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学生精神因素在负性生活事件和新生适应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大学新生适应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的神经质分量表、大中专学生负性生活事件量表对614名北京某高校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1负性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压力因子显著预测神经质(β=0.27,P<0.001),人际关系压力因子和神经质显著预测社会支持(β=-0.14,P<0.05;β=-0.17,P<0.05),神经质和社会支持显著预测新生适应(β=-0.30,P<0.001;β=0.29,P<0.001);2神经质在负性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压力因子和社会支持之间起中介作用,社会支持在神经质和新生适应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 负性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压力因子通过神经质和社会支持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新生适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焦虑抑郁压力量表(ADDI-27)进行汉化,并检验其在医学生焦虑抑郁压力评价中的信效度。 方法 通过翻译、回译等过程后确定中文版焦虑抑郁压力量表;选取山东某综合性大学医学部学生实施一般资料的问卷调查和焦虑抑郁压力量表评定;采用SPSS 24.0进行信度检验(Cronbachs α系数、分半信度系数)、探索性因子分析以及量表在各维度得分上的区分效度检验。 结果 共收集了404名医学大学生的信息,焦虑抑郁压力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07,分半信度系数为0.863;各因子得分上均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P均<0.001),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抽取3个因子,各因子所包含条目与原量表相同。 结论 焦虑抑郁压力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在医学大学生群体中被证实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中医体质类型与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定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依据TESS评分,将住院治疗过程中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较重的119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应用等效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不良反应较轻的114例精神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法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 对照组与研究组的不同体质总体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8,P<0.05);血瘀质、气郁质在研究组中的分布比率明显多于对照组(χ2=4.56、4.24,P<0.05);血瘀质、气郁质与TESS总分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r=0.25、0.29,P<0.01);血瘀质与TESS心血管系统分量表得分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r=0.31,P<0.01);气郁质与TESS自主神经系统分量表得分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r=0.214,P<0.05)。结论 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中,血瘀质、气郁质两种体质的人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而血瘀质的人更容易出现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气郁质的人更容易出现自主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考察年龄对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方法 登陆监测、流行病学及最终结果(SEER)登记系统,查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所有SCLC病例(n=17 237)。青年组定义为年龄≤49岁的患者(n=733),中年组定义为50~64岁的患者(n=6 332),老年组定义为年龄≥65岁的患者(n=10 172)。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获取肿瘤特异性生存(CSS)等数据,应用Kaplan-Meier法及多变量Cox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CSS缩短(χ2=342.08, P<0.001),其中青年组患者的OS(χ2=203.90, P<0.001)和CSS(χ2=160.50, P<0.001)均提高。中年组风险比(HR)为1.177(95%CI:1.068~1.296, P=0.001),老年组HR为1.643(95%CI:1.495~1.807, P<0.001)。在Ⅰ期(P=0.015)、Ⅲ期(P<0.001)、Ⅳ期(P<0.001)或接受非手术治疗(P<0.001)的患者中,年龄越小,CSS越具优势。 结论 年龄≤49岁的SCLC患者较更年长患者具有生存优势;在Ⅲ期及接受非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年龄具有较明确的预后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脐血NK细胞改善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肝脏损伤的可行性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 采用基因工程改造的K562细胞,从新鲜脐带血获得大量NK细胞。8~10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Normal组、Model组、Mod-Con组和Mod-NK组。实验完成1周后观察大鼠体质量及肝脏指数,检测血清和肝脏中超氧化物岐酶(SOD)、丙二醛(MDA)及肝脏中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观察肝脏切片组织细胞形态变化。 