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研究抗钠-钙交换体(NCX)α-1(117-137)肽段抗体对离体灌流大鼠心脏活动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合成的NCXα-1(117-137)重复序列肽段主动免疫大鼠获取抗体,经纯化后通过Langendorff离体灌流装置观察其对心功能的效应;利用膜片钳系统观察抗体对单个心肌细胞钠-钙交换电流的影响.结果 免疫后大鼠体内抗α-1(117-137)抗血清滴度明显增加,纯化后抗体浓度为1.0 mg/mL,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只显示一条带,分子量与IgG标准品一致.在浓度为10 nmol/L、20 nmol/L和40 nmol/L 时,该抗体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离体灌流心脏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进一步研究发现,在10 nmol/L~40 nmol/L浓度范围内,抗NCX α-1抗体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外向和内向钠-钙交换电流.结论 抗NCXα-1(117-137)抗体对心肌收缩和舒张均表现出抑制效应,这一作用与其抑制钠-钙交换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在制备和纯化抗心肌Na+/Ca2+交换体α-2(807- 844)肽段抗体的基础上,观察抗体对大鼠心肌细胞Na+/Ca2+交换电流及L型钙电流(ICa)、瞬时外向钾电流(Ito)和内向整流钾电流(Ik1)的影响.方法 利用人工合成的α-2(807-844)多肽免疫兔制备抗α-2(807- 844)抗体,抗血清经Protein A亲和柱纯化,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纯化后抗体对心肌细胞Na+/Ca2+交换电流(INa/Ca)、L型钙电流(ICa)、瞬时外向钾电流(Ito)和内向整流钾电流(Ik1)的影响.结果 经主动免疫,抗Na+/Ca2+交换体α- 2(840-877)抗血清效价达1∶243000,纯化后抗α-2(840- 877)抗体浓度为7.21 mg/mL.纯化后的抗体在SDS - PAGE时出现清晰的2条带,其分子量分别为25 kD和50 kD左右.在1 nmol/L~104 nmol/L浓度范围内,抗α-2抗体对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外向和内向Na+/Ca2+变换电流均表现为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对Ito和Ik1则均未见明显影响.此外,104 nmol/L该抗体对L型钙电流亦具有抑制作用.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α- 2(807 - 844)肽段与L型钙通道第2结构域孔环(697~730位氨基酸)序列相似度为23.7%,可能是抗体对L型钙通道出现交叉反应的原因.结论 在1 nmol/L~103 nmol/L浓度范围内,抗心肌Na+/Ca2+变换体α-2(807- 844)抗体可特异性抑制大鼠心肌Na+/Ca2+变换活动;对L型钙通道电流、瞬时外向钾通道电流和内向整流钾通道电流均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对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2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分为缺血/复灌对照组,缺血/复灌+伊贝沙坦(100umol/L)组,缺血/复灌+伊贝沙坦(50umol/L)组,缺血/复灌+伊贝沙坦(100umol/L)+CsA(1umol/L)组,每组8只。观察各组心脏离体灌注下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心率(HR)、最大收缩/舒张速率(±dP/dtmax)、冠脉流量(CF)、灌流液乳酸脱氢酶(LDH)及心律失常评分。结果:单用伊贝沙坦组LVDP、LVEDP、LDH及心律失常评分显著低于缺血/复灌对照组(P<0.01);±dP/dtmax、CF显著高于缺血/复灌对照组(P<0.05),合灌环胞菌素A可以部分甚至全部逆转伊贝沙坦的作用。结论:伊贝沙坦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部分可能是通过激活钙调神经磷酸酶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甲状腺素对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及心肌细胞钠-钙交换体(NCX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SD 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40只)、心力衰竭组(40只)和心力衰竭治疗组(40只)。通过缩窄主动脉复制心力衰竭动物模型,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研究NCX1的表达水平。