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不同经穴组方穴位电刺激对老年术后卧床期患者下肢血流速度的影响,以寻找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佳经穴组方。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9月,老年大手术后卧床患者160例,分为常规护理组(术后按常规护理)、补气行气组(术后常规护理 电刺激太冲、足三里穴)、活血渗湿组((术后常规护理 电刺激阴陵泉、三阴交穴)以及联合穴位电刺激组(术后常规护理 电刺激四穴位),比较四组患者髂外静脉、股静脉、腘静脉及小腿深静脉的血流速度。结果 补气行气组患者下肢血流速度比常规护理组及活血渗湿组明显加快(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联合穴位电刺激组相似(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患者术后卧床期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太冲 足三里穴位电刺激能加快下肢血流速度,很好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不同穴位护理对老年术后卧床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探究其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9年1~9月老年大手术后卧床患者160例,分为常规护理组(即术后按常规方法护理组)、补气行气组(即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电刺激太冲+足三里穴)、活血渗湿组(即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电刺激阴陵泉+三阴交穴)以及联合穴位组(即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电刺激太冲、足三理、阴陵泉和三阴交4穴)各40例,比较4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D-二聚体、下肢皮温及下肢周径.结果 常规护理组术后全血黏度值、血浆黏度值、D-二聚体值及下肢周径值显著高于其他3组;活血渗湿组与联合穴位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D-二聚体值及下肢周径值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术后卧床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阴陵泉+三阴交穴位电刺激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简便、有效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电刺激护理在预防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以探索一种安全、高效的中医联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5年7月至2007年5月年龄≥60岁的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使用医用弹力袜组、常规护理+穴位电刺激组,术后对3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3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除血黏度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电刺激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与常规护理组、弹力袜组相比明显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电刺激护理能加快患者下肢血流速度,可有效地预防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防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6年1-12月年龄〉60岁的老年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80例,术后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及护理干预(穴位刺激+肢体锻炼),进行凝血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血粘度及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肢体功能锻炼联合穴位刺激能有效地加快患者下肢血流速度,可预防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护理方面应做好心理护理、宣教指导、加强观察,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分析经皮穴位电刺激预防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直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手术前均安排穿好医用弹力袜,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医用弹力袜的基础上安排经皮穴位电刺激。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下肢静脉平均血流速度、血管内径变化情况、发生血栓情况以及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平均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栓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除FIB外其他凝血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改善效果更优(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肢静脉血管内径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大(P 0.05),但组间差别不明显(P 0.05)。结论将经皮穴位电刺激应用在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中,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回流,使下肢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提高下肢深静脉的血流速度,达到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穴位贴敷联合穴位电刺激护理策略在腹部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9年5月1日~2020年9月30日接受腹部手术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穴位贴敷联合穴位电刺激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相关血流参数、术后恢复进程、术后不良事件发生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下肢DVT预防有效率(97.96%)高于对照组(85.71%)(P0.05);术后3、7 d,观察组股总静脉血流速、股浅静脉血流速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3个月,观察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穴位贴敷联合穴位电刺激护理策略对腹部术后患者下肢DVT的预防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静脉血流速度,促进患者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方法 58例外科手术患者根据入院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观察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干预前后静脉通畅评分和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变化。结果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下肢静脉通畅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均较干预前加快,且研究组血流速度较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预防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促进下肢静脉通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求开胸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械预防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开胸术后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电脑中频治疗仪对下肢深静脉靶部位进行理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收集两组病人的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实验组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和胫前静脉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尤其是治疗后即时的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各参数变化明显(P<0.05).[结论]电脑中频治疗仪有加快开胸术后病人下肢静脉血流速度的作用,可以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械预防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aprini风险评估护理模式对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64例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按照不同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风险评估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风险评估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Caprini风险评估护理。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肿胀及下肢肤色发绀发生率,干预前后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风险评估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肿胀及下肢肤色发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风险评估组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峰流速高于对照组(P<0.05);风险评估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aprini风险评估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重症脑卒中,可降低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肤色发绀、下肢肿胀发生率,改善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增强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徐萍 《当代护士》2017,(12):30-31