结果 皮下注射D-半乳糖可成功构建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输注大量高纯度的脐血NK细胞,可显著改善其肝脏损伤,促进体质量回升(P<0.01)并降低肝脏指数(P<0.05),血清及肝脏中SOD活性增强(P<0.01),MDA水平降低(P<0.01);肝脏切片示肝细胞水肿减轻,Masson染色显示肝组织纤维化减轻;促凋亡基因表达减少(P<0.01),而抗凋亡基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上升(P<0.01)。 结论 脐血NK细胞输注可有效改善亚急性衰老大鼠的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精神病超高危人群临床特征、认知功能、未治时间和社会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49名精神病超高危人群被试进行了临床信息、认知功能、未治时间和社会功能的数据采集和评估,并对相关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 患者的社会功能与年龄、发病年龄、受教育年限和未治时间(duration of untreated psychosis,DUP)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症状精神病高危症状量表(Scale of Psychosis-risk Symptoms,SOPS)总分和阴性症状分呈负相关(r=-0.357,P<0.05;r=-0.348,P<0.05);与认知功能中的连线测验表现呈负相关(r=-0.32,P<0.05);与简易视觉记忆测验、Stroop测验和持续操作测验表现呈正相关(r=0.324,P<0.05;r=0.295,P<0.05;r=0.407,P=0.000)。使用逐步回归得到最优线性模型(R2=0.231,F=13.491,P=0.001),其中持续操作测验与社会功能呈线性关系(非标准回归系数B=6.046,95%CI:-0.681~0.494,P=0.001),其余因素与社会功能的线性关系不显著(P>0.05)。结论 患者的临床症状、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关系密切,对制定精神病超高危人群的干预策略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现状,探讨情绪调节在正念水平与临床沟通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 方法 采用五因素正念量表、情绪调节量表、临床沟通能力量表对济南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94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运用SPSS 21.0 和Amos 21.0 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总分为82.13±8.55,处于中等水平;正念水平与认知重评呈正相关(r=0.254, P<0.001),正念水平与临床沟通能力呈正相关(r=0.268, P<0.001),认知重评与临床沟通能力呈正相关(r=0.219, P<0.001);中介效应模型和Bootstrap 检验结果显示,正念水平能通过认知重评间接影响临床沟通能力[χ2/df=1.748, RMSEA=0.051, GFI=0.985, AGFI=0.961, CFI=0.990, TLI=0.981, PNFI=0.521; Bootstrap 95%CI为(0.012~0.079, P<0.001)]。 结论 认知重评作为一种情绪调节方式,在实习护生正念水平与临床沟通能力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综合生理-心理-社会评估问卷(UPPSAQ-70)进行信效度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8年7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由医生开具心理评估、并在心理评估室同时完成UPPSAQ-70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的患者,固定因子数为8个因子和3个因子,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Amos 23.0对原8因子模型、8因子模型-修订、原3因子模型、3因子模型-修订和单因子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以SCL-90的各因子为校标,计算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验证区分效度。对2018年7月完成UPPSAQ-70评估的患者进行重测,检验重测信度。 结果 UPPSAQ-70的8因子模型包含:情绪、焦虑与疲劳、睡眠、躯体不适、性功能、快乐和满意度、疑病和社交焦虑;3因子模型包含:心理维度症状、生理维度症状和社会维度症状。验证性因子分析提示,8因子修订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程度(χ 2=10 410.4,df=1862,RMSEA=0.07,CFI=0.753,NFI=0.715)。8因子模型以SCL-90为校标,除情绪量表与抑郁(r=0.600)、焦虑(r=0.520)相关度相对较高,其他症状相关度较低(r<0.5)。量表各因子的Chronbach’s α系数在0.823~0.904之间,删除各条目后全量表的Chronbach’s α系数在0.954~0.956之间。该量表的重测信度为Chronbach’s α系数0.847,两次重测各项均显著相关(P<0.05)。 结论 UPPSAQ-70是良好的评估人的整体健康状况的量表,适宜综合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睡眠功能失调性信念与态度量表中文版(Dysfunctional Beliefs and Attitudes about Sleep Scale-Chinese Version,DBAS-CV)的心理测量学特征。方法 按照《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Ⅳ)诊断标准入组原发性失眠者、精神疾病共病失眠者共218例,招募健康被试34例。所有被试均完成睡眠功能失调信念与态度量表(Dysfunctional Beliefs and Attitudes About Sleep Scale,DBAS)、DBAS-16、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其中30名被试在2周后再次进行DBAS量表的评定。结果 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5个因子是可接受的。修订后量表的总分与DBAS-16、PSQI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0.48(均P<0.01),并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P<0.05)。