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薛志德  杨香菊 《陕西中医》2010,31(9):1182-1183
目的:观察自拟疏肝和胃降逆方为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47例、西药对照组45例,分别给予自拟疏肝和胃降逆方加减和奥美拉唑治疗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疏肝和胃降逆方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之功效。  相似文献   

2.
益气降逆宣肺疏肝法治疗返流性食管炎5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勤 《时珍国医国药》2003,14(12):753-753
目的 :观察益气降逆、宣肺疏肝法治疗胃食管返流性疾病 ( GERD)的效果。方法 :将 98例患者分别用中药益气降逆、宣肺疏肝法 ( 5 6例 )与雷尼替丁 ( 4 2例 )治疗 ,并进行两组的疗效对比。结果 :近期疗效 :治疗组有效率 91.1% ,对照组有效率 90 .5 % ( P>0 .0 1) ;远期疗效 :治疗组有效率 6 7.9% ,对照组有效率 31.0 % ( P<0 .0 1)。结论 :中药益气降逆、宣肺疏肝法多环节、多方位治疗 ,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脾疏肝利湿活血方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9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20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健脾疏肝利湿活血方中药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桂枝茯苓丸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0.0%,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66.7%,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健脾疏肝利湿活血方治疗卵巢囊肿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谢滨 《陕西中医》2011,32(7):816-817
目的:探讨疏肝益气通瘀类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用疏肝益气通瘀汤(柴胡、枳壳、黄芪、葛根、党参、白芍、郁金、延胡索等)治疗,对照组用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8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7.1%,对照组为75.7%,两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益气通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值得肯定,能发挥协同作用,达到通而不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参附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春英  曾琛 《陕西中医》2011,32(2):131-132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类中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的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3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2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参附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70.8%(P<0.01)。结论:参附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补肾益气活血祛痰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活血祛痰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补肾益气、活血祛痰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用西药常规治疗,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对照组为60.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补肾益气、活血祛痰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疏肝和血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内服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30例,予吗丁啉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5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益气疏肝和血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治疗残胃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残胃出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治疗残胃出血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法配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162例消化性溃疡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2例以疏肝和胃法组方内服中药,配合西药奥美拉唑等口服;对照组60例纯予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04%,对照组总有效率88.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以疏肝和胃法组方配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疏肝调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型的疗效。方法:将到本院治疗的90例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胶囊+吗丁啉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疏肝调胃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证实其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型患者,给予疏肝调胃汤治疗,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孟动玲  赵剑锋 《山西中医》2012,28(11):16-17
目的:观察中医温阳益气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以温阳益气之中药治疗,对照组以西替利嗪治疗。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2.0%。经统计学处理(χ2=4.74,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药温阳益气法治疗变应性鼻炎能缓解症状,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疏肝降逆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用疏肝降逆中药、对照组用奥美拉唑及西沙比利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对照组为74%,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疏肝降逆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赵粉娥  刘喜赖 《陕西中医》2010,31(6):682-682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法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健脾益气纯中药治疗(党参、白术、山药、白鲜皮、扁豆、茯苓、黄芪、紫草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过敏西药口服治疗,在同样条件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对照组总有效率72.2%,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脾益气法治疗本病能达到固本澄源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服用中药以健脾益气、和胃降逆;对照组33例口服西药奥美拉唑、吗丁啉、硫糖铝治疗。两组均以10天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总有效率94.1%;对照组治愈14例,总有效率78.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王棣洲 《陕西中医》2008,29(2):136-137
目的:探讨温阳益气、利水活血类中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内服中药真武汤加味(制附片、干姜、茯苓、白术、葶苈子、车前子、丹参等),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只进行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本方具有温阳益气,利水活血之功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和胃降逆类中药配合盐酸依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旋覆代赭汤(旋覆花、半夏、党参、白术、代赭石、生姜、炙甘草等)配合盐酸依托必利治疗本病6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疗效。结果:症状改善两组内治疗前后及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均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70%(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化痰,和胃降逆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疏肝中药联合化学药物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均给予化学药物动脉灌注,4周灌注1次,每例患者至少完成2次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益气健脾疏肝中药,每日1剂,2个月为1个疗程.主要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近期与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稳定率为71.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13%(P<0.05);12个月、18个月、24个月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疏肝中药联合化学药物动脉灌注治疗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益气祛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星 《新中医》2005,37(7):37-38
目的:观察益气祛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以口服消心痛片、阿司匹林片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益气祛瘀汤(由红参、黄芪、三七、川芎、丹参、甘草、赤芍、郁金等组成)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主要观察心绞痛、心电图疗效及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2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5.56%,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而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22%,对照组为48.89%,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主要症状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1%,对照组为64.44%,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益气祛瘀汤可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雷尼替丁,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疏肝利胆、和胃降逆中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72%)(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40例用法莫替丁、多潘立酮、枸缘酸铋钾,Hp阳性加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治疗,治疗组65例在与对照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加补中健脾、疏肝和胃、行气活血中药,均治疗1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8%、对照组7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