目的探讨肢体气压治疗仪配合早期功能锻炼预防颅脑损伤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12月本科收治的60例颅脑损伤卧床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肢体气压治疗仪配合早期功能锻炼。比较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肺栓塞发生率以及腘静脉、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肺栓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干预组腘静脉、股静脉平均血液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肢体气压治疗仪配合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明显降低颅脑损伤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和下肢肿胀发生率,提高腘静脉、股静脉平均血液速度,有利于血流循环加速,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对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105例分为综合康复组(n=35)、普通康复组(n=35)和对照组(n=35),综合康复组接受电针、康复训练、高压氧等综合治疗,普通康复组除电针外其余治疗同综合康复组,对照组未在院接受任何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4 d、治疗后36 d 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IM)和 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36 d,综合康复组 FIM 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较普通康复组、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在综合康复基础上结合电针,可进一步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偏振光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疼痛的镇痛效果,以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含量的影响。方法:将9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电针配合偏振光组(观察组)31例、电针组(对照1组)30例和偏振光组(对照2组)32例。观察组取肾俞、大肠俞、环跳、委中、承山、昆仑穴,行电针治疗,并配合偏振光照射;对照1组行电针治疗,取穴同观察组;对照2组行偏振光照射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5d后,3组VAS及血清MMP-3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配合偏振光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理想的方法,其机制可能与治疗后病变部位血清MMP-3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对兔腰肌急性钝挫伤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结蛋白(Desmin)以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兔腰肌损伤后组织再生修复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40 只雄性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委中组、电针局部组,每组10 只。采用钝挫伤方法造成兔腰肌损伤模型并对各组动物进行外表观察评分。造模后电针治疗2 周,HE染色观察腰肌组织形态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腰肌bFGF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腰肌Desmin 与ERK1/2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电针委中组与电针局部组外表观察评分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组织形态学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模型组、电针局部组、电针委中组、空白组(P<0.05),腰肌bFGF的表达依次为电针局部组、电针委中组、模型组、空白组,Desmin的表达为电针局部组=电针委中组、空白组=模型组(P<0.05),ERK1/2 的表达为电针局部组=电针委中组、模型组、空白组(P<0.05)。结论电针可能通过上调bFGF/ERK信号通路的表达,促进兔腰肌急性钝挫伤后的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教育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住院ID号后2位数字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健康教育,干预组实施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比较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刺激对老年失眠症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及多导睡眠图的变化特点。方法: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组和电兴奋组各30例,分别给予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治疗和电兴奋治疗,治疗前后均行多导睡眠仪监测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经过30次治疗,2组患者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觉醒次数明显减少(P0.05)。2组间比较,电刺激组表现更明显(P0.01)。临床疗效比较,电刺激组临床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电兴奋组(26.6%、79.9%与13.3%、56.6%,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能调整老年失眠症患者紊乱的睡眠结构,其临床疗效优于电兴奋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高原地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胃肠外科收治的78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快速康复组38例(FTS组)和对照组4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FTS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胃管放置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住院费用及疼痛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FTS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40.0%(16/40)vs.18.4%(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4,P=0.037)。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在高原地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住院费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对急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方法36 只Wistar 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模型组(n=8)、药物组(n=10)和电针组(n=10)。应用肾上腺素法制备急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电针百会和足三里穴,测定电针后各组血压的变化以及血清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变化。结果药物组和电针组大鼠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模型组(P<0.05),且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血清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电针组与药物组血清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电针百会和足三里可能通过降低血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来降低急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适宜的心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对老年胃癌患者于人院后24h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选取量表评分高于常模、心理反应较重的60例老年胃癌化疗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将60名老年胃癌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30)和干预组(n=30)。两组患者均接受病房护士的常规心理护理,在此基础上干预组患者还接受研究者依据心理干预模式给予的心理干预。化疗前、化疗后24h两组患者再次评估。结果实施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焦虑、孤独得分以及情绪总分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状态和原因的心理干预措施可较明显地降低老年患者化疗前的各种负性情绪,且尤以对焦虑、孤独及总体负性情绪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19.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分为综合护理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接受相应的心内科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综合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预见性护理、心理护理及运动康复。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前6 min步行试验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依达拉奉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 只,选取10 只作为正常组。其余予一次性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造模。抽取48 只模型大鼠,分为电针组、依达拉奉组、联合组和模型组各12 只。造模后4 周、8 周,测试各大鼠摆尾阈值、血清超氧化物酶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浓度及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造模8 周时,电针组、依达拉奉组和联合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SOD 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MDA 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而联合组明显优于电针组、依达拉奉组(P<0.01)。结论电针及依达拉奉均能有效抑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大鼠的氧化应激反应,改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