结果:(1)心力衰竭组左室收缩压(LVSP)和±dp/dtmax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甲状腺素治疗组LVSP和±dp/dtmax较对照组降低(P<0.05),但甲状腺素治疗组LVSP和±dp/dtmax较心力衰竭组明显升高(P<0.01);心力衰竭组左室舒张末压(LVED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甲状腺素组LVEDP较心力衰竭组明显下降(P<0.01);(2)免疫组化单位面积(200倍视野/0.442mm2)内NCX1阳性颗粒数对照组(8.3±1.5)个,心力衰竭组为(24.1±4.5)个,甲状腺素治疗组为(15.6±2.9)个,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3)Western blot分析灰度峰值对照组13.7±2.4, 心力衰竭组为32.4±5.5,甲状腺素治疗组为20.2±3.9,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甲状腺素可能通过抑制NCX1的过渡表达而发挥改善心力衰竭时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压氧预处理对糖尿病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30只,糖尿病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糖尿病高压氧预处理组,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方法,记录左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室舒张末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与I/R组比较,高压氧预处理组LVSP、+dp/dtmax、-dp/dtmax显著增高(P<0.05);心肌梗死面积显著降低(56.05% vs 40.30%).结论 高压氧预处理可改善糖尿病大鼠离体心脏的心功能,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腺苷酸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抑制剂P5499对短暂无钙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对健康SD雄性大鼠心脏行Langendorff离体灌流,实验全程记录心脏冠脉流量(CF)、左心室内压(LV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及心率(HR),并计算左室发展压(LVDP)和心率-压力乘积(RPP)评价心功能的变化。再灌注结束后,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评价心肌梗死(MI)面积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I/R)后,心功能显著降低,CF明显减少(P<0.01),MI面积的比率为(39.6±1.49)%。短暂无钙预处理(CPC)可使LVEDP明显降低(P<0.05),CF、LVDP、±dp/dtmax及RPP均明显改善(P<0.01),MI面积显著缩小(P<0.01)。缺血前单独给予P5499对心功能、CF及MI面积无明显影响,但其可显著逆转CPC的心肌保护作用(P<0.01)。结论:AMPK可能是Ca2+预处理产生心肌保护信号的下游分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阿霉素诱导的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取8周龄F344大鼠的股骨和胫骨,获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体外纯化、扩增后,用5-溴-2’脱氧尿苷(BrdU)进行标记,然后注射到心力衰竭模型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大鼠的心肌组织内,细胞移植后4周,采用生理记录仪测量3组大鼠的心功能,处死动物,心脏切片行免疫组化了解移植细胞在受体心脏的存活情况。结果细胞移植后4周,细胞移植组大鼠死亡率为6.2%,明显低于假细胞移植组12.5%(P<0.01);在受体大鼠的心脏切片上有BrdU标记的移植细胞存活。心功能测定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移植组最大左室收缩末压(LVSP)、心率(HR)、左室内压最大(最小)变化速率(LV±dp/dtmax)均明显下降(P<0.01),而左室舒张末压(LVDP)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移植组大鼠的LVSP、HR、LV±dp/dtmax均有明显升高(P<0.01),而LVDP明显降低(P<0.01);与假移植组相比,细胞移植组大鼠的HR、LV±dp/dtmax仍有明显下降(P<0.01),而LVDP明显升高(P<0.01)。结论MSCs移植可有效改善阿霉素诱导的扩张型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减少心力衰竭大鼠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芦丁对大鼠离体心脏冠脉流量(CF)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利用Langendorff实验系统,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观察溶剂及不同浓度芦丁(0.3μmol/L,1μmol/L,3μmol/L,10μmol/L,30μmol/L)对大鼠离体心脏冠脉流量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先用正常台式液灌流大鼠心脏,待各指标稳定后,记录冠脉流量(CF)、左心室收缩压(LVDP)、左心室舒张压(LVE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和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30min后,用含溶剂或芦丁的台式液灌流大鼠心脏,再记录各参数。