含量差异及对α-糖苷酶抑制活性强弱。利用乙醇回流和溶剂萃取处理药材,分别采用硝酸铝络合分光光度法和p NPG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和α-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得到3批药材黄酮含量分别为2.79%、1.26%、0.48%,贮存时间增长,黄酮含量会降低,柿叶中黄酮含量较柿皮大,α-糖苷酶抑制活性与黄酮含量成正相关关系。对于柿叶及柿皮内黄酮类化合物的大量提取开发及进一步活性探究提供参考依据和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2.
柿叶黄酮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柿叶为柿科植物柿树Diospyros kakiLf的新鲜或干燥叶片[1]。研究证明,柿叶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抗氧化、软化血管等作用[1-3]。目前已有成药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等[4]。然而,到目前为止,柿叶的质量并无标准可  相似文献   

3.
柿叶为柿科植物柿树Diospyros kaki L.f.的新鲜或干燥叶片[1]。研究证明,柿叶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抗氧化、软化血管等作用[1-3]。目前已有成药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等[4]。然而,到目前为止,柿叶的质量并无标  相似文献   

4.
柿叶黄酮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柿叶黄酮磷脂复合物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溶剂法制备柿叶黄酮磷脂复合物,以柿叶黄酮中黄酮类化合物与磷脂的复合率为评价指标,结合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制备工艺条件;采用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复合物的形成进行验证。结果 反应溶剂、柿叶黄酮与大豆磷脂投料比是磷脂复合物制备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无水乙醇作为反应溶剂,柿叶黄酮与大豆磷脂投料比1∶2,反应物质量浓度30 mg/mL,在30 ℃下反应1 h;在此条件下复合率为96.95%。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柿叶黄酮磷脂复合物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可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5.
高速逆流色谱(HSCCC)是一项无固体载体即一种连续高效的新型液-液分配色谱技术,主要利用化合物在溶剂系统中分配系数的差异达到分离目的,在化合物分离以及单体制备等方面有广泛运用。综述了近年来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在分离纯化黄酮苷元和黄酮苷类化合物中的应用,包括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已知和未知天然产物黄酮类成分、筛选黄酮活性成分,为今后高速逆流色谱在分离黄酮类化合物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实验对玉米须中多糖、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检测,探究以多糖或黄酮类化合物为主要成分制备绿色保鲜剂和除锈剂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超声技术提取玉米须的主要成分多糖和黄酮类化合物,用Molish反应和HCl-Zn粉反应分别对多糖、黄酮类成分进行定量和定性检测,并简单与空气对比保鲜、与蒸馏水对比除锈效果。结果:玉米须中多糖提取率为5.3%,黄酮提取率为1.2%;黄酮及多糖都能使水果表面的氧化速度变慢,黄酮能去除铁钉上的铁锈,而多糖不能。结论:黄酮类及多糖成分有保鲜功能,可作为绿色保鲜剂的制备材料之一;黄酮类成分有除锈性质,可制备绿色除锈剂。  相似文献   

7.
柿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燕 《亚太传统医药》2011,7(4):173-174
简要阐述了柿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药理作用及其开发利用情况,对于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我国丰富的柿叶资源,开发柿叶黄酮类医药保健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银杏叶提取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是银杏叶所含的最主要的两大类成分。 1.1银杏黄酮类银杏黄酮类是低分子量化合物,均衍生于其母体化合物黄酮,以糖苷和甲基化的形式存在。已知银杏叶含黄酮类化合物35种,其中双黄酮6种,银杏黄酮苷元7种,黄酮苷17种。  相似文献   

9.
柿叶作为我国的传统中药材,资源非常丰富,其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柿叶中含有黄酮类、三萜类、多糖类、多酚类及挥发类等多种成分,抗老化、抗菌为柿叶中药效成分的主要药理作用。为使柿叶资源更好地深入利用和开发,文章对柿叶的有效成分种类、提取分离和检测方法、提取物的药理作用及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和展望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柿叶乙酸乙酯部位的黄酮类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柿叶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并鉴定了6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染料木素,异鼠李素,槲皮素-7-O-β-D-鼠李糖苷,槲皮素,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芦丁。[结论]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1.
柿叶对早孕和中孕大鼠药物流产子宫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柿叶对早孕和中孕大鼠药物流产子宫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妊娠大鼠灌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造成不完全流产模型,观察柿叶对该模型子宫出血量的影响。结果:柿叶可减少妊娠大鼠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模型的子宫出血量。结论:柿叶对早孕和中孕大鼠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有一定的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叶用银杏的良种选育与定向培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辜夕容  江亚男  倪亚兰  贾豪 《中草药》2017,48(15):3218-3227
银杏叶主要含黄酮类和萜内酯类等药用成分,其提取物制剂在临床上对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治疗显示出良好效果。为获得优质高产的银杏叶原料,我国确定了高黄酮、高萜内酯、高产量的叶用银杏良种选育标准,并筛选出多个优良品种;研究了品种、性别、树龄、产地、生态环境、采收时期、叶着生部位与枝条类型等对银杏叶有效成分量的影响,以及施肥、整形修剪、密植等措施在增加银杏叶品质和产量方面的作用。今后仍需坚持对现有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和良种选育工作,并在叶用银杏林的经营管理中推广生产良种化、种植规范化和基地化。  相似文献   

