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长期透析导管在80年代后期开始应用于临床,由于其置管简单、可立即使用、没有血液动力学紊乱,皮下有一涤纶扣被组织生长包绕,使导管在皮下易于固定,形成自然的感染屏障,延长了导管的存留时间,成为在制作自体动静脉内瘘困难情况下的另一非常有用的选择,并已被普遍采用。长期置管部位可选择颈内静脉、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及股静脉,最佳选择部位为右侧颈内静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带涤纶套长期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留置时间、并发症及其处理,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方法观察11例留置带涤纶套的双腔导管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情况,总结护理办法。结果 11例患者透析时血流量均能保证透析充分。结论良好的护理是延长导管使用寿命和防治并发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治疗顺利进行的保证。近年来,随着老年人、糖尿病肾病以及高血压肾损害等血管条件不良患者的明显增加,经皮下隧道留置带涤纶套的深静脉血透导管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导管的正确使用与维护是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根本保证。2010年1月始,我科使用自行设计的深静脉血透导管使用与维护记录单,以减少血透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笔者运用大蒜素注射液治疗血液透析长期带涤纶套导管真菌感染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皮下隧道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TCC)使用的增加,导管相关性感染已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被迫拔管甚至死亡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对TCC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常见致病菌及耐药情况做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随着健康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不断延长使得65岁以上老年人越来越多,在中国尤其是在发达的大城市糖尿病尿毒症患病率在不断增加,社会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也使得尿毒症透析患者的生存期限不断延长;这类人群的透析血管通路面临的问题也成为当今透析治疗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央静脉长期留置导管作为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在临床上应用非常普遍,采用经皮下隧道穿刺中心静脉留置的带涤纶套导管最初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被作为一种留置时间较长的血液透析通路而使用的,  相似文献   

7.
有研究显示,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糖尿病肾病是首位病因[1]。对于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的老年糖尿病血透病人,带涤纶套的长期留置导管是一种较理想的选择,但导管出口延迟愈合往往会造成感染,影响导管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中心静脉留置带涤纶套导管作为血液透析的长期血管通路,主要用于各种原因不适合做动静脉内瘘的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在美国75岁以上新人透析患者85%应用静脉导管;65岁以上,已透析3个月以上患者中仍有2/3在使用静脉导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年限不断增长,血管通路问题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众多学者的关注热点。带涤纶套中央静脉导管的出现为无法建立自体内瘘或不适合建立内瘘的患者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相对于移植物内瘘,带涤纶套中央静脉导管具有经济优势、失功率小等优点。所以中央静脉留置导管作为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具有普遍性。最近部分学者在参考以往通过撕脱鞘置入带涤纶套中央  相似文献   