观察芦丁对大鼠离体心脏冠脉流量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 0.3μmol/L,1μmol/L,3μmol/L,10μmol/L,30μmol/L芦丁浓度依赖性增大CF值,使CF值从7.3mL/min±1.2mL/min增大到12.6mL/min±1.1 mL/min;芦丁浓度依赖性增大LVDP值和+dp/dtmax值,使LVDP值从60mmHg±2mmHg增大到73mmHg±4mmHg,使+dp/dtmax值从1 135mmHg/s±102mmHg/s增大到1 427mmHg/s±115mmHg/s;不同浓度芦丁对LVEDP和-dp/dtmax值无显著影响。结论芦丁增加离体大鼠心脏冠脉流量,对离体大鼠心脏有正性肌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5-HT4受体激动剂莫沙比利(mosapride)对大鼠离体心脏心律和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电生理学机制.方法 采用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建立离体心脏Langendorff主动脉逆行灌流系统.将实验大鼠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莫沙比利1 μmol/L组、10 μmol/L组和西沙比利阳性对照组,每组8只大鼠.正常对照组用台氏液灌流,实验组在台氏液中分别加用莫沙比利1μmol/L、10 μmol/L和西沙比利1 μmol/L行心脏主动脉逆行灌流,记录心电图和心功能指标.观察给药30 min内心率、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压(LVDP)、左室收缩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室舒张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的变化,分别累计期前收缩次数(PVB)、室速(VT)和室颤(VF)发生率,比较两种5-HT4受体激动剂对心律和心功能的影响.结果 在大鼠离体心脏给药30 min内,1μmol/L和10 μmol/L莫沙比利对大鼠心律和心功能均无明显影响(P>0.05),1μmol/L莫沙比利不诱发心律失常,10 μmol/L莫沙比利可引起偶发PVB(2±3)个.阳性对照药西沙比利(1 μmol/L)可轻度加快心率,对心功能无明显影响,但可诱发明显的心律失常,给药30 min内,PVB(81±13)个,VT和VF发生率分别为25.0%和12.5%(P<0.01).结论 5-HT4受体激动剂莫沙比利对大鼠离体心脏心律和心功能无明显影响,可以作为一种替代西沙比利的安全促胃肠动力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阿霉素诱导的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无菌条件下取8周龄F344大鼠的股骨和胫骨,获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体外纯化、扩增后 ,用5-溴-2'脱氧尿苷(BrdU)进行标记,然后注射到心力衰竭模型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大鼠的心肌组织内,细胞移植后4周,采用生理记录仪测量3组大鼠的心功能 ,处死动物,心脏切片行免疫组化了解移植细胞在受体心脏的存活情况.结果 细胞移植后4周,细胞移植组大鼠死亡率为6.2%,明显低于假细胞移植组12.5%(P<0.01);在受体大鼠的心脏切片上有BrdU标记的移植细胞存活.心功能测定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移植组最大左室收缩末压(LVSP)、心率(HR)、左室内压最大(最小)变化速率(LV±dp/dtmax)均明显下降(P<0.01),而左室舒张末压(LVDP)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移植组大鼠的LVSP、HR、LV±dp/dtmax均有明显升高(P<0.01),而LVDP明显降低(P<0.01);与假移植组相比,细胞移植组大鼠的HR、 LV±dp/dtmax仍有明显下降(P<0.01),而LVDP明显升高(P<0.01).结论 MSCs移植可有效改善阿霉素诱导的扩张型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减少心力衰竭大鼠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对离体大鼠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离体等容心脏灌流模型观察TNF α对心脏收缩功能指标的影响〔包括左室收缩压 (LVSP)和左心室内压力最大上升速率 (+dp/dtmax)〕。结果 :TNF α灌流心脏 15min和 2 0min时 ,可见LVSP和 +dp/dtmax明显降低 (P <0 .0 5 ) ,继续灌流 30min后 ,上述指标基本恢复 (P >0 .0 5 )。 结论 :一定浓度的TNF α对离体心脏具有可逆性负性肌力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丙泊酚(propofol)对心肌肥厚大鼠离体心脏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rff心脏灌流实验方法,观察Propofol对心肌肥厚大鼠离体心脏功能的影响。观察不同阻断剂对Propofol作用的影响。结果 Propofol可增强心肌肥厚大鼠离体心脏心功能,心率减慢,主动脉收缩压(LVSP-LVDP)升高,左室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_(max))升高,左室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_(max))降低,吲哚美辛预处理后,Propofol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减弱。