13.
多基原淫羊藿不同部位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许婷  黄萌萌  李瑞云  杨茹  刘丽芳  陈彦 《中草药》2020,51(1):190-196
目的对不同基原淫羊藿药材不同部位所含的黄酮类成分进行比较,为淫羊藿质量评价及药用部位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集13批淫羊藿植株地上部分,分为叶片、叶柄、茎3个部位,对其HPLC指纹图谱和朝藿定A、B、C及淫羊藿苷、宝藿苷Ⅰ5种黄酮类成分进行分析,进而采用方差分析和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并结合聚类分析(HCA)对淫羊藿叶片、叶柄和茎的含量差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指纹图谱结果表明淫羊藿叶片中化学成分较茎及叶柄中丰富,叶柄与茎化学成分基本一致;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淫羊藿叶片中5种成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叶柄及茎,甚至达到数10倍。聚类分析结果也表明叶片与叶柄及茎可明显区分开来。结论通过分析淫羊藿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差异,明确了淫羊藿叶片、叶柄及茎的质量差异,为淫羊藿质量控制及药用部位的确定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性别、树龄银杏Ginkgobiloba叶在同一采收期的质量,为其资源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5个产地共36批的银杏单株叶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芦丁、槲皮素、异鼠李素和山柰素含量。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处理分析,建立银杏叶药材UPLC指纹图谱。结合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探讨不同性别银杏叶的质量差异。结果 各组样品相似度均大于0.85,雌株之间相似度低于雄株;产地、性别和树龄对银杏叶的化学成分组成和比例有一定的影响,成熟植株指纹图谱相似度变化幅度大于苗期植株;HM居群与其它居群样品的物候期不同。结论 不同产地雌雄株银杏叶的性状特征存在差异。LT居群银杏叶质量较佳且更稳定;苗期植株稳定性高于成熟植株;不同性别银杏叶质量差异标志物有所差异。为控制银杏叶内在质量建立了UPLC指纹图谱快速检测方法,并进行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结合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用于分析不同性别银杏叶的质量,为银杏叶的质量比较和资源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牛心柿叶多糖对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小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随机分成5组:模型组、二甲双胍阳性组及牛心柿叶多糖低、中、高剂量组。ig给予牛心柿叶多糖0.3,0.6,1.2 g·kg-1,阳性组给予二甲双胍0.32 g·kg-1,连续ig 15 d。末次给药后,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终点法测24 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观察肾脏形态学变化。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牛心柿叶多糖给药组中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明显降低(P<0.05),并显著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含量(P<0.05)。下调肾脏组织中IGF-1蛋白水平(P<0.05),并缓解肾损伤程度。结论:牛心柿叶多糖对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小鼠肾脏损害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通过抑制肾脏组织中IGF-1的表达而调节其下游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提高神农香菊茎叶总黄酮与总酚的产率和纯度并探究其抗氧化机制。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神农香菊茎叶总黄酮和总酚的提取参数。使用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对提取物中总黄酮和总酚进行纯化。通过UPLC-MS/MS分析纯化前后提取物中黄酮和酚酸类成分的含量变化。采用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清除试验和分子对接评价提取物的抗氧化潜力。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5 g·mL-1,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60 min。最佳纯化条件为:上样浓度0.12 g·mL-1,上样体积3 BV,上样流速3.0 BV/h,洗脱溶剂80%乙醇,洗脱流速4.5 BV/h,洗脱体积4 BV。与纯化前相比,纯化后提取物中总黄酮和总酚纯度分别提高了2.85倍和4.03倍。UPLC-MS/MS分析证实,纯化后部分黄酮和酚类物质含量显著增加。此外,神农香菊茎叶提取物显示出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其黄酮成分与黄嘌呤氧化酶具有较强结合能力。结论 本文对神农香菊茎叶总黄酮与总酚的富集和纯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并表明了其潜在抗氧化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不同采收期杜仲叶和果实中总黄酮和多糖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明确杜仲叶和果实中的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为杜仲叶和果实的最佳采收期的确定以及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不同采收期杜仲叶和果实,分别用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紫外分光光度法(506 nm)对其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进行系统的分析统计,得出总黄酮含量最高的月份。不同采收期杜仲叶和果实,分别用水加热回流提取3次,用苯酚-硫酸显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481 nm)对其总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进行系统的分析统计,得出总多糖含量最高的月份。结果:紫外分光度法测得不同季节的杜仲叶和果实中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有显著差异,叶和果实中总黄酮含量以4月份为最高。叶和果实中总多糖含量均以3月份为最高,但是果实中总多糖的含量在6月份会达到最低,7月份又有显著回升;而叶的这个过程不明显,5月份后总多糖含量一直缓慢下降。结论:杜仲叶和果实中的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均比较高,其最佳采收期均为4月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柿叶总黄酮药理作用的研究及其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对柿叶总黄酮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研究概况的分析,并结合脑缺血耐受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其开发价值。结果:柿叶总黄酮药理作用明确,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备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柿叶药材资源充分,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白背三七Gynura divaricate是一种民间广泛使用的药食两用植物,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止血和止痛的功效。目前从白背三七中发现了70余种化合物,主要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苯丙素类、萜类、甾体类、脑苷脂类等成分。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资料,对白背三七化学成分及代表性成分质谱裂解特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白背三七化学成分结构解析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