总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83,各分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42~0.78;总量表重测信度为0.94,各分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76~0.93。结论 修订后的中文版DBAS-CV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评估失眠人群的功能性失调信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临床医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对其职业紧张的影响机制。方法 抽取北京市级公立医院三级、二级各1家,一级医院2家,共调查医生450名,回收有效问卷417份。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和工作紧张测量量表分别测量临床医生的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和职业紧张水平。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和路径分析的结果显示,临床医生职业紧张与社会支持总分(r=-0.416,P<0.01)、心理弹性总分(r=-0.387,P<0.01)、积极应对方式总分(r=-0.357,P<0.01)和消极应对方式总分(r=0.203,P<0.01)及其各因子分均与职业紧张呈显著相关。通过路径分析发现社会支持可直接影响职业紧张,也可经由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影响职业紧张,同时还可经由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影响职业紧张。结论 医院管理层面应从缓解职业紧张的角度,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及心理教育;临床医生应注重运用多途径的社会支持资源,擅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以期缓解职业紧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怀特利指数中文版(Whiteley Index-Chinese Version,WI-CV)的心理测量学特征。方法 依据ICD-10诊断标准选取抑郁症、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共291例,以及正常被试190例,填写WI-CV、疾病态度量表中文版(Illness Attitude Scale-Chinese Version,IAS-CV)、贝克抑郁量表第二版(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Ⅱ,BDI-Ⅱ)和贝克焦虑量表(Beck Anxiety Inventory,BAI)。结果 WI-CV探索性因子分析产生3个因子,分别是疾病信念,疾病恐惧和躯体先占观念;WI-CV总分和IAS-CV、BAI、BDI-Ⅱ得分呈正相关(r=0.69、0.50、0.38,P<0.01);躯体形式障碍组WI-CV得分高于抑郁症组、其他焦虑障碍组、强迫症组和正常被试组[(7.24±2.89)分vs(4.77±2.99)分、(5.07±3.05)分、(5.91±2.73)分、(2.52±2.58)分,均P<0.05]。WI-CV总分和各因子的Pearson相关为0.91、0.76、0.76;WI-CV总分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2,各因子Cronbach's α系数为0.53~0.71,WI-CV分半系数为0.83,各因子的分半系数为0.59~0.74。结论 WI-CV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特性,可在临床和研究工作中试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人格解体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及与临床症状和社会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对符合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与统计手册第5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ifth Edition,DSM-V)中诊断标准以及剑桥人格解体量表(Cambridge Depersonalization Scale,CDS)评分≥70分的48例人格解体障碍患者,以及32例健康被试者分别采用连线测验(Trail Making Test A,TMTA)、符号编码、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Hopkins Verbal Learning Test Revised,HVLT-R)、简易视觉记忆测验(Brief Visuospatial Memory Test Revised,BVMT-R)、持续操作测验(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CPT)和Stroop色-词测验进行认知功能评估,采用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lobal Assessment Function,GAF)对社会功能进行评估,并采集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信息后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人格解体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在认知功能的TMTA(P=0.03)、HVLT-R(P=0.01)、BVMT-R(P=0.01)、Stroop测验(P=0.01)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人格解体患者组内用药组与未用药组对认知功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人格解体患者组与健康被试组GAF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认知功能中Stroop测验、CPT与临床症状呈负相关(r=-0.455,P < 0.05;r=-0.292,P < 0.05),TMTA与社会功能呈负相关(r=-0.300,P < 0.05),Stroop测验、BVMT-R与社会功能呈正相关(r=0.352,P < 0.05;r=0.344,P < 0.05),但关系密切程度偏弱。结论 人格解体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及社会功能下降,认知功能中注意/警觉能力与临床症状评分呈负相关,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有相关性,认知功能受损可导致社会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人格特征与用药、运动、饮食等自我管理态度的相关性。