结论 Propofol可以明显改善心肌肥厚大鼠离体心脏功能,其作用可能与前列环素(PGI_2)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心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变化与心脏重构和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健康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对照组(NC,n=10)和代谢综合征(MS)组(n=12),对照组予普食喂养,MS组予高脂(脂肪占总热能49%)高盐饮食,喂养24周。常规检测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血脂,葡萄糖耐量试验和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试验,并检测心肌组织的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心脏重量和心脏组织形态学分析心脏结构改变,检测左室收缩末期压、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和左室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了解心脏功能变化。心脏PPARα、PPARδ和PPARγ蛋白表达检测采用Westernblot方法。结果1.MS组大鼠心脏重量明显增加[(1.81±0.15vs1.36±0.06)g,P<0.05],心脏/体重比明显增高[(3.6±0.2vs3.2±0.1)mg/g,P<0.05],组织形态学显示心脏重构明显;2.MS组大鼠心功能参数-dp/dtmax明显低于NC组(4860±716vs6321±449)mmHg/s,而LVEDP明显增高[(3.5±0.7vs2.3±0.8)mmHg,P<0.05];3.MS大鼠心肌组织FFA水平明显增高[(0.26±0.09vs0.15±0.03)mmol/L,P<0.05];4.MS大鼠心脏PPARα、δ和γ蛋白表达明显减低;5.葡萄糖输注率(GIR)与心脏/体重比呈显著负相关(r=-0.77,P<0.05),心肌组织内FFA的水平与心功能参数-dp/dtmax呈显著负相关(r=-0.74,P<0.05)。结论MS大鼠心脏重构和功能失调明显,而心脏PPARs(PPARα、PPARδ、PPARγ)蛋白表达减低,可能对心肌脂肪酸代谢和MS有一定的影响,这可能是心脏重构和功能失调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抗体对在体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抗AT1-R抗体组、抗AT1-R抗体+AT1受体阻断剂Losartan处理组、血管紧张素Ⅱ组、血管紧张素Ⅱ+Losartan组。通过MS2000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记录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和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结果抗AT1-R抗体可显著升高大鼠LVSP、±dP/dtmax(P〈0.05),且这种增强心功能的效应可被Losartan逆转。结论抗AT1-R抗体可能通过激活ATl受体而发挥正性变力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虎杖苷(polydatin,PD)对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I/R)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包括I/R组,PD(I/R+PD)组,虎杖苷+蛋白激酶C(PKC)阻断剂(I/R+PD+chelerythrine)组和PKC阻断剂(I/R+chelerythrine)组。采用Langendorff灌流法建立离体心肌I/R模型,缺血40 min,再灌注共40 min,分别测量再灌20 min以及再灌40 min时心功能和酶学指标包括:心率、左室收缩压(LVD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及磷酸激酶(PK)、乳酸脱氢酶(LDH)浓度。结果:心肌I/R可引起心脏功能I/R+PD组±dp/dtmax的恢复率明显回升(P0.05),同时,LVEDP、LVDP等指标也有明显改善(P0.05),LDH、PK浓度在复灌20和40 min时明显低于I/R组(P0.05)。说明PD能部分抑制再灌注期PK和LDH的漏出。PD还能够显著提高I/R心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且降低丙二醛(MDA)水平,发挥心肌保护作用。应用PKC抑制剂chelerythrine则可以消除PD的上述作用。结论:PD可能通过PKC蛋白信号转导通路对I/R心肌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Levosimendan,Levo)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保护机制。方法: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8只,利用Langendorff离体灌注装置,平衡灌注10min后,I/R组:继续K-H液灌注20min;L1组:30nmol/L Levo续灌20min;L2组:300nmol/LLevo续灌20min;L+G组:300nmol/L Levo和10μmol/L格列苯脲(Glibenclamide)续灌20min。四组均经历全心缺血缺氧30min,然后再用相应的灌注液复灌30min。观察各组LVDP、±dp/dtmax、HR、CF,测定冠脉流出液中心肌酶活性及心肌组织中ATP、Ca2+含量。结果:L2组LVDP、±dp/dtmax、HR、CF、ATP明显优于其他三组,心肌酶及Ca2+含量明显低于其他三组。结论:300nmol/L Levo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开放KATP通道。  相似文献   

17.