10.
血栓形成造成导管堵塞或因导管前端纤维鞘形成导致导管单向堵塞是导管失功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是采用尿激酶溶栓,但很容易再次堵管或疗效不佳。我们用短期华法令口服治疗血透长期带涤纶套导管堵塞5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双腔带涤纶套长期留置管手术及其在血液透析中的使用技术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应用Seldinger技术和撕脱型扩张导管法行颈内静脉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术,对2009年5月-2013年4月期间行该方法治疗的109例患者相关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治疗.结果:共109例.经右侧颈内静脉置管101例次,超声检查提示右侧颈内静脉狭窄或堵塞,经左侧颈内静脉置管8例.其他原因死亡11例,行肾移植6例,改腹透治疗4例,血流下降无法满足透析需要拔管5例,管路自行脱落2例,感染12例,因感染经处理后无效拔管8例.结论:(1)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操作技术、良好的维护是导管成功留置的关键;(2)双腔带涤纶套长期留置导管是一种快速、简便、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国内带涤纶套的长期透析导管使用的增多,有关长期置管感染的问题日显突出,为了减少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置管感染,我们对100例以长期置管为血管通路的急诊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肝素联合头孢他啶封管,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患者:男性,60岁,因"血液透析9年,寒战伴发热6月余"于2017年1月31日收入院。患者9年前因"慢性肾炎,慢性肾脏病CKD 5期"于右侧颈内静脉行带涤纶套导管置入术建立通路,开始接受规律性血液透析治疗,平时一般情况尚可。2012年10月曾因导管感染给予更换带涤纶套导管一次,2013年1月又因该导管出现裂痕渗血,于原位置再次更换带涤纶套导管,使用至今。6个月前开始于透析过程中出现寒战、发热(体温38℃~40℃),考虑颈内静脉带涤纶套导管感染,给予头孢类抗生素+肝素混合溶液透析间期封管治疗后好转,但上述症状反复出现。1个月前于当地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素联合尿激酶封管对带涤纶套永久性双腔导管的影响及相关护理。方法选择20例带涤纶套永久性双腔导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10例。常规组于透析结束后采用肝素液封管,联合组采用肝素液联合尿激酶封管,2年后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的功能情况。结果常规组有5例保持通畅,血流量为(180.0±20.1)ml/min;联合组9例保持通畅,血流量为(230.0±19.2)ml/min。结论肝素联合尿激酶封管可延长带涤纶套永久性双腔导管的使用年限。做好导管的护理及健康指导、预防局部感染是其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15.
颈内静脉带隧道和涤纶套导管是临床上常用的血液透析永久性血管通路,但置管手术的一系列并发症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我们报道左侧颈内静脉带隧道和涤纶套导管误入纵隔,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成功调管2例,同时结合自身经验及相关文献分析该并发症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当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unneled cuffed catheters,TCC)功能不良需更换导管时,采用原位换管方式的可行性,并与常规重新置管方法的比较。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广东医学院附属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肾内科留置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2年后出现导管功能不良需更换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28例,依据同一部位曾留置导管2次为常规置管组,超过2次为原位换管组,其中常规置管组16例,原位换管组12例;原位换管组采取原位更换导管方式,在涤纶套及上次静脉穿刺点中间位置切开,分离皮下组织后挑起导管,离断并退出远心端,在原导管静脉端置入导丝后退出剩余导管。重新建立一皮下隧道,将新导管从皮下隧道穿过,导丝法置入新导管。与常规重新置管方式比较,观察其年龄、性别、透析时间、曾留置导管次数、血流量、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下降率(urea reduction ratio,工RR)、置管成功率、感染率、末次置管使用时间等指标,对使用效果进行总结评价。结果常规置管组16例中,6例置管失败;原位换管组12例均成功无手术并发症,术后导管使用通畅,血液透析时血流量达220 ml/min以上。术后随访3个月,其中1例在术后1周内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血培养示铜绿假单胞菌,经抗生素静脉治疗及局部封管后好转。统计结果显示,原位换管组在导管血流量、Kt/V值、URR、透析时间、年龄、性别上与常规置管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同部位血管曾换管次数越多,末次置管使用时间越长,需要使用原位换管的可能性越大,原位换管组术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较常规置管组高(P0.05)。结论对于血液透析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出现功能不良的尿毒症患者,采用原位换管方式,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是有效实用的方法;而且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可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一种建立长期血液透析径路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应用带毡套双腔导管为 2 1例无法进行常规内瘘成形术的患者建立长期血液透析径路 ,进行了 2 5 0 6次血液透析 ,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报道如下。一、导管结构所有病例均采用Quinton带毡套双腔导管 ,其基本结构与临时性双腔导管相似 ,中间借助一隔片分为互不交通的两个腔 ,静脉腔开口在前 ,动脉腔开口在后。最显著的特点是有一毡套 ,供埋于皮下 ,起到固定导管和防止致病菌从插管口进入体内 (图 1)。图 1 带毡套双腔导管模式图二、使用方法插管部位一般都选用右颈内静脉 ,有 3例患者因睡眠习惯置于左颈内静脉。局麻下 ,穿刺颈内静脉…  相似文献   

18.
双腔透析导管是建立血透通路的方法之一,但不易长期保留。我院应用带绦纶环的双腔留置导管,行经皮锁骨下静脉插入术建立长期透析通路,效果满意。资料和方法 6例慢性尿毒症患者,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19~91岁。除1例年轻患者因近期欲行肾移植而选择该方法外,其余均为自身血管条件差,有腹膜透析相对禁忌症的患者,与既往应用的双腔导管主要不同为,距导管皮肤出口处3cm有一涤纶环,扩张导管外有一柔软套管。操作方法为:常规将导丝插入锁骨下静脉,然后根据导管在体表投影确定皮下隧道位置,用隧道针将导管引入穿刺部位,…  相似文献   

19.
带涤纶套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腔导管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一种血管通路已经被肯定,它具有血流量小、易堵塞、难固定、不好护理、易诱发感染等缺点。使用新的带涤纶环套双腔导管建立的血管通路具有防感染、易固定及护理、血流量大、并发症少的优点。我科完成带涤纶套双腔导管1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带涤纶套血液透析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使用及并发症情况.方法:以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留置带涤纶套血液透析导管经左侧锁骨下静脉置管的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置管后血栓形成和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35例经左锁骨下静脉置管全部成功,导管置入后X线下复查全部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置管成功率为100%.血流量均大于200ml/min,导管连续使用12月以上10例,6月以上18例,超过3月7例.共发生导管内血栓形成9例(占25.7%),其中合并其它部位血栓形成3例(占8.5%),左锁骨下静脉内血栓形成3例,其中1例同时合并上腔静脉内血栓形成和左颈内静脉内血栓形成.导管相关性感染2例(5.7%).结论:带涤纶套血液透析导管的置入可解决许多不适合进行造瘘手术且外周血管条件差的患者的血管通路问题.锁骨下静脉置管同样安全和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