方法 以北京市通州区、顺义区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属的2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中国大五人格量表及包括用药、运动、饮食态度在内的自行设计的量表。结果 研究最终纳入642例调查对象,其中男女性别比基本持平,年龄在61岁以上占61.21%。不同性别的患者在神经质人格得分中存在差异(P<0.05),不同年龄阶段在宜人性和开放性人格中存在差异(P<0.05),不同文化程度在开放性和外向性人格中存在差异(P<0.05), 不同收入水平在宜人性、开放性、外向性人格上均存在差异(P<0.05)。大五人格特征与用药、运动、饮食态度的相关分析中,2型糖尿病患者感知用药障碍的3个条目与神经质人格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25、0.187、0.151,P值均<0.05); 感知运动障碍的4个条目与神经质人格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63、0.129、0.119、0.104,P值均<0.05),感知运动益处的5个条目与严谨性人格(r值分别为0.156、0.111、0.131、0.104、0.131,P值均<0.05)、2个条目与宜人性人格(r值分别为0.092、0.078,P值均<0.05)、4个条目与外向性人格(r值分别为 0.079、0.122、0.115、0.123,P值均<0.05)呈正相关;感知饮食障碍的3个条目与神经质人格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15、0.137、0.108,P值均<0.05), 2个条目与严谨性人格(r值分别为-0.126、-0.161,P值均<0.05)、2个条目与宜人性人格(r值分别为-0.103、-0.115,P值均<0.05)呈负相关。典则相关分析中,根据3组典则变量公式组合典则结构图,神经质人格与宜人性人格在人格特征中起主要作用,用药、运动、饮食态度中的“障碍”条目起主要作用。结论 5种人格特征与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态度存在相关性,不同人格特征对患者自我管理态度均有影响,尤其了解神经质人格对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具有一定意义。因此,在2型糖尿病社区管理和疾病自我管理中应注意心理因素的影响,可根据患者的人格特征开展个性化护理及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人格特征与用药、运动、饮食等自我管理态度的相关性。方法 以北京市通州区、顺义区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属的2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中国大五人格量表及包括用药、运动、饮食态度在内的自行设计的量表。结果 研究最终纳入642例调查对象,其中男女性别比基本持平,年龄在61岁以上占61.21%。不同性别的患者在神经质人格得分中存在差异(P<0.05),不同年龄阶段在宜人性和开放性人格中存在差异(P<0.05),不同文化程度在开放性和外向性人格中存在差异(P<0.05), 不同收入水平在宜人性、开放性、外向性人格上均存在差异(P<0.05)。大五人格特征与用药、运动、饮食态度的相关分析中,2型糖尿病患者感知用药障碍的3个条目与神经质人格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25、0.187、0.151,P值均<0.05); 感知运动障碍的4个条目与神经质人格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63、0.129、0.119、0.104,P值均<0.05),感知运动益处的5个条目与严谨性人格(r值分别为0.156、0.111、0.131、0.104、0.131,P值均<0.05)、2个条目与宜人性人格(r值分别为0.092、0.078,P值均<0.05)、4个条目与外向性人格(r值分别为 0.079、0.122、0.115、0.123,P值均<0.05)呈正相关;感知饮食障碍的3个条目与神经质人格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15、0.137、0.108,P值均<0.05), 2个条目与严谨性人格(r值分别为-0.126、-0.161,P值均<0.05)、2个条目与宜人性人格(r值分别为-0.103、-0.115,P值均<0.05)呈负相关。典则相关分析中,根据3组典则变量公式组合典则结构图,神经质人格与宜人性人格在人格特征中起主要作用,用药、运动、饮食态度中的“障碍”条目起主要作用。结论 5种人格特征与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态度存在相关性,不同人格特征对患者自我管理态度均有影响,尤其了解神经质人格对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具有一定意义。因此,在2型糖尿病社区管理和疾病自我管理中应注意心理因素的影响,可根据患者的人格特征开展个性化护理及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低钙透析对低甲状旁腺激素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iPTH)<100 pg/mL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1.25 mmol/L钙浓度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治疗,随访1年。常规检测生化指标——血钙、血磷、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化学发光法检测iPTH、骨钙素(osteocalcin, OC)、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I amino-terminal propeptide, PINP)、β胶原蛋白(β-crosslaps, β-CTX),观察患者应用1.25 mmol/L钙浓度透析液前及应用后1、3、6、12个月时血钙、血磷、ALP、iPTH变化以及OC、PINP、β-CTX等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 1)血清iPTH浓度于应用1.25 mmol/L钙浓度透析液3个月后显著升高(P<0.001);2)更换透析液后各时间点与更换前比较,血清OC浓度、PINP浓度及β-CTX浓度于更换1个月后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OC浓度变化与年龄呈负相关(r=-0.816,P<0.001)、与基线iPTH浓度呈正相关(r=0.673,P=0.037);β-CTX浓度变化与年龄呈负相关(r=-0.718,P<0.001)、与基线iPTH浓度吴正相关(r=0.651,P=0.020);4)更换透析液前基线血清iPTH浓度(P<0.001)、糖尿病史(P=0.012)是iPTH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低钙透析可以改善低甲状旁腺激素患者iPTH浓度,升高OC、PINP及β-CTX浓度,增加骨代谢,是治疗低转运骨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