心脏离体灌流装置观察细胞移植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观察胚胎心肌细胞移植到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区后对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及其存活情况。方法100只成年大鼠随机分成2组。移植组开胸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后在梗死区内注射培养的胚胎心肌细胞悬液;对照组结扎冠状动脉后在与移植组相同的部位注射等量的细胞培养液。各组分别在移植后的48h、72h、1周、2周收集心脏标本,HE染色及抗5鄄溴脱氧尿核苷(5鄄BrdU)免疫组化染色。Langendorff心脏离体灌流装置测定移植术后第2周各组大鼠的心脏功能。结果移植组大鼠心脏左室收缩峰压(LV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与下降速率( dp/dtmax,-dp/dtmax)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左室舒张期末压(LVEDP)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在移植组心肌梗死区内可以看到存活的胚胎心肌细胞,对照组未发现。结论胚胎心肌细胞移植能够改善大鼠的心脏功能,并且可以在大鼠的心肌梗死区内存活及分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并比较二甲基氨氯吡咪(DMA)和氨氯吡咪(AM)对心肌肥厚大鼠离体乳头肌的变力性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离体乳头肌灌流方法观察DMA和AM对心肌肥厚大鼠离体乳头肌的变力性作用,并利用L-型钙通道阻滞药和Na^+-Ca^2+交换体(NCX)阻断剂探讨其可能机制。结果(1~20)μmol/LDMA对心肌肥厚大鼠离体乳头肌产生剂量依赖性的正性变力作用,升高发展张力(TC),缩短收缩至最大速率的时间(T-dp/dtmax)和75%舒张时间(T75%),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P〈0.05或P〈0.01)。(0.05~1.00)mmol/LAM对心肌肥厚大鼠离体乳头肌产生剂量依赖性的负性变力作用,降低TC,延长T-dp/dtmax和T75%。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DMA对心肌肥厚大鼠离体乳头肌的正性变力作用不能被L-型钙通道阻滞药尼卡地平阻断。DMA对心肌肥厚大鼠离体乳头肌的正性变力作用能被Na^+-Ca^2+交换体(NCX)阻断剂氯化镍(NiCl2)阻断。结论DMA(1~20)μmol/L对正常大鼠离体心脏产生剂量依赖性的正性变力作用。(0.05~1.00)mmol/LAM对心肌肥厚大鼠离体乳头肌产生剂量依赖性的负性变力作用。与AM抑制NCX不同,DMA通过激动NCX对心肌肥厚大鼠离体乳头肌产生正性变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的抗体对大鼠心脏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的抗体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胞浆钙离子浓度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人AT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合成AT1受体抗原肽段,以此肽段对大鼠进行主动免疫,获取抗AT1受体抗体;利用CCD钙离子成像系统实时记录细胞内游离钙含量的变化;在离体灌流心脏上,应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检测左心室各项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抗AT1受体抗体可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的浓度,而阴性抗体组则无此作用。抗AT1受体抗体对离体灌流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均有剂量依赖性的增强效应;血管紧张素-Ⅱ也显示有与抗AT1受体抗体相似的生物效应,而且二者对心脏的生物效应均可被AT1受体拮抗剂losartan所阻断。结论抗AT1受体抗体对心肌细胞游离钙含量和心功能具有显著的激动剂样效应,这可能是该抗体参与心脏疾患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利用主动免疫方法 在大鼠血清中制备AT1受体的抗体并检测其对心血管系统的生物效应,以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的抗体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按照人AT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合成抗原肽段,以此对大鼠进行主动免疫,获取抗AT1受体抗体,并提纯抗体IgG,检测该抗体对大鼠血管环和离体心脏的生物效应.结果 ELISA检测表明,抗体滴度从免疫后第2周开始升高,第8周滴度达到一个高峰;PAGE凝胶电泳检测显示纯化结果 理想.AT1受体抗体可剂量依赖性地使大鼠主动脉血管环收缩增加,使离体灌流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增强.上述效应与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一致,并可被AT1受体阻断剂Losartan所阻断.结论 用主动免疫法可在大鼠血清中获取足量AT1受体抗体,借以研究其生物效应.AT1受体抗体对大鼠主动脉血管环和离体心脏均有激动剂样的刺激效应,提示该抗体可能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