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温,低温体外循环及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三种基本方法应用于各类心脏病手术的范围。安全心内操作时间及防治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就7例手术病人结合有关文献进行探讨,单纯低温心内直视手术基本方法循环阻断时间限于8分钟,故允许手术的病种局限。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基本方法的心内安全操作时间(60分钟)充裕,术后并发症轻微而易于防治,已列为常规心内直视手术的基本方法。对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应用于一期手术治疗先天性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优点,及深低温停循环在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的应用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应用低温体外循环施行的心内直视手术为一安全和方便的基本方法。尤其加用了主动脉根部灌注冷停跳液和心脏局部深低温等心肌保护措施,可使心肌能耐受较长时间缺血,而不至发生心低排综合症和复苏困难等不良后果。我院心外科于1961年开始用低温低流量半身体外循环行心内直视手术51例(风湿性心脏病33例,先天性心脏病18例)。1065年后停顿十二年,1976年进行体外循环动物实验,1978年3月再次应用于临床,至1979年12月在低温体外循环下共施行心内直视手术39例,前后共施行90例。现将后39例之临床资料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平  陈冠中 《广西医学》2002,24(9):1384-1386
心脏直视手术是心脏外科治疗心脏病的主要手段 ,是借助低温麻醉或体外循环 ,打开心脏进行心内畸形纠正达到治疗目的。由于心脏直视手术开展 ,结束了过去心内畸形不能治疗的历史 ,使心脏病患者得到了治疗。1 心内直视手术的历史简介195 3年Lewis开始在临床应用低温麻醉施行心内直视手术〔1〕 ,用体表降温的方法 ,当体表降温至30℃时 ,上、下腔血流阻断可以安全延长至 6~ 8分钟 ,用这方法进行心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195 7年 ,梁其琛首先在低温下行切开肺动脉主干 ,在直视下切开狭窄的肺动脉瓣〔2〕。这一低温心内直视手术成功 ,为我国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 179例心脏病患者进行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经过均较顺利。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与阻断腔静脉时间均较常规体外循环缩短 ,无空气栓塞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出现 ,术后均未应用正性肌力药物。结论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适合于大多数心脏手术病人 ,且手术效果良好 ,但对于复杂心脏畸形手术应慎重应用该技术。  相似文献   

5.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17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79例心脏病患者进行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结果:本组病例手术经过均较顺利。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与阻断腔静脉时间均较常规体外循环缩短,无空气栓塞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出现,术后均未应用正性肌力药物。结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适合于大多数心脏手术病人,且手术效果良好,但对于复杂心脏畸形手术应慎重应用该技术。  相似文献   

6.
莫安胜  林辉  何巍  冯旭 《广西医学》2005,27(6):795-798
目的研究浅低温体外循环(CPB)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中不停辅助呼吸对肺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的心内手术是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实验组的心内直视手术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两组病人术后送回ICU用西门子900C呼吸机辅助呼吸,潮气量设定为体重(kg)×12mL,频率为12次/min,氧饱和度为100%,采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停CPB后2h、3h、4h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同一时点动脉血氧分压(PO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不停呼吸辅助心内直视手术可减轻肺的损伤,对肺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完善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心肺转流技术。方法:对2003年3月~2007年6月的190例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资料及浅低温体外循环情况做一回顾性分析。结果:190例心脏手术均顺利脱机,不需辅助循环,浅低温体外循环时间25~81(29.8±11.2)min,术后无并发症。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安全可行,对心肌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更适合于时间短、比较简单的先心病矫治。  相似文献   

8.
小儿先心病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转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心脏不停跳的方法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转流特点。方法:对1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用浅低温不停跳、高流量的体外循环转流。结果:全组患儿均顺利停机,无低心排及脑部并发症,无血红蛋白尿的发生。结论: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转流的重点是预防术中发生心室纤颤。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高原心脏病研究所与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合作,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阜外医院薛淦兴医师等协助和指导下,为62例心血管病人施行了外科手术治疗,其中常温下手术42例,一般低温下心内直视手术2例,低温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18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报告 1995年 7月至 1998年 2月期间 ,应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10例的治疗效果。该手术方法不同于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的心内直视手术。它的优点在于体外循环不降温、不阻断主动脉、心脏不停跳而保持冠脉灌注。有效避免了心脏的缺血缺氧导致的损害和再灌注损害。  相似文献   

11.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陈霞(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麻醉科柳州市545005)关键词浅低温;心脏;体外循环我院自1993年以来在体外循环下行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53例,效果良好,就其体外循环管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2.
应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的优缺点,为民内直视手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新方法。方法:80例心脏病患者,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其中风心病二尖瓣换术1例;复杂先民病及二次心脏手术7例,余为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组病例术中经过较顺利,未出现室颤及空气栓塞,个别病例出现短时间记 心电图S-T段抬高,术后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出现,于术后1-2周痊愈出院,结论:由于该方法不阻断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内直视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80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婴幼儿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体重、病种)及体外循环中的情况(体外循环的设备、预充液的组成、体外循环时间、体外循环的管理等).结果:80例患儿手术经过基本顺利,未发生与体外循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主动脉开放后自动复跳75例,电击复跳5例,无死亡病例.结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安全、可行.加强体外循环中管理可降低婴幼儿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张伟  齐卉  闫跃中  武海波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4):1843-1843
2007年7月—2011年7月我科出现11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开胸止血的病例,占同期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532例患者的2.06%,为减少二次开胸的发生率,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进行手术,其中发生二次开胸止血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8岁-53岁。先天性心脏病2例,风湿性心脏病9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出现的护理问题与对策。方法总结和分析2011-01—2011—1280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归纳后寻找对策。结果本组无一例发生手术护理差错,均治愈出院。结论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术中护理质量非常重要,对手术室护士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6.
谢观球 《徐州医学院学报》1995,15(3):297-297,299
1985年9-1994年10月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15例,人武部治愈本文着重总结我院开展心内直视手术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我院于1994年11月引进了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今共完成各类心内直视手术麻醉22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内直视手术后肺及肾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40例先天性心脏病行心内直视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应用中低温低流量的灌注技术,对照组应用浅低温高流量的灌注技术。记录每组的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心脏复跳并行时间,术后进行肺、肾功能的评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心脏复跳并行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肾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术后恢复良好,无明显的体外循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婴儿心内直视手术,采用中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能够满足组织的血流灌注,减少回流保持术野的清晰,方便心内畸形的纠治,且未增加术后肺、肾功能的损害,为临床开展婴儿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提供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19.
用芬太尼、潘可罗宁分次给药复合麻醉,辅以异氟醚、安氟醚间歇吸入法,对患有器质性心脏病的21例患者施行了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麻醉过程顺利,无1例因麻醉引起后遗症。结果表明,该麻醉方法及药物选择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是可行的,同时也表明严格的呼吸管理、心肌保护以及严密的术中监测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阐述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对麻醉的要求及术中心肌保护等问题。方法用芬太尼复合麻醉及低温停跳液保护心肌。结果麻醉平稳,心脏自动复跳率高。结论芬太尼复合麻醉及低温